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第一節 日本(A卷)一、細比較,我會選(每小題2分,共40分)1.就海陸位置而言,日本位于太平洋的A.西北部 B.東北部C.東南部 D.西南部答案:A2.日本是一個島國,其領土由四個大島和一些小島組成,四個大島中面積最大的是A.北海道 B.本州C.四國 D.九州答案:B3.有關日本疆域的說法,錯誤的是A.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B.與其他國家有漫長的陸上國界C.日本位置對造船業、海上運輸十分有利D.日本位于亞洲東部答案:B4.日本是一個多火山的國家,有許多火山,下列火山中屬于日本的是A.圣海倫斯火山 B.維蘇威火山C.埃特納火山 D.富士山答案:D5.下列城市與其所屬島嶼搭配正確的是A.北九州—九州島B.橫濱—四國島C.長崎—本州島D.名古屋—北海道答案:A6.從緯度位置看,日本大部分位于A.北溫帶、中緯度B.熱帶、低緯度C.北寒帶、高緯度D.南溫帶、中緯度答案:A7.分別從南北半球、東西半球看,日本位于A.北半球、西半球B.南半球、東半球C.北半球、東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答案:C8.比較日本和英國所處的經緯度位置A.日本所處緯度高于英國B.日本所跨經度小于英國C.日本所跨緯度大于英國D.日本位于英國的西北部答案:C9.日本處于哪個板塊的交界地帶A.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B.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C.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D.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答案:A10.本初子午線經過下列哪個城市A.東京 B.倫敦C.北京 D.華盛頓答案:B11.從“日本地形圖”上看,日本的主要地形類型是A.山地和丘陵B.平原和高原C.盆地和山地D.丘陵和平原答案:A12.日本的國花是A.牡丹 B.櫻花C.菊花 D.梅花答案:B13.從“亞洲氣候類型圖”上看,日本的氣候類型主要是A.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B.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C.溫帶大陸性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D.高原山地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答案:B14.世界上外匯儲備居世界第一的國家是A.美國 B.英國C.德國 D.日本答案:D15.下列物質中,日本進口比例最小的是A.石油 B.鐵礦石C.棉花 D.木材答案:D16.日本主要的經濟模式是A.以出口農產、礦產等初級產品為主B.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C.單一的產品經濟D.以捕魚業為主答案:B17.日本工業主要集中在A.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B.北海道C.日本海沿岸D.九州島答案:A18.下列城市與其所屬工業區搭配正確的是A.名古屋——阪神工業區B.東京——京濱工業區C.神戶——北九州工業區D.北九州——名古屋工業區答案:B19.日本的民族構成單一,其占絕對優勢的民族是A.高山族 B.大和民族C.漢族 D.朝鮮族答案:B20.有關日本經濟的說法,錯誤的是A.日本資源貧乏,對外依賴嚴重B.經濟發展緩慢C.制成工業品大量出口D.科技發達,勞動力資源充足答案:B二、多聯系,我會填(每空1分,共13分)21.島國日本海岸線______,多優良港灣,這使日本的______、______、海上運輸和對外經濟聯系十分有利。答案:曲折 漁業 造船業22.在日本,火山眾多、地震頻繁,這又使得日本成為一個多______、______的島國。答案:火山 地震23.日本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_________多美元,是世界上_________收入國家之一。答案:3萬 高24.日本北部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南部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答案: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25.