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中中國地理資料整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中中國地理資料整理

資源簡介

中國地理復習整理
(石龍中學:葉文達)
1、 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
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
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
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
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東部瀕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我國東部廣大地區在夏季風濕潤氣流的影響下,雨量充沛,有利于農業生產;沿海有許多優良港灣,便于發展海洋事業,加強同海外各國的交往。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是我國陸上交通能與中亞、西亞、歐洲直接往來。
我國的省級行政單位:
東北三省: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
北部邊疆:內蒙古自治區;
黃河中下游地區: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山東省、北京市、天津市;
長江中下游地區: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蘇省、上海市;
南部沿海地區:廣東省、福建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臺灣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西南地區: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區;
西北地區:山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我國人口密度最大的省:江蘇省、山東省、河南省、臺灣省
人口最多的省:河南省、山東省、廣東省、四川省
我國人口分布特點:東南多,西北少。
原因:東部耕地多,氣候好,生產糧食多,能夠養活的人口多,人口密度大,工商業、交通運輸業發達,城鎮多,城鎮人口集中。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人口密度小,工商業、交通運輸業不發達,城鎮少。
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
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壯族,分布最廣泛的是回族。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它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我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地的經濟聯系。
第一、二級階梯的分界:西起昆侖山脈,經祁連山向東南到橫斷山脈東端。
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我國冬夏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比南方低,北方受冬季風影響大。夏季:太陽直射在北半球,北方的白晝時間比南方長,得到的光熱并不比南方少。
溫度帶
范圍
≥10度積溫
作物熟制
寒溫帶
黑龍江省北部。內蒙古東北部
<1600
一年一熟
中溫帶
東北和內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
1600—3400
一年一熟
暖溫帶
黃河中下游和新疆南部
3400—4500
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
亞熱帶
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
4500—8000
一年兩熟到三熟
熱帶
滇、粵、臺的南部和海南省
>8000
一年三熟
我國年降水量的總趨勢: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我國氣候特征:①季風氣候顯著 ②雨熱同期③氣候復雜多樣
評價河流的水文特征:①水位②流量③含沙量④有無冰期⑤自身特點
京杭運河自北向南京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浙江省。
京杭運河自北向南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
