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06—2010年廣東政治高考真題梳理與考點分布《生活與哲學》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06—2010年廣東政治高考真題梳理與考點分布《生活與哲學》

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006—2010年廣東政治高考真題梳理與考點分布
《生活與哲學》
第一單元 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
考點一:哲學基本問題內容
1.(2009·廣東,39)休謨說:“除了對知覺而外,我們對任何事物都沒有一個完善的觀念”,他認為“物質實體的存在與否是人們的經驗不能解決”。
辨析:客觀事物在人的意識之外,是人無法認識的。
答案 (1)休謨的觀點是不可知論的觀點。
(2)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物質是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并能夠為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3)意識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人們在反映客觀世界時,總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動機。意識還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是主動的、有選擇的。意識活動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是人能夠認識世界的重要條件。
(4)通過人的感官,能夠認識客觀世界變化多端的現象,通過“思維的眼睛”,能夠揭示深藏于事物內部的本質和規律。世上只有尚未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
(5)綜上所述,題中的觀點是不恰當的。
2.(2009·廣東,23)關于運動有幾種看法:甲說:“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乙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說:“飛鳥之景未嘗動也”。這些觀點按照順序分別是
A.辯證法 、相對主義、形而上學 B.二元論、形而上學、辯證法
C.辯證法、相對主義、兩點論 D. 辯證法、形而上學、 相對主義
答案 A
考點二:唯心主義及其形態
1.(2008·廣東理基60)將冰涼的手伸進一盆溫水感覺到水熱,將濕熱的手伸進去又感覺到水涼,于是有人認為“物是感覺的集合”。這種觀點是
A.機械唯物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
C.客觀唯心主義 D.辯證唯物主義
答案 B
2.(2009·廣東,25)“我看到蘋果的顏色和形狀,嗅到它的氣味,摸到它的光滑,嘗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對蘋果的認識,所以蘋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覺的相加。”這種觀點屬于認識論上的
A.客觀唯心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 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D.辯證唯物主義
答案 B
第二單元 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
考點一:哲學的物質概念
1.(2008·廣東39)喬治·貝克萊指出:“公園中的樹木,客廳中的椅子,如果沒有人在那里感知它們,它們就是不在那里的。”他主張“存在就是被感知”,離開心靈,事物就不存在。
辨析:物質是依賴于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實在。
答 ①貝克萊的觀點是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②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神如人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等視為唯一的實在,當成第一性的東西,認為客觀事物以至整個世界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而存在。③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物質觀認為,物質是本原,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物 質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客觀世界的萬事萬物不會因為人的意識是否感知而忽生忽滅。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意識觀認為,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人腦的機能,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象。意識依賴于物質,而不是貝克萊所認為的物質依賴于意識。
考點二:自然界的物質性
1.(2007·廣東24)2006年12月,科學家通過比較火星探測飛船在過去7年中對火星表面相同地點拍攝的照片,提出一個大膽的推斷——火星上現在就可能存在生命所必需的液態水。這一科學探索活動表明:
A.人類能夠在實踐中認識自然
B.自然界的變化不可能受人類的影響
C.人類能夠在實踐中改造自然
D.自然界隨人類意識變化而變化
答B
考點三:物質決定意識
1.(2006·廣東38)38.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所提出的問題:
最近十年,國際上生產柴油發動機的噴油系統的主流技術從機械式轉向電控式。面對這種技術變化,原來我國該行業最大的企業A擔心自己無力自主開發出能夠達到歐洲標準的技術,無法進入歐洲市場,于是決定與外國企業合資以引進技術。合資的結果是:外國企業控股67%:把企業A的幾百名技術人員全部納入合資企業;還規定企業A其他分公司的同類產品永遠不能進入歐洲市場。由于決策失誤,目前企業A已經瀕臨破產。
我國另外一家企業B則決定自主開發電動噴油系統。該企業在不斷學習外國先進技術的基礎上,經過無數次實驗,克服了重重困難,終于成功開發出了達到歐洲標準的電控噴油系統。現在,其產品打進了歐洲市場,企業蒸蒸日上,成為國內該行業的領頭羊。
(1)運用唯物論原理分析,兩個企業為什么會有不同的命運 (7分)
(2)聯系上述材料,運用所學哲學知識回答:技術落后的企業如何才能實現成功追趕 (10分)
答 :(1)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正確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意識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企業A在錯誤意識的支配下,過分依賴外部技術,忽視了自主創新,導致企業瀕臨破產。企業B在正確意識的指導下,在學習外國技術的同時,努力創新,終于取得了成功。
  (2)①看問題要一分為二,對企分析。既要看到我們在技術上與國外同行的差距,又要看到我們已經具有一定的實力和潛力。能夠在學習外國技術的基礎上進行自主創新。②要重視發揮主觀能動性。要。③要正確處理內外因的關系。技術落后的企業,在學習外國技術的同時,要重視內因,努力創新。④要重視實踐的作用。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只要在實踐基礎上反復探索,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夠實現成功追趕。
