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 學 計 劃 科 目 信息技術 班 級 八年級 任課教師 一、教育教學總目標以信息技術課程標準、考試說明和教材為依據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必工具課程,教學應始終把如何提升初中學生的信息素養作為根本性的教學原則,使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實現技術素養與文化素養的雙重建構,信息技術課程教師的教學應在此基礎上,完成上級有關部門和學校下達的各項要求。 二、教材分析本學期采用科學出版社教材,本冊教材分4個單元,通過14個活動分別介紹了Excel軟件、VB設計程序、計算機硬件、軟件、網絡和安全以及智能終端、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知識。內容豐富,由淺入深,操作步驟清晰。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八級學生學生計算機基礎參差不齊,通過七年級一年的學習,該問題有所緩解。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為避免有學生無計算機可用,每節課課前教師都要檢查調試好每臺計算機,增加了上課難度。四、教學目標 1、樹立學生學習信息技術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加強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學,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 3、根據新課標精神,加強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對信息及信息活動的過程、方法、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4、教學中培養學生遵守相關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感。五、教學具體措施1、注重基礎知識,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操作教師要精講到位,讓學生適當訓練,樹立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信心。 2、進一步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向,激發他們對計算機技術這一新興科學的學習興趣,讓其學有所得,學有所樂,拓寬其在計算機世界和互聯網時代的視野,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3、以學生實際操作為主線,多練,多操作才能提高。每堂課基本的組織形式是:提出研究課題、講解簡單思路、生實踐、知識總結,每次總結可以放在課前,總結上一次課的知識,每次講課的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留出30分鐘讓學生上機實踐,充分保證學生的動手時間。4、靈活運用教材,對于教材上的內容,如果完全按照其進程來實施教學,知識反而不能更好地連貫,而且在課時不多的客觀條件上要對其有一定的篩選,選擇實際應用比較多的知識作為重點來教。5、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把各種最新最前沿的信息帶給學生,讓學生坐上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列車,而不至于閉門造車,總是學習那些已經過時的知識。6、加強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領會新課程標準精神,抓住教學的重難點。積極參加各種教研活動以及各種競賽,多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六、教學安排單元周次教學內容教時教學目標與要求教學重難點教具備注第一單元:算比分 評高下1~51、合唱評分巧計算2、團體獎項妙統計3、常規檢查易呈現51、進一步掌握不同軟件之間數據復制粘貼的方法。2、學會使用公式進行簡單計算。3、學會使用Excel排序、篩選等功能,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4、了解表格修飾的原則,學會表格裝飾的方法。1、利用選擇性粘貼進行電子表格數據源的快速錄入。2、熟練地使用公式進行計算。3、使用排序篩選命令對數據進行分析。4、建立柱形統計圖,以表達常規檢查的有關信息。第二單元:程序編寫初體驗6~91、體驗抽獎小程序2、圓面積計算程序3、出租車計費程序4、色彩變幻萬花筒41、了解程序的運行、修改和保存方式。2、了解VB的對象,控件,屬性,方法等基本概念。1、認識控件,了解控件的相關屬性。2、修改代碼,運行并保存程序。第三單元:電腦系統勤維護10~141、硬件奧秘深探究2、軟件知識須掌握3、家庭網絡易組建4、系統維護與安全51、了解計算機硬件系統及其分類。2、了解計算機主要硬件升級的方案。1、了解計算機核心部件的性能參數,并能夠對計算機主要部件進行升級。第四單元:信息技術新應用15~171、智能生活新奇多2、物聯網絡連萬物3、人工智能新生活41、了解智能終端的種類、特點和應用,嘗試使用智能終端。2、了解無線WiFi,移動數據、藍牙、熱點連接網絡的方式和特點,學會常用的網絡連接方法。3、了解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4、了解物聯網在生活、學習和交通中的廣泛應用。1、智能終端的基本知識和常見功能。2、常見的上網方式,藍牙設備的連接,手機熱點的設置。3、了解認識物聯網在生活領域的應用和發展。總復習18~19復習鞏固本學期所學內容,期末檢測。4本學期所學的內容Excel和VB軟件的基本操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