我國河流湖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區和東部平原區
長江水文特點:上游:河 源:水流緩慢,含沙量少;
金沙江段:水量大,水能豐富。
四川 段:支流多,水流量大。
中 游:水流量大,河道彎曲。
下游 段:流量大,江闊水深。
長江上中下游分界線:宜昌、湖口
治理長江荊江段方法:裁彎取直,加固大堤,建設分洪、蓄洪工程。
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為什么水量卻沒有珠江大?黃河流經干旱半干旱地區,降水 少。珠江流經濕潤地區,降水量大。
南水北調東中西方案比較:
東線:優點:平原地形,利用原有河道,調水效益高,水量大。缺點:水質不好。中線:優點:用以有湖泊,地勢由南向北自流引水,缺點:地形崎嶇,工程量大。西線:優點:可解決西北水資源問題,缺點:地勢高寒,環境惡劣,工程量大。
我國五大油田:大慶、遼河、華北、中原、勝利
我國著名鐵礦:白云鄂博、遷安、本溪、鞍山、馬鞍山、攀枝花、綦江、大冶
我國五大銅礦:東川、大冶、銅陵、德興、白銀
我國三大伴生礦:白云鄂博、攀枝花、金昌
我國兩大鋁土礦:平果、紅果
我國兩大鉛鋅礦:錫鐵山、水口山
我國農業區的氣候資源特點和主要農產:
地區
有利條件
不利條件
主要農產品
北方地區
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降水集中在7-8月,雨熱同期。
熱量有限,全年降水少,且季節變化大,水源有限。
黃土地(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冬小麥、棉花、花生、谷子。
黑土地(東北平原):春小麥、玉米、大豆、高粱、甜菜。
林海(大小興安嶺、長白山):林業、人參、貂皮、鹿茸。
溫帶果園(遼東半島、山東半島):蘋果、葡萄、梨。
南方地區
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熱充足;降水豐富且分配較均勻,水源充足;冬季氣溫在0°C以上,作物生長期長。
夏季降水過多,易導致洪澇,伏旱天氣又易造成干旱。
糧棉產區(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水稻、小麥、油菜、棉花。
蠶絲產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
甘蔗產區(廣東、廣西、福建、臺灣)。
天然橡膠產區(海南島、雷州半島、云南南部)。
熱帶、亞熱帶水果(南部沿海地區): 柑橘、香蕉、荔枝、菠蘿、椰子。
熱帶、亞熱帶經濟林木:茶、油茶、 油桐、漆樹、毛竹、杉樹、樟樹。
西北地區
光照充足,太陽輻射強。
降水不足,干旱嚴重,水源有限。
重要畜牧業基地:肉、奶、毛皮及其制造品 。
灌溉農業(河套平原、寧夏平原)和綠洲農業(河西走廊、高山山麓):小麥、水稻、棉花(長絨棉)、甜菜、瓜果(葡萄、哈密瓜等)。
青藏地區
日照時間長,太陽能豐富。
熱量不足。
高寒牧區:牦牛、藏綿羊、藏山羊。
河谷農業(雅魯藏布江谷地、煌水谷地):青棵、小麥、豌豆等。
28、 主要山脈:(落實到地圖上)
⑴東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間-列是長白山-武夷山;最東列是臺灣山脈,其主峰玉山是我國東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東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陰山;中間-列是昆侖山-秦嶺;最南列是南嶺。
[注意]秦嶺是劃分我國南方與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線。秦嶺南北的自然地理環境、社會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差異。
  ⑶西北-東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等。多在我國西部。
  ⑷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脈喜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國與尼泊爾交界處。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賀蘭山、橫斷山脈等。
[注意]橫斷山脈是由許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脈組成。它們由北向南地勢逐漸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間,極大地阻礙了東西交通。
⑹山脈構成地形骨架(用簡單示意圖表示)
山脈名稱
兩側地形區名稱
西側
東側
大興安嶺
內蒙古高原
東北高原
太行山
黃土高原
華北平原
巫山
四川盆地
長江中下游平原
雪峰山
云貴高原
江南丘陵
橫斷山脈
青藏高原
云貴高原、四川盆地
賀蘭山
內蒙古高原
黃土高原
南側
北側
天山
塔里木盆地
準噶爾盆地
昆侖山
青藏高原
塔里木盆地
陰山
黃土高原
內蒙古高原
秦嶺
漢中谷地
黃土高原
南嶺
兩廣丘陵
江南丘陵
祁連山