考點四:意識的能動作用
1.(2006·廣東29)過去,由于片面追求GDP,導致了某河的嚴重污染;近年來,A市政府轉變觀念,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下大力氣治理河水污染,消失多年的魚兒又回來了。從哲學的角度看,這種發展觀的轉變告訴我們
A.不同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不同的作用
B.認識是變化發展的
C.科學發展觀是處理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的指導思想
D.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
答 ABC
2.(2006·廣東20)著名心理學家奧瑞·利歐斯說:“如果你對周圍的任何事物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能夠對感受進行調整,你就可以在任何時候都振作起來。”這段話蘊涵的哲學原理是
A.事物的存在并非是客觀的 B.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
C.事物的價值完全取決于主觀感覺 D.人的主觀意識具有能動性
答D
3、(2010年廣東文綜33) 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典,總結出“高舉旗幟,愛黨愛國,昂揚向上,開放自信.敬業奉獻,開拓創新,團結奮進,繼往開來”的精神財富。它將成為鼓舞全國人民奮斗的精神動力。其中體現的哲理是
A.社會意識不受社會存在的影響 B.社會歷史的總趨勢是前進、上升的
C.認識具有反復性 D.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答案 D
考點五: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1.(2006·廣東19)19.某地農民過去誤以為多施肥就能提高產量,存在盲目施肥現象。現在,他們根據耕地的地力、肥力、肥效和作物需肥情況精確設計配方,對癥施肥,效果顯著。這說明
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B.認識要透過現象達到本質
C.事物的發展是有規律的 D.做事情要一切從實際出發
2.(2007·廣東40)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某學生利用寒暑假深入農村進行社會調查。期間,他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向農民認真了解農村基層建設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并虛心求教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在此基礎上,他撰寫了4萬多字的《鄉村調查報告》,其中反映的農村真實情況以及提出的合理建議,為當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有價值的決策參考。
問題:請運用《生活與哲學》知識,結合材料,分析該學生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完成反映真實情況的調查報告所體現的求真務實精神。
答案: ①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該學生深入農村調查,真實反映農村實際情況并提出合理化建議,做到了主觀思想必須符合客觀實際,體現了求真務實精神。②堅持用矛盾觀點看問題。該學生認真了解農村基層建設中存在的種種問題,說明他承認矛盾,不回避矛盾,體現了求真務實精神。③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堅持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該學生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實踐中了解掌握農村真實情況,堅持在實踐中求真務實。④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該學生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從人民群眾中吸取智慧,體現了求真務實精神。
考點六: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
1.(2007·廣東33)33.赤潮作為一種自然現象雖然自古就有,但是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水體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趨嚴重。近年來,人們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取得了明顯效果。從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角度看:
A.赤潮不能消滅但能有效扼制
B.赤潮治理必須尊重客觀規律
C.人類總有一天能夠消滅赤潮
D.赤潮不能消滅也不能扼制
答 B
2.(2008·廣東40)材料l:隨著地球生態環境惡化,自然災害頻發:全球氣候變暖、颶風頻頻登陸、非洲洪水泛濫、美國南方龍卷風肆虐……。人類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材料2:2008年春運高峰期間,冰雪給中國南方帶來巨大災難:交通中斷,部分地區斷水斷電,嚴重影響國計民生。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臨救災第一線,制定周密的計劃;全國軍民發揚吃苦耐勞的精神,生產自救,重建家園,萬眾一心,取得抗災救災重大勝利。
材料3:大災之中有大愛,每當災難來臨之時,總有平凡之人的非凡之舉讓我們感動。比如雪災中高速公路處于癱瘓狀態時,眾多旅客被困途中,沿途涌現出很多無私奉獻、熱心助人的平凡人,在這些平凡人的身上表現出人間可貴的真情實義。
根據上述材料,運用《生活與哲學》知識回答:
(1)結合材料l、材料2說明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關系。(10分)
答案 ①從材料1可見,生態環境的惡化、自然災害頻發與人類沒有從根本上尊重客觀規律有關。規律具有客觀性、普遍性。人類如果違背了規律,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地球生態環境惡化就是客觀規律對人類的懲罰。②材料2說明,人的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能動作用。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計劃性、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中國人民在黨和政府領導下從實際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拯救計劃,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生產自救,重建家園,最終取得了抗災救災的重大勝利。③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把革命的熱情和科學的態度結合起來,才能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
3.(2008·廣東文基15)以下選項中最能表現主觀能動性的是 ( )
