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探訪伊瓜蘇大瀑布(游記) 地球真是個怪地方。就譬如說這里,好端端的大地像被砍斷了肩膀,來個大畸形,這里凹一塊,那里陷一片的。明明是殘廢,偏偏就在這個阿根廷和巴西兩國交界處,形成一個世界上最寬,風景最美的伊瓜蘇大瀑布(Cataratas del Iguazu)。Cataratas ,西班牙語即瀑布,念起來口水花四濺。 它也是世界三個最大瀑布之一。第三瀑布是北美的尼亞加拉。第二是非洲的維多利亞。第一就是伊瓜蘇。 要看清楚整個齊全的伊瓜蘇,當然就得在阿根廷與巴西兩國邊境之間穿梭。難得是這兩個國家都深諳旅游外匯之意義,瀑布兩端設在效率極高的海關,那雙蓋印的手蓋得比什么都快,肥水灌溉兩家田。 一抵步,就被立刻安排前往阿根廷邊界。全團不過十人。當然,自己獨往不是不行,但要在兩國海關進進出出辦手續,靠“一個人的力量”,恐怕很耗時間。而且在瀑布公園內,又時時恐有被搶的危險。 這片瀑布的極大范圍,被納入阿根廷境內。并且已被開辟為國家公園。但是,阿根廷這國家還沒有在南美洲出現之前,它已是南美洲圖匹印地安人的生活區。伊瓜蘇就是圖匹語“大水”。1541年西班牙殖民軍“發現”瀑布的時候,也曾為它改了個名字,叫作“圣他瑪利亞”,當然,這名字變成個永遠的笑話。1986年,聯合國文教科組織正式將伊瓜蘇大瀑布選入人類自然景觀遺產系列。 伊瓜蘇瀑布,發源自伊瓜蘇河,這河流經巴西高原1320公里,沿途集納了大小河流30條,再匯為大河后,來到兩國邊界處的斷層處沖下。河面最寬的地方足有 4 公里,旱季時,斷層處分為275股大大小小瀑布,雨季時就匯為一道氣勢獨特的世界最寬瀑布,水流量為每秒1萬2700立方米。雨季時來看?想都別想。 但無論什么時候,瀑布水勢最險惡處,仍然是在“魔鬼咽喉”。 顧名思義,魔鬼咽喉就是一處轉彎抹角,群水集聚的涌動噴口,水聲和水色在這里掩蓋一切。 雨季時,當所有大大小小瀑布匯成世界上最寬的瀑布,伊瓜蘇的水聲,遠至25公里外都能聽到。 在阿根廷的瀑布公園,游客可以走在瀑布之上,也可以走在瀑布之下,更可以搭小艇,坐到魔鬼咽喉噴口附近去,讓明顯有虐待狂傾向的工作人員多次把船沖進瀑布,驚險刺激一番。 可惜我剛剛從一次幾乎喪命的飛機降陸,精神震蕩太大,一點也提不起看水心情,只想自己迷失在樹林里,睡個好覺。 也許是離開熱帶太久了,此刻熱帶雨林雖在我的面前,恍惚還不是真實,我必須用手觸及才能感覺它。它潮濕、粘邋、吵鬧。我腦袋內,有許多顏色妖異的熱帶小昆蟲正集聚舞會。是的,太久沒看到綠色植物了,一棵棵一株株青翠碧綠地張牙舞爪,正茂盛囂張地向人襲擊。我發覺雨林空氣里,有一種性的刺鼻氣味,生機異常旺盛,所有糾纏不清的植物都互相擁抱,擠在一起繁殖。 說真的由巴西望到的伊瓜蘇,似乎比較美。這真是始料不及。 因為經過兩國一番談判,瀑布最美的部分還是被納入了阿根廷,但世事不到關頭也不知得失,譬如這瀑布,站在太靠近的原處根本就欣賞不到,一定要有個距離。譬如現在,由巴西這邊望過對岸去,氣勢就更為磅礴壯觀。巴西當然是聰明的:最美的部分歸你,由你來保養,我在對岸設滿景點賣票收錢,讓人欣賞。 巴西人的隨和,也讓伊瓜蘇瀑布顯得更為自然。雖然國家公園內的設備實在比不上阿根廷先進,但人們更隨和樂天,更會笑,更懂得生活。雖然瀑布范圍分得少,但極會利用。巴西人,對大自然也有膽識去放懷挑逗,他們在瀑布前面筑搭岌岌可危的長橋,一直通到瀑布面前去,讓游客完全浸淫其中。我想,誰到了巴西都會放松,只有生命真正放松了,平時你自己以為沒有的隨和與歡樂都會立刻浮現出來。巴西瀑布公園的午餐自助餐桌上,連那個烤豬頭都戴著一朵冶艷的玫瑰。 伊瓜蘇瀑布的最大魅力,除了它擁有世界上最寬闊的大水風景,歸根結底,還是那分給人時空恍惚但又永恒的錯亂感覺。