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濟川中學初二物理期中試題 2019.11.6(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 90分鐘)請注意:考生須將本卷所有答案填寫到答題紙上,答在試卷上無效!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24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4分)1. 下列數據中,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A.冰箱冷凍室的溫度5℃ B.洗澡水的最佳溫度大約為60℃C.人的心跳頻率大約為1.2Hz D.人感覺到舒適的房間溫度是38℃2. 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 B.“低聲細語”中的“低”,指聲音的響度小C.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D.人們根據次聲波特點制成的聲吶裝置可以發現水下目標,并測出它們的位置3. 我國的古詩詞和民間俗語中往往包含著物理知識,從物理知識運用的角度看,下列對于詩句或俗語理解、解釋錯誤的是( )A.“響鼓也要重錘敲”——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且振幅越大響度越大B.“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一一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音調越高傳播得越遠C.“聞其聲知其人”一一可以根據音色來判斷說話者是誰D.“長嘯一聲,山鳴谷應” 一一聲音通過多次反射,可以形成回聲4. 能說明液體可以傳播聲音的現象是( )A.潛水員在水下能聽到岸上的講話聲 B.古代枕著牛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聽到夜襲敵人的馬蹄聲C.我們能聽到波浪拍擊礁石的聲音 D.在岸上的人聽到河水流動的聲音5. 體溫計內水銀不能自動回到玻璃泡,現有兩支用后都沒有甩過的體溫計,它們的示數都是37.5℃,分別用來測量兩位病人的體溫。若兩位病人實際體溫分別是39℃、37℃,那么,測量后這兩支體溫計的示數分別為( )A.39℃、37.5℃ B.39℃、37℃ C.37.5℃、37.5℃ D.39℃、39℃6. 科學課上,老師設計了這樣一個實驗,先讓學生盛有干冰(固態CO2)的容器外壁出現一層白霜的現象,接著學生用鑷子夾取一塊干冰放入裝有常溫水的燒杯中,令人驚訝的現象了:水立即劇烈“沸騰”起來,內部有大量氣泡產生,水面上方出現大量白霧,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氣泡內主要是水沸騰時產生的水蒸氣 B. 白霧是干冰升華后,二氧化碳氣體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 C. 白霧是空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D. 白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的容器壁發生凝華形成的7. 把盛有碎冰的試管插入盛有碎冰的燒杯的中間,然后用酒精燈給燒杯加熱,當燒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時,那么試管中的冰(?? ??)A.?熔化一半 B.?熔化不到一半 C.?熔化多于一半 D.?沒有熔化8. 日晷儀是古代人們用來計時的一種工具,通過觀察直桿在太陽下的影子所在的位置就知道時間,如圖所示.日晷儀計時利用了光的( )A.漫反射 B.鏡面反射 C.直線傳播 D.色散 9. 對圖中所示光現象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圖甲中,漫反射的光線雜亂無章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圖乙中,樹蔭下的圓形小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而形成的太陽的像C.圖丙中,光的色散現象說明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D.圖丁中,平面鏡成像時進入眼睛的光線是由像發出的10. 如圖所示,將平面鏡和鉛筆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鉛筆水平向右移動時,它的像將變小B.平面鏡豎直向上移動時,鉛筆的像也將向上移動C.若改用一塊較小的平面鏡,鉛筆的像將變小D.若鉛筆按圖示箭頭方向轉過45°,鉛筆將和它的像垂直11. 如圖,若要讓反射光線射中目標,在平面鏡不動的情況下,可將激光筆:①入射點不變,逆時針轉一定的角度; ②入射點不變,順時針轉動一定的角度; ③入射角不變,但向左平移一段距離; ④入射角不變,但向右平移一段距離可行的辦法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 對甲、乙兩種物質同時持續加熱,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甲物質的沸點一定是80 ℃B. 乙物質的熔點一定是60 ℃C. 甲物質在4~6 min內一定持續吸收熱量D. 乙物質在6~10 min內一定是固液共存態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76分)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8分)13. 在“校園歌手”的比賽現場,吉他手彈奏吉他時不斷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長度,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琴聲是通過 傳播到現場觀眾耳中的。