日本是世界漁業大國,捕魚量居世界______位。日本森林覆蓋率居世界______。答案:首 前列26.日本文化既有濃厚的______傳統色彩,又有強烈的______。答案:大和民族 現代氣息三、廣探究,我會答(共33分)27.(15分)讀“日本圖”,回答問題。寫出圖中字母或數字代表的地理名稱:國家:A_____,B_____,C_____,D_____。海洋:E______,F______,G______。海峽:H______。島: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群島:e______。山峰:f______。日本首都:g______。答案:俄羅斯 中國 朝鮮 韓國 日本海 太平洋 東海 朝鮮海峽 北海道島 本州島 四國島 九州島 琉球群島 富士山 東京28.(10分)讀下圖,回答問題。圖中粗黑線代表板塊邊界,箭頭表示板塊運動方向。(1)寫出圖中字母表示的板塊名稱。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2)世界共有______大板塊,其中幾乎全部在海洋中的是_________。(3)日本處在______與______兩個板塊的交界地帶,多______和______。答案:(1)亞歐板塊 美洲板塊 太平洋板塊 印度洋板塊(2)六 太平洋板塊(3)太平洋板塊 亞歐板塊 火山 地震29.(8分)將下列內容的序號填入下面框圖中,綜合分析日本工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主要原因。A.原料、燃料主要依靠進口B.工廠靠近碼頭,陸地交通便利C.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陸價格低D.工業經濟效益高答案:(從左到右,從上到下)A B C D四、活動與探究(共14分)30.(8分)讀下列內容并分析回答問題。國力是指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它包括一個國家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全部實力和潛力及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美國學者克萊因在1980年提出了一個國力方程,即P=(C+E+M)。(S+W)。其中:P代表國力;C代表基本實體,最高分為100分,人口和領土各占一半;E代表經濟能力,最高分200分,國民經濟生產總值占一半,另一半由能源、礦產、工業、農業和外貿分攤;M代表軍事能力,最高分200分,常規軍事力量和戰略核力量各占一半;S代表戰略意圖;W代表國家意志,戰略意圖和國家意志最高分各定為1分。克萊因對1978年世界一些國家國力計算結果如下。國別美國英國法國前蘇聯日本中國印度越南以色列C+E+M434688238277139713923S0.30.50.40.70.60.40.30.80.9W0.40.50.50.50.80.20.20.20.7S+W0.71.00.91.21.40.60.51.011.6P304687445810883363937(1)日本國土面積狹小,資源貧乏,但其國力僅次于美國和前蘇聯,為什么?(2)前蘇聯解體后的俄羅斯,國力下降很快,已難與美國抗衡,為什么?(3)以色列領土面積和人口數量均無法跟印度比,但其國力卻比印度強,為什么?(4)我國要提高綜合國力,目前的主要途徑是什么?答案:(1)日本工業和經濟實力強大,科技發達。(2)國土面積、資源、人口數量和軍事實力的下降,加上國內民族矛盾重重,經濟滑坡,軍事實力也因經濟原因而下降,而美國近幾年經濟發展勢頭較好,政治和軍事實力相對增強。(3)因其經濟、科技和軍事實力均強于印度。(4)實行“科技興國戰略”,努力發展經濟和對外貿易,提高經濟和軍隊的科技水平。31.(6分)根據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滄海桑田——西之新島的誕生在日本伊豆諸島之南,小笠原群島以西的海域中,有一座小島,名叫西之島。這座小島以前的面積并沒有這么大。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1973年4月的一天,這里的海底火山大爆發,海面上騰起了煙柱和水柱,海水大面積變色。兩個月后,變色海域露出了1米多高的巖礁,可在幾天以后,巖礁又消失了。同年9月,海底火山再次爆發。不久,火山口露出水面,在海面上形成了100多米長的小島,因為這座小島在西之島附近,所以人們把它命名為西之新島。新島誕生之后,一直在移動,4個月后,這座新島和原有的西之群島連在一起,成為今天地圖上的西之島(或新島)。(1)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地震的國家。