水柱的落差,達80米,約有22層樓高度,誰站在這大水前面,面對著50米高的珠簾飛霧,誰都會震動。我除了屏息,甚至錯覺這飛快急速流去的一切就是永遠。因為人太渺小了。當我穿入重重水霧中,突然間就失去了太陽,但四周還都是白光,而空氣里全是水珠。我突然有種隨著大西洋阿蘭提斯陸沉后的感覺。總之這不似人間。 然后我走到浮梯盡頭,看到瀑布就在自己眼前沖下來了。這一刻真想哭。當然,不是傷心,自然給我如此直見性命又坦白的啟示,我以后實在不必再買誰的帳來活下去。我就是我。就如這大水就是它自己,完全不讓旁人有左右的可能,一意孤行,默默去做,這就是難得的快樂。 我全身盡濕。由頭到腳,全身沒一處干的身體。難怪要我們把相機統統在走這條通道前都寄放起來。其實,迎頭迎臉是一次那么偉大的沖刷,要完全投入這開放狀態,人類實在是什么都不必攜帶。 我久久站著,頭一次被那么大的水由那么高照頭照腦淋下來,雖然不是教徒,仍覺得像洗禮。 走進來的時候,身邊水霧白茫茫一片,好像尋幽探秘,原來回程很遠,更須沿途一路摸著鋼索,步步為營。但幸好,我并不寂寞,因為出了瀑布后,雨林內原來有許多在隱秘中自得其樂的動物,尤其是蜥蜴。 蜥蜴是我喜歡的動物。它們不唱高調,但很警戒,總是老老實實懂得在任何狀態下都保住自己一條命。一被人發現,就會搖擺著一個極端不雅的姿勢遁逃而去。也許因為我還不及它的放任程度,才會那么崇拜它。巴西那部分的小鎮還好,有些什么飛禽公園之類可以消磨時間,反正買張票進去,什么鳥都看。 但回到阿根廷,那個名字就叫伊瓜蘇的小鎮,就不是那么回事了,非常明顯,就是那種在吸旅游血的地方,給人完全是靠瀑布寄生的感覺。 全鎮約有百多平方英里,居民十數萬,但只要走在街上,都是剛剛戒嚴過后的感覺,街上沒多少人,有的話,多是婦女小孩,假如遇上一堆當地年輕人,最好快快走開,在瀑布就是這些孩子往外國游客身上搶錢袋項鏈。 夏天在此癱瘓、喘氣。沒風,也沒遮擋陽光的地方,除了大量蒼蠅和遠方微弱收音機聲音,這里是個陽光充足的死城。我三餐都窩在旅店,旅店里冷氣機是唯一最親近的東西。但還是冒汗。這讓我想起那些在炎熱午睡中殺人的黑白電影,外面陽光燦爛,里頭粘粘的尸體躺在床上。 除了睡完再睡,然后就是不斷把自己送上酒店的吧臺,一杯接一杯來者不拒地喝。年輕侍者看住我,他沒喝,但他眼神比我還要茫然,但,一個人的環境就是他的命運。誰都不能救他。 整個伊瓜蘇大瀑布仍在遠處日夜不停張大喉嚨吞吐,它就是這附近的唯一主角,如今世界變成這樣,恐怕連它也覺得啼笑皆非,然而小鎮這里,已經有人疲倦地,靠在鋼琴旁邊,開始喃喃地唱歌了。 最壯美的伊瓜蘇大瀑布 伊瓜蘇瀑布是世界上最寬的瀑布,位于巴西和阿根廷交界的伊瓜蘇河下游。瀑布分布于阿根廷與巴西為界的峽谷兩邊,峽谷頂部是瀑布的中心地帶,那里水流最大、最猛,被稱為“魔鬼喉”。 巴西和阿根廷分別為瀑布修建了國家公園。在阿根廷觀瀑布分兩條線路,一是在瀑布上游俯視,游人可通過一條長3000米的蜿蜒小橋抵達瀑布邊緣,站在橋上,俯視伊瓜蘇河注入巴拉那河的壯觀景象;一是在瀑布下游仰視,自下而上領略瀑布一瀉千里的百態景觀。如果你夠勇敢,可以搭一艘小艇,到“魔鬼喉”噴口附近,讓船沖進瀑布,玩一把驚險。在巴西觀瀑布就比較方便,在占地17萬公頃的國家公園內,住在瀑布旅館就能俯覽伊瓜蘇瀑布的全貌。 在阿根廷,不去探訪下“探戈”的發源地,就是一種遺憾。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南郊的博卡港區,有一條叫做“卡米尼托”的街道,是探戈舞的發源地。它周圍的一切都與探戈有關:被涂成五顏六色的樓房、千姿百態的探戈舞蹈造型、探戈主題的雕塑及壁畫等,讓人流連忘返。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