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中世紀的王國與帝國(中世紀:從5世紀后期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4、15世紀,是西歐的封建社會時期。)1、西歐封建國家的興衰(1)法蘭克王國:5世紀末期,日耳曼人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眾多國家,其中,法蘭克王國勢力最強。 (2)查理曼帝國: ①建立:800年,教皇為查理舉行了加冕禮,稱查理為“羅馬人的皇帝”,查理被稱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標志著查理曼帝國的誕生。 ②分裂:843年(9世紀中期),查理的三個孫子在凡爾登簽訂條約,把帝國一分為三,后來發展為法蘭西、德意志和意大利。(3)英吉利王國:公元5世紀,日耳曼人的一支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不列顛,建立起一些小國。這些小國互相兼并,9世紀早期,形成統一的“英吉利王國”(英國)。2、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 (1)背景: 在法蘭克王國的擴張過程中,許多破產的農民被迫投靠大封建主,成為依附于封建主的農奴。形成:國王和大封建主把土地層層分封給臣下,形成了封建主之間的封君與封臣關系。西歐封建制度隨之形成。11世紀時,這種以土地的賜封為紐帶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歐已經普遍存在。 * 主要特點:封建等級制度;封建莊園制度;封建農奴制度;基督教會處于壟斷地位。對立階級:封建主和農奴。*中古歐洲諺語:“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闭務勀銓@句話的理解。歐洲封建等級制度是通過土地的層層分封形成的,各級封主與封臣之間結成主從關系,封臣即附庸只承認自己直接愛封的領主為封主,而對自己封主的封主卻沒有主從關系。(即每個領主只能管轄自己的附庸,但無權管轄自己附庸的附庸。)二、基督教會盛行西歐 1.教皇國的產生:8世紀中葉,丕平獻土 2、基督教在中世紀西歐的統治(1)政治:教會利用國王的力量擴大了自己的影響,還經常干涉和控制各國的事務。(教皇凌駕于各國君主之上)(2)經濟:通過巧取豪奪和接受國王的賜贈,逐漸控制了西歐封建地產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地產上經營莊園,剝削農奴,征收“什一稅”。(直接占有大量的地產)(3)思想:基督教是西歐占統治地位的思想,誰反對基督教神學誰就要受教會打擊迫害。(4)教育和文化:由于當時老百姓和貴族都不識字,教會便壟斷了教育和文化。教士向人們宣讀《圣經》,宣傳教義,將基督教的影響傳到城鄉的各個角落。三、領主的莊園與市民的城市1、西歐的封建莊園 莊園的所有者:國王、貴族和教會(即封建主);莊園的勞動者:農奴。莊園的結構:通常由一個或幾個村子組成,包括領主的城堡、教堂、磨坊、農奴的住宅、耕地和公共牧場等。莊園的特點:在經濟上“自給自足”,生產的產品主要用于領主與勞動者自身消費。只有個別自己不能生產的必需品如鹽或鐵,才從外部購買。 *“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1)一些城市通過贖買、起義等方式取得自治權。(2)城市居民還通過斗爭擺脫了農奴身份,成為自由人。(3)逃亡到城市的農奴,只要在城市中住滿一年零一天,就可以取消與領主的隸屬關系,成為自由人。 *中世紀西歐的農村與城市、農奴與市民的差別:(1)政治上:農奴缺乏人身自由,與封建主之間存在封建依附關系。城市市民則享有很大的自由。(2)經濟上:農村莊園在經濟上自給自足,帶有一定的封閉性。城市則商業發達,貿易繁榮,比較開放。西歐城市的興起和發展(1)背景:從11世紀起,隨著農業的發展和經濟的恢復,人們開始把剩余產品拿到市場上交換,促使原有城市的復蘇和新城市的涌現。(2)代表性城市: 巴黎和倫敦是政治中心,也是著名的商業中心。12世紀時,巴黎成為西歐最大的城市。 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熱那亞,對外貿易活躍。佛羅倫薩以手工業享譽歐洲。(3)影響: 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和行會的形成。促進市民階級的形成。富裕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早期資產階級,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歐洲進入了封建社會。