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旅游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相關素材在新世紀新階段,黨中央、國務院把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確立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旅游業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被譽為“朝陽產業”。《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圍繞小康社會建設目標和消費結構轉型升級的要求,大力發展旅游、文化、體育和休閑娛樂等面向民生的服務業。 隨著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斷推進,中國旅游業面臨重大發展機遇: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必將對旅游需求增長發揮基礎性的支撐作用;城鄉居民收入將穩定增長,到2020年人均GDP將達3500美元左右甚至更多,這將進入世界旅游界公認的旅游業爆發性增長階段;國家擴大內需的經濟發展方略和加快推動服務業的發展,將為旅游業進一步發展創造新的機遇;中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將為我國旅游業在國際市場和世界舞臺更好地發揮作用,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中國政通人和,社會安定,將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隨著對現行休假制度的完善和帶薪休假制度的落實,將形成巨大的國內旅游消費市場。盡管當前面臨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但我們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機遇沒有發生逆轉,我國旅游業發展仍屬于上升期。基于以上分析,中國旅游業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并呈現一系列鮮明的特征: (一)旅游市場持續增長 在保持國際旅游競爭力的同時,國內旅游、出境旅游將步入快速發展時期。中國旅游市場將從以入境旅游為主導、國內旅游為基礎,發展到國內、入境、出境三大旅游市場共同發展。到2015年,我國入境過夜旅游者將達到1億人次,國內旅游將達到28億人次,人均出游2次,出境旅游將達到1億人次,三大市場游客總量達30億人次,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國、第四大旅游客源國和世界上最大的國內旅游市場。 (二)旅游消費多元化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傳統的觀光旅游持續增長的同時,休閑度假旅游將快速發展。與現代生活方式緊密相關的旅游新業態將大量涌現。城鄉居民出游的選擇將更趨多樣,旅游產品的供應將更加豐富和充裕。 (三)旅游促進更大需求 旅游發展對基礎設施和相關設施的需求將明顯增長,對相關行業的依托和促進作用也更為明顯。初步預測,到2015年,我國乘坐飛機的乘客將達到4.5億人次左右,需要新增飛機約1800架、新增航班約630萬架次;乘坐鐵路的游客將達25億人次左右,需新增客運車輛約5萬輛;全國將新增私家車約4000萬輛;將新增客運船舶約1萬艘;將新增各類住宿設施約20萬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