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88張PPT)第八章 運動和力考情分析考點研讀真題總綱目錄命題探究實驗突破隨堂檢測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考點二 二力平衡考點三 摩擦力考點研讀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1.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物體的運動并????不需要????力來維持,運動的物體之所以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2.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3.慣性(1)定義: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我們把這種性質叫做慣性。(2)影響因素: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而與物體運動的狀態無關。(3)對慣性的理解a.對任何物體,無論是運動還是靜止,都具有慣性。b.慣性不是力,不能把慣性說成是“慣性力”“受到慣性作用”或“克服物體的慣性”“產生慣性”,對于慣性的描述只能說“具有慣性”“由于慣性”。 交通中 生活中 應用 汽車將要停車時,提前關閉發動機 a.錘頭松了,用錘柄撞擊硬物,錘頭又能緊緊套在錘柄上;b.跳遠前的助跑;c.用拍打法除去衣服上的灰塵;d.洗衣機脫水;e.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繼續飛行 防止 a.減速慢行;b.保持車距;c.系好安全帶;d.汽車安全氣囊;e.乘坐公交車時抓好扶手 運輸玻璃制品、易碎器皿時,它們的四周需要墊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4)慣性的應用和防止實例考點二 二力平衡1.平衡狀態:物體受到幾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幾個力相互平衡,物體處于平衡狀態。2.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3.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異同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相同點 大小????相等????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方向相反 在同一條直線上 在同一條直線上 不同點 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作用在不同物體上 一個力消失,另一個力可以存在 兩個力同時存在,同時消失 兩個力的性質可以不同 兩個力的性質一定相同 考點三 摩擦力1.分類: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滾動摩擦力。2.滑動摩擦力定義 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相對滑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其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產生條件 (1)物體間相互接觸并擠壓(2)接觸面粗糙(3)物體間有相對運動 方向 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影響因素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同一接觸面,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3.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增大摩擦 ????增大????壓力,如:剎車時用力捏閘、用力握住球拍、用手抓東西時要用力才能抓牢 ????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如:鞋底、汽車和自行車輪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紋 變滾動摩擦為滑動摩擦,如:急剎車時使車輪只滑動不滾動,車會很快停止運動 減小摩擦 ????減小????壓力,如:在單杠上做回環動作時手握單杠不能太緊 ????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如:在冰壺運動中,運動員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 變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如:移動物體時墊滾木、滾動軸承 使相互接觸的摩擦面????彼此分離????,如:磁懸浮列車、氣墊船 真題1.(2018,6,2分)如圖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車上有A、B兩個物體,兩物體與小車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勻速運動。B在A的正前方,B的質量小于A的質量。假設小車的上表面足夠長,不計空氣阻力,小車遇到障礙物突然停止后,A、B兩物體????不會????(選填“會”或“不會”)相撞,原因是:????兩物體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仍以原來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距離保持不變????。? 解析 當小車突然停止時,A、B兩物體具有慣性會在小車上繼續滑動,由于小車上表面光滑,A、B兩物體在滑動過程中不受摩擦力,因此兩物體將以相同的速度繼續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不會相撞。2.(2014,1,1分)學習物理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世界。通過學習慣性,我們認識到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解析 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3.(2019,10,2分)以下校園活動的場景中,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 )A.引體向上——人拉住單杠靜止時,單杠對人的拉力與人的重力平衡B.50 m測試——人沖過終點時不能立即停下來,是由于受慣性作用C.排球比賽——將排球向上墊起后,球的動能不變,重力勢能增加D.擲實心球——若球在最高點時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球將豎直下落解析 人拉單杠時受到拉力與重力的作用,因為人處于靜止狀態,所以這兩個力平衡,A正確;人的慣性會讓奔跑的人保持繼續運動的狀態而不能立即停下來,但慣性不是力,所以不能說受到慣性作用,B錯誤;排球被墊起后將減速上升,上升過程中排球的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所以動能會減小,重力勢能會增加,C錯誤;實心球被向前拋出后,在空中的最高點仍然具有水平向前的速度,此時若所有外力全部消失,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實心球將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D錯誤。4.(2017,11,2分)圖為一種爬桿機器人,僅憑電池提供的能量,就能像人一樣沿桿豎直向上勻速爬行。機器人在此過程中?(????C )?A.所受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下B.對桿的握力增大時,所受摩擦力增大C.勻速爬行速度增大時,所受摩擦力不變D.動能全部轉化為重力勢能解析 機器人沿桿豎直向上勻速爬行,對其進行受力分析可知:在豎直方向上其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摩擦力方向應與重力方向相反,為豎直向上,A錯誤;在勻速爬行時機器人對桿的握力增大,所受摩擦力大小不變,故B錯誤;勻速爬行速度增大,但機器人豎直方向上仍受力平衡,所受摩擦力不變,故C正確;機器人向上爬行過程中,速度和質量都不變,所以動能沒有減小,不會轉化為重力勢能,這個過程中重力勢能是由電池提供的電能轉化而來,D錯誤。5.(2016,13,2分)(雙選)如圖所示,在測量摩擦力的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拉一木塊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選項中屬于平衡力的是?(????AC )?A.木塊受的重力與木塊受的支持力B.地面受的摩擦力與木塊受的摩擦力C.