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 “一國兩制”與統一大業“根”的召喚——祖國的寶島——臺灣 美麗、富饒的寶島臺灣,位于祖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2300萬人口),中國第一大島。一、誰謂波瀾才一水,已覺海陸是兩鄉三國隋元夷洲流求 琉球澎湖巡檢司16621684清設立臺灣府《馬關條約》日占臺灣19451895臺灣光復鄭成功收復臺灣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軸說歷史一、誰謂波瀾才一水,已覺海陸是兩鄉 史話實說,向大家介紹臺灣和大陸歷史上的往來。導預疑學----時空觀念 復 臺明·鄭成功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一、誰謂波瀾才一水,已覺海陸是兩鄉春 愁清·丘逢甲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一、誰謂波瀾才一水,已覺海陸是兩鄉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并在美的支持下與大陸對抗,從而導致海峽兩岸長期隔絕,分離的狀態。 臺灣問題形成:1949年,解放戰爭,渡江戰役,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國民黨殘余勢力退往臺灣。二、夜來幽夢忽還鄉,惟有淚千行臺灣問題的實質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只能通過兩岸人民自主解決。二、夜來幽夢忽還鄉,惟有淚千行生離死別之老兵故事 臺灣老兵“鮑海青”在接受采訪時曾回憶:“那時不準向大陸寫信,我偷偷寫了,可無法寄出。我想到用空罐頭盒,把信放進,拋向大海,漂向對岸,或許對岸好心人撿到了會把信轉到家。但漂回來呢?被人撿了交部對,軍法處置。最后只好把信燒了。” “在臺灣的軍營里,姜思章(臺灣老兵)白天滿滿當當的出操、上課、訓練,沒有時間想家;但一到傍晚,就無法抑制思鄉愁涌動,和幾個伙伴一起跑到操場的角落,互相抱頭痛哭。” —《1987:去臺老兵歸來》二、夜來幽夢忽還鄉,惟有淚千行1982年,臺灣老兵高秉涵懇請已移民阿根廷的山東菏澤老鄉卞永蘭女士帶一些家鄉的泥土回來。作為“分土人”的高秉涵得到了兩湯匙泥土。他將一湯匙泥土鎖進了銀行保險箱,而另一匙泥土,則泡水分七次喝了,以慰思鄉之情。他說:“泥土何其多,唯獨故鄉貴。”二、夜來幽夢忽還鄉,惟有淚千行二、夜來幽夢忽還鄉,惟有淚千行洛夫故國的泥土,伸手可及但我抓回來的仍是一掌冷霧。 昔我往矣,風華正茂;今我來思,兩鬢飛霜。黨和政府對臺灣問題的政策 時間 領導人 政策 新中國成立初 毛澤東 50年代中期 改革開放 鄧小平 江澤民 胡錦濤 習近平 不同時期對臺政策如何?三、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導問研學----史料實證及歷史解釋 表說歷史武裝解放和平解放 “和為上計”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八項主張四點意見《反分裂國家法》兩岸共同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臺基本方針。一國兩制解析:一個中國——前提兩制并存——現實高度自治——內容三、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它鄭重宣示了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倡導兩岸“三通四流”,標志著對臺方針政策的重大發展,掀開了兩岸關系發展歷史新的一頁,海峽兩岸局勢逐步走向緩和。 1987年,臺灣當局開始被迫調整“三不”政策,采取了一些開放措施。蔣經國先生(1910—1988) 享年78歲 海峽兩岸同胞近40年的隔絕狀態終于被打破,兩岸關系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 辜振甫1917—2005 汪道涵1915—2005兩岸授權這兩個民間團體開始進行經濟性、事務性商談和政治對話。三、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1992年,兩會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這就是“九二共識”。意義: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汪辜會談對促進兩岸關系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三、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2005年3月14日通過《反分裂國家法》第三條 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戰的遺留問題。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中國的內部事務,不受任何外國勢力的干涉。第五條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基礎。國家和平統一后,臺灣可以實行不同于大陸的制度,高度自治。第八條 “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對待臺灣問題的基本立場?★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和平統一臺灣,但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導問研學----史料實證及歷史解釋 三、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2005年4月29日,“胡連會”,破冰之旅。二零零五年連戰的“和平之旅” 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的會見,促進兩岸關系的新發展。2015年11月7日,“習馬會”,世紀之握。