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依法履行義務 教學設計【目標引領】1.理解我國公民的權利義務相統一,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2.明白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學會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要求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的堅決不做。3.懂得違反法定義務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學會在生活中自覺履行義務。【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關系。教學難點:法定義務須履行。【課前準備】教師準備:教學情境所需多媒體課件,認真備課;小組學習準備,學生分成權利組和義務組。學生準備:提前預習新課,查閱相關資料和案例。【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馬克思說過: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我們在享有權利的同時,也要忠實地履行義務。上節課我們學習和了解了公民的基本義務,這節課我們要開啟義務之履。同學們,“百善孝為先”,尊敬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是每個子女應盡的義務。我國憲法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接下來跟隨老師觀看視頻《詮釋家的意義》,同時思考兩個問題。播放視頻,學生思考問題。二、新課講授活動一:說一說學生看完視頻,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說一說”環節。1.問題:享受了什么權利?履行了什么義務?學生回答,教師及時做出評價。2. 教師及時追問權利組同學:爸爸享受過了什么權利?追問義務組同學:奶奶又曾經履行了什么義務?組織學生回答,教師評價。3.組織學生填寫“權利義務相統一”表格。教師使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表格,與形成共識:正是由于奶奶在年輕的時候履行了撫養教育爸爸的義務,所以在年老時享受了爸爸扶助贍養的權利。我們認為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權利義務相統一。4.觀點爭論:權利組:權利與義務如影隨形,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義務組:權利與義務是完全對等的,我享受了多少權利,就應履行多少義務。問題:如何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就以上兩種觀點說明你的看法。教師講述:觀點一是正確的。這是因為:首先,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其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公民權利的實現依賴于義務的履行。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觀點二是錯誤的。這是因為: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二者不可分割,但是,我們不能把權利與義務的關系絕對化。認為權利與義務是完全對等的,會導致把履行義務作為行使權利的籌碼,割裂權利與義務的統一關系。5.問題:哪些是公民權利同時也是義務?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憲法第四十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總結:(1)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2)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 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3)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活動二:探究應如何正確對待權利與義務(閱讀教材第53頁的第一個“探究與分享”)1.問題:結合兩幅圖片,聯系生活實際,與同學一起交流應如何正確對待權利與義務。2.歸納總結:(1)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2)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義務。 活動三:辯一辯“歸還失物,能否索要報酬?”1.爭辯:小穎和媽媽將鑰匙落在商店的書包里,撿到鑰匙的店員卻要求買一杯飲料作為“報酬”。2.問題:歸還失物能否索要報酬?請從道德和法律角度,談談你的看法,與大家分享。3.總結:從道德的角度看,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公民應該自覺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法律的角度看,撿到失物歸還失主是法定義務,作為公民應該自覺履行。活動四:自主學習1.教材54—55探究與分享“法定義務”(1)含義: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2)法定義務的內容履行受教育義務、依法納稅、遵守公共秩序、保護野生動物、遵守交通規則、依法服兵役、愛護公共財產等。2.小組學習,組內交流“公民應怎樣履行法定義務?” 提示:(1)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2)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1. 教材55頁“探究與分享”思考:小斌等人因觸犯刑法身陷牢獄,我們從中可以得到怎樣的警示?提示: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禁止公民實施某些行為。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禁止做的事堅決不做。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會受到法律制裁。2.閱讀感悟 閱讀教材56頁材料,感悟周女士兩個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老人的行為。 我國憲法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周女士兩個成年子女拒不履行贍養義務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活動五:審一審,判一判1.學生分組閱讀教材第56頁“探究與分享”材料(1)小成的爸爸承擔的是什么性質的法律責任?(2)金某應依法承擔什么性質的法律責任?提示:(1)行政責任。(2)刑事責任。2.教師強調:在社會生活中,公民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或者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都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四、走進生活活動六:練一練現在共享單車已成為一道亮麗的城鄉交通風景線,共享單車便利了市民、游客出行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少亂象。但亂停亂放、惡意損壞等問題也相繼而來。 結合材料,從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角度評析消費者應怎樣更好地“共享”單車。五、收獲驛站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要依法履行義務。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學習,權利義務一致、法定義務須履行和違反義務須擔責。其中以權利義務一致為重點,要真正弄明白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樹立起正確的權利觀和正確的義務觀,真正做到依法履行義務。2.板書設計依法履行義務(共17張PPT) 部編版八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 第二單元 理解權利和義務 第四課 公民義務 第二課時 依法履行義務 目標引領:1.理解我國公民的權利義務相統一,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2.明白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學會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要求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的堅決不做。3.懂得違反法定義務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學會在生活中自覺履行自己的義務。 《詮釋“家”的意義》履行了贍養扶助奶奶的義務享有了奶奶對他撫養教育的權利享有了爸爸對她贍養扶助的權利履行了撫養教育爸爸的義務權利組:說說奶奶和爸爸分別享受了什么權利?義務組:說說奶奶和爸爸分別履行了什么義務?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 說一說 一、權利義務相統一 奶奶 爸爸權利 義務 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權利義務相統一③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勞動和受教育)。結合漫畫并聯系實際,交流應如何正確對待二者的關系?漫畫一漫畫二②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義務。①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正確對待權利和義務的關系辯一辯: 歸還失物,能否索要報酬? 法定義務具有強制性。二、法定義務須履行 辯一辯 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自主學習:教材54—55“探究與分享”,學習小組組內交流。 公民應怎樣履行法定義務? 學一學 我國憲法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周女士兩個成年子女拒不履行贍養義務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閱讀感悟: 閱讀教材56頁材料,感悟周女士兩個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老人的行為。三、違反義務須擔責探究與分享小成的爸爸承擔的是什么性質的法律責任?違反行政法律,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 審一審,判一判金某應依法承擔什么性質的法律責任?違反刑事法律法規,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我國刑法規定,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違反行政法律違反刑事法律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違反民事法律違反法定義務要承擔哪些責任? 現在共享單車已成為一道亮麗的城鄉交通風景線,共享單車便利了市民、游客出行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少亂象。但亂停亂放、惡意損壞等問題也相繼而來。 結合材料,從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角度評析消費者應怎樣更好地“共享”單車。 練一練權利義務相統一。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③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④消費者享有使用共享單車便捷出行權利的同時,要依法自覺履行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共享單車的義務,做一個文明的消費者。權利義務 相統一依法履行義務法定義務 須履行違反義務 須擔責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合法權利的享有者,法定義務的承擔者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依法履行義務》教案.doc 八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依法履行義務》課件.ppt 弟子規公益短片【詮釋“家”的意義】高清_標清.avi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