木塊受的拉力與木塊受的摩擦力D.木塊受的重力與木塊對地面的壓力解析????平衡力是同一個物體受到的力。B項中地面受的摩擦力和木塊受的摩擦力,這兩個力的受力物體分別是地面和木塊,D項中兩個力的受力物體分別是木塊和地面,B、D不符合題意;對木塊受力分析:木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豎直方向上的一對平衡力,木塊受到的拉力與摩擦力是水平方向上的一對平衡力,故選A、C。6.(2017,16,2分)如圖所示,當小軍用力推墻時,他沿水平冰面減速向后退去。請你畫出此時小軍的受力示意圖。(圖中黑點表示重心)? 答案 如圖所示? 解析 根據題意,在水平冰面上的人在豎直方向上應當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且大小相等。小軍在水平冰面上向左做減速運動,所以他應當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7.(2019,18,6分)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中,裝置如圖所示,鋁塊和木塊的外形相同,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固定不動,鋁塊通過細線與彈簧測力計相連。(忽略滑輪的摩擦)? 甲????? 乙(1)圖甲中,將鋁塊放在水平木板上,豎直向上拉測力計,當鋁塊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鋁塊所受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測力計的示數F1,則F1=????1.6????N。(2)比較甲、乙兩次實驗,可以得出: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3)圖乙實驗完成后,利用原有器材,還可進一步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請你簡要說明實驗方案:????將木塊與鋁塊互換位置,重復實驗,比較兩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4)請你判斷:圖丙中,鋁塊水平運動時所受滑動摩擦力????等于????(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圖甲中鋁塊所受滑動摩擦力。丙解析 (1)鋁塊在水平木板上被拉動時,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當鋁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此時鋁塊所受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測力計的示數F1;從甲圖中可看出測力計示數F1=1.6 N。(2)比較甲、乙兩次實驗可看出:乙圖彈簧測力計示數較大,表示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增大;兩次都是鋁塊和木板接觸,表示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乙圖中鋁塊上多了一個木塊,表示壓力增大,由此可以得出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的結論。(3)利用原有器材,進一步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需要注意控制壓力相同。水平面上放置的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大小等于物體的重力,所以將木塊與鋁塊互換上下位置重復實驗即可。(4)比較圖丙與圖甲可看出:鋁塊在水平木板上運動時對木板的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均相同,所以其所受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命題探究命題點一 慣性及其應用命題點二 平衡力的判斷命題點三 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命題點四 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命題點五 受力分析及作圖命題點一 慣性及其應用例1????(2019四川涼山州)在涼山州舉行的中小學運動會中,來自各校的運動員們奮力拼搏,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比賽中涉及一些物理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A.乒乓球比賽時,球在空中飛行,所有力全部消失,球一定落向地面B.百米比賽時,運動員沖線后不能立即停下,是因為運動員受到慣性力的作用C.跳遠比賽時,運動員需要助跑,是為了增大慣性,跳得更遠D.足球比賽時,抱在守門員手中的足球也具有慣性解析 球在空中飛行,處于運動狀態,若所有力全部消失,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百米比賽時,運動員沖線后不能立即停下,是因為運動員具有慣性,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力的作用,故B錯誤;慣性僅僅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跳遠運動員助跑是為了增大自己的速度,不能增大慣性,故C錯誤;任何物體在任何時候都具有慣性,故足球比賽時,抱在守門員手中的足球也具有慣性,故D正確。方法點撥慣性現象解題思路: ①確定研究對象; ②弄清研究對象在現象發生前處于什么狀態; ③與研究對象一同運動的物體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④研究對象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結果發生了什么現象。變式1-1????(2019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下列現象中,屬于利用慣性的是?(????B )A.坐汽車時要系好安全帶B.跳遠運動員快速助跑C.行車時要注意保持車距D.學校路段減速慢行解析 坐汽車時要系好安全帶,否則在剎車時人由于慣性而向前傾,容易發生傷害事故,屬于防止慣性帶來傷害;跳遠運動員助跑是為了在起跳前使自己處于運動狀態,起跳后人由于慣性會跳得更遠,屬于利用慣性;車行駛要保持一定車距是為了防止在遇到緊急情況時無法及時剎車,發生追尾現象,是防止慣性帶來危害;學校路段減速慢行屬于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故選B。變式1-2????(2019湖北宜昌)研學旅行途中,小明同學坐在勻速直線行駛的動車上,他正上方行李架的書包里有一包餐巾紙掉落,則這包餐巾紙掉落的位置在(????B )A.小明前排乘客身上B.小明的身上C.小明后排乘客身上D.無法判斷解析 動車勻速直線運動時,如果餐巾紙掉落,由于慣性,餐巾紙仍然保持與動車相同的運動速度和運動方向向前運動,由于餐巾紙處于小明正上方行李架的書包里,所以會剛好落在小明的身上,故選B。命題點二 平衡力的判斷例2????(2019黑龍江龍東)超市里,小明用水平方向的力,推著購物車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購物車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購物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B.購物車所受的推力與地面對購物車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C.購物車所受的重力與購物車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購物車對小明的力與地面對小明的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解析 購物車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購物車的支持力,這兩個力不是同一個受力物體,不是平衡力;購物車所受的推力與地面對購物車的摩擦力,這兩個力受力物體都是購物車,兩個力的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大小相等,是平衡力;購物車所受的重力與購物車對地面的壓力,這兩個力方向都豎直向下,既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購物車對小明的力和地面對小明的摩擦力,這兩個力受力物體都是小明,不是相互作用力。故選B。方法點撥判斷兩個力是否為平衡力,必須從分析兩個力是否“同物”開始,如果不“同物”肯定不是平衡力,如果“同物”再分析它們是否等大、反向、共線。只有同時滿足四個條件才是平衡力。相互作用的兩個力也具有等大、反向、共線的性質,但受力物體不同。變式2-1 如圖所示,一個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小明同學用5 N的水平推力向右推木箱,但未推動。