2015年.11.7新加坡 這次會面是1949年以來 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 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的一頁。四、情天再補雖無術,缺月重圓會有時1987年11月4日,首批回大陸探親的臺胞抵達廈門。這是一位臺胞在客運碼頭,與分別多年的親人相擁而泣。導法慧學----家國情懷 高秉涵送老兵骨灰返鄉85歲揚州高郵老兵金貴發 高秉涵說,“我抱著不是老兵的遺骨,而是滿滿的鄉愁。”他說此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見到臺灣問題和平解決。兩岸“三通”情天再補雖無術,缺月重圓會有時情天再補雖無術,缺月重圓會有時經濟交流最美臺商康國忠揚州冶春茶社在臺北《富春山居圖》(元朝黃公望作)2011年在臺北故宮博物館合璧展出情天再補雖無術,缺月重圓會有時文化交流星云大師洛夫1927年出生在揚州江都,12歲出家,1949年去臺灣,創立佛光山。張元情天再補雖無術,缺月重圓會有時體育科技等交流有利因素臺灣問題的解決情天再補雖無術,缺月重圓會有時①海峽兩岸交往密切頻繁;②祖國統一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③“一國兩制”政策的巨大感召力;④香港、澳門的回歸,提供了成功的范例;⑤改革開放,國力增強,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⑥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峽現狀人心所向榜樣借鑒政策保障根本保證歷史依據阻礙兩岸統一的不利因素?情天再補雖無術,缺月重圓會有時對臺軍售就是要使臺軍在海空軍方面對大陸擁有技術優勢,尤其是要保持戰機方面的優勢。2017年阻礙兩岸統一的因素?外部因素情天再補雖無術,缺月重圓會有時臺獨即二戰后美、日帝國主義者操縱,以日美地區為活動“大本營”,由少數臺籍野心分子出面,主張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李登輝中華民國總統(1988年-2000年)陳水扁(1950.10.12-),曾任臺灣民主進步黨第10-11屆黨主席(2000-2008)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臺灣與對岸中國,一邊一國,要分清楚”聲稱“臺灣早已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否認“一個中國”原則;稱釣魚島是日本的阻礙兩岸統一的因素內部因素情天再補雖無術,缺月重圓會有時今日臺灣蔡英文,民進黨主席,2016年正式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成為臺灣地區首位女性領導人。蔡英文多次表示,對大陸“善意不變,也不會屈服于壓力”。所謂不會屈服于壓力,至少是指無論大陸怎么堅持“九二共識”,她都不會改變自己否定“九二共識”的立場。那么兩岸關系不會再回到此前和平發展的正軌?情天再補雖無術,缺月重圓會有時外國勢力的干涉(外部) 臺獨勢力(內部) 阻礙兩岸統一的因素情天再補雖無術,缺月重圓會有時有利因素不利因素臺灣問題的解決情天再補雖無術,缺月重圓會有時海峽現狀人心所向榜樣借鑒政策保障歷史依據根本保證臺獨勢力國際反華勢力2019年1月2日,《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習近平出席發表重要講話。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臺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親望親好,中國人要幫中國人。廣大臺灣同胞都是中華民族一分子,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情天再補雖無術,缺月重圓會有時一、誰謂波瀾才一水,已覺海陸是兩鄉------溯根源四、情天再補雖無術,缺月重圓會有時------祈團圓三、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喜相逢二、夜來幽夢忽還鄉,惟有淚千行----------- 相分離課堂小結1.由海峽兩岸同根同祖血脈相連、臺灣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祖國大陸與臺灣經濟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實以及港澳回歸的成功范例,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A.祖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B.大國干預是阻撓統一的外部因素C.武力解決是實現統一的唯一途徑D.臺獨勢力是祖國統一的內部阻力 A導評促學----中考鏈接 2.臺灣舞劇《薪傳》曾在大陸演出,引起轟動,它反映了祖國大陸和臺灣同胞一脈相承的親情關系。下列關于海峽兩岸關系發展的重大事件,按其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汪辜會談”的舉行? ②“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對臺基本方針的形成 ③江澤民“八項主張”的提出?④臺灣當局“三不”政策的調整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 B3.右下圖預示兩岸關系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最根本的前提是( ) A.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B.堅持資本主義道路 C.堅持國共兩黨平等對話 D.堅持社會主義道路A深度閱讀推薦:作者:趙川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作者:許倬云浙江大學出版社作者:廖信忠重慶出版社作者:陳映真江西教育出版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