火山噴發留給人們的是恐懼,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火山噴發對人們生活和生產所產生的影響?(2)西之島的誕生,說明了地形是不斷變化的嗎?你還能舉出一個或幾個例子嗎?(3)西之島的誕生,主要是由地球內部力量還是外部力量引起的?它們各自還有哪些表現形式?答案:(1)火山、地震會造成房屋、道路等設施的損毀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安全。火山噴發出的火山灰會形成肥沃的土壤,在非火山活動期可被人類利用。火山活動還可能形成礦石。(2)是。如喜馬拉雅山在原來是一片汪洋。(3)內部力量。內部力量可表現為地殼運動、火山、地震。外部力量表現為流水、風、海浪等作用。第一節 日本(B卷)一、細比較,我會選(每小題2分,共40分)1.日本的四大島中,緯度最高、與琉球群島相距最近的分別是A.本州島、四國島B.北海道島、九州島C.九州島、四國島D.本州島、北海道島答案:B2.從海陸位置看,下列哪個國家與日本相似A.蒙古 B.美國C.印度 D.英國答案:D3.下列島嶼或群島不屬于日本的是A.北海道、本州島、四國島、九州島B.琉球群島C.擇捉島、國后島、色丹島、齒舞諸島D.大不列顛島答案:D4.日本工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下列工業城市自西向東排列正確 的是A.北九州、神戶、名古屋、東京B.廣島、長崎、橫濱、東京C.大阪、北九州、東京、名古屋D.神戶、長崎、名古屋、橫濱答案:A5.有關日本地震的說法,錯誤的是A.日本處在板塊與板塊的交界地帶B.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地震的國家C.日本傳統的民居,多用質地較輕的建筑材料建筑,以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D.在火山非活動期間,也不能利用火山為人類造福答案:D6.有關日本經濟的說法,錯誤的是A.經濟十分發達,是世界上的經濟強國B.工業原料和燃料主要從國外進口C.工業制成品大量出口D.建立了許多海外生產與銷售基地,投資建廠的主要對象是非洲、南美洲答案:D7.按照亞洲地理分區劃分,日本屬于哪一個區A.東亞 B.東南亞C.南亞 D.西亞答案:A8.日本人的傳統服裝是A.中山服 B.和服C.西服 D.旗袍答案:B9.日本處在哪個地震帶上A.地中海地震帶B.喜馬拉雅山地震帶C.環太平洋地震帶D.大西洋地震帶答案:C10.日本發展工業的不利條件是A.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B.充足的勞動力資源,較高的科技水平C.島國,海上運輸方便D.地域狹小,資源貧乏答案:D11.近年來,日本建立海外的生產與銷售基地,日本投資建廠的主要對象不包括A.美國B.西歐C.東亞和東南亞地區D.非洲答案:D12.下列關于日本文化的敘述,錯誤的是A.既有濃厚的大和民族的傳統色彩,又有強烈的現代氣息,是東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B.中國與日本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現在的東京很多建筑風格多像我國唐代的長安、洛陽等都城C.中國人與日本人有許多相似之處,都有同樣的黑眼睛、黃皮膚,同樣用筷子吃飯,甚至日文課本中有許多漢字D.日本人歡度自己20歲“成人節”后,就不再穿傳統服裝和服答案:D13.看日本地形圖,下列有關日本地形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日本境內多山B.平原面積廣大,占國土面積的一半以上C.以山地、丘陵為主D.海岸線曲折,有許多優良港灣答案:B14.關于日本的工業,正確的是A.世界工業小國B.臨海型工業布局C.原料自給,成品自銷D.大力發展消耗原料多,技術高的工業答案:B15.從地理方位看,日本位于印度的A.西南方 B.東北方C.東南方 D.西北方答案:B16.日本經濟對外依賴性強,為使經濟高速發展,從根本上應做好A.大力發展海上航運,大量進口原料B.大量出口初級產品C.國內人口眾多,積極開拓國內市場D.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大量出口高新產品答案:D17.在1∶45000 000的地圖上,量得北京到東京的距離約為4.5厘米,如果乘飛機以時速800千米飛行,大約需A.1.5小時 B.2.5小時C.3.5小時 D.4.5小時答案:B18.日本的季風氣候具有A.海洋性特點B.大陸性特點C.沙漠性特點D.干旱性特點答案:A19.日本文化、藝術受中國的影響,最明顯地表現在A.古代建筑、文學方面 B.語言方面C.