下列二力平衡的是?(????B )?A.木箱對地面向下的壓力、地面對木箱向上的支持力B.地面對木箱向左的摩擦力、人對木箱向右的推力C.人對木箱向右的推力、地面對木箱向上的支持力D.木箱對地面向下的壓力、地面對木箱向左的摩擦力解析 木箱對地面向下的壓力與地面對木箱向上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A錯誤;地面對木箱向左的摩擦力與人對木箱向右的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是一對平衡力,故B正確;人對木箱向右的推力與地面對木箱向上的支持力不是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木箱對地面向下的壓力與地面對木箱向左的摩擦力不是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命題點三 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例3????(2019浙江衢州)如圖,重為500 N的小科沿著豎直的直桿勻速上爬,此階段他受到的摩擦力為f1;小科停在A處稍作休息,此階段他受到的摩擦力為f2;之后沿桿勻速下滑,此階段他受到的摩擦力為f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A.f1>500 N,方向豎直向下B.f2=500 N,方向豎直向下C.f3<500 N,方向豎直向上D.f1=f2=f3,方向都豎直向上解析 小科勻速上爬時、在A處靜止時、勻速下滑時,均處于平衡狀態,三種狀態下所受的摩擦力與小科的重力均是一對平衡力,所以三次摩擦力相等,都等于小科的重力,即f1=f2=f3=500 N,且方向都是豎直向上,D正確。變式3-1 如圖所示,用10 N的力握住重為5 N的礦泉水瓶,使礦泉水瓶在豎直方向上保持靜止,此時礦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為????5????N,再將握力增大至20 N,此時礦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將????不變????(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解析 由于礦泉水瓶在握力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所以在豎直方向上礦泉水瓶受平衡力,摩擦力與重力平衡,f=G=5 N;當握力增大時,由于礦泉水瓶仍然靜止,礦泉水瓶重力不變,摩擦力與重力仍然平衡,大小相等,摩擦力仍為5 N,大小不變。命題點四 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例4????(2019內蒙古赤峰)如圖所示情景中,能減小摩擦力的是?(????A )? 解析 氣墊船向下噴氣,使接觸面脫離,能減小摩擦力;運動員手上涂防滑粉,增加了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了摩擦;瓶蓋上刻有條紋,增大了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剎車時用力捏車閘,增大了壓力,從而增大了摩擦,故選A。變式4-1????(2019江蘇無錫)劣質橡皮較硬,擦字時易打滑,導致字擦不干凈,這是因為物體接觸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明用橡皮輕輕擦字沒擦干凈,然后稍加用力就擦干凈了,這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選填“增大”或“減小”)橡皮與紙間的摩擦。解析 劣質橡皮較硬,擦字時打滑,字擦不干凈,這是由于物體接觸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壓力或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小明用力擦,增大了橡皮對紙的壓力,從而增大了摩擦,字就擦干凈了。命題點五 受力分析及作圖例5????(2019四川樂山)如圖,小翔站在滑板車上水平向左運動,不再蹬地后,最終會停止下來。將小翔和滑板車看做一個物體,請畫出此過程中該物體所受力的示意圖(力的作用點畫在重心O點上)。? 答案 如圖所示? 解析 小翔站在滑板車上水平向左運動,不再蹬地后,將小翔和滑板車看做一個物體;該物體在豎直方向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和地面向上的支持力FN的作用,另外,由于小翔和滑板車一起向左運動,所以還受到地面向右的摩擦力f阻的作用。方法點撥受力分析主要分以下三方面。①靜止在水平面的物體:在豎直方向上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且二力大小相等;若水平方向受推力或拉力作用,根據其靜止知其在水平方向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且和拉力或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②靜止在斜面上的物體:除受重力和彈力外,由其運動狀態可知其還受摩擦力的作用。③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豎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且二力大小相等;若接觸面絕對光滑,則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若接觸面不光滑,則在水平方向上受拉力或推力和摩擦力作用,且二力大小相等。變式5-1????(2018湖北孝感)如圖所示,磁鐵A緊貼電梯壁上,隨電梯一起豎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請畫出磁鐵A在豎直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圖。? 答案 如圖所示? 解析 磁鐵A緊貼電梯壁上,隨電梯一起豎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磁鐵A處于平衡狀態,它在豎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過磁鐵A的重心分別作豎直向上的摩擦力f和豎直向下的重力G,并且兩線段的長度相等。實驗突破實驗一 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命題熱點1.實驗時每次使小車從同一高度由靜止自由滑下:使小車每次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2.改變水平面上的材料:通過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改變????阻力????的大小。3.使小車從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運動:使小車在豎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相互平衡,并保證小車在水平面上只受????摩擦????力。4.小車運動到斜面底端后能繼續運動的原因:小車具有????慣性????。5.轉換法的應用:通過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不同來判斷阻力的大小,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小車運動得越????遠????。6.實驗推理:若物體不受阻力時,物體的速度將不會減小,即永遠做勻速直線運動,即牛頓第一定律運用了科學推理的方法。7.實驗結論: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例1????(2019四川宜賓)關于“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問題,某學習小組進行了如下探究實驗:依次將毛巾、棉布分別鋪在水平木板上,讓小車分別從斜面頂端由靜止自由下滑,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離,三種情況下的運動如圖所示。?(1)實驗中每次均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車在水平面上開始滑行時獲得的速度大小????相等????(選填“相等”或“不相等”),本實驗中的“阻力”是指小車受到的????摩擦力????;(2)分析圖運動情況可知:小車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離最短,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減小得越????快????(選填“快”或“慢”);(3)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礎上,概括出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4)牛頓第一定律????