這一時期,歐洲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政治上:教權和王權聯合統治西歐,教會的勢力更是凌駕于封建王權之上經濟上: 歐洲的封建土地制度和等級制度逐步形成,出現了封建莊園經濟; 11世紀起城市經濟的繁榮,對后來歐洲的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文化上: 基督教文化從被禁止,到成為歐洲的統治思想,古希臘、羅馬文明幾 乎被完全廢棄。 一、阿拉伯半島的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1、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阿拉伯半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位于亞洲西南的交通要沖,絕大部分地區為草原和沙漠。2、生活方式:半島上的大部分阿拉伯部落長期過著游牧生活。二、阿拉伯半島的統一1、背景:六、七世紀之交,阿拉伯半島上的部落之間為爭奪水源和牧場而互相仇殺,社會矛盾十分激烈。面對社會動蕩,各個階層的人都渴望建立統一的國家。2、伊斯蘭教的創立(1)時間:610年; (2)創始人:穆罕默德; (3)經典:《古蘭經》;(4)教徒:穆斯林;(5)建筑:清真寺。 (6)教義:號召人們放棄多神崇拜,只信奉唯一的“真主”安拉。3、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麥地那 622年,伊斯蘭教教歷紀年的元年。穆罕默德在麥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權。領導軍隊取得多次戰爭的勝利。4、阿拉拍半島的基本統一 到他去世之前,伊斯蘭教被阿拉伯人接受,三、阿里拉伯帝國 的興衰1、形成與發展 穆罕默德的繼承者哈里發為了爭奪商路和土地發動了大規模的對外擴張戰爭。從7世紀中期起,穆斯林軍隊先后征服西亞、北非、西班牙和中亞等地,到8世紀中葉,阿拉伯帝國的版圖橫跨亞、歐、非三大洲。2、帝國的興盛 帝國初期的100年間,國勢強盛,經濟繁榮,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十分發達。首都巴格達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商業大都市之一,也是帝國政治和文化的中心。3、衰落:由于阿拉伯帝國是通過長期的對外擴張建立起來的,社會矛盾日趨激烈,10世紀后,阿拉伯帝國趨于衰落。 四、輝煌的阿拉伯文化1、成就翻譯阿拉伯學者把古希臘、羅馬及印度的的著作翻譯成阿拉伯文,為日后文化的傳播奠定了基礎。數學改造并傳播阿拉伯數字;現代“代數學”一詞來源于阿拉伯文;代數學之父花拉子米編撰代數學著作傳入歐洲,直到16世紀仍是各大學的通用教材。醫學居領先地位:拉齊斯的《醫學集成》和伊本西納的《醫典》均為百科全書式巨著。建筑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藝術的代表文學《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學的不朽之作 受損害 2、文化輝煌的原因 (1)阿拉伯人重視學習,在科學文化上持寬容和兼收并蓄的態度(文化產生的動力)。(2)阿拉伯半島地處亞、非、歐三大洲之間,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吸收和傳播東西方文明。(3)阿拉伯人具有強烈融合與獨創精神(4)阿拉伯帝國強大(文化保證)為文化發展奠定物質基礎。 3、特點: (1)在數學、天文學、化學和醫學等科學技術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在當時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2)具有融合精神:阿拉伯帝國地跨三洲,促進了伊斯蘭文化的傳播,推動了帝國范圍內各個不同地區文化的融合;(3)阿拉伯文化是在吸收、消化埃及、兩河流域和希臘羅馬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有很強的包容性。 4、對世界文明的貢獻 ①傳播東西方文化(橋梁作用)。如將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明;將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人傳入歐洲。 ②繼承、保存世界文明。如阿拉伯學者將許多古希臘、羅馬及印度的著作翻譯成阿拉伯文,為日后文化的傳播奠定了基礎。 ③獨創阿拉伯文化,豐富世界文明。