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第五課 昌盛的秦漢文化造紙術數學醫學史學宗教(佛教、道教)閱讀導言,歸納本課內容包括秦漢時期文化領域的哪些方面?造紙術1、在紙發明之前,人們使用何物作為書寫工具?商周時期原始社會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布帛陶器甲骨與青銅器竹木簡以上書寫材料有哪些缺點?書寫不方便、昂貴、笨重使用不方便﹑不易推廣 造紙術2、紙的出現證據呢?論從史出東漢時,蔡倫于105年,改進造紙術。他用樹皮、破布、麻頭和舊漁網造紙(原料易找,價格便宜,易于推廣)紙的產量與質量都提高了,使用逐漸普遍起來。3、人們普遍使用紙張開始于什么時候?為什么?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5號漢墓出土的西漢早期的紙。甘肅省博物館藏。西漢早期蔡倫改進后的造紙工序1、洗滌原料2、切割3、浸漬漚制和焚燒草木灰4、蒸煮5、舂搗6、攪拌成紙漿7、撈取紙漿8、晾曬9、碼放造紙術造 紙 術 的 傳 播4世紀朝鮮7世紀日本8世紀 阿拉伯國家12世紀非洲12世紀歐洲19世紀大洋洲16世紀美洲造紙術發明和傳播有何意義? 造紙術由我國傳遍世界,有利于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保存,這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數學《九章算術》書影(宋刻本)劉徽(三國)注 我國一部古代數學專著,總結了東漢以前的數學成就。標志著以計算為中心的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周髀[bì]算經》記載了西周出初年商高與周公的對話,提出了“勾股定理”。比西方早了500年。醫學 最早記述了人體解剖知識和血液循環情況,并系統論述了養生的基本原則。直到今天還是中醫學習的經典成就或歷史地位?張仲景(東漢)華佗(東漢) 《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奠定了我國中醫治療學的基礎。后世尊稱他為“醫圣”。 擅長針灸與外科手術。研制的“麻沸散”是醫學史上的創舉,發明“五禽戲”。五禽戲史學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司馬遷《史記》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記敘歷史事件。《國語》《戰國策》《三國志》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歷史事件。《春秋》《左傳》《資治通鑒》紀傳體:以本紀、列傳人物為綱、時間為緯、反映歷史事件的一種史書編纂體例。《史記》《漢書》 《史記》全書分為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八書十表,共130篇。本紀:按年計述帝王之事,為全書之綱;世家:敘述秦以前各地方政權和諸侯王的歷史事跡;列傳:記載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隱士、說客、名醫、刺客等的事跡。表:按世代或年月分別記載歷史大事;書:對古代經濟、天文歷法、地理等進行專門記載和論述。全書以人物傳記為主,輔之以編年和紀事,體例嚴整,內容豐富,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材料一:《史記》被稱為“實錄、信史”。司馬遷在《史記》中揭露夏桀、商紂、秦始皇的殘暴行徑;頌揚了陳勝、吳廣起義的作用;還大膽抨擊當代最高統治者的丑惡行為,“不虛美,不隱惡”,如揭露了漢武帝晚年搜刮人民的情況,抨擊他迷信、夢想會仙人的荒唐事。《漢書》“司馬遷傳”評論《史記》的文筆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 材料二:柳宗元評價《史記》樸素凝煉、簡潔利落,無枝蔓之疾;渾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詞造句,煞費苦心,減一字不能。 史學價值文學價值“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1、首創紀傳體,是此后歷代王朝編寫史書的范例2、體例完善,史料翔實,秉筆直書,實事求是。 即是史學巨著,又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 這是誰?是哪個宗教?他是什么時候傳入中國的?宗教佛教公元1世紀1、東漢明帝派使者到西方求佛法,佛教僧侶陸續到達中國。2、建造了我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為東漢明帝所建。寺名源自“白馬馱經”的故事。宗教 佛教宣揚的忍受苦難,寄希望于來世客觀上有安定社會秩序的作用,有利于統治階級加強自己的統治。佛教傳播的原因符合統治階級的利益勞動人民的精神寄托?1、佛教認為人生充滿痛苦,生老病死等一切皆苦;2、造成痛苦的原因是人的欲望,擺脫痛苦的道路只有消滅欲望,并忍受現世的痛苦。3、虔誠信佛、堅持磨練、積德行善,死后才能夠進入無苦的境界,獲得來世的幸福。東漢末年修身養性,煉制丹藥,以求得道成仙興起時間教義 青城山位于今天四川都江堰市,相傳是道教的發源地,張陵在此講道。教義來源戰國時期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術宗教場所道觀 青城山位于今天四川都江堰市,相傳是道教的發源地,張陵在此講道。封建統治者為什么那么提倡和扶植道教?迎合了封建統治者追求長生不老的欲望。宗教領域 代表人物 時 期 主要成就 課堂小結領域 代表人物 時 期 主要成就 造紙術 西漢時期 最早的紙 蔡倫 東漢時期 改進造紙術 數學 東漢時期 《周髀[bì]算經》 《九章算術》 醫學 西漢 《黃帝內經》 張仲景、華佗 東漢時期 《傷寒雜病論》被后世尊稱為“醫圣” “麻沸散”、“五禽戲”被后世譽為“神醫” 史學 司馬遷 西漢 《史記》 宗教 東漢 道教、佛教 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