柴達木盆地
河西走廊
29、 主要地形:
(1)四大高原:(落實到地圖上)
名稱
位置和省、區范圍
海拔
主 要 特 征
青藏高原
位于西南部,介于昆侖山與喜馬拉雅山之間;青海西藏全部、四川省西部
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世界最高大高原,高寒、冰川廣布雪山連綿
內蒙古高原
位于北部,大興安嶺以西,向西延伸到祁連山麓;內蒙古大部、冀甘寧一部分
1000米左右
我國第二大高原,最平坦的高原,風力作用強烈,西部風蝕地貌典型
黃土高原
西起祁連山東端,東到太行山麓,北鄰內蒙古高原,以長城為界,南到秦嶺;山西省全部、陜甘寧一部分
1000-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分布區
世界黃土分布最廣,流水侵蝕作用強烈,千溝萬壑。
云貴高原
云南省東部、貴州省大部分
1000-2000米
地勢西高東低,石灰巖廣布,流水溶蝕作用強烈,多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嶇不平,有許多“壩子”
[補充]黃土高原的黃土是地質時期強勁的偏北風從北方干旱地區吹來的,是風力沉積作用的產物。黃土層土質疏松,加上地面植被破壞,長期以來,地表受雨水沖刷,水土流失嚴重,形成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狀態。黃土高原是我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之一,水旱災害頻繁,農業落后,許多地方人民生活貧困。但這里又是我國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的地區,煤、鐵、有色金屬等儲量豐富。這里的人民利用黃土的直立性和氣候較為干旱的特點,開鑿窯洞。窯洞冬暖夏涼,是很好的居住場所。
云貴高原上廣泛分布的石灰巖長期受流水的溶解侵蝕,形成峰林,溶洞、石林等奇異的喀斯特地形,云南的路南石林、廣西桂林山水等都是著名的喀斯特景觀旅游區。但是云貴高原峰嶺眾多,地面崎嶇,土壤瘠簿,不利于農耕。只有一些小的山間盆地,被當地人稱為“壩子”,比較平坦,是當地主要的耕作業區。地面有漏斗,地下多溶洞、地下河等,地質條件復雜,地表水易滲漏,并給修建水庫,工程建設增加了很大難度。
(2)四大盆地
名 稱
位置與范圍
海拔
主 要 特 征
塔里木盆地
昆侖山與天山之間;新疆境內
1000米
我國面積最大盆地,有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世界最大的流動沙丘區)和最大內流河,封閉嚴密、干燥
準噶爾盆地
阿爾泰山、天山之間;新疆境內
500米
面積第二大盆地,西北有缺口,相對濕潤,沙漠、戈壁面積較小,北部有一條外流河,多為固定沙丘
柴達木盆地
昆侖山、祁連山之間;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境內
3000米左右,我國地勢最高的內陸高原盆地
我國地勢最高盆地,大部分為沙漠、戈壁,東南部多鹽湖和沼澤地,有“聚寶盆”之稱,石油、有色金屬礦、鹽礦資源豐富。
四川盆地
東是巫山,西是橫斷山,北是大巴山,南是云貴高原;四川和重慶境內
500米以下
也稱“紫色盆地”,最濕潤的外流盆地,多低山丘陵,西有面積較大的成都平原
[補充]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邊緣的高山山麓地帶,許多地方受高山冰雪融水的滋潤,形成一連串小塊綠洲,是新疆主要的農牧業區。其中塔里木盆地邊緣的綠洲,處在古代“絲綢之路”上,是溝通亞歐大陸的一段“綠色通道”。
四川盆地在地質史上是一個大湖盆,后來由于湖水外泄、下切,形成了三峽。
成都平原,是岷江的沖積扇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物產富饒,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3)三大平原
名 稱
范圍
主 要 特 征
東北平原
大小興安嶺、長白山之間,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遼河平原三部分組成
我國面積最大、地勢最高(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勢坦蕩,黑土深廣,多沼澤低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我國商品糧率較高的商品糧基地。
華北平原
北是燕山,南到準河,西起太行山,東至渤海。
我國最完整的平原,由黃淮海沖積而成。地勢低平(多在50米以下),旱澇、鹽堿、風沙等自然災害頻發的地區
長江中下游平原
巫山以東到海濱,沿江分布呈狹長形
我國最低平的平原(多在50米以下,下游長江三角洲則海拔在10米以下),河湖密布,為著名水鄉
(4)三大丘陵
位置
風景旅游區
遼東丘陵
遼東半島上
千山
山東丘陵
山東半島上
泰山
東南丘陵
我國東南部,包括江南丘陵、浙閩丘陵、兩廣丘陵等,面積最大
黃山、廬山、武夷山、“桂林山水”
[注意]利用:①緩坡開辟梯田果園或栽培經濟林木;②發展旅游業;③發展林業、畜牧業
30、我國的行政區劃
