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河流的綜合開發”高考真題賞析 區域是地理研究的重要對象和載體,也是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聯系與結合的空間,還是各種地理技能、原理與規律應用于實踐的具體體現。因此,認識和分析區域,探究區域發展與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揭示人類活動對區域環境的影響,尋找適合于區域特征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是最富有挑戰性和實用價值的,也是最能體現學生地理學科素養和綜合能力的內容。河流是大地的經脈、血管,是一個特殊類型的區域。然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對資源能源的需求增多,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河流,上面已經筑滿了水壩、橋梁、港口等基礎設施,一條條河流被人為地攔截,世界上已經很難找到一條天然的生態河流。在開發流域資源與保護天然生態,在“筑壩”與“炸壩”的爭吵聲中,河流也在呻吟。關于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水能開發條件評價,流域的綜合開發與治理的措施等,成為近年來高考的新寵。例1:(08四川高考)39. 田納西河流域住于美國東南部。氣候溫暖濕潤,山青水秀,森林繁茂。19世紀后期起,流域內人口激增,開發利用強度加大(圖8),致使環境惡化,水旱災害頻發,生產成本不斷攀升。到20世紀30年代初,該流域人均年收入只及美國平均水平的45%。1933年開始,在田納西河管理局的統一協調和嚴格管理下,實施了以治理田納西河為核心的流域綜合整治和開發(圖9),取得了全流域水電、火電、核電并網供電,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污染,改善水質,發展旅游業等一系列效益。到20世紀80年代,該流域人均年收入已達到全美國的平均水平。(1)分析圖8,說明田納西河流域早期開發利用對環境的影響。(10分)(2)依據資料和圖9信息,指出對田納西河治理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說明其效益。(10分)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地理圖文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地理邏輯思維分析能力。第一小問只要根據圖8的綱要信號,可以順藤摸瓜,依次得出其相應的后果;第二小問,可以從圖9中的大壩、港口等圖例符號,再結合文字材料的信息提示,也可以順利解答。本題屬于基礎容易題,只要學生對教材基礎知識掌握比較好,可以直接回歸教材作答。參考答案:(1)擴大種植面積、開礦亂開濫采、用木炭煉銅導致森林砍伐、植被破壞,造成水土流失(加重);高強度利用耕地導致土地退化;大量排出含S02的廢氣,不僅污染大氣,還會形成酸雨污染土壤和水體,影響生物生長。(2)修筑了(多座)水壩、(多處)船閘和港口。取得了防洪、改善通航條件、提高運輸能力的效益。實現了對全河的統一管理和梯級開發。例2:(08廣東高考)33. M江是珠江水系三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積90%在廣東省境內。流域內擁有較豐富的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旅游資源。根據下述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4)題。資料一:見圖17圖17 M江流域(廣東省境內)示意圖資料二:見表1表1 M江流域(廣東省境內)基本情況項目南部中部北部2000年人口比重(%)2136432000年城鎮化水平(%)4334252005年GDP(億元)2181.62484.9751.322005年人均GDP(元)3332632893017157地貌類型三角洲平原、臺地、丘陵臺地、丘陵山地、丘陵材料三:見圖18(1)該流域氣候類型是______,河川徑流的補給以 為主。(2分)(2)M江水資源的主要功能包括 ,其流域開發的核心問題是 的合理開發利用。(4分)(3)2000年該流域城鎮化水平的空間差異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表1和圖18可以推測:進入21世紀,該流域城鎮化進程總體進入___________________階段(填正確項字母)(3分)A. 起始 B. 加速 C. 成熟(4)分析該流域城鎮的地理分布特點和成因。(5分)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考生獲取圖表信息的能力;結合區域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綜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解答時要對珠江流域的氣候、河流的補給、流域的綜合治理開發、城市化進程等基礎知識進行合理遷移和靈活運用。參考答案:(1)亞熱帶季風氣候 降水(雨)(2)供水、發電、航運、灌溉、旅游、養殖、防咸 水資源(3)空間差異特點:南部高,北部低。 B(4)地理分布特點:①沿河流與交通線分布;②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成因:①水、陸交通便利,供水方便;②中、南部地勢低平,有利于城鎮建設;③中、南部經濟發展水平較北部高,較有利于城鎮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