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章 海洋權益6.3 我國的海洋權益相關素材我國是一個海島眾多的國家,在我國遼闊的海域里,分布了6500多個島嶼,群島列島50多個,島嶼面積8萬平方公里。最大的臺灣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小的僅數十平方米面積。島嶼不分大小,距離祖國大陸不分遠近,它們都是祖國不可分割的領土。然而,我國一些島嶼被別國侵占的情況是令人擔憂的。 釣魚島主權屬于中國,我國擁有無可爭議的歷史和法律依據,但現在卻被日本實際控制。如今,釣魚島成為中國和日本海上島礁爭端的焦點。在上個世紀70、80年代,人們發現釣魚島附近海域海底是一個相當規模的儲油構造帶。由此日本對這一海域的控制更加嚴密。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南海諸島上。近幾十年,南海發現儲量可觀的油氣資源,周邊一些國家不顧歷史事實,不顧國際公約的原則,侵占我南海諸島達幾十個。 海上邊界是國家邊界的組成部分,是國家主權或管轄權延伸到海洋的最外疆界。國家間的海域劃界,不只是單純的法律問題,也是政治問題。國家間海?域劃界的主要矛盾,多集中在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劃界上。因為它體現出在各海洋重新界定國家“版圖”的政治趨勢。這是今后一個相當長時期內國際政治的特點。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原則,我國面臨著在黃海、東海、南海三個海區,與周邊8個國家劃定海上疆界的問題。渤海是我國的內海,整個海域在我國大陸架上,完全屬于我國,不存在海上劃界問題。 雖然我國與周邊各國的海域劃界尚未完全提到日程上,但是,隨著各海洋國家對海洋空間及資源的開發利用不斷深入,對其依賴的程度也會越來越高,國家間各自主張的海域重疊問題,將會愈加尖銳。中國與日本關于海洋管轄權的協商最早始于1996年,然而,兩國間在東海上的較量卻有升級的趨勢。2005年7月,日本經濟產業相中川昭一宣布,批準通過日本帝國石油公司對東海“中間線”以東油氣試開采的申請。而那條“中間線”是日本單方面劃定的,中國政府從未承認過。日本企圖一是直接變釣魚島為日本“合法領土”;二是盡量向中國海域擴張,獲取更大的海域空間。在東海,中日兩國間的巨大分歧,使東海劃界的前景難以預料。 在我國先后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后,有關部門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基本原則以及相關法律精神和我國的主張,粗算了一下,我國管轄海域的面積大約是300萬平方公里,而有爭議的部分達到120萬平方公里,甚至比這個數字還要大。因此,做好海上劃界工作,維護我國的海洋權益,任重而道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