三級行政區:我國疆域遼闊,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
[注意]這是我們學習的難點,建議同學們通過經常看電視(天氣預報)、報刊、多看地圖、多做填圖練習和拼圖游戲等方式,熟練掌握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位置、大小、輪廓特征等以及他們的簡稱、省會所在地城市等。
31、關于降水分布,有三條界線比較重要:a.800mm年等降水量線,它大致經青藏高原東南邊緣,然后折向東,沿秦嶺——淮河一線,此線以東、以南地區年降水量大于800mm,為溫潤區。是我國主要的水田作業區,農業以水稻生產為主;此線以北為半濕潤區,以旱作農業為主;b:400mm年降水量線,此線大致沿大興安嶺—長城一線到蘭州,向西南,經青藏高原到岡底斯山一線。此線是我國半濕潤區和半干旱區的大致分界線,也是我國農耕區與畜牧業區的分界線;c:200mm年等降水量線:大致經內蒙古中部——賀蘭山——祁連山經青藏高原一線。此線大致是我國半干旱區和干旱區的分界線。年降水量200mm以下的地區,多為荒漠地區,除有灌溉水源的綠洲以外,自然環境惡劣,人煙稀少,十分荒涼。
32、我國雨帶的推移規律及影響
⑴鋒面雨帶的形成:當夏季風的暖濕氣流登陸北上時,與從北方南下的冬季風的冷干氣流相遇,較輕的暖濕氣流被抬升到冷空氣之上。暖濕氣流在上升過程中,氣溫不斷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鋒面雨,從而在我國東部地區冷暖氣流交匯的地帶出現一條降水較多的鋒面雨帶。
⑵鋒面雨帶的移動:五月,雨帶徘徊在南嶺一帶;六月,雨帶移到長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間擺動一個月左右(梅雨);七月上旬,雨帶開始向北向西推移,七、八月份到達華北、東北等地。(六、七、八月西南、兩廣地區還受西南季風影響)
注圖中陰影與非陰影的分界線為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
[注意]除了夏季風進退及由此而形成的鋒面雨以外,地形和臺風也是影響我國降水的因素。例如:我國降水最多的地方——火燒寮,就位于正對東南季風的山谷迎風坡地帶;我國降水量最少的吐魯番——托克遜,則位于深居內陸的盆地中,地形閉塞,降水極少。另外,夏秋季節,影響我國東南沿海的臺風,也往往帶來大量降水。
33、河流水文特征分析:①水位(決定于河流補給類型,以雨水補給的河流,水位變化由降水特點決定;冰川融水補給的河流,水位變化由氣溫特點決定),②流量(以雨水補給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積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決定于流域內地面植被狀況),④結冰期有無或長短(最冷月月均溫),⑤水能蘊藏量(由流域內的地形、氣候特征決定)
34、河流
長江概況
長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干流沿途流經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市,區)。注入東海,為我國最長、年徑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其中自源頭到湖北宜昌為上游,主要流經了我國地勢的第一、二級階梯,接納了大量支流,水量大增,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自宜昌到江西湖口為中游,長江中游流經平原區接納了鄱陽湖,洞庭湖,漢江等水系,水量大增,荊江河段九曲回腸,易泛濫成災;江西湖口以下為下游,下游流經平原地區河流支流已不多,但由于水量大,地勢低平,防洪任務艱巨,長江重要的支流有:雅礱江、岷江、嘉陵江、烏江、湘江、漢江、贛江等,其中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已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有葛洲壩(三峽的上游干流)、丹江口(漢江)、安康、二灘(雅礱江)、龔嘴(岷江支流大渡河),隔河巖(清江)、五強溪(沅江)、烏江渡(烏江)、在三峽的西陵峽中三斗坪正在建設世界最大的三峽水利工程樞紐工程。
(1)防洪與灌溉
水災嚴重河段
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
水災原因
長江中下游洪水有三個主要來源:宜昌以上的干支流;南面洞庭湖、鄱陽湖水系;北面的漢江。有些年份,流域內普降暴雨,三股主要洪水來自同一時期,河水猛漲,就會使長江干流出現特大洪水,造成水災。同時,上中游植被近年來遭到破壞,泥沙淤塞嚴重,中許多大湖,圍湖造田,造成分洪能力減小
防洪工作
加固江防大堤,興建了一批分洪、蓄洪工程,修建了許多水庫,并重點治理荊江河段,最近又制定了長江上中游造林和水土保持的宏偉規劃,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正在建設
灌溉事業的發展
目前,全流域的灌溉面積已占耕地總面積的60%
(2)黃金水道
運輸價值
