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地球的演化3.1 地質年代劃分相關素材[來源:21世紀教育網]地質泛指地球的性質和特征。主要是指地球的物質組成、結構、構造、發育歷史等,包括地球的圈層分異、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巖石性質、礦物成分、巖層和巖體的產出狀態、接觸關系,地球的構造發育史、生物進化史、氣候變遷史,以及礦產資源的賦存狀況和分布規律等。在我國,“地質”一詞最早見于三國時魏國王弼(226~249)的《周易注·坤》,但當時屬于哲學概念。1853年(清咸豐三年)出版的《地理全書》中的“地質”一詞是我國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具有科學意義的概念。 【地質年代表】 第四紀-全新世-距今1萬年 第四紀-更新世-距今250萬年 新近紀-上新世-距今1200萬年 新近紀-中新世-距今2500萬年 古近紀-漸新世-距今4000萬年 古近紀-始新世-距今6000萬年 新生代-古近紀-古新世-距今6700萬年 白堊紀-距今1.37億年 侏羅紀-距今1.95億年 中生代-三疊紀-距今2.30億年 [21世紀教育網] 二疊紀-距今2.85億年 石炭紀-距今3.50億年 [21世紀教育網] 泥盆紀-距今4.00億年 [來源:21世紀教育網] 志留紀-距今4.40億年 奧陶紀-距今5.00億年 顯生宙-古生代-寒武紀-距今6.00億年 元古代-震旦紀-距今18.0億年 隱生宙-太古代 距今>50億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