如清真寺、《一千零一夜》、“代數學”等一、大化改新前的日本:1、1世紀前后,日本開始出現早期國家,本州中部的大和國家最為強大。2、5世紀時,大和統一了日本本土。3、7世紀:大化改新。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4、8世紀:701年,日本參照中國的律令制度,編訂了日本律令法典,作為治國的基礎。5、10世紀:日本社會逐漸形成了一個特殊的武士階層。大化改新1、背景:(1)7世紀中期,日本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2)日本周邊的中國大唐王朝高度繁榮,朝鮮半島上的一些國家也蒸蒸日上。強烈刺激了大和統治者?;适液透母锱煽释麉⒄罩袊乃逄浦贫葘嵭?改革,建立天皇專制中央集權國家。2、過程:(1)645年,皇室和改革派發動宮廷政變,鏟除反對改革的蘇我氏勢力,強化了中央政權。孝德天皇繼位,年號為“大化”。 (2)646年,孝德天皇頒布詔書,進行國制改革。3、內容: (1)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實行中央集權。 (2)經濟上:土地收歸國有,國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原來被貴族控制的農民轉為國家公民。4、意義: 改革后,日本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業繁榮,手工業發展,商業活躍。改革后,日本發展成為一個天皇制中央集權的國家,使日本社會環境穩定。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的標志,把日本歷史推入一個新時代。 5、大化改新后的 (1)教育:仿照唐朝的教育制度,在中央設太學,在地方設國學。 中日文化交流: (2)宗教:佛教經中國、朝鮮傳入日本后,發展很快。 (3)美術和文學:中國的唐詩和書法在日本深受歡迎。 (4)建筑:710年,日本仿照唐都長安的式樣,建立了新都平城京。三、莊園和武士階層的出現 大化改新時推行的由國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 1、日本的莊園:(1)建立原因: 破壞,很多豪強貴族紛紛建立起自己的莊園。 (2)發展情況:到10世紀,莊園的數量已相當可觀 2、武士階層的形成: (1)原因:莊園主為了維護自身利益,爭相蓄養武士。(2)形成:武士力量不斷壯大,地位越來越高,逐步形成一個特殊的武士階層。 (3)影響:武士階層在此后的日本歷史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啟示: 一個國家或民族應該善于學習別人的長處和先進文化,要正視自身的不足,積極改革創新,與時俱進 。***古代中日文化交流:使者往來:(1)據史書記載,大約2200年前,中國的徐福帶“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很多人認為他去的就是日本。 (2)公元57年,居日本南部的倭奴國派使者到中國,中國皇帝賜使者印綬。 (3)唐代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佛教。2、公元1世紀后中日交流的發展:成批的中國織工、陶工等隨日本使者到日本,對日本的紡織業、制陶業等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中日交流達到一個高峰。3、有學者認為,像日本人那樣自覺地、大規模地文化引進,在西方歷史中是找不出同樣的例子的。這反映了日本民族的什么特點?日本民族具有強烈的危機意識;善于學習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不斷模仿和創新。馬鐙的起源 1、馬鐙:馬鐙是騎馬時的踏腳和支撐裝置,一般成對垂于馬鞍兩側之下2、馬鐙的作用:馬鐙的作用不僅是幫助人上馬,更主要的是在騎行時支撐騎馬者的雙腳,起到在奔跑中穩定身體的作用。行進時,騎者以馬鐙為主要支撐點,可以解放騎乘者的雙手,在馬背上做各種動作。3、馬鐙的發明 發明馬鐙的最初想法可能來自偶爾用來幫助上馬的皮繩套。最早使用皮繩套的大概是中國的中原人、印度人或中亞游牧民族。大約3世紀,中國人已在鑄造金屬馬鐙了。4、馬鐙出現的歷史意義:成熟的馬鐙的使用,標志著騎兵用具的完備,騎兵的發展從此進入一個新時期。為重甲騎兵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二、馬鐙的傳播1、傳播路線:2、馬鐙的傳入對中世紀歐洲歷史的影響使穿戴沉重鎧甲的封建騎士產生,他們縱橫歐洲中世紀近1000年。對歐洲中世紀軍事貴族封建主義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