①長江航線與鐵路運輸相比,具有運量大、投資省、成本低等優點;②長江流域資源豐富,沿江平原和長江三角洲是我國主要農業生產基地之一干流上沿岸有眾多的工業城市;③干流航線與多條南北鐵路和京杭運河相交,既溝通內地和沿海,又聯系了南北廣大地區
航線建設
①一方面疏浚長江航道,對灘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腸”的荊江進行重點治理,加強沿江港口建設;②一方面吸取沿海開放地區經濟發展的經驗,擴大沿江的對外開放大力建設沿江經濟帶
黃河概況
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上巴顏喀拉山北麓,流經9個省級政區(青、隴、川、寧、內蒙、陜、晉、豫、魯),注入渤海,長度與流域面積均居我國第二,但水量很小。內蒙古河口鎮以上為上游,黃河上游青海省境內,流經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緩,河水清澈;自青海龍羊峽、經甘肅劉家峽至寧夏青銅峽的峽谷段,水能資源豐富;在寧夏,內蒙古境內,黃河流經平緩的地形區,水流平緩,氣候干旱,加上寧夏平原,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水量有所減少;河口鎮至河南孟津為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接納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別是河水含沙量大增(90%黃河泥沙來于此);孟津以下為下游,流經華北平原,由于長期人工筑堤束水,黃河下游河床高于兩岸地面數米,形成“地上河”,所以黃河下游沿途水量漸少,支流很少,且易發洪澇災害。而由于中上游地區用于生產、生活的引水量過大,造成下游河段在春末夏初季節幾乎每年發生斷流現象。
黃河主要的支流有:上游河段有洮河和湟水,中游段有無定河、延河、汾河和渭河(其支流有涇河、洛河)等。
(1)母親河的奉獻
沖積平原
黃河是形成華北平原的主要原因之一,使干旱的寧夏、內蒙古境內形成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稱的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這些平原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地區
水能資源
黃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峽谷中穿行,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已陸續建成青海龍羊峽、李家峽、甘肅的劉家峽、寧夏青銅峽、河南三門峽、小浪底等大型水利樞紐和水電站
(2)我國的憂患和黃河的根治
憂患的原因
黃河出黃土高原,流入平原地區,由于河道變寬、坡度變緩、流速緩慢,大量泥沙沉積河底,使河床逐漸抬高,成為“地上河”。河床不斷升高,河水只靠人工筑堤約束,一遇暴雨,河水猛漲,兩岸河堤,隨時隨處有決口的危險
黃河的根治
黃河之害,在于下游決口改道。究其根源,是大量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沉積。所以,治理黃河的關鍵,在于治沙。黃河泥沙90%來自中游,加強中游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保持是治黃的根本。具體措施有:①種草種樹,坡耕地退耕還林、還牧,使土石不下坡,清水長流;②修筑梯田,打壩淤地,以減少入河泥沙;③上中游修建水庫也是治黃的重要措施,修水庫水僅發電,還可治沙與防洪,調節黃河徑流。如小浪底水利樞紐建成后,可發揮防洪、發電、灌溉、防凌、防淤、養殖、旅游等多種功能。下游加固大堤,確保堤岸萬無一失。
近年來,黃河斷流問題正日益引起我國政策的高度重視。今后,我們一方面要加強水庫建設與管理,調峰濟枯;另一面要加強全流域水資源的統一調配與管理,增強節水,護水意識;同時要加快黃河上游“引長濟黃”工程的論證。
珠江:
發源于云貴高原,云南省東北部烏蒙山區,全長2197千米,流域面積45萬平方干米,流經黔、桂、粵等省區,最后注入南海,主要支流有右江、左江、桂江、郁江。珠江水系包括西江、東江、北江三大江,西江為珠江的主流。整個水系河道彎曲,水量豐富、汛期長、含沙量小。西江上游紅水河段,落差大,水能資源蘊藏豐富且集中。西江上游紅水河段實行梯級水力資源開發,建設大型水電樞紐,積極發展航運。
[補充]位于紅水河上游的龍灘水電站是我國裝機規模僅次于長江三峽的第二大水電工程。①西電東送的龍頭:它的建設對于促進全國電力聯網,實現能源的優化配置,滿足廣東和廣西電力增長的需要,優化華南地區電力結構具有重要的作用。②防洪效益:對減輕西江和珠江三角洲的洪水災害具有明顯的效益。③航運效益:紅水河自此將成為溝通黔、桂、粵三省區通江達海的黃金水道,為黔、桂兩省區煤炭及其他礦產資源外運開辟了便捷的新通道。④促進西部大開發:將帶動當地建材、冶金、機械、農牧業和第三產業的極大發展。廣西地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戰略前沿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結合部,是粵港澳資本、技術、產業西進和參與西部大開發的熱點地區。龍灘水電站將為廣西境內的區域合作提供有競爭力的電價,優化投資環境,有利于這一地區自然資源的開發和促進工業現代化、推動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對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拉動力。