農業技術方面 D.工業技術方面答案:A20.日本相對豐富的能源資源是A.煤 B.石油C.天然氣 D.水能答案:D二、多聯系,我會填(每空1分,共15分)21.日本國的象征是______山,它山頂常年積雪,潔白晶瑩,山麓櫻樹成林,景色迷人,是日本著名的旅游勝地。答案:富士22.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個大島,數千個小島及其周圍海域組成,其中最偏南的大島是______。答案:北海道島 本州島 四國島 九州島 九州島23.日本國土面積雖然很小,但是______十分發達,是世界上的經濟強國。答案:經濟24.日本傳統的民居,多是用質地較輕的建筑材料建筑的,以減輕______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每年9月1日,是日本全國的______日。答案:地震 防災25.日本在19世紀60年代之前,是一個落后的閉關自守的______國家。19世紀70年代,日本統治者推行______路線,靠對外______起家。答案:封建農業 軍國主義 侵略戰爭26.日本依靠______和__________對原料進行加工,制成工業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______為主的經濟。答案:科學技術 充足的勞動力資源 加工貿易三、廣探究,我會答(共41分)27.(15分)讀“1998年日本進出產品百分比圖”,回答問題。(1)進口比重最大的能源資源是______,主要來自石油豐富的______。(2)全部都要進口的是______和______。(3)進口百分比最小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除該原料以外,日本其他主要工業原料進口百分比都在______以上。(4)1998年日本產品占世界市場百分比在70%以上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5)以上數據表明,日本地域______,資源______。經濟高速發展,要從國外進口大量______,______大量出口。答案:(1)石油 中東地區(2)鐵礦石 棉花(3)木材 日本森林資源比較豐富 90%(4)摩托車 船舶 錄像機 照相機(5)狹小 貧乏 原材料 制成工業品28.(20分)讀下圖回答問題。(1)日本圖中(左圖)工業城市:a______,b______,它們位于______工業區;c______,d______,它們位于______工業區;e______,位于______工業區;f______,位于______工業區。(2)用“////”繪出日本工業區的分布。(3)從圖中可以看出,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______洋沿岸和______海沿岸。(4)右圖中,A是______洋,B是______海,C是______海峽,D是英國首都______,經過D的經線是______。(5)從海陸位置看,日本和英國都是______國,它們的氣候都具有______(大陸、海洋)性特點。(6)從經緯度位置看,圖上兩國跨經緯度范圍大的是______,緯度較高的是______,從東西兩半球看,它們都位于______半球。答案:(1)東京 橫濱 京濱 大阪 神戶 阪神 名古屋 名古屋 北九州 北九州(2)略(3)太平 瀨戶內(4)大西 北 英吉利 倫敦 本初子午線(5)島 海洋(6)日本 英國 東29.(6分)讀“東京和哈爾濱各月氣溫和降水量的分配圖”,分析回答問題。(1)代表東京的是______圖,代表哈爾濱的是______圖。(2)東京屬______氣候,哈爾濱屬______氣候,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3)東京氣候具有明顯的______性特征,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 A(2)亞熱帶季風 溫帶季風 東京1月氣溫為3 ℃(>0 ℃)且雨季較長;而哈爾濱1月氣溫為-21 ℃(<0 ℃=且雨季較短(3)海洋 東京氣溫年較差約為23 ℃,比同緯度上大陸小,且降水量季節變化小,雨季長四、活動與探究(共4分)1999年6月,6C(日立、松下、時代華納、JVC、東芝、三菱電視六大技術開發商結成的專利保護聯盟的簡稱)面向全球發表了關于“DVD專利聯合許可的聲明”。聲明中稱6C購買專利許可后才能從事生產。2002年3月8日,6C向中國DVD企業發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國DVD企業務必在3月31日之前與6C達成DVD專利費交納協議。否則將提起訴訟。據此回答30~31題。30.對于6C向中國DVD企業收取專利費,下列看法正確的是A.