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八年級地理上冊第四章第二節《農業》教學設計課題 農業第(2)課時 課型 新授課課標 要求 1、運用資料說出我國農業分布特點。 2、舉例說明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和科學技術在發展農業中的重要性。教 學 目 標 1、理解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對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影響。 2、能遵循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原則,運用現代農業科學技術,提出解決農業生產中實際問題的看法及設想。重點:結合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因地制宜發展農業。難點:結合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教學過程新課 導入 【情境創設】家住山東的小明非常喜歡吃火龍果。于是,他向爸爸媽媽建議:咱們家能不能在果園里種植火龍果呢? 同學們,你覺得他的建議可行嗎? 引入本課: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發 展 農 業 要 因 地 制 宜 發 展 農 業 要 因 地 制 宜 一、影響農業發展的自然條件 1、討論交流:以下地區適合發展什么農業? 2、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各地區的地形、氣候、熱量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 【歸納】農業生產與光、熱、水、土等自然條件關系密切。我國各地自然環境存在很大差異,把要發展的農業生產部門或農作物,布局在適宜它發展或生長的地區,以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的優勢,這就是“因地制宜”。具體來說,地形陡峭處“宜林”;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處“宜糧”;降水較少、牧草生長良好處“宜牧”;河湖眾多處“宜漁”。 二、影響農業發展的社會經濟條件 1、播放視頻:城郊農業。 2、引導思考交流:城郊農業的布局主要考慮哪些因素?你認為影響農業發展的社會經濟因素有哪些? 【歸納】(1)市場:農業產品要到市場上銷售,才能實現其價值,因此,市場的需求量影響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 (2)交通運輸:農業選擇必須充分考慮當地的交通運輸條件。例如,園藝業、乳畜業等,由于其產品保鮮期較短,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運輸方式。 (3)政策:世界各國的農業,都受到國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預的影響。例如,我國政府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積極建設商品性農業生產基地,這對我國的農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4)工業基礎:農業的發展需要有一定的工業基礎,工業與農業是息息相關的。例如,我國的東北地區,是老工業基地,對于農業的發展比較有利。 (5)勞動力:勞動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農業區位因素之一,沒有充足勞動力就不會有集約和發達的農業,我國的農業生產還未發展到高度機械化,例如,水稻種植業、旱作谷物農業等,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6)地價:地價水平也決定著該地區的使用與價值,如果地租過高,就不會有人考慮在此種地,也就不會有大規模的農業。 3、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完成P97的活動題。 走 科 技 強 農 之 路 案 例 剖 析 探 秘 褚 橙 1.引導學生閱讀P98的第1段和P98~P99的圖4.16,歸納我國農業取得的主要成就。學生討論,老師總結歸納為:依靠科技,農業增產方式正從廣種薄收轉向優質高產,優良品種不斷涌現;機械化和專業化水平、生產效率不斷提高;農田水利建設取得長足進步,抗災能力明顯增強;綠色、低碳、生態農業不斷推廣。 2、播放視頻:超級雜交稻。3、學以致用 (1)閱讀上圖,找出在新農村建設中科技所起到的作用有哪些? (2)你還知道哪些科技興農的實例?快與同學們共享吧!4、教師圖示歸納。 褚時健,從75歲開始在云南哀牢山種橙子,一直到八十來歲,橙子樹開始掛果,并且經過不斷的改變肥料比例,使得橙子酸甜保持在24:1的黃金口比例上。口感優良,借助互聯網絡很快就暢銷全國,請同學們利用所學知識分析褚橙成功的原因。 提示:可從以下角度分析。 知海 拾貝 顆粒 歸倉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1張PPT)第四章 中國的經濟發展第二節 農業(第2課時)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 家住山東的小明非常喜歡吃火龍果。于是,他向爸爸媽媽建議:咱們家能不能在果園里種植火龍果呢?同學們,你覺得他的建議可行嗎?【課標導學】1、運用資料說出我國農業分布特點。2、舉例說明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和科學技術在發展農業中的重要性。