①天意從來高難問,人生由命非由他 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③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④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D
4.(2009·廣東,24)“我們要堅強,不要哭,要保持清醒,保持體力”。四川某中學生在地震廢墟下鼓勵同學們堅持待援,最終他和同學們一起配合救援人員得以脫險。這體現了 ( )
①面對災害人們應該發揮主觀能動性
②面對災害人們應該相互合作
③團結互助可以戰勝自然
④團結互助可以減少損害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C
考點七: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
1、(2010年廣東文綜34)關于“學習”有兩種觀點:其一,“人之歲月精神有限,誦說中度一日.習行中錯一日;紙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讀盡天下書,將道全看在書上,將學全看在讀上。”這兩種觀點沒有處理好21世紀教育網
A.物質與意識的關系 B. 實踐與認識的關系
C.真理與價值的關系 D. 量變與質變的關系
答案 B
考點八:真理
1.(2008·廣東23)23.泰戈爾說:“真理之川從他的錯誤之溝渠中流過。”這說明
A.真理與謬誤相互區別
B.真理與謬誤相互融合
C.真理與謬誤相比較而存在
D.真理以謬誤為基礎而存在
答 C
考點九:認識過程
1.(2008·廣東24)24.下列詞語中符合認識運動反復性和無限性的是
A.一概而論 B.三人成虎
C.百感交集 D.千慮一得
答 D
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
考點一: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
1.(2006·廣東17)氣象學家洛倫茲提出,一只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導致其身邊空氣系統發生變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統的相應變化,可能兩周后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蝴蝶效應”表明
A.事物的聯系具有必然性 B.事物的聯系具有直接性
C.事物的聯系具有普遍性 D.事物的聯系具有客觀性
答AC
2.(2006·廣東28)近年來,某地的洪水泛濫越來越嚴重,對民生危害越來越大。造成洪水泛濫的原因之一是人類活動增多所造成的地球環境破壞。從哲學上看
A.洪水與自然災害之間存在本質的聯系
B.改造自然,務必要尊重、順應和保護自然
C.人類活動必將引起自然災害的出現
D.事物之間存在著因果聯系
答 BD
3.(2007·廣東22)一個男人在社會上可能扮演父親、兒子、學生、教師、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這種現象從哲學上說反映了:
A.聯系的多樣性 B.聯系的客觀性 C.聯系的主觀性 D.聯系的普遍性
答A
4.(2009·廣東,40)根據下述材料,運用哲學常識回答問題。
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21世紀地球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峻。人類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破壞性地利用自然:亂砍亂伐導致森林破壞,水土流失;過度耕種放牧導致土地沙化,沙塵肆虐;過度消費加劇空氣污染,物種退化。
結合材料運用聯系的觀點分析生態問題。
答案 (1)從聯系的普遍性看,人類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破壞性利用自然,導致生態環境惡化,與人類沒有重視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關系。
(2)從聯系的客觀性看,地球生態系統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聯系。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就必須從事物客觀聯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奪、破壞自然。
(3)從聯系的多樣性看,生態環境問題的表現千差萬別,人們往往從短期利益出發,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聯系,忽視間接的、本質的和長遠的聯系,這加劇了地球生態環境的危機。
考點二: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1.(2008·廣東25)25.在創建衛生城市活動中,某小區居民全員參與共建文明小區。居民舉止與社區文明的關系體現的哲學原理是(B)
A.部分依賴整體 B.部分影響整體
C.部分與整體相互轉化 D.部分與整體同等重要、不可分割
考點三: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1、(2010年廣東文綜37題第(2)問)材料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發”等一些外采語已被漢語成功吸納。近些年來,“OK拜拜”、“雷人”、“粉絲”、“介素蝦米東東”等用語漸趨流行。對于外來語、網絡語、中英文混用語,有人認為這是使用者個人的自由,不會對社會造成危害,無須干涉;有人則認為這是語言使用的游戲化、粗鄙化.是對漢語規范性、純潔性的侵蝕和褻瀆.必須取締;也有人認為需要具體分析它們是否符合漢語發展的內在規律,再決定取舍。
(2)結合材料二,闡述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16分)
答案:(2)①發展具有普遍性。韓愈也是不斷發展的。②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新陳代謝是漢語發展不可抗拒的客觀規律。③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符合漢語自身發展規律的新的語言要素,具有強大生命力。④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漢語在其發展中總要經歷一個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弱點和不完善的地方,人們的爭議也表明對新生事物也有一個人是過程。⑤做好量變準備,促進事物的質變。要積極積累、吸收符合語言發展內在規律的新元素,為促進漢語進一步的發展做好準備。
考點四:發展的量變與質變的狀態
1.(2007·廣東23)23.“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與“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共同蘊涵的哲理是:
A.抓住時機,促成質變 B.要重視量的積累
C.量變是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 D.要重視事物的質變
答 B
考點五:矛盾觀的同一性和斗爭性
(2006·廣東18)18.手機、互聯網等各種現代化通訊傳播手段在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新的困擾,如“信息焦慮癥”。上述材料表明
A.事物是一分為二的 B.矛盾具有必然性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事物的性質是不確定的