不是????(選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實驗得出的,其符合邏輯的科學推理為科學研究提供了一個重要方法。?補充設問(5)牛頓第一定律告訴了我們物體的運動????不需要????(選填“需要”或“不需要”)力來維持,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6)表是記錄實驗情況的表格,畫線處應填寫的是:????小車所受阻力情況????;????小車運動的距離????。實驗序號 水平部分材料 ???? ???? 1 2 3 解析 (1)每次均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自由下滑,使小車運動到斜面底端時的速度相等;本實驗中的“阻力”是指小車受到的摩擦力;(2)根據圖中運動情況可知:小車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離最短,毛巾表面最粗糙,阻力最大,小車運動的距離就越近,這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減小得越快;(3)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為: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4)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推理得出的,不是用實驗直接得出的。實驗二 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命題熱點1.選擇小車(或小卡片)而不是木塊的原因:減小????摩擦????對實驗的影響。2.定滑輪的作用:????改變力的方向????。3.選擇靜止狀態的物體研究的原因: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不好控制。4.控制變量法的應用(1)探究平衡的兩個力是否在同一直線上:保持兩邊鉤碼質量相等,將小車(或小卡片)????扭轉一定的角度????。(2)探究平衡的兩個力是否大小相同:保持兩個力在同一條直線上,改變小車(或小卡片)兩邊所掛鉤碼的????數量????。(3)探究平衡的兩個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保持兩個力在同一條直線上,兩邊鉤碼質量相等,用剪刀剪開小卡片。5.進行多次實驗的目的: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規律。6.實驗結論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例2????(2018平頂山三模)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甲、乙兩組同學分別選擇器材后,設計組裝的實驗裝置如圖甲、乙所示。老師指出乙組同學選擇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小車與桌面間的摩擦力較小,可以忽略不計????。(2)丙組同學聽后,又進行了改進設計如丙圖,實驗中選擇小卡片的目的是????不考慮????(選填“考慮”或“不考慮”)小卡片的重力;探究F1、F2兩個力大小關系時,應該觀察????兩邊鉤碼個數????。?(3)實驗中保持F1與F2相等,進行如下操作:????旋轉???? (選填“擠壓”“翻轉”或“旋轉”)小卡片,松手后觀察小卡片是否平衡。實驗中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是探究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必須滿足的條件之一是????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4)小明利用彈簧測力計代替圖中的鉤碼進行了探究,發現兩個力的大小有較小的差距。你認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讀數誤差????。?補充設問(5)實驗中定滑輪的作用是????改變力的方向????。(6)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在圖丙所示情況下,下一步的操作是????把小卡片剪為兩半????。(7)利用圖丁裝置能否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并說明理由:????能, 定滑輪的位置雖然不等高,但是當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時,小卡片還是處于靜止狀態,照樣能完成實驗????。丁解析 (1)甲圖中的是木塊,它與桌面之間的摩擦是滑動摩擦,而乙圖中的是小車,它與桌面之間是滾動摩擦,其摩擦力較小可以忽略,實驗更準確。(2)由于小卡片的質量很小,重力遠小于卡片受到的拉力,所以其重力可以不考慮;探究兩個力大小關系時,應該觀察細線兩端所掛鉤碼的個數。(3)為了探究兩個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條直線上,應控制拉力大小相等,不在一條直線上,所以在小卡片兩端掛同樣多的鉤碼,旋轉小卡片松手并觀察小卡片的運動情況。(4)利用彈簧測力計代替圖中的鉤碼時,由于測量工具、測量的人或所用器材,都會造成誤差,形成差距的原因可能是讀數誤差 (或兩個滑輪的摩擦不同,或測力計未校零)。實驗三 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命題熱點1.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原理(轉換法的應用):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在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利用????二力平衡????原理知,彈簧測力計示數????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2.控制變量法的應用(1)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系:保持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改變????壓力????大小。(2)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控制壓力大小不變,改變????接觸面粗糙程度????。3.實驗誤差分析:實驗中很難控制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或彈簧測力計運動中讀數導致讀數不準確。4.實驗方案的改進:實驗過程中很難保證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可改進方案,如圖甲、乙所示。? 5.實驗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例3????(2018山東聊城)如圖甲是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裝置,實驗所用的長木板,一面比較光滑,另一面比較粗糙。同學們根據猜想進行了實驗,得出數據如表所示:?????? 實驗序號 長木板表面 木塊放置方式 拉動木塊的個數 彈簧測力計示數/N ① 較粗糙 平放 1 1.5 ② 較粗糙 平放 2 3.0 ③ 較光滑 平放 2 1.6 ④ 較光滑 豎放 2 1.6 (1)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它沿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與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相等。(2)由實驗序號????①②????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否和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有關。(3)由實驗序號②③可得到的結論是: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4)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對實驗裝置進行改進,用如圖乙所示的方式測量滑動摩擦力發現效果更好。圖乙實驗中????不一定????(選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勻速拉動長木板。(5)根據你在本實驗中的收獲,請寫出一種避免汽車在冰雪路面上行駛時出現打滑現象的具體做法:?? ?及時清雪、換防滑輪胎、安裝防滑鏈、在路面上鋪草墊等??。?補充設問(6)在同一次實驗中,同學們發現,當用不同的速度勻速拉木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無關????(選填“有關”或“無關”)。