發達國家利用專利技術控制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命脈B.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會產生一定影響C.專利技術也是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D.這一做法違背了WTO的非歧視性原則,是一種不正當的競爭行為答案:C31.按照6C的收費標準,我國每臺DVD機需交納專利費約20美元,這將大大削弱我國DVD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這給我們的啟示是A.必須重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B.企業必須加大科技開發力度,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C.必須高度警惕新殖民主義對我國的經濟剝削D.引進技術必然受制于人,只有自力更生才能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答案:B關于防震演習的探究活動——“日本”【設計方案】1.組織學生收集有關地震方面的常識,充分了解地震的危害性,認識到進行防震演習的重要意義;2.了解有關預防地震的知識和遭遇地震時防災自救的有關方法;3.進行一次在學校的防震演習實況;4.對這次活動進行評價、總結。【活動分工】1.組織地震知識宣傳組,負責收集有關地震常識、地震的危害性、日本學校防震演習、防震自救的有關方法等等,在班級進行宣傳;2.組織一個抗災救護組,負責在防震演習中的救護工作;3.推選出一名總指揮,負責演習中的指揮工作;4.組織一個情況記錄小組,記錄在演習過程中的事件;5.其他同學作為演習參與者,參加活動;【活動實施】具體活動實施方案主要步驟:主持人:宣布探究活動開始。宣傳組: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地震災害頻繁的國家,再日本,每年都有一天作為專門的防震演習日(9月1日),我國也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充分認識地震知識,了解地震的危害,在一些特殊的場合(如學校)進行有關防震知識宣傳、組織學生實地進行防震演習等活動,都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我們就有關的活動在日本等地的開展情況作一些介紹:主持人:請防震總指揮來組織防震演習活動。總指揮:請救護組作好準備、記錄組作好準備、參加演習的同學集中精力。 其 他: 放地震警報(錄像),地震了(喊叫)等。 總指揮:請大家不要亂,保持鎮定,聽從指揮,(指揮學生進行自救行動) (打電話)請求救護,我們這里發生地震了,危險! 救護組:迅速到位,開展救護工作。 記錄組:及時記錄有關情況等 ……(略) 演習結束: 主持人:請記錄小組公布有關演習中的情況,對演習進行評估。 活動總結:活動成果:1.為什么要進行防震演習? 防震演習是一種大眾化的、大覆蓋面的、高效能的地震和防震對策知識宣傳以及摸擬防震救災的實踐活動。通過防震演習,一方面使廣大人民群眾了解并掌握防災、避震、脫險及相互救治的知識和本領,了解并掌握減少或避免次生災害以及有效地減少次生災害傷亡和損失的常識和措施。提高全社會的防災意識,增強人民群眾對災害的承受能力和抗御能力。另一方面,通過防震演習,提高各級政府部門的防災減災的組織指揮功能,這樣,地震一旦發生,不管事前有無準備,各崗位人員都能熟練地采取相應的緊急對策措施,實施自救互救,迅速緊急部署,組織指揮實施緊急救援,迅速組織搶救和修復交通、通訊、供水、供電工程,確保救災對策實施,達到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2.地震中有生存的希望嗎?大震的預警現象,預警時間和避震空間的存在,是人們震時能夠自救求生的客觀基礎,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識,事先有一定準備,震時又能抓住預警時機,選擇正確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間,就有生存的希望。震時是跑還是躲,我國多數專家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在震中區,從地震發生到房屋倒塌,一般只有12 秒鐘左右的時間,作為個人,應保持冷靜,做出正確的抉擇。 假如你在平房,應當充分利用12秒時間跑出屋外,來不及跑時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緊挨墻根下和堅固的家具旁,趴在地下,閉目,用鼻子呼吸,保護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擋嗆人的灰塵。