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38張PPT。第九章 軍事地理第九章 軍事地理 一 長城的興筑與變遷長城互防邊防秦時被拆演變為秦帝國長城戰國時的長城在秦長城的基礎上向西延伸: 金城 酒泉 敦煌 玉門關思考:結合此時長城的具體位置說明西漢向西延伸長城的條件是什么?為什么?二 重要關隘函谷關:函谷關是我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這里曾是戰馬嘶鳴的古戰場,素有 “一夫當關,萬夫莫克”之稱。著名的“出谷會師”“六國伐秦”“虢(guo 周朝國名在今鄭州西北)公敗戎"""西原大戰"的戰鼓在這里擂響。這里流傳著儈炙人口的歷史典故, “紫氣東來”“雞鳴狗盜”“公孫白馬”等等,使這里彌漫著神奇的色彩。這里又是我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經》的地方。千百年來,眾多海內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這里朝圣祭祖。 (位于河南靈寶)玉門關玉門關:古代關隘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北。此關北依天山余脈,南接阿爾金山,為中國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門戶。為漢武帝開辟河西后所置。前108年,漢將趙破奴破車師國,前104年,李廣利兩伐大宛國均由此關出師。玉門關嘉峪關嘉峪關:古代關名。在今甘肅省嘉峪關市西。此關南屏祁連山,西北靠嘉峪山,兩山夾峙,北大河橫貫其間,為古代肅州(今甘肅省灑泉市)西北門戶和河西走廊西端之咽喉。明正德年間,即倚此關抵御吐魯番東侵。嘉峪關娘子關娘子關:古代關名。又稱葦澤關。在今山西省平定縣東北,晉、冀兩省交界處。此關地勢險要,兩山夾峙,東與井陘相通,為古代太行山重要關口和太原東方的屏障,歷為兵戍要地。 娘子關潼關潼關:古代關名。在今陜西省潼關縣北。東漢末在此設關。此關扼黃河要津渡口,鎖東西交通咽喉,歷來為關中地區的防守重地。211年,曹操派兵以攻漢中為名,由河南進軍關中,因馬超、韓遂等扼守潼關,致使曹操頗費周折才得以進據關中。潼關鬼門關鬼門關:古關名。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縣西。界于北流縣與玉林市間,因其南多瘴疫,往者多難生還,故名鬼門關。為古代通往欽州、瓊州、雷州及交趾(越南)的交通要道。明代改為天門關。鎮南關鎮南關:古代重要關隘名。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憑祥市西南。此關控大青、金雞兩山隘口,山巒重疊,谷深林茂,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為古代中國通往越南的重要交通要道,素有“南疆要塞”之稱。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老將馮子材率軍據關而守,身先士卒,在此大敗法國侵略軍。1965年,此關更名為友誼關。鎮南關雁門關雁門關:古代關名。又稱西陘關。在今山西省代縣城西北雁門山腰。與附近寧武關、偏關合稱三關。因“兩山對峙,其形如門,蜚雁出于其間”而得名。關附近峰巒疊嶂,峭壑陰森,異常險要,為歷代鎮守重地。現關城為明洪武七年所建,為當時的軍事重鎮。唐會昌二年(842年),回紇侵犯唐朝,唐河東節度使劉沔進屯雁門,爾后向大同出擊,打退了回紇兵。雁門關陽關陽關:古代關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因居玉門關之南而得名,與玉門關同為西漢通往西域的交通門戶。宋代以后,隨著中西陸路交通的逐漸減少,關址漸廢。陽關居庸關居庸關:古長城的一個重要關口名。在今北京市昌平縣境內。取“徒居庸徒”之意而得名。三國時稱西關。北齊時改為納款關。唐代設有居庸、薊門、軍都等關。遼以后都稱此關為居庸關。此關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所爭奪。841年,幽州(今北京)發生兵亂,雄武軍節度使張仲武因扼住居庸,斷亂軍糧草,使亂軍陷于困境,得以收復幽州。居庸關五尺道豆沙關豆沙關在云南省東北部的鹽津縣關河大峽谷,距省會昆明市570多公里。唐代稱豆沙關為石門關,到了元朝有個叫竇勺的將領被派來守關,于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把石門關改稱為竇勺關,后來由于當地人方言口音把竇勺關諧音為豆沙關,就一直沿用至今。在這條秦朝時期開鑿的五尺道上,最險要的地方就是豆沙關。關樓鎖住了古代的滇川要道,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過去,關口還有一座牌坊,上面刻著“滇南第一關” 五尺道豆沙關玉壘關松茂古道上的玉壘關,亦稱“七盤關”,是有1100多年歷史的名勝古跡,有"川西鎖鑰"之稱。唐大中十年(856)白敏中帥蜀時修建。關址在古湔山臨江的虎頭崖上,扼松茂古道咽喉。關隘依山,用條石砌筑,上建 城樓,雄偉壯觀。關門有聯云:"玉壘峙雄關,山色平分江左右;金川流遠派,水光清繞岸西東"。清乾隆年間(1736~1795)改名"鎮夷關"。清同治八年(1869)灌縣知縣柳宗芳主持培修。同治十年(1871)恢復"玉壘關"名。在1000多年的歷史中,玉壘關以它建筑的雄偉、秀麗的風光吸引了眾多游人到此觀覽勝地,詩圣杜甫留下了"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的千古名句。 玉壘關三 古代戰爭的地理分布變遷先秦時期: 河南的戰爭最集中秦漢: 河南 陜西(較前由東向西)三國魏晉南北朝:河南 陜西 山西 湖廣 (主要集中在北方但南方有所增加) 隋唐:河南 陜西 山西 四川宋遼金:主要在中部和北部同時 南方戰爭在增加元明:南方超過北方清:沿海邊疆變遷的趨勢北多南少南多北少黃河中下游 長江流域 東南沿海思考題:用史實論證:中國古代戰爭的變遷與政治中心變遷的關系.goodby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