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河南濮陽希望中學2011屆高三畢業班政治主觀題類型及政治術語詳解河南希望中學 孫春亭主觀題設問類型分析 第一步:審設問 1、明確知識范圍: 知識類別:經濟學、哲學、政治學 知識形態:微觀、中觀、宏觀 2、明確問題指向: 單一型: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 復合型:談認識、作分析 3、明確設問主體: 經濟學:政府、企業、個人等 政治學:國家、政黨、公民等第二步:審材料(一)文字材料題要做到緊扣材料,字句分析,把材料榨干擠透。 高考題的材料基本都是當前社會經濟政治生活中的重點和熱點問題,這主要是考查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對這樣的題學生不必慌亂,雖然書上沒有,但萬變不離其宗,題在書外,理在其中,解題時要注意以下步驟: 1、仔細閱讀材料,然后把材料分段分層,弄清每層的中心意思。 2、認真閱讀問題,準確把握設問角度,找出材料與問題之間的聯系。 3、用課本所講的理論依據分析、說明材料中所反映的問題,精確地組織答案。在組織答案時要注意:觀點原理要準確,緊扣題意來表達,事理交融要點齊,扼要簡潔層次明。,(二)圖表題要做到“三讀、三比”,分析圖表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理論到實踐,準確找到圖表所反映的中心思想。 1、三讀:讀標題,讀圖表,讀注文。 2、三比:縱比,橫比,表與表比。 3、進行圖表數字的轉化、深化,結合問題運用專業術語做答。 從高考趨勢來看:材料之間的聯系的設問會成為考試的重點,這類題多為因果題,考生主要要分清是前因后果還是互為因果,然后進行答案的組織。 第三步:調用知識 1、依據關鍵詞,直接調用(關鍵詞本身是學科基本概念,則直接調用) 2、把握知識聯系,聯系調用(依據關鍵詞,通過演繹、推導,找到可用知識) 3、概括具體信息,歸納調用(關鍵詞比較具體,與學科理論不能直接對應'則先歸納再調用) 4、依據設問,有效調用(知識調用要根據設問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調用,反對盲目堆砌和過度引申) 第四步:確定答題思路 1、確定大邏輯:要點之間的邏輯,包括有幾個要點,要點之間如何排列; 2、確定小邏輯:要點自身的邏輯,即要點如何展開,包括有幾個關鍵詞,如何排列。 3、確定思路的方法:結合教材,結合材料,結合時政(“三結合”)第五步:寫答案(我把它稱之為書寫答案的“四個化”) 1、層次分明,要點序號化——反對不分段落層次的“一塊板” 2、表述準確,語言學科化——反對使用文學化、生活化語言 3、邏輯嚴密,表述簡潔化——反對語句冗長、畫蛇添足 4、字跡工整,卷面美觀化——反對字跡潦草、錯字連篇 (特別提示:突出關鍵詞,突出得分點) 總之,要想提高主觀題的得分率,答案必須做到“外在美”與“內在美”的統一。“外在美”就是表述清晰整潔、層次分明、格式規范、美觀大方;“內在美”就是政治術語表述準確、完整、嚴謹、思路清晰、符合邏輯,做到知識性與邏輯性、思想性的統一。政治術語技巧一、經濟常識部分1、是什么類(常見的是圖表題要求說明經濟現象)2、為什么類(依據、理由、必要性、意義、作用、影響)解題思路:兩大角度(國內國際);三個主體(國家、企業、個人→勞動者和消費者)(1) 國家A、國內經濟:有利于……①實現社義的根本任務、社義本質,社義生產目的;②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③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完善社義市場經濟,實現資源優化配置;④調整經濟結構,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⑤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效益,走新型工業化道路;⑥具體的時政意義(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社義和諧社會、“兩型社會”、科技進步自主創新、新農村建設)。B、對外經濟:a、本國:有利于……①對外貿易的四個作用;②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③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④促進對外貿易,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⑤促進我國現代化建設,實現共同富裕;⑥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b、世界:有利于……①推進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各國經濟交流與合作;②互通有無、調濟余缺,實現資源優化配置;③有利于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推動各國和世界經濟的發展。c、區域合作交流方面:有利于①優勢互補,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②促進區域經濟合作交流,統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③鞏固和擴大合作區域內的市場,增強區域合作地區的經濟實力和競爭力;④帶動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與共同繁榮。等等(2)人民:(勞動者、消費者)有利于……①促進就業,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②調動勞動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③增強意識(市場和競爭等),樹立正確的觀念(消費觀等);④維護合法權益 (生命財產安全)。(3)企業:(1)國內:有利于①提高市場競爭力,爭奪占有市場;②改進技術,改善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③提高產品質量,優化產品結構;④樹立企業良好的信譽和形象,獲得更多利潤和收益;⑤提高經濟效益,走新型工業化道路。(2)對外:有利于①互通有無、調劑余缺,實現資源優化配置;②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勞動生產率;③提高國際競爭力與產品的國際化水平3、怎么辦類(措施、策略、思路)解題思路:國家、企業、個人三大主體(1)國家A、生產領域:①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提高綜合經濟實力;②市場經濟的兩只手相結合,以市場調節為基礎,優化資源配置;③國家宏觀調控的三種手段(加強市場監管,完善市場環境,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④經濟手段(財政/貨幣/消費/對外政策);⑤改革和完善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分配制度和原則、社會保障制度);⑥深化企業改革,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效益;⑦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積極發展第三產業,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⑧時政舉措(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從寬的貨幣政策,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B、分配領域:①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促進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③堅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則,逐步縮小收入差距,實現共同富裕;④用財政、稅收等經濟手段加強宏觀調控,取締非法收入、調整過高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⑤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加大對民生的投入,加快教育、醫療等社會事業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構建和諧社會。