正在用火時,應隨手關掉煤氣開關 或電開關,然后迅速躲避。在樓房應迅速遠離外墻及其門窗,可選擇廚房、浴室、廁所、樓梯間等開間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間避震,千萬不要外逃或從樓上跳下,也不能使用電梯。 在戶外要避開高大建筑物,要遠離高壓線及石化、化學、煤氣等有毒的工廠或設施。在過橋時應緊緊抓住橋欄桿,待主震發生后即向橋頭移動,正在行駛的車輛應緊急剎車。在工作間應迅速關掉電源閘、門開關、然后就近選擇機器、設備、辦公家具 事先建立的“安全島”內避震,并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在公共場所,如車站、劇院、教室、商店、候車室、地鐵等場所的人員、切忌亂逃,要保持冷靜,就地擇物(排椅、柜架等物)躲避,伏而待定,然后聽從指揮, 有序撤離。在有毒氣的化工廠區域內,要朝污染源的上風處跑,以免中毒。本次活動評價:略[典型例題解析]規律總結【例題】下面是“日本略圖”,讀圖回答問題。(1)根據圖中數碼代號,填出相應的地理事物名稱。?①________島,②_________島,③_________山,④_________島,⑤__________城市,⑥_______城市,⑦_________城市,⑧________洋,⑨________海。?(2)日本所需的石油主要來自________的一些國家和地區。日本所需的鐵礦石主要來自________、________等國。?(3)日本經濟發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日本的工業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沿海地帶。? 解析:本題首先考查日本的主要地理事物在圖上的位置,然后通過考查日本進口石油、鐵礦石的狀況來分析日本天然礦產資源貧乏,而工業又高度發達的原因。要求通過教材圖7.9~7.12綜合分析日本工業發展的三大有利條件,通過分析圖表把教材中的文字與插圖統一起來。最后,題目考查教材圖7.13日本工業分布狀況,把圖中的信息有效地轉化為自己的知識。?答案:(1)北海道 四國 富士 九州 東京 橫濱 神戶 太平 日本?(2)中東 巴西 澳大利亞 ?(3)島國多港灣,海運便利;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有較高的科技水平?(4)太平洋 瀨戶內海本題考查日本的位置、地形、城市、工業分布等知識,我們要學會把學到的知識落實到地圖上,通過閱讀各種地圖來完善掌握的地理知識,提高地理的自學能力。思考與練習(一)填空題1.東亞包括中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個國家,居民絕大部分屬______人種,蒙古居民主要是______民族,日本居民主要是______民族。 2.東亞最大的半島是______,最大的群島是______。 3.日本的領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個大島及一些小島組成。 4.日本的地形以______和______為主,該國最大的平原是______平原,最高的山是______。 5.日本的季風氣候具有______特征,與亞洲大陸同緯度相比,冬季______,夏季_______,降水______。 6.日本______附近海域因有______相匯,成為世界著名漁場,日本的捕魚量常占世界第____位。 7.日本四大工業區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區。? (二)選擇題(將正確答案填在括號內) 1.日本四大島從大到小的排到順序是: [ ] A.北海道、九州、四國、本州 B.九州、四國、本州、北海道 C.四國、本州、北海道、九州 D.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 2.下列四國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 A.中國? B.蒙古 C.朝鮮? D.日本 3.日本經濟發達的有利條件有 [ ] A.島國海岸線曲折,但良港不多 B.國土狹窄,自然資源貧乏 C.氣候適宜,耕地很多 D.科學技術水平高,人力資源充足 4.日本農業生產的特點之一是 [ ] A.耕地多,但人口也多,人均耕地少 B.地塊較大,機械化水平高 C.稻米、茶葉、柑橘是重要的出口農產品 D.發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精耕細作,農業產高 5.