觀眾在聽音樂時要把手機關機或把鈴聲調成振動,目的是為了在 減弱噪聲.14. 在織布廠,常有干濕泡溫度計,它由兩個相同的溫度計并列構成,使用時,其中一個溫度計的玻璃泡包著濕布,因為水在蒸發時要 ,所以,包著濕布的溫度計的示數要比另一個溫度計的示數 ,在相同室溫的條件下,兩個溫度計的示數差值越大,就表明室內空氣越 .(填“干燥”或“潮濕”)15.有下列物體:太陽、月亮、點亮城市夜空的LED燈、陽光下閃閃發光的鉆石,其中屬于天然光源的有 ,電視機遙控器是靠 (紅外線/紫外線)來實現對電視機控制的,“坐井觀天,所見甚小”是因為 形成的,太陽光從太陽傳到地球上要用時8min 20s,則太陽到地球距離 m.16. 我國北方的冬天,窗玻璃的 (選填“內”或“外”)表面上會出現冰花,這是因為水蒸氣遇到冰冷的窗玻璃發生了 (填物態變化的名稱)而形成的.17. 家用液化石油氣是常溫下用 的方法,使它 (填物態變化的名稱,下同)變成液體后儲存在鋼瓶中的;使用時,打開閥門,它迅速 變成氣體。使用一段時間后用手摸閥門,會感覺到閥門處的溫度較 (填:“高”或者“低”).18.溫度計是利用測溫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來工作的;中國南極長城站最低氣溫可達﹣88.3℃.下表中列出了1標準大氣壓下幾種物質的熔點和沸點,根據有關信息填空:(1) 水銀的凝固點是 ℃,-200℃的酒精為 態.(2) 在南極長城站測氣溫時應選用 溫度計(選填“酒精”和“水銀”).這是因為 .物質 熔點(℃)酒精 -117 78水銀 -38.8 357 第18題 第19題 第20題 19. 如圖所示,是檢查視力時的示意圖.人通過平面鏡觀察到的是視力表的 (填“實像”或“虛像”).若測視力時,要使被測試者看到的“視力表”與被測者相距5m,則人距離其背后的視力表為 m.20. 清晨陽光與水面成30°照射到平靜的湖面上,則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 ;當陽光逐漸升起時,入射角將 (選填“增大”或“減小”);若 在太陽升起的過程中,湖邊小樹的影子長度將 (選填“變長”或“變短”).21. 酒精燈的火焰能點燃紙,利用如圖所示的小紙鍋 (能/不能)將水加熱到沸騰(紙的著火點約為190℃,酒精燈外焰溫度約為800℃).22. 細心的你一定會發現,晴天正午從樹蔭下走過看到地面上有一些光斑,有些不規則,有些是圓形。圓形光斑較________(亮/暗),原因是________.三、解答題(共48分)23. 作圖題:根據題目要求作圖(1) 平面鏡前有一個點光源S,一條光線經過平面鏡反射后經過A點,試畫出這條光線并完成光路.(2) 如圖所示,小明同學正在做小孔成像的實驗.請在圖中作出蠟燭AB的像A'B'. (3) 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的像A'B'24. 如圖所示:(1) 把鋼尺的一端 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幅度;改變撥動鋼尺的力度,再次撥動,使鋼尺振動的快慢大致相同.(2) 此實驗用于探究聲音 的關系;(3) 若要繼續探究聲音的音調與頻率的關系,實驗時應保持 (振幅/頻率)不變,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實驗發現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越 ,發出聲音的音調越 ;(4) 換用塑料尺做此實驗,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振動幅度和振動快慢均相同時,聽到的聲音與鋼尺的主要差異是 (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不同.25. 如圖是探究“冰、燭蠟熔化特點”的實驗裝置.(1) a裝置缺少酒精燈是 (正確/錯誤)的;采用b裝置加熱方式的優點是 .(2) 實驗中應始終注意觀察試管中冰的 變化,并每隔0.5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 ,需要 (吸熱/放熱);(3) 冰的熔點是0℃,加熱4分鐘,物質的狀態是 ;熔化過程需要 min.(4) 燭蠟在熔化過程中溫度 ,需要 (吸熱/放熱).(5) 某小組同學在實驗中發現另一種晶體萘熔化時恒溫過程不明顯(如圖丙).出現這種現象的可能原因是 (寫出一種即可).26. 如圖“水的沸騰實驗”(1) 安裝實驗器材時,小明應按照 (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這樣做的目的是: .(2) 實驗時,需需要的測量器材是溫度計和 .(3) 為了說明水沸騰過程中是否需要吸熱,應 ,觀察水是否繼續沸騰.(4) 實驗時小明發現開始加熱時,水升溫較慢,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5) 另一實驗小組同學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水的“溫度—時間”圖像.根據有關信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線a對應的是乙實驗中的數據B.乙裝置中水吸熱升溫較快C.水的沸點跟水的多少無關D.到100℃時溫度不再上升是因為水不再吸熱(6) 同學們又進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卻過程中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記錄數據如下表。①請在坐標紙上描點畫出上述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②根據圖像,你發現的規律是: 。?③如果要喝一杯奶茶,有兩種方案可供選擇:A. 先將滾燙的熱茶冷卻5 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B. 先將一匙冷牛奶加進滾燙的熱茶中,然后冷卻5 min.結合本次探究,你認為方案 的冷卻效果較好.27.