⑥在發展生產,增加國民收入的基礎上,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C、交換和消費領域:①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加強市場監管,依法打擊各類經濟違法犯罪。②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形成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③大力發展經濟,優化家庭消費結構,提高人民消費水平。④倡導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提倡適度、科學、文明消費。⑤完善法律法規,嚴格執法,加強市場監管,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⑥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和法制觀念。D、對外經濟領域:①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②加強對外貿易,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資金,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③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則,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在平等互利的基礎開展雙邊貿易,反對不等價交換,倡導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④推進外貿發展方式轉變,優化外貿結構,提高對外開放水平。⑤運用關稅等經濟手段,加強對外貿易調節,促進國際收支平衡。⑥熟悉和運用世貿規則,解決國際貿易爭端。(2)企業①價值規律作用的三個要求:a、樹立市場意識,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產品結構,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b、改進生產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生產經營者的素質;c、提高風險意識和競爭意識,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②提高經濟效益的四點:a、依靠科技進步,采用先進技術,提高勞動者的素質,使企業的經濟發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b、采用現代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以最少的消耗生產出最多適應市場需要的產品;c、企業生產要面向市場,生產優質、適銷對路的產品,并注意研制開發新產品;d、鼓勵兼并、規范破產,不斷完善兼并和破產制度。補充:e、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企業。f、制定正確的企業經營戰略。③提高市場競爭力,開展正當競爭的五點:a、企業要保證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提供優質的服務;b、企業必須提高企業的形象和信譽,樹立品牌意識,創立名牌產品;c、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要開展正當競爭,反對不正當競爭;d、提高企業經營者的素質,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e、自覺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市場交易原則,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④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途徑:a、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把工業化與信息化結合起來;b、大力發展信息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c、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推進科技的進步和創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d、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正確處理工業化與環境保護的關系。(3)個人:(權利與義務)A、勞動者:①增強權利意識和法制意識,簽訂勞動合同,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具體權利)。②參加勞動培訓,提高職業技能。③遵守職業道德,樹立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④轉變就業觀念,樹立正確的就業觀。B、消費者:①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適度、科學、文明消費;樹立節約和環保意識,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理性消費、綠色消費)②增強權利意識,自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具體權利)。③增強法制觀念,學法、懂法、用法,依法維權(維權途徑)。④提高自身素質,履行義務,遵守社會公德。二、政治常識部分(關鍵是分清主體和客體,答題思路:原理依據+聯系材料+現實意義+客體)1、為什么類(1)國家(政府)為什么這樣做?:①我國的國家性質;②我國的國家職能:(對內4點,對外3點)③我國國家機構應該堅持的原則;④政府的宗旨:國家機構和政府是人民利益的執行者和捍衛者⑤現實意義: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2)中國共產黨為什么這樣做?①性質和宗旨(先進性,兩個先鋒隊,三個代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②地位: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版還中國的事情關鍵在于我們黨。③作用: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始終保持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才能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才能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搞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④現實意義:貫徹落實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構建社義和諧社會;密切黨同人民聯系;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3)公民(人民)為什么這么做?