(7)實驗中,如果彈簧測力計示數不穩定,可能原因是????C????。(填寫字母序號)A.木板過長B.木塊運動的速度太大C.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勻(8)由實驗序號③④可得出的結論是: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大小????無關????(選填“有關”或“無關”)。解析 (1)實驗中要求彈簧測力計勻速直線拉動木塊,此時拉力與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對平衡力,即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與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相等。(2)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所受的壓力的關系,需要控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變壓力,觀察拉力的大小也就是摩擦力的大小,表中①②符合題意。(3)由實驗序號②③知壓力相同,接觸面越粗糙,拉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可得到的結論是: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4)在實驗中,采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時,操作上必須要水平勻速直線拉動木塊,操作較為困難;實驗改進后,用圖乙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操作上不一定要勻速直線拉動長木板,彈簧測力計相對固定,便于讀數。(5)汽車在冰雪路面上行駛時出現打滑是由于下雪后車輪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減小,因此要避免汽車在冰雪路面上行駛時出現打滑現象就要想辦法增大兩者之間的摩擦力,比如:及時清雪、換防滑輪胎、安裝防滑鏈、在路面上鋪草墊等。隨堂檢測1.(2019陜西)如圖所示,用尺子快速水平擊打蓋在杯口的硬紙片,雞蛋由于具有????慣性????并未隨紙片一起飛出。假設紙片飛出后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紙片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解析 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用尺子擊打紙片時,雞蛋由于具有慣性仍然保持靜止。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飛出后的紙片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2.(2019新鄉模擬)汽車“漂移”是一項高難度駕駛技巧,如圖,當汽車在水平地面上疾駛時,車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車的支持力????不是????(選填“是”或“不是”)一對平衡力,此時突然剎車,由于汽車具有????慣性????仍繼續向前運動,同時轉動方向盤,地面對汽車的摩擦力改變了汽車的????運動狀態????,導致汽車急轉彎發生“漂移”。? 解析 汽車對地面的壓力是地面受到的力,地面對汽車的支持力是汽車受到的力,二力作用在不同物體上,故二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汽車在水平地面上疾駛,此時突然剎車,由于慣性汽車仍要向前運動,同時轉動方向盤,汽車急轉彎,這是摩擦力改變了汽車的運動狀態。3.(2019湖北宜昌)消防員在緊急集合時,往往抓住一根豎直的桿從樓上滑下。如果某消防員自身及裝備質量共80 kg,當他抓著豎直的桿勻速下滑時,桿對人的摩擦力是????800????N;接近地面時,他增大握力,則桿對手的摩擦力將????增大????(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g=10 N/kg)解析 消防員自身及裝備的重力G=mg=80 kg×10 N/kg=800 N,當他抓著豎直的桿勻速下滑時,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重力和桿對人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受到的摩擦力f=G=800 N,方向豎直向上;用更大的力握桿,對桿的壓力變大,則桿對手的滑動摩擦力增大。4.(2019湖南益陽)雨傘在雨中快速旋轉(從上往下看沿逆時針方向),傘骨末端的雨滴被甩出。如圖中能正確表示雨滴P被甩出瞬間運動方向的是?(????C )? 解析 由圖知,雨傘在雨中快速旋轉(從上往下看沿逆時針方向),原來雨滴隨雨傘逆時針轉動(即在水平面做圓周運動),傘骨末端的雨滴被甩出時,雨滴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會沿切線方向被甩出,即該瞬間雨滴的運動方向為水平向右,故A、B、D錯誤,C正確。5.(2018四川攀枝花)如圖所示,A、B兩個物體疊放在水平面上,同時有F=2 N的兩個水平力分別作用于A、B兩物體上,使A、B兩個物體處于靜止狀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B )A.A和B之間摩擦力為0B.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0C.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2 N,方向水平向左D.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2 N,方向水平向右解析 對A分析,A在水平方向上受向左的拉力F和B對A向右的靜摩擦力,因為A處于靜止狀態,受到的這兩個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f1=F=2 N,故A錯誤;把A、B看成一個整體,處于靜止狀態,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受向左的拉力F和向右的拉力F,由于兩拉力大小相等,所以整體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兩個拉力,地面對B沒有摩擦力,故B正確,C、D錯誤。6.(2019山東濰坊)2019年4月28日,第55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單項賽在匈牙利結束,中國乒乓球隊時隔八年再度包攬單項賽全部五枚金牌。如圖是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場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乒乓球速度越大,慣性越大B.擊球時,球和拍都會發生彈性形變C.球在空中運動時,運動狀態不變D.球被水平擊出后,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球將立即豎直下落解析 慣性是物體本身的基本屬性,慣性大小只跟物體本身的質量大小有關,跟速度無關,A錯誤;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擊球時,球和拍都會發生彈性形變,B正確;球在空中運動時,運動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在改變,所以運動狀態在改變,C錯誤;球被水平擊出后,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球將保持原來水平速度不變,做勻速直線運動,D錯誤。7.(2019四川樂山)小紅穿上旱冰鞋向右用力推墻,會被墻向左推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D )A.人先對墻施加了推力,然后墻再對人施加推力B.墻對人的推力大于人對墻的推力C.人對墻的推力與墻對人的推力是一對平衡力D.人對墻的推力與墻對人的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解析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推墻時,人對墻施加了推力,墻對人也施加推力,這兩個力是同時發生的,故A錯誤;人對墻的推力與墻對人的推力是作用在不同物體上的兩個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故B、C錯誤,D正確。8.(2019四川巴中)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重為10 N的物體在F=5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A點勻速運動到B點,此時撤去拉力,物體繼續向前運動到C點停下來,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物體在AB段摩擦力等于10 NB.