京杭運河:
起、終點
地位
長度
經過省、市
溝通水系
航運量
北京到杭州
世界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運河
1800千米
京、津、冀、魯、蘇、浙
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浙江、江蘇境內的運河段,仍是重要的運輸線,年運輸量在內河航運中僅次于長江
兩大湖泊分布區概況
我國湖泊眾多,分布范圍廣而不均勻,以青藏高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分布最為集中。
長江中下游平原湖區,全部為外流湖、淡水湖。鄱陽湖(贛)、洞庭湖(湘)、太湖(蘇)、洪澤湖(蘇)、巢湖(皖)為我國五大淡水湖泊,其中鄱陽湖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淡水湖。①
青藏高原湖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湖區,也是我國湖泊分布最為集中的區域。絕大多數屬內流湖,為咸水湖和半咸水湖。其中青海湖(青)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湖泊(屬咸水湖),納木錯(藏)為海拔最高的大湖。察爾汗鹽湖(青海柴達木盆地)是我國最大的鹽湖。
除天然湖泊外,我國還有許多人工湖泊──水庫。天然湖泊與水庫具有調節氣候、調蓄水量、灌溉、航運、養殖、發電、提取化工原料和旅游等多種功能。我國不少湖區風景秀麗,如西湖、太湖、洱海、天池等,都是著名的旅游勝地。
[補充]關注濕地 2月2日世界濕地日
我國濕地的主要類型包括沼澤濕地、湖泊濕地、河流濕地、河口濕地、海岸灘涂、淺海水域、水庫、池塘、稻田等自然濕地和人工濕地。
我國濕地面積,占世界濕地的10%,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青海湖的鳥島、湖南省的洞庭湖、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保護區和香港米浦等7處濕地已被列為“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濕地的直接利用功能有:①提供水資源及豐富的動植物產品。②提供礦物資源及能源和水運條件。濕地的間接利用功能有:①調蓄水量、調節氣候;②沉積營養物質和凈化污水;③與地下水交流和防止海水入侵;④獨特的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⑤具有景觀和旅游價值;⑥具有教育和科研價值。
35、礦產資源
我國礦產資源的特點:(1)礦產資源總量大,種類多;(2)分布廣泛,相對集中。例如:煤、鐵、石油產區以北方居多;有色金屬礦則南方居多。相對集中有利于大規模開發,形成重要礦產地,但也造成不同地區間資源流通交換,加重運輸負擔。(3)伴生礦多、某些重要礦種(例如鐵礦)貧礦多、富礦少,增加了開采運輸和分選冶煉的難度。(三大伴生礦:四川攀枝花釩鈦鐵礦、甘肅金昌的鎳銅礦、內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鐵礦)(4)礦產資源形勢嚴峻,一方面人均占有量少;另一方面,采富棄貧,濫采濫挖,破壞環境、破壞礦山,浪費嚴重,利用率低。
我國能源礦產的分布:我國能源的儲量和產量居第一位的是煤,其次為石油、天然氣。
我國的煤60%分布在華北,東北、西北也不少。南方除云南、貴州等少數地區外,煤炭資源較少。重要的煤田有:山西:大同、陽泉、西山;河北:開灤、峰峰;山東兗州、陜西:神府;河南:平頂山;江蘇:徐州;安徽:淮南、淮北;內蒙古:東勝、準格爾、霍林河;遼寧、阜新;黑龍江:雞西、鶴崗;貴州:六盤水等。
我國大陸上已開發的油田,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著名的油田有:東北黑龍江的大慶,遼寧的遼河。天津附近的華北油田、山東的勝利以及中原油田(簡稱中華勝利了)、甘肅的玉門、新疆的克拉瑪依等。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天然氣的國家之一。我國天然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的蒙陜高原、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及東部淺海大陸架地區。主要的天然氣田有:陜北靖邊和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的長慶氣田(以長慶氣田為中心向四周輻射的輸氣管道);塔里木的輪臺(西氣東輸);柴達木的澀北氣田(澀寧蘭輸氣管道);四川的瀘州、自貢威遠、江油、達川和重慶的涪陵、萬州等地(四川盆地環形輸氣管道);南海的崖城13-1氣田(向香港輸氣管道);東海的平湖氣田(向上海輸氣管道)和春曉氣田(供氣寧波、紹興05年建成)