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1) 實驗時應選較 (選填“厚”或“薄”)的玻璃板 放置在 水平桌面上,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 .?(2) 將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應在玻璃板 (選填“前 面”或“后面”)觀察A經玻璃板所成的像.?(3) 當棋子A遠離玻璃板時,像的大小 .?(4) 將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根據_________現象說明所成的像是虛像.?(5) 用木板緊貼在玻璃板背面,擋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 (選填“能”或“不能”)看見棋子A的像。(6) 實驗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時用到了一種科學方法是 (填“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或“轉換法”).(7) 實驗過程中無論在水平桌面上怎么移動B棋子都不能與棋子A的像重合,這是因為 ;28.如圖甲所示是小宇同學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裝置,平面鏡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1) 白色硬紙板放在平面鏡上,要保持與鏡面 .(2) 為了能在白色硬紙板上顯示光路,紙板應盡量 (選填“光滑”或“粗糙”),這主要是利用了光的 .(3) 小宇讓一束光貼著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測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如圖甲所示.①上述實驗探究得到的初步規律是 (選填字母).A.光沿直線傳播 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平面鏡成像的特點②若需進一步驗證該規律的正確性,需 .(4) 讓光線貼著紙板沿BO 射O點,則光線沿著OA方向射出,這是因為反射現象中 .(5) 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變,將紙板F面繞接縫向前或向后翻折,此實驗操作是為了探究 .(6) 實驗過程中若將紙板傾斜,如圖乙所示,讓光仍貼著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此時AO與ON的夾角________(是/不是)入射角.命題:宗平蘭 王新濟川中學初二物理期中試題 2019.11.6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C 2.B 3.B 4.A 5.A 6.D 7.D 8.C 9.D 10.D 11.C 12.C二、填空題13、音調 空氣 聲源 14、吸熱 低 干燥15、太陽 紅外線 光沿直線傳播 1.5×101116、內 凝華 17、壓縮體積 液化 汽化 低18、-38.8 固 酒精 酒精的凝固點低于-38.8℃19、虛像 0.6 20、1200 減小 變短21、能 22、暗 圓形光斑是太陽通過小孔成像,樹葉空隙小,射入的太陽光就比較少/光通過的面積小,通過的光少,散發為光斑后單位面積獲得的光少(合理即可)三、解答題23、圖略24、緊壓 響度與振幅 振幅 慢 低 音色25、正確 受熱均勻 狀態 不變 吸熱固液共存 4 上升 吸熱 直接用酒精燈加熱(合理即可)26、自下而上 用酒精燈外焰加熱 秒表 撤去酒精燈停止加熱鐵圈、石棉網吸收了一部分熱量 C 圖略 先快后慢 A27、薄 豎直 確定像的位置 前面 不變 直接在光屏上觀察不到像能 等效替代 玻璃板未豎直放置28、垂直 粗糙 漫反射 B 改變入射光線方向多次實驗 光路可逆 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 不是第11題圖第10題圖abPAGE ~6~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濟川中學初二物理期中試題答題卡(2) (3) (4) (5) (6)①② .③ 27.(9分)(1) , , (2) (3) (4) (5) (6) (7) .28.(8分)(1) (2) , (3)① ② .(4) (5) (6) 20. , , .21. .22. , .三、解答題(共48分)23.(6分) 24.(6分) ,(1) ,(2) , , ,(3) .25.(9分)(1) , (2) , , (3) , (4) , (5) 26.(10分)(1) , ??姓名 考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意事項1、 1、請用2B鉛筆填涂選擇題答案等選項及考號;注意將所選項涂滿涂黑,修改時使用橡皮擦干凈;其它題用0.5毫米黑色水筆。2、此卡不準弄臟、弄皺或弄破,嚴禁折疊。填涂實例正確填涂 錯誤填涂 第Ⅰ卷 選擇題(共24分)? ? ? ? ? ? ? ? ? ? 1 ? ? ? ? 7 ? ? ? ? ? 2 ? ? ? ? 8 ? ? ? ? ? 3 ? ? ? ? 9 ? ? ? ? ? 4 ? ? ? ? 10 ? ? ? ? ? 5 ? ? ? ? 11 ? ? ? ? ? 6 ? ? ? ? 12 ? ? ? ?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76分)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8分)13. , , .14. , , .15. , , , .16. , .17. , , , .18.(1) , ,(2) , 19. ,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二物期中(20191106).doc 二物期中答題紙(20191106).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