物體在AB段摩擦力小于5 NC.物體在BC段摩擦力等于5 ND.物體在AB段摩擦力大于BC段摩擦力解析 物體在AB段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則拉力與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所以fAB=F=5 N,故A、B錯誤;在BC段物體做減速運動,因壓力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均不變,所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不變,還是5 N,故C正確,D錯誤。9.(2019四川宜賓)如圖所示,一個小物體以初速度v0沖上某一粗糙斜面,最后停在斜面上,忽略空氣作用,對該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是?(????B )?A.物體最后停了下來,說明運動要力來維持B.物體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斜面的摩擦力三個力的作用C.物體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斜面的摩擦力、向上的沖力四個力的作用D.物體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體對斜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解析 物體最后停了下來,是因為受到阻力,故A錯誤;物體以初速度v0沖上粗糙的斜面,物體受到重力,由于重力作用物體跟斜面發生擠壓,物體受到斜面的支持力,由于物體相對粗糙斜面向上運動,物體還受摩擦力,故B正確,C錯誤;物體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體對斜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錯誤。10.(2019南陽鎮平二模)(雙選)打陀螺是很多中老年朋友熱愛的一項健身活動,如圖所示為打陀螺的景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D )A.用鞭子打陀螺,陀螺轉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B.不抽打陀螺后,陀螺慢慢停止轉動,是因為陀螺的轉動需要力來維持C.陀螺轉動后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受到慣性作用D.打陀螺的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解析 用鞭子打陀螺,陀螺轉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A正確;不抽打陀螺后,陀螺慢慢停止轉動,是因為陀螺受到阻力的作用,是阻力改變了它的運動狀態,故B錯誤;陀螺轉動后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陀螺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慣性是物體本身的性質,不能說受慣性作用,故C錯誤;打陀螺的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人的支持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故D正確。第八章 運動和力A組 基礎題組 一、填空題1.(2019河南許昌二模)隨著校園環境的提升,塑膠跑道鋪進了校園。塑膠跑道表面比較粗糙可以 (選填“增大”或“減小”)摩擦力。小強同學在操場上踢足球時,他用力踢向足球,足球受力后騰空而起,球離開腳后還能在空中繼續飛行,這是由于足球具有 ,同時他也感到腳疼,這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2.(2018貴州安順)如圖所示,物體重5 N,一人用20 N的力將它壓在豎直墻上,物體處于靜止狀態。這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方向是 。?3.(2019四川瀘州)一遙控小電動車在平直的路面上做直線運動,其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已知在4 s~8 s內小車受到的牽引力恒為10 N,則在4 s~8 s內小車受到的合力為 N,運動的路程為 m;在0~4 s內小車受到的摩擦力 10 N(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二、選擇題4.(2019江蘇徐州)如圖所示自行車的各個部分中,減小了有害摩擦的是( )5.(2019貴州銅仁)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牛頓第一定律是憑空想象出來的B.物體只要運動,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不受力的物體,只能保持靜止狀態D.如果物體不受到力的作用,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6.(2019山東泰安)關于慣性,下列四個現象對應的說明正確的是( )A.拍打衣服,灰塵脫落,說明衣服有慣性B.子彈離開槍膛,仍能向前飛行,說明子彈有慣性C.汽車突然快速啟動,車上的人會向后傾,說明汽車有慣性D.運動員將足球頂出后,足球繼續運動,說明運動員有慣性7.(2019四川攀枝花)某同學和家人在外出旅游途中,車拋錨在水平路面上,家人試圖推動汽車但沒有推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車未被推動是因為推力小于摩擦力B.車未被推動是因為人推車的力小于車推人的力C.人對車的推力和車對人的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車受到的支持力和車對水平路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8.(2019廣東深圳)如圖所示,同一木塊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勻速拉動。甲圖中速度為v1,乙圖中速度為v2,丙圖中木塊上疊放一重物,共同速度為v3,且v1A.F甲F乙>F丙C.F甲=F乙9.(2019河南信陽二模)如圖所示,將一輛小車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輕繩跨過定滑輪與鉤碼相連,小車在輕繩的拉力作用下沿著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若突然剪斷輕繩,則小車( )A.將運動得越來越慢B.受到的摩擦力隨之減小C.將繼續處于平衡狀態并保持勻速直線運動D.將受到靜摩擦力10.(2019河南周口商水一模)(雙選)如圖所示為小明在科學實踐課上制作的“折紙青蛙”,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此時青蛙相對于桌面靜止,松手后,青蛙就可以向前跳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青蛙離開桌面能繼續向前運動,是因為青蛙具有慣性B.青蛙能向前跳動是因為桌面對青蛙的力大于青蛙對桌面的力C.青蛙離開桌面向前跳動的過程中只受重力和空氣阻力D.用手按住青蛙后部時,青蛙受到的重力與桌面對青蛙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三、作圖題11.(2019貴州貴陽)如圖所示是運動員百米賽跑時的情景,請畫出他的右腳對地面作用力的示意圖。(O點是力的作用點)12.(2019河南濮陽一模)如圖所示,現將一袋大米無初速度地放在向右勻速運動的輸送帶上,米袋將隨輸送帶先做加速運動,后隨輸送帶一起勻速運動。畫出米袋加速過程中受力的示意圖。(不計空氣阻力)四、實驗探究題13.(2019廣西桂林)小蓉和同學們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來探究阻力對運動小車的影響。(1)實驗開始前,小蓉讓小車從斜面不同高度由靜止下滑,大家發現,小車在斜面上的高度越高,小車到達水平木板時的 越大,小車在水平木板上運動距離越遠。從而讓大家更加明確了,本實驗要使用 法。?(2)實驗中,大家將可調節傾斜角度的斜面與木板平面組合,然后依次將毛巾、棉布鋪在木板上,開始探究小車在三種平面上的運動情況,結果發現小車直接沖出棉布末端,在僅有目前已搭建好的實驗器材基礎上,他們采取 的方法完成了整個實驗探究過程。?(3)通過實驗分析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同一運動小車受到的阻力 ,速度減小得越 。推理可知,同一運動小車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它將 。?14.(2019內蒙古通遼)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1)此實驗是根據 原理測出摩擦力大小的。?