[注意]中國的能源安全問題,中日關于俄的輸油管線的爭奪,中哈輸油管線。
我國金屬礦的分布:(1)鐵礦:鐵礦是重要的礦產,因為鋼鐵工業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發展水平的重要特征。我國鐵礦資源豐富(居世界第三),但貧礦多,優質富鐵礦少。我國鐵礦分布廣泛,其中從河北、遼寧、四川最多。著名的鐵礦有:河北遷安、內蒙古白云鄂博、遼寧鞍山、本溪、湖北大冶、四川攀枝花、安徽馬鞍山、海南石碌等。(2)有色金屬礦:我國是世界上有色金屬礦產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其中稀土、錫、鎢、鈦、銻、鋰、菱鎂礦居世界首位。重要的礦山有:銅礦:江西德興、云南東川、湖北大冶(銅、鐵);鎢:江西大余;錫:云南個舊;銻礦:湖南錫礦山;汞礦:貴州銅仁;鎳礦:甘肅金昌;稀土礦:內蒙古白云鄂博;金礦:山東招遠;鋁土礦:貴州紅果、廣西:平果;鉛鋅礦湖南水口山、青海錫鐵山等
36、海洋資源(條件優越,類型豐富)
① 漁場形成有利條件:第一,寬淺大陸架,水溫適宜;第二,河流注入帶來豐富有機質、營養鹽類;第三,寒暖流交匯,也使營養鹽類豐富。這樣就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長,為魚類提供了充足餌料。第四、冬季海水上泛。舟山漁場是我國最大的漁場。(一年有兩個魚汛:冬季的帶魚汛和夏季的墨魚汛)
[補充]舟山漁場成為我國第一大漁場原因:A地處臺灣暖流和沿岸冷海流交匯點,魚的種類多。B有長江、錢塘江等河流排放到該海域的大量有機物質和鹽類,魚的餌料豐富。C周圍島嶼眾多,為魚的生活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D位置適中,處在我國南北海岸線的中心地帶。
② 我國是世界第一大海鹽生產國,長蘆鹽場是我國最大的鹽場。其它還有蘇北沿海、臺灣西部(布袋鹽場)和海南島西部(鶯歌海鹽場)等也是良好的曬鹽場所。
[補充]長蘆鹽場形成原因:鹽場的分布受地形和氣候兩方面影響。長蘆鹽場地處渤海灣西岸。因為這一帶有曬鹽的優越自然條件:1。有漫長寬廣平坦的泥質海灘。2。有利于海水蒸發的天氣,這是雨季短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
③ 我國近海石油豐富,目前已在渤海、東海、南海等部份海域開采出海底石油。采用國際招標是海底油氣開發的可行性方式。此外,海洋水的淡化、海洋能源資源開發、海洋空間資源開發利用的前景也十分廣闊。
④ 問題:過度捕撈和近海石油污染。對策:a禁止過度捕撈,做到捕撈結合;b防治海洋污染。
37、森林資源
①基本特點:a宜林地區廣,森林樹種豐富;b森林覆蓋率低(13.9%),林木蓄積量小;c森林資源地區分布不均;④森林資源破壞嚴重。
②主要分布地區:a全國最大林區——東北林區: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天然林為主;b第二大林區——西南林區:橫斷山區、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地區和喜馬拉雅山南坡,天然林為主;c南方林區——臺灣、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區,以次生林和人工林為主。
③七大林業生態工程:“三北”防護林體系,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沿海防護林體系,太行山綠化工程,平原綠化工程,黃土高原水土保護林工程,全國防治沙漠化工程。
④成就:我國人工林面積居世界首位。
38、草場資源
①我國草場資源面積居世界第2位,是我國陸地上面積最大的生態系統。
②我國五大草原區:東北草原區;蒙、甘、寧草原區;新疆草原區;青藏草原區;南方草山區。
③我國四大牧區:內蒙古牧區(溫帶草原,代表畜種有蒙古馬、蒙古羊、三河馬、三河牛等);新疆牧區(高山草甸,主要分布在天山、阿爾泰山區,代表畜種有新疆細毛羊、阿爾泰大尾羊、伊犁馬等);青海牧區、西藏牧區(屬高原牧場、高山草甸,代表性畜種有藏山羊、藏綿羊、牦牛等)。
④我國草場資源利用現狀:生產方式落后,靠天養畜,對草場利用多,建設少;天然草場的單位面積產草量逐年下降,草場退化面積不斷擴大,草場沙化和堿化面積增加;草場載畜量越不來越少,一些地區已達到飽和狀態。
⑤保護措施:加強管理,合理利用天然草場;大力建設人工草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楚雄市| 科技| 安吉县| 新兴县| 藁城市| 陇川县| 景东| 林西县| 安泽县| 始兴县| 连山| 和田市| 涿州市| 许昌市| 奉贤区| 昭苏县| 黑河市| 谷城县| 星子县| 平定县| 苏尼特右旗| 武冈市| 嘉鱼县| 黄浦区| 苏州市| 历史| 乐陵市| 佛学| 巴东县| 蓝田县| 昌江| 福泉市| 丹寨县| 陆良县| 永州市| 南昌市| 疏勒县| 鹰潭市| 册亨县| 大同市| 博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