日本工業區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一帶的主要原因是 [ ] A.氣候適宜、降水豐富 B.多優良港口,便于原料輸人、工業產品輸出 C.自然資源豐富,工業發展潛力大 D.勞力資源豐富,市場大 一、1.蒙古、朝鮮、韓國、日本;黃色;蒙古;大和。 2.韓鮮半島;日本群島。3.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4.山地,邱麥;關東;富士山。5.海洋性;較為溫暖;較為涼爽;比較豐富。6.北海道;寒暖流;一。7.東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二、1.D 2.D3.D4.D5.B日 本一、單選題1.下列關于日本資源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森林資源和水力資源較豐富 B. 礦產資源豐富,能滿足本國工業發展的需要 C. 礦產貧乏,石油要從西亞和東南亞輸人 D. 鐵礦石主要從澳大利亞、巴西、南非等地輸人2.日本經濟發達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 本國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資源豐富 B.人口眾多,國內市場大 C.農業發達,為工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 D. 進口原料,出口產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3.日本領土組成中的四個大島是指() A.北海道、格陵蘭、本州、斯里蘭卡 B. 北海道、本州、四國、]L州 C. 蘇門答臘、濟州、九州、四國 D. 九州、四國、塔斯馬尼亞、紐芬蘭4.日本的氣候屬于() A. 溫帶大陸性氣候 B. 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 C.溫帶海洋性氣候 D. 熱帶季風氣候5.對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 地狹人稠 B. 多火山、地震 C.多優良港灣,海岸線曲折 D. 河流長,水量小,流速急6.下列關于日本對外貿易的較述,正確的是《) A. 工業原料和工業產品都需大量進口 B. 工業原料進口多,工業產品出口多 C. 日本最大的貿易對象是中國 D. 工業產品進口多,工業原料出口多二、填空題:1.日本最大的平原是 ,全國最高的山峰是 山。2.日本最大的島嶼是 島,全國最大的城市是 。3 日本群島位于 火山地震帶上,火山、地震活動頻繁。4 和 是日本著名古都和文化旅游城市。5 日本新興的科學城是 。日本目前國內生產總值僅次于 國。三、讀圖題讀日本圖回答下列問題:1.境出圖中代碼所代表的島嶼: A: 。 B: 。2,用出囹中代碼所代表的海洋 C: , D: 3.填出與日本隔海相望的國家: E: F: G: 4.圖中代碼①代表的城市是 ,該城市位于日本最大的平原 平原上。 該城市是日本的 、 、 和交通中心。5.圖中代碼②代表的城市是 ,該城市與橫濱是日本最大的兩個對外貿易港口。6.日本漁業發達,圖中代碼③表示 漁場,該漁場是世界特大漁場之一。7.日本的工業主要集中在 沿岸和 沿岸,該地區工業發展最有利的自然條件是 。8.④代表的山峰是 ,它是日本最高峰,也是一座活火山。日本境內火山地震活動頻繁的原因是 。四、能力訓練一、讀圖分析1.從圖中判斷本州島東部與西部相比較,哪里降水多?為什么?2.為什么日本西北部冬季常出現大雪天氣?3.結合本圖回答:為什么說日本氣候海洋性特征明顯?二、讀“日本進口貿易示意圖”.‘’日本進口的主要工業原料所占的百分比“1998”和“日本主要工業品出口所占百分比表” 回答下列問題:1 從圖中可判斷:日本需全部進口的工業原料是________和_________。2日本需大量進口的能源礦產有___,_____和______3 航線甲將___地區的石油,經過__海峽運往日本,該航線被稱為日本的“海上生命線”。4 從上列三個圖表材料分析日本經濟最大的特點是什么?并分析其原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04-05年下學期七年級單元同步測試地理:日本A卷(附答案).doc 04-05年下學期七年級單元同步測試地理:日本B卷(附答案).doc 關于防震演習的探究活動.doc 典型例題解析(日本).doc 思考與練習.doc 日 本.doc 知識應用自測(日本).doc 練習1.doc 練習2.doc 練習題.doc 選做復習題.doc 選擇題.doc 非選擇題.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