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章 認識省內區域第一節 面向海洋的開放地區——珠江三角洲1、被稱為我國的“南大門”。2、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經濟的建立A、優勢條件:毗鄰港澳,僑鄉,交通便利,勞動力充足。B、不利條件:資源缺乏3、外向型的經濟:對勞動力數量要求較多的加工制造企業,紡織和服裝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玩具制造業。產品主要是通過港澳貿易渠道,出口至東南亞,歐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區,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和日用消費品生產出口基地之一。4、珠江三角洲外資的主要來源地是港澳地區。5、港澳地區與珠江三角洲的合作以“前店后廠”的模式,優勢互補。6、隨著社會的發展,珠江三角洲的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主要表現在非農業人口的增長以及城市的數量和規模的擴大。形成了居住用地、工業用地、基礎設施用地和農業用地交錯分布的獨特土地利用景觀。7、城鎮化帶來的問題:城鎮發展太快,難以保證居民的居住環境,環境污染,交通擁擠。城鎮的發展有時會占用有限的耕地資源。8、經濟發展過程中,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區域內的可持續發展。第二節 西南邊陲的特色旅游區——西雙版納一、豐富的旅游資源1、是除海南省之外,我國原始森林保存最為完整的地方。有高大挺拔的望天樹,巨大的板狀根,殘忍的絞殺樹,氣勢磅礴的“獨木成林’.2、亞洲象、綠孔雀、長尾猿、長嘴犀鳥。3、民族文化:傣族造型優美的佛教建筑群,竹樓,菠蘿飯和竹筒飯,孔雀舞和象腳鼓舞。潑水節二、蓬勃發展的旅游業1、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旅游業迅速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帶動了相關部門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和人均收入,改善人民生活。2、2000年以來下降的原因:競爭激烈,景點分散沒有規模,管理不力,環境破環。3、發展措施:合理開發旅游資源,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服務水平,加強配套設施的建設,發展生態旅游,保護景區環境,加強管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