(2)小明剛開始拉木塊時,他的水平拉力逐漸增大,但木塊仍靜止,木塊所受的摩擦力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木塊被拉動,且越來越快,小明讀出某一時刻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 N,他認為這時摩擦力的大小為3 N,他操作中的錯誤是 。?(3)改正錯誤后,小明完成了探究過程,比較乙、丙兩次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 。?(4)在甲、乙實驗中,假如把木板換成海綿,拿掉彈簧測力計,會發現 (選填“甲”或“乙”)圖中海綿凹陷得更深。說明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作用效果與 有關。?15.(2019貴州銅仁)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兩種實驗方案。(1)通過實驗比較,小明發現采用方案乙,實驗效果更好,原因是 。?(2)該實驗裝置中,木板兩端的定滑輪的作用是 。?(3)保持兩盤中砝碼質量相等,把小車在水平桌面上扭轉一個角度,放手后觀察到小車轉動,最后恢復到靜止狀態。這個實驗現象說明: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 ,這兩個力才能彼此平衡。?(4)小明在探究完“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后,又利用該裝置進行探究,剪斷小車左邊的細線后,小車由靜止向右運動,此現象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B組 提升題組1.如圖甲所示,小桐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使它沿水平木板勻速滑動,圖乙是她兩次拉動同一木塊得到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第二次木塊的速度 第一次木塊的速度,第一次的拉力為3 N,木塊受到的摩擦力 3 N,則第二次木塊受到的拉力 3 N。(均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2019貴州貴陽)如圖所示,在平直路面上向右勻速行駛的小車中,有一輕質彈簧的一端固定在車廂右壁,另一端連接置于小車底板上的木塊,彈簧此時處于原長狀態并保持水平。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若木塊突然壓縮彈簧,則小車一定在做加速運動B.若木塊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則小車一定在做加速運動C.若木塊受到三個力的作用,則小車一定在做減速運動D.若彈簧未發生形變,則小車一定在做勻速運動3.(2018安徽)我們知道,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圖所示,重25 N的長方體物塊甲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重10 N的長方體物塊乙放在物塊甲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塊乙受到的合力為10 NB.物塊乙對物塊甲的壓力為15 NC.桌面受到物塊甲的壓力為15 ND.桌面對物塊甲的支持力為35 N4.(2019四川廣安)如圖所示,用6 N的水平拉力F拉動物體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勻速運動,物體B靜止不動,彈簧測力計示數為2 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對B的摩擦力大小為4 N,方向水平向右B.B對A的摩擦力大小為2 N,方向水平向右C.地面對A的摩擦力大小為4 N,方向水平向左D.地面對A的摩擦力大小為6 N,方向水平向左第八章 運動和力A組 基礎題組一、填空題1.答案 增大 慣性 相互解析 塑膠跑道表面比較粗糙,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足球離開腳后能在空中繼續飛行,是由于足球具有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向前運動。腳對足球施加一個力,足球對腳也施加一個力,所以使腳疼痛,說明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答案 5 豎直向上解析 用20 N的水平力把重5 N的物體緊壓在豎直墻壁上,此時,物體處于靜止狀態,受到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兩對平衡力的作用。豎直方向上的平衡力是物體的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水平方向上的平衡力是人對物體的壓力和墻壁對物體的支持力。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可以判斷這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5 N,方向是豎直向上。3.答案 0 16 等于解析 由圖像可知,在4 s~8 s內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因此受到的合力為0 N;其速度為4 m/s,其運動的路程為:s=vt=4 m/s×4 s=16 m;由于小車在4 s~8 s內做勻速直線運動,其牽引力與摩擦力相等,故摩擦力為10 N;在0~4 s內小車做加速運動,但其壓力和接觸面均不變,所以摩擦力也不變,為10 N。二、選擇題4.答案 C 車胎有很多花紋,增大了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屬于增大有益摩擦;車把有很多花紋,增大了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與手掌之間的摩擦力,屬于增大有益摩擦;車輪轉動時,車輪與車軸之間的摩擦,容易使零件磨損,中間加裝滾動軸承,變滑動為滾動,屬于減小有害摩擦;腳踏板面有很多花紋,增大了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與腳底之間的摩擦力,屬于增大有益摩擦。故選C。5.答案 D 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經過科學的推理而得出的,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但它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是經受了實踐的檢驗的,故A錯誤;物體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時做勻速直線運動,說明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故B錯誤;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故C錯誤;如果物體不受外力作用,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保持原有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正確。6.答案 B 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塵,衣服運動,灰塵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在重力作用下掉在地上,說明灰塵有慣性,故A錯誤;子彈離開槍膛后,由于慣性仍能向前飛行,說明子彈有慣性,故B正確;汽車突然快速啟動,車上的人會向后傾,說明人有慣性,而不是汽車有慣性,故C錯誤;運動員將足球頂出后,足球繼續運動,說明足球有慣性,而不是運動員有慣性,故D錯誤。7.答案 C 車沒有被推動,處于靜止狀態,推力和摩擦力平衡,所以推力等于摩擦力,故A錯誤;人推車的力與車推人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錯誤,C正確;車受到的支持力和車對水平路面的壓力分別作用在車和路面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D錯誤。8.答案 C 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有關,與速度大小無關。由題意和圖示可知,甲、乙、丙三圖中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甲、乙對水平面的壓力相同,丙對水平面的壓力較大(木塊上疊放一重物),故摩擦力的大小關系為f甲=f乙9.