①公民與國家的關系——是統一和諧的關系。國家權力機關由民主選舉產生,國家權力來源于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在政治方面,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國家依法保護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公民應該履行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②要正確對待公民的權利與義務。③三大原則: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堅持公民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4)其他主體2、怎么辦類(1)國家機關怎么做?立法機關: 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相關法律,確保有法可依。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切實履行政府職能,堅持對人民負責等原則,轉變政府職能,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建設服務型政府。司法機關: 公正司法,嚴格執法(2)中國共產黨怎么做?①指導思想: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②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堅持黨的政治、思想、組織領導,提高黨的領導能力和領導水平;轉變執政方式,做到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以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搞好黨的思想、組織、作風以及反腐倡廉和黨的制度建設。④時政舉措:堅持“八個統籌”;提高“五大能力P82;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3)國家怎么做?①國家機構的組織活動原則:②國家職能:(4)公民怎么做?義務+原則。3、是什么類(略)4、國際問題①分析國際形勢: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當今時代的主題;國際競爭的實質;主權國家的權利與義務(易忽視);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我國的對外政策和職能。②分析我國的對外活動:對外政策和對外職能+國際背景+意義a.對外政策(名稱、決定因素、基本內容);b.對外職能;c.對我國和世界的意義(現實意義:走和平發展道路,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d、當今時代的主題和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5、政治意義術語①現實意義: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三個代表思想;堅持以人為本,構建社義和諧社會;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建設服務型政府。②對內職能: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當家作主的地位;促進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政治文明);維護國家安全、利益和榮譽;關系到國家政權的鞏固。③對外職能:a、我國:增強綜合國力,提高國際地位、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形象;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增強民族凝聚力;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維護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b、世界: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推動國際新秩序的建立;促進世界多化趨勢,國際關系民主化;維護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④黨:完善領導方式,提高執政能力;密切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維護人民的利益;體現黨的性質、宗旨,鞏固黨的執政地位;關系黨的生死存亡,興衰成敗,長治久安。三、哲學常識部分(一)、解題三部曲:世界觀→方法論→聯系實際分析論述。(二)、注意答題范圍:①(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人生觀與價值觀、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②哲學道理(世界觀+方法論)、哲學原理(世界觀)、哲學依據(世界觀)、哲學啟示(方法論)的區別。三、注意答題角度1、是什么:①體現了什么哲學道理或運用哲學道理分析上述材料:哲學原理(名稱+內容)+方法論+聯系材料。②運用具體哲學道理分析:哲學原理(名稱+內容)+方法論+聯系材料。③哲學啟示型:方法論+原理名稱+聯系材料。2、為什么:①哲學依據(哲學原理);②書本中的含義、地位和現實意義;③歸納材料,提煉要點。3、怎么辦:①含義;②書本要點;③提煉材料,作為要點。4、談認識、談看法(辨析題):①下判斷(正確、錯誤和不科學);②正確的部分要論證(運用正確的哲學道理);③錯誤的部分要糾正(a、擺出正確的道理內容;b、指出錯誤的實質及危害);④總結一個正確的結論。我國與國際關系1、(政治學)為什么會出現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國際關系及其決定因素。2、(政治學)中國為什么極力主張構建和諧世界?①主權國家的權利與義務;②聯合國憲章的宗旨與原則;③中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④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順應了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發展的要求,有利于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⑤國際競爭的實質;⑥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我國的外交政策;⑦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標等)。3、(經濟學)國際經濟關系:①是生產社會化、特別是經濟全球化的要求;②市場經濟開放性的要求;③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④對外貿易的作用。4、(哲學)國際關系::①事物是普遍聯系的;②整體和部分的關系;③內因和外因的關系;④事物是變化發展的;⑤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辨證關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