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地理學習重點及學習筆記匯編1. 冰點<所謂冰點,即出綱之題。此類題在考試中極少出現,了解即可。本文略>2. 冷點3. 溫點4. 熱點5. 沸點熱點1.澳大利亞“坐在礦車上的國家”“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出口小麥、鐵礦石。2.南極臭氧層出現在南極地區的春季(9月—11月)3.城市的地域形態有集中式,組團式和條帶式(放射狀) 城市的布局形態有集中緊湊式,和分散疏松式,組團式和條帶式應屬于分散疏松式。4.北極星的地平高度就是當地的緯度。 北極星只有在北半球的晴朗星空才能觀測到。5.凌汛:①由低緯流向高緯; ②有結冰期(最冷月均溫<0℃)6.長城站在南極圈外,沒有極晝極夜現象。7.臺風 夏秋7-10月 澳大利亞小麥生長期 6-10月 我國棉花生長期 5-9月 伏旱 7-8月 梅雨 6-7月 赤潮 5-10月8.地形區 代表性糧食作物 限制性因素 江漢平原 水稻 洪澇伏旱 華北平原 冬小麥 旱澇鹽堿風沙、水源不足 東北平原 春小麥 熱量不足9.歐洲峽灣是冰川作用形成的。10.貴州——江南煤海 四川——天府之國 云南——動植物王國11.塔里木河最大徑流量一般出現在:8月。12.環境人口容量的制約因素: ①資源→首要 ②科技發展水平 ③地區的對外開放程度 ④人口的文化和消費水平 其中①②③成正比,④成反比。13.紅?!潞{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14.巴西高原東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 馬達加斯加島東側、澳大利亞東北部、中美地峽——熱帶雨林氣候的非地帶性分布。15.尼羅河三角洲宜種植棉花的有利條件? ①土壤肥沃 ②灌溉便利 ③夏季陽光充足、冬季溫暖無霜。16.埃及的經濟支柱: 一、石油 二、運河 三、僑匯 四、旅游 五、棉花 旅游資源:金字塔、尼羅河沿岸優美風光、沙漠奇景。17.通過通訊媒介的文化擴散為擴展擴散。18.某點關于地心的對稱點:①緯度大小相等,南北緯相反;②經度之和等于額180°。19.四川盆地的絕對位置——經度 103°E—110°E 緯度27°N—34°N20.文化傳播包括文化擴散和文化傳承: 文化擴散:從一地區傳到另一地區的傳播過程(強調空間) 文化傳承:從一代人傳到另一代人的傳播過程(強調時間)21.日出日落方位 ①其它各緯度(除極晝區) 3月21日—9月23日 東北升 西北落 9月23日—次年3月21日 東南升 西南落 ②春秋分 全球正東升 正西落 ③北半球極晝區 正北升 正北落 南半球極晝區 正南升 正南落 ④北極點:正南升 正南落22.交通運輸,分運距、運量、運費,詳見課本。23.①高低氣壓是相對同一水平高度而言的; ②在同一垂直高度上,氣壓隨高度升高而減小; ③在近地面,氣溫高的地方氣壓低,氣溫和氣壓相反; ④等壓面上凸的地方氣壓高,下凸的地方氣壓低,“高高低低” ⑤近地面與高空氣壓性質相反。24.減輕環境問題的主要措施: ①控制人口數量; ②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清潔生產,加強環保與污染治理; ③改變傳統發展方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加強國際合作。25.東北農業開發的優勢和劣勢條件? 優勢:①土地平坦開闊,耕地面積廣大; ②土壤肥沃 ③益農荒地多 ④水源充足 ⑤地形平坦,人均耕地多,利于大規模機械化生產。 劣勢:①緯度高 ②冬長夏短,熱量較少,生長期短 ③地勢較低,沼澤廣布,排水不暢。26.珠江三角洲發展經濟的區位優勢? ①位于東南沿海,同香港、澳門毗鄰,靠近東南亞,地理位置優越; ②勞動力廉價豐富且素質高; ③地價低廉; ④著名僑鄉、海外交往廣泛,利于引進來; ⑤地處改革開放前沿,政策優惠; ⑥海陸空交通便利。27.東北濕地的成因? ①地勢低平,排水不暢; ②氣候寒冷,蒸發微弱; ③河流眾多; ④地下有永凍土層,水不易下滲。28.巴西東南沿海、澳大利亞東北部和馬達加斯加島東部形成熱帶雨林氣候的原因? ①位于東南信風帶,信風從海洋吹向陸地; ②受地形影響,在東南信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 ③沿岸有暖流經過。29.工業集聚的原因? ①由于現代工業生產專業化程度高,企業之間的協作和競爭性很強,工業集中布置可產生集聚效應,充分利用基礎設施; ②加強彼此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合作; ③降低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 ④擴大總體生產能力,降低生產成本,獲得規模效益。30.集成電路屬于電子工業,布局的主導因素:①人才;②交通。31.工業類型:資源密集型 勞動密集型 技術密集型 資金密集型 工業部門:電子工業 鋼鐵工業32.旅游資源的特性:多樣性、非凡性、可創造性、長存性 自然景觀還具有季節性、地域性。 人文景觀還具有可變異性、可移動性。33.旅游資源的價值:①美學價值(自然景觀美包括:形象美<核心>、色彩美、動態美、聽覺美) ②科學價值 ③歷史文化價值 ④經濟價值34.旅游資源的游覽價值: ①資源的質量—是否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 ②旅游資源的集群狀況; ③景觀的地域組合狀況。35.旅游資源的開發條件評價: ①游覽價值; ②市場距離; ③交通位置及其通達性; ④地區接待能力; ⑤旅游的環境承載量。36.濕地“地球之腎”是指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靜止或流動的淡水、半咸水、咸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海洋不是濕地) 濕地的作用:①提供水源;②補充地下水;③調節流量、控制洪水;④保護堤岸、防風;⑤凈化水源,清除和轉化毒物和雜質;⑥防止鹽水入侵;⑦保持小氣候;⑧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保護生物的多樣性;⑨航運;⑩旅游休閑;11.教育和科研價值。37.A 我國的重酸雨區: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 B 原因:①排放量:南方各大城市燃燒高硫含量的煤且工業集中。 ②土壤:南方土壤是酸性,大氣中的灰塵顆粒也呈酸性,對大氣和雨水缺少中和作用。 ③地形: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風速小于北方,酸性氣體不易擴散。 ④南方比北方多雨——降水量。 C 危害:①河水酸化,影響魚類生長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②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農作物生長。 ③腐蝕建筑物和文化古跡。 ④危害人體健康。 38.A 最低月均溫小于0℃: 溫帶大陸氣候,總降水量<400mm 溫帶季風氣候,總降水量>400mm B 最低月均溫在0℃-15℃: 亞熱帶季風氣候和地中海氣候最高月均溫>25℃; 溫帶海洋氣候的最高月均溫<20℃。 C 熱帶草原氣候→年降水量在500-1000mm→最多有兩個月在200mm以上;熱帶季風氣候→只分布在東南亞、南亞,年降水量1500m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