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改革開放的推進農村改革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意義:為農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辟了一條新路B.鄉鎮企業迅速發展起來作用(意義):激發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實行以包干到戶為主要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最初為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采用,被稱為“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從 開始,農村改革的主要內容是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村首先掀起改革浪潮的地方主要做法:(地位)抉擇 ——18個紅手印的生死文書: ……如果村干部坐牢殺頭,其他農戶保證把他們的小孩養到18歲。 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生產隊社員簽訂全國第一份包干合同材料:2012年11月,李克強總理在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改革要既有頂層設計,又尊重基層的首創精神。改革有“頂層設計”,又尊重“基層的首創精神”。請以我國20世紀70年代的史實加以說明。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小崗村農民首創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大提高農民積極性,促進農業生產發展。新中國成立以來,推動我國農村社會的發展,黨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共同作用?其根本目的是什么?措施:①1952年土地改革; ②1956年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③1978年后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共同作用: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根本目的: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第一步:在沿海地區設立四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位于廣東省)、廈門(位于福建省),1980年 。首先推行開放的地區:沿海地區(地理位置特點)對外開放(基本國策)汕頭(最早的經濟特區,對外開放的試驗田)深圳珠海廈門既是新中國第一批設立的經濟特區,又是近代第一批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設立經濟特區的作用(目的、意義): 通過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以多種形式吸收外國資本,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經營管理方法,擴大對外經濟交流,打開對外開放的窗口。促進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第二步:開放了14個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海南1988年批準設立海南省、劃定海南島為經濟特區;浦東上海浦東金融貿易區上海浦東開發區D.現在的對外開放格局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經濟體制改革由農村轉向城市是在哪次會議以后?十二屆三中全會(1984年)A.會議內容:B.會議意義:通過了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決定突破了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確認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我國的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我國邁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由農村轉向城市的關鍵性一步,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改革全面展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