答A
2.(2006·廣東23)目前,廢舊家電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其實,經過分門別類、集中處理后,廢舊家電可以變成銅、鐵、鋁和塑料等資源。這表明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看問題要抓件事物的主要矛盾
C.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 D.矛盾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相互轉化
答D
3.(2006·廣東18)手機、互聯網等各種現代化通訊傳播手段在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新的困擾,如“信息焦慮癥”。上述材料表明 ( )
A.事物是一分為二的 B.矛盾具有必然性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事物的性質是不確定的
答案 A
4.(2006·廣東23)目前,廢舊家電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其實,經過分門別類、集中處理后,廢舊家電可以變成銅、鐵、鋁和塑料等資源。這表明 ( )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看問題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 D.矛盾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相互轉化
答案 D
5.(2007·廣東25)“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這句格言說明事物是:
A.相互依存 B.相互轉化
C.相反相成 D.相互滲透
答 C
6.(2007·廣東34)有一則寓言:刺猬曾經上過很多次當,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個表示友好者,長了一身刺來保護自己。刺的效果當然明顯,只是從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這則寓言說明的哲學道理有:
A.事物具有兩面性
B.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任何矛盾都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D.不能夸大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的屬性
答AC
7.(2008·廣東26)“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說明
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B.矛盾的斗爭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
C.矛盾的斗爭性決定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特殊性離不開矛盾的普遍性
答 B
8.(2008·廣東文基17)“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蘊涵的哲理是 ( )
A.對立統一的關系 B.質量互變的關系
C.肯定與否定的關系 D.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
答案 A
9.(2009·廣東,34,不定項)下列選項蘊涵以矛盾的同一性的是
A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B.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
C.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D.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面損
答案 ACD
考點五: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
(2006·廣東22)22.豐富多彩的嶺南文化包括融通善變的廣府文化、精美細膩的潮汕文化和樂天豪放的廣東客家文化。運用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原理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廣東客家文化通過嶺南文化表現出來
B.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廣東客家文化存在于嶺南文化之中
C.嶺南文化存在于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廣東客家文化之中
D.嶺南文化可以分為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廣東客家文化
答C
(2007·廣東26)歌德的一首小詩:“少年,我愛你的美貌;壯年,我愛你的言談;老年,我愛你的德行。”這首詩蘊涵的哲理是: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事物矛盾的兩個方面各有特點
C.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統一的
D.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特點
答D
第四單元 認識世界與價值選擇
考點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1.(2006·廣東)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堅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這是因為
A.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 B.精神能夠主宰人們的活動
C.正確的思想意識才能反作用于事物 D.錯誤的思想意識沒有事實的根據 答案 A
2.(2009·廣東,26)2008年7月我國曾對15個副省級城市的公共環境、公共秩序、公益行動等文明指數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公布后,促進了社會文明建設。這說明 ( )
A.社會存在決定于社會意識
B.城市文明建設要突出地方特色
C.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
D.社會意識促進社會存在的發展
答案 C
考點二:生產力與生產關系
1.(2006·廣東24)24.從柏拉圖的《理想圉》、空想社會主義者的烏托邦到康有為的《大同書》,都描述了一種美好的、終極的理想社會。這種思想
A.肯定了人類社會存在的客觀性
B.沒有科學地表述人類歷史發展規律
C.反映了一種倒退的社會歷史觀
D.正確地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規律
答B
考點五: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1.(2008·廣東文基18)我國政府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如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失業、工傷、生育保障制度,強化防災減災工作等。這體現了 ( )