答案 A 由小車沿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可知,小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豎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若突然剪斷輕繩,拉力消失,在水平方向上運動的小車只受到向左的摩擦力,由于摩擦力方向與小車運動的方向相反,所以小車做減速運動,速度越來越慢,故A正確,C錯誤;影響摩擦力的因素是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當突然剪斷輕繩時,小車對接觸面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都不變,所以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變,故B錯誤;由于小車不能立即停下來,而是依然處于運動狀態,所以受到的摩擦力不是靜摩擦力,故D錯誤。10.答案 AC 青蛙離開桌面能繼續向前運動,是因為青蛙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故A正確;青蛙能向前跳動是因為青蛙受到桌面對青蛙的力,這個力與青蛙對桌面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錯誤;青蛙離開桌面向前跳動的過程中會受到重力和空氣阻力的共同作用,故C正確;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時,桌面對青蛙的支持力要大于青蛙受到的重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三、作圖題11.答案 如圖所示解析 運動員的右腳對地面有向下的壓力,且由于右腳向后蹬地,故右腳對地面有水平向后的靜摩擦力,以O為作用點,規范作圖,畫出兩個力的示意圖。12.答案 如圖所示解析 分析可知,米袋加速過程中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支持力的方向豎直向上,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此時摩擦力為向右運動的動力),作用點都畫在米袋的重心上。四、實驗探究題13.答案 (1)初速度 控制變量 (2)減小斜面的傾斜角度 (3)越小 慢 一直保持勻速直線運動解析 (1)小車在斜面上的高度越高,小車具有的重力勢能越大,小車下滑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因此高度越高,小車到達水平木板時的動能就越大,即初速度越大;實驗中,我們要把小車放在同一斜面不同高度由靜止下滑,這樣保證小車到達水平木板時的初速度不同,小車在斜面上的高度越高,小車到達水平木板時的初速度越大,這個過程用到控制變量法。(2)當小車在斜面的同一位置時,減小斜面的傾斜角度可以使得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初速度減小,這樣小車就不會直接沖出棉布末端。(3)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就越小,小車就會運動得越遠,速度減小得越慢,若小車不受阻力作用,那么小車的速度不變,它將保持原有速度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14.答案 (1)二力平衡 (2)變大 沒有使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3)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4)乙 壓力大小解析 (1)只有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據二力平衡,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2)小明剛開始拉木塊時,他的水平拉力逐漸增大,但木塊仍靜止,木塊受到平衡力,木塊所受的摩擦力變大;木塊被拉動,且越來越快,小明讀出某一時刻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 N,他認為這時摩擦力的大小為3 N,此時測力計示數大于滑動摩擦力,他操作中的錯誤是沒有使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3)改正錯誤后,小明完成了探究過程,比較乙、丙兩次實驗可得:壓力相同,丙中接觸面粗糙,滑動摩擦力大,故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4)在甲、乙實驗中,乙中壓力大,假如把木板換成海綿,拿掉彈簧測力計,會發現乙圖中海綿凹陷得更深。說明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有關。15.答案 (1)滾動摩擦力小于滑動摩擦力,減小了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2)能改變作用力的方向 (3)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4)運動狀態解析 (1)通過實驗比較,小明發現采用方案乙,實驗效果更好,原因是滾動摩擦力小于滑動摩擦力,減小了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2)該實驗裝置中,木板兩端的定滑輪的作用是能改變作用力的方向。(3)保持兩盤砝碼質量相等(即讓兩邊的拉力相等),把小車扭轉一個角度,使拉力F1和F2不在同一條直線上,觀察到小車發生轉動,當小車重新恢復到原來的靜止狀態時,拉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這個實驗現象說明: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這兩個力才能彼此平衡。(4)小明在探究完“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后,又利用該裝置進行探究,剪斷小車左邊的細線后,小車由靜止向右運動,小車受力不再平衡,此現象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B組 提升題組1.答案 大于 等于 等于解析 由圖可知:取相同的時間時,第二次木塊通過的路程大于第一次木塊通過的路程,所以第二次木塊的速度大于第一次木塊的速度;沿水平木板滑動的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受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小桐兩次拉動木塊,木板做的都是勻速直線運動,而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受平衡力作用,所以兩次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故都等于拉力的大小,為3 N。2.答案 B 若木塊壓縮彈簧,說明木塊相對小車向右運動,此時受到的摩擦力向左,應該是行駛的小車減速導致的,故A錯誤;若木塊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則木塊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一定向右,木塊向右做加速運動,則小車一定在做加速運動,B正確;木塊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三個力時,小車可能加速也可能減速,故C錯誤;木塊受靜摩擦力時,彈簧未發生形變,小車在做變速運動,D錯誤。3.答案 D 物塊乙靜止,處于平衡狀態,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所受的合力為0,故A錯誤;物塊乙對物塊甲的壓力等于物塊乙的重力,為10 N,故B錯誤;桌面受到物塊甲的壓力等于物塊甲、乙的重力之和,即25 N+10 N=35 N,故C錯誤;桌面受到物塊甲的壓力為35 N,而桌面對物塊甲的支持力與桌面受到物塊甲的壓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故桌面對物塊甲的支持力大小為35 N,故D正確。4.答案 C 對于物體B在水平方向上進行受力分析可知,物體B受到彈簧測力計對它水平向左的拉力和A對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由于物體B處于靜止狀態,則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即A對B的摩擦力f=2 N,故A錯誤;根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A對B的摩擦力和B對A的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B對A的摩擦力大小為2 N,方向水平向左,故B錯誤;對物體A在水平方向上進行受力分析可知,物體A受到B對A的摩擦力fBA和地面對A的摩擦力f地A以及水平拉力F的作用,由于A勻速運動,根據力的平衡條件可知,水平拉力F=fBA+,則f地A=F-fBA=6 N-2 N=4 N,方向水平向左,故C正確,D錯誤。故選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第八章運動和力(可編輯word).docx 8_第八章 運動和力(可編輯PPT).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