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65張PPT。旅游景觀欣賞方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游前的準備選擇欣賞位置把握觀賞時機抓住景觀特色領悟自然與人文的和諧以情觀景、情景交融旅游景觀欣賞方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游前的準備讀書能豐富人的知識,提高文化素養,這有助于提升游客對旅游景觀的鑒賞能力、欣賞水平。旅游景觀欣賞水平的提高,也有賴于游客不斷的親身實踐(行萬里路)。例如,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宗教知識和對藝術品(壁畫、泥質彩塑)的鑒賞能力,是欣賞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的基本條件。請欣賞 敦煌莫高窟:佛教藝術寶庫選擇欣賞位置許多自然景觀在不同的觀賞位置,由于距離、角度、俯仰的變化造成了透視關系、縱深關系、視野范圍的差別,所產生的美感是不同的。距離觀賞景觀時,選擇適當的距離是很重要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有些景觀需要遠觀。請欣賞 北美尼亞加拉瀑布:世界七大奇景之一 旅游景觀欣賞方法選擇欣賞位置距離同樣是尼亞加拉瀑布,但近看,也會有另一番效果。旅游景觀欣賞方法選擇欣賞位置角度“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觀賞景觀的角度不同,產生的審美效果也不同。旅游者在觀賞風景時,要選擇好角度。欣賞風景,可正面觀賞,也可側面觀賞,可平視、仰視,也可俯視,這些要根據具體的景觀內容及特點來確定。要欣賞千島湖的秀色,可選擇高處俯視觀賞。請欣賞千島湖:天下第一秀水 旅游景觀欣賞方法選擇欣賞位置角度而欣賞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選擇平視更有觀賞意境。請欣賞平湖秋月:夜西湖的風雅旅游景觀欣賞方法選擇欣賞位置角度觀賞云南元陽哈尼梯田,不同的觀賞角度有完全不同的效果。請欣賞哈尼梯田:人與自然的和諧旅游景觀欣賞方法哈尼梯田哈尼梯田哈尼梯田哈尼梯田哈尼梯田哈尼梯田哈尼梯田把握觀賞時機許多自然景觀會隨時間、天氣、季節的變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我國東部地區季風氣候特征明顯,自然景觀隨季節的變化呈現出明顯的差異。游杭州西湖,以春季最佳。春天的西湖,桃花盛開,柳樹發芽,蘇堤白堤桃紅柳綠,春光美不勝收。請欣賞春天的西湖旅游景觀欣賞方法把握觀賞時機一日之中有朝暮之分,景觀有日出、落霞之美。溪泉的水汽蒸騰,林間的濃綠欲滴,山石的云霧繚繞,奇峰的霞光照耀,氣候景觀渲染了自然山水的整體氣氛,也突出了和諧美。許多自然景觀只出現在特定的時間或難得一見。請欣賞錢塘江大潮——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旅游景觀欣賞方法把握觀賞時機一日之中有朝暮之分,景觀有日出、落霞之美。溪泉的水汽蒸騰,林間的濃綠欲滴,山石的云霧繚繞,奇峰的霞光照耀,氣候景觀渲染了自然山水的整體氣氛,也突出了和諧美。許多自然景觀只出現在特定的時間或難得一見。請欣賞峨眉山“佛光” 旅游景觀欣賞方法抓住景觀特色不同的景觀有不同的特點,所蘊藏的內涵和給予人們的觀感也不相同。因此,在觀景前應通過查閱有關資料,對景觀加以全面了解,并抓住景觀特色。不僅要了解主要景點及其分布,確定游覽路線,還應了解景觀形成的原理,以及景觀的美學價值或歷史文化價值。請欣賞河北趙縣的趙州橋旅游景觀欣賞方法趙州橋又名安濟橋,位于河北趙縣洨河上,它是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橋,建于隋大業(公元605-618)年間,是著名匠師李春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被譽為“華北四寶之一”。橋長50.82米,跨徑37.02米,券高7.23米,是當今世界上跨徑最大、建造最早的單孔敞肩型石拱橋。趙州橋的設計創新 改變了我國大石橋多為半圓形拱的傳統,采用圓弧拱形式。趙州橋又名安濟橋,位于河北趙縣洨河上,它是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橋,建于隋大業(公元605-618)年間,是著名匠師李春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被譽為“華北四寶之一”。橋長50.82米,跨徑37.02米,券高7.23米,是當今世界上跨徑最大、建造最早的單孔敞肩型石拱橋。趙州橋的設計創新 改變了我國大石橋多為半圓形拱的傳統,采用圓弧拱形式。采用敝肩式趙州橋又名安濟橋,位于河北趙縣洨河上,它是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橋,建于隋大業(公元605-618)年間,是著名匠師李春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被譽為“華北四寶之一”。橋長50.82米,跨徑37.02米,券高7.23米,是當今世界上跨徑最大、建造最早的單孔敞肩型石拱橋。趙州橋的設計創新 改變了我國大石橋多為半圓形拱的傳統,采用圓弧拱形式。采用敝肩式單孔設計領悟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和諧生美——我國風景美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人文景觀建設的理論和實踐,都生動地體現了自然和人文和諧統一的自然觀。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是我國自然風景區特色之一。自然風景區中的人文景觀主要有寺、廟、亭、閣、塔、摩崖石刻等。這些人文景觀布局、設計的基本思想就是因勢、得體,使人文景觀起到與自然協調,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請欣賞塔與自然的和諧旅游景觀欣賞方法領悟自然與人文的和諧自然與人文和諧的思想,不僅體現在自然風景區的人文景觀建設上,也體現在其他人文景觀的建設上。我國古代園林要求再現自然,用“雖由人作,宛自天開”這一基本準則,正確處理自然與人為的關系。請欣賞蘇州園林旅游景觀欣賞方法拙政園拙政園留園留園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中國人有寄情于山水的傳統,用豐富的內心情感去“人化自然”或“自然人化”,并形成了在世界文化中獨樹一幟的山水畫和山水詩。只有以情觀景,才能深入感悟自然的美。旅游欣賞時,神游于自然景物之間,心隨景動,情景交融,達到超越自我、領悟人生的境界。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由月色明亮而引發思鄉之情,并融情于景;陶淵明賞菊,周敦頤愛蓮,都是以物明志,完善自我人格。旅游景觀欣賞方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