A.相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 B.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C.人民群眾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 D.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
答案 D
2.(2009·廣東,40)根據下述材料,運用哲學常識回答問題。
人民群眾在監督生產過程的環境污染控制、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早在本世紀初,廣東省人大代表開始就環境生態問題對政府職能部門進行依法監督,這被稱這“廣東現象”。2005年省政府提出建設“綠色廣東”的口號,人民群眾環保意識大為增強,積極參與綠色廣生態廣東的建設,2006年全省建成污水處理廠88座,日處理能力達到669萬噸,居全國第一,同年廣東單位GDP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雙雙達標。
結合材料從人民群眾歷史作用角度談談你對建設生態文明的看法。
答案 (1)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全民動員對于建設生態文明具有重要意義。
(2)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這表現在人民群眾參與環境和生態保護,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3)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這表現在人民群眾環保意識大為加強,人民群眾和人大代表依法對排污企業和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進行監督,促進了政府重視生態環境。
(4)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廣東積極實踐科學發展觀,全民動員開展生態文明建設,
3、(2010年廣東文綜35)溫家寶指出,2010年我們要努力工作,切實解決好民生問題,千方百計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持續提高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使人民群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這里體現的哲學觀點是
A.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B.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C.在勞動和奉獻中實現人生的價值 D.真理與謬誤相互轉化
答案 A
考點六:人生價值
1.(2006·廣東35)35.2005年度“感動中國”人物——叢飛,一個普通的藝術工作者,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義演數百場,從事義工服務時間達到數千小時,累計捐款捐物價值達300多萬元,無私幫助失學兒童、孤兒、殘疾人近200人,而他和家人卻過著簡樸的生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還決定捐獻出自己的眼角膜,把光明留給了人間。在叢飛病逝以后,某網站上的網民對他的行為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人認為,犧牲自己和家人的利益去捐助他人,并不值得頌揚。也有人認為,叢飛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典范.是應大力頌揚的,因為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請運用人生觀、價值觀的相關知識,談談你的看法。(9分)
答案:(1)人生價值必須通過人與人之間、責任和貢獻是首位的。“犧牲自己和家人的利益去捐助他人并不值得頌揚”的說法,不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發展方向。
  (2)叢飛在奉獻于社會的同時,實現了自己服務他人的理想,個人也因此獲得了社會的尊重和滿足。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的表揚。
  (3)兩種看法體現了不同的榮辱觀,這定的。要確立社會主義的榮辱觀,就必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2007·廣東18)上述材料中“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叫富”的觀點,體現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是:
A.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B.自覺遵循自然發展的客觀規律
C.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D.在勞動中創造價值
答 A
3.(2008·廣東40)材料l:隨著地球生態環境惡化,自然災害頻發:全球氣候變暖、颶風頻頻登陸、非洲洪水泛濫、美國南方龍卷風肆虐……。人類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材料2:2008年春運高峰期間,冰雪給中國南方帶來巨大災難:交通中斷,部分地區斷水斷電,嚴重影響國計民生。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臨救災第一線,制定周密的計劃;全國軍民發揚吃苦耐勞的精神,生產自救,重建家園,萬眾一心,取得抗災救災重大勝利。
材料3:大災之中有大愛,每當災難來臨之時,總有平凡之人的非凡之舉讓我們感動。比如雪災中高速公路處于癱瘓狀態時,眾多旅客被困途中,沿途涌現出很多無私奉獻、熱心助人的平凡人,在這些平凡人的身上表現出人間可貴的真情實義。
根據上述材料,運用《生活與哲學》知識回答:
(2)結合材料3論述如何實現人生的價值。(7分)
①人的價值體現在奉獻社會的實踐活動中,努力奉獻的人是幸福的。愛家人,愛 朋友,愛祖國,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雪災中不計個人利益解救他人于危難之中的行為,贏得了社會對這些平凡人的尊重,從而也實現了他們的人生價值。②人的價值,必須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只有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在災難面前涌現的無私奉獻、熱心助人的平凡人,沒有計算個人利益的得失,考慮的是他人的危難,難能可貴,體現了災難面前的人間真情。③實現人生的價值,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發展自己的才能、提高個人素質;還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正確價值觀的指引。
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水县| 清徐县| 西和县| 木里| 体育| 恩平市| 辽宁省| 南溪县| 巴楚县| 镇平县| 平潭县| 志丹县| 宣恩县| 湄潭县| 汉源县| 永康市| 手游| 西林县| 南通市| 湾仔区| 嘉祥县| 祁东县| 承德县| 资兴市| 甘德县| 根河市| 宝清县| 扎囊县| 盐池县| 西乌| 竹北市| 山丹县| 黄陵县| 南部县| 清新县| 广宗县| 那曲县| 大港区| 东莞市| 柳林县| 郓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