1、理解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對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影響。2、能遵循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原則,運用現代農業科學技術,提出解決農業生產中實際問題的看法及設想。 內容導航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強農之路案例剖析 探秘褚橙知海拾貝 顆粒歸倉 玉米少年楊天龍文藝農民張曉剛戀家果農孫明亮養蟹狀元俞三男 互聯網時代的新農人 以上地區適合發展什么農業?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發展林業可以保持水土,這叫“宜林則林”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豐富,利于耕作,這叫“宜糧則糧”牧草生長良好,適宜發展畜牧業,這叫“宜牧則牧”河湖較多,適宜發展漁業,這叫“宜漁則漁”(三)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原則——因地制宜新課學習地形:以 、低緩丘陵最為適合,地勢 氣候:熱量 ,降水 水源 土壤 宜糧則糧種植業有利于耕作利于農作物的生長平原平坦充足豐富充足肥沃宜牧則牧氣候降水較少,干旱半干旱區,草場廣布的地區條件:水域廣闊;因此分布在河流和湖泊眾多的地區,遼闊的海域宜漁則漁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自然因素林業牧業漁業種植業林業種植業牧業漁業因地制宜要考慮的自然條件有哪些?光照熱量水分地形和土壤交流探究小試身手1.我國東西部地區的農產品主要產區分布形狀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差異?小試身手2. 我國東部地區南北方的主要農產品有哪些不同?試舉例 說明這樣規劃依據的自然條件。 城郊農業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社會經濟條件(2)社會經濟條件市場上有需求嗎?交通運輸方便嗎?我的技術水平能達到嗎?國家政策鼓勵嗎?因地制宜要考慮的社會經濟條件有哪些?市場需求國家政策技術水平交通運輸讀圖分析:新課學習因地制宜的必要性圖中,有位于我國東南沿海某區域的A、B、C、D四地。其中A為城市郊區,B為遠離城市的平原地區,C為山地,D為海洋。海洋郊區山地平原活動交流A地距城市近,交通便利,適宜發展種植業、花卉,發展肉、乳、禽、蛋等B處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距城市較遠,適宜發展種植業,種植水稻等C為山地,地形崎嶇,適宜發展林果業D為海洋,適宜發展漁業活動交流2.家住A地的小雨,向村里建議減少水稻種植面積,改種蔬菜、花卉,發展魚、肉、乳、蛋生產,你認為可行嗎?請說明你的理由。可行。A地距城市近,城市對蔬菜、花卉、魚、肉、乳、蛋需求量大,市場廣闊,且這些產品產值高,有很好的經濟效益。新課學習(四)走科技強農之路我國農業取得的成就(1)農業增長方式正從廣種薄收轉向優質高產,優良品種不斷涌現。(2)機械化和專業化水平、生產效率不斷提高。新課學習(3)農田水利建設取得長足進步,抗災能力明顯增強。(4)綠色、低碳、生態農業不斷推廣。新課學習走科技強農之路(1)科學技術在農業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雜交水稻使糧食產量持續增長新課學習走科技強農之路(2)你還知道哪些科技興農的實例?快與同學們共享吧! “走進新農村,探訪科技行”(1)閱讀上圖,找出在新農村建設中科技所起到的作用有哪些? A.采用無土栽培具有節省耕地、省式省力、省水省肥、綠色環保等優點,發展前景廣闊。某中學地理小組開展了“科學技術在發展農業中的作用”的調查研究。下面是他們整理的結論,從A、B、C中任選一項,幫助他們補充些鮮活的例子。B.生物技術等用于病蟲害防治,減少了農藥的使用,生產出無公害產品。C.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用于畜牧、養殖,實現生產過程的全流程監控,提高了畜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學以致用科技強農案例剖析:探秘褚橙褚橙傳奇--互聯網時代的新農人昔日煙王今日橙王褚時健 因 制宜 地 上網查閱資料,從以上角度分析褚橙基地發展的優勢條件。知海拾貝 顆粒歸倉 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八年級地理上冊第四章第二節《農業》第2課時同步練習一、單項選擇題1.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吃、穿、用的農業生產部門包括 ( ) ①種植業 ②畜牧業 ③漁業 ④林業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① 2.蘭蘭的家鄉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溫多雨。從自然條件考慮,她的家鄉最適宜發展( ) A.畜牧業 B .林業 C. 漁業 D.種植業 3.適合在東北平原種植的農作物是( ) A.油菜,棉花,大豆 B.水稻,小麥,甘蔗 C.油菜,花生,水稻 D.小麥,玉米,大豆4.下列地區與其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的連接,正確的是( ) A.黃河下游地區——草原 B.長江中下游地區——水田 C.大興安嶺——旱地 D.內蒙古高原——林地 5.下面有關我國農業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我國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東主要為種植業、林業、漁業分布區,以西主要為畜牧業分布區 B.山東、內蒙古、新疆、寧夏為我國四大牧區 C.西北、西南、東南的山區,是我國三大林區 D.東部臨海省區是我國最發達的淡水養殖基地 讀“云南省東南部某山區景觀及示意圖”,據此回答下題。6、該地區因地制宜修筑梯田發展農業生產。下列不能體現修筑梯田作用的是A.防止水土流失 B.防止地震 C.增加耕地面積 D.灌溉便利7、圖示農業生產景觀體現了人地和諧關系。圖中山上森林的主要作用是①吸煙滯塵 ②涵養水源 ③保持水土 ④防風固沙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讀“中國農業的地區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 我國農業的地區分布大致以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為界,東部地區以 業、漁業、林業為主,西部地區以 業為主。林業集中分布在東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區以及 部的人工林區。圖中,A為東北平原,適宜發展 業,B為橫斷山區,適宜發展 業。(3) A地的作物熟制是 。C地的主要糧食作物 。(4) 制約華北平原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是 。(5)圖中①為 牧區,②牧區的優良畜種是 ,③④牧區的優良畜種是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八年級地理上冊第四章第二節《農業》第2課時同步練習一、單項選擇題1.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吃、穿、用的農業生產部門包括 ( ) ①種植業 ②畜牧業 ③漁業 ④林業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① 2.蘭蘭的家鄉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溫多雨。從自然條件考慮,她的家鄉最適宜發展( ) A.畜牧業 B .林業 C. 漁業 D.種植業 3.適合在東北平原種植的農作物是( ) A.油菜,棉花,大豆 B.水稻,小麥,甘蔗 C.油菜,花生,水稻 D.小麥,玉米,大豆4.下列地區與其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的連接,正確的是( ) A.黃河下游地區——草原 B.長江中下游地區——水田 C.大興安嶺——旱地 D.內蒙古高原——林地 5.下面有關我國農業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我國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東主要為種植業、林業、漁業分布區,以西主要為畜牧業分布區 B.山東、內蒙古、新疆、寧夏為我國四大牧區 C.西北、西南、東南的山區,是我國三大林區 D.東部臨海省區是我國最發達的淡水養殖基地 讀“云南省東南部某山區景觀及示意圖”,據此回答下題。6、該地區因地制宜修筑梯田發展農業生產。下列不能體現修筑梯田作用的是A.防止水土流失 B.防止地震 C.增加耕地面積 D.灌溉便利7、圖示農業生產景觀體現了人地和諧關系。圖中山上森林的主要作用是①吸煙滯塵 ②涵養水源 ③保持水土 ④防風固沙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讀“中國農業的地區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 我國農業的地區分布大致以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為界,東部地區以 業、漁業、林業為主,西部地區以 業為主。林業集中分布在東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區以及 部的人工林區。圖中,A為東北平原,適宜發展 業,B為橫斷山區,適宜發展 業。(3) A地的作物熟制是 。C地的主要糧食作物 。(4) 制約華北平原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是 。(5)圖中①為 牧區,②牧區的優良畜種是 ,③④牧區的優良畜種是 。參考答案1.A 2.D 3.D 4.B 5.A 6.B 7.C8.答案:(1)400 畜牧業 東南部 (2)種植業 林業 (3)一年一熟 水稻 (4)水源 (5)內蒙古 細毛羊 牦牛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精品】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第四章第二節農業第2課時同步練習(含答案).doc 【精品】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第四章第二節農業第2課時同步練習.doc 【精品】公開課-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第四章第二節農業第2課時教學設計.doc 【精品】公開課-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第四章第二節農業第2課時課件.pptx 城郊農業(視頻素材).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