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走進實驗室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一張中考物理試卷的厚度約為4mm B.一位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0g
C.人體感覺最舒適的溫度約為37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
2、下列幾個測量值中準確程度最高的是( )
A. B. C. D.
3、一個同學正確測得鉛筆的長度是,從這個數據看,它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1分米 B.1厘米 C.1毫米 D.1微米
4、如圖所示,用一刻度尺測物體的長度,正確的讀數是( )
B. C. D.
5、用刻度尺正確地測量物體的長度,一共測量了四次,其結果都不相同,這說明( )
A.刻度尺是歪斜地放在被測物體上 B.該物體的真實長度是不確定的
C.測量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誤差 D.只有一次測量是可靠的,其他三次都不可靠
運動的快慢
1、正在駛離站臺的列車,車廂里的乘客相對 是運動的,相對于 是靜止的.乘客在車廂里看到站臺上送行的親友遠離他而去,這時他是以 作參照物的.
坐在直升飛機上的人,看見一棟棟樓房在上升,這是以 為參照物來描述的;若以高樓為參照物,則直升飛機向 運動.
2、今年“五·一”,學校組織同學們乘車去參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小平故居”時,看見公路兩旁的樹木向車后退去,由此可知他們所選的參照物是( )
A.他們乘坐的車 B.房屋 C.路面 D.路旁的電線桿
3、甲.乙.丙三人做勻速直線運動,甲步行速度是3km/h,乙在1min內走了63m,丙行進的速度是1m/s,比較三人的速度大小,則( )
A. B. C. D.
4、火車和汽車分別以和的速度運動.比較它們速度的大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火車的速度大 B.汽車的速度大 C.它們速度一樣大 D.不能確定
5、運動會上百米賽跑中,我們是以什么方式來判斷誰跑的快呢?
6、小張做測自己的步行速度的實驗,他從10點23min8s開始計時,當他走完30m,時鐘正好指著10點23min32s.由上述數據可以得出他的步行速度為( )
A. B. C. D.
7、兩個物體運動時速度保持不變,甲的速度是2m/s,乙的速度是3m/s.它們通過相同路程所用的時間之比為( )
A. B. C. D.
8、甲.乙兩小車同時同地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象如圖所示,經過6s,兩車的位置關系是( )
A.甲在乙前0.6m處 B.甲在乙前1.2m處
C.乙在甲前0.6m處 D.乙在甲前1.2m處
9、如圖所示,表示甲.乙兩個物體運動的速度圖像,觀察圖像回答下列問題:
(1)計時開始時,即時,甲的速度是 ,乙的速度是 .
(2)當時,甲的速度是 ,乙的速度是
(3)甲.乙兩物體是不是都做勻速運動?
(4)在3s的時間內,哪個物體運動的路程長些?
(5)圖中甲.乙兩圖線是相交的,相交的那一點是不是表示兩物體相遇?
10、小張和小李兩人多次進行百米賽跑,同時出發,每次小張都比小李提前10m到達終點,如果兩人都以原來的速度跑,但改用下列兩種方式再進行比賽.
(1)仍在同一起跑線,小李提前先跑出10m 小張再起跑,結果是( )
(2)讓小張的起跑線后移10m,小李仍在原起跑線,兩人再同時起跑,結果是( )
A.兩人同時到達終點 B.小張先到達 C.小李先到達 D.無法確定誰先到達終點
11、汽車在公路上做直線運動,依次通過A.B兩地.如果要求汽車從A地到B地所用的時間,則除了要知道A.B之間的距離外,還應知道( )
A.汽車在A地的速度 B.汽車到達B地的速度
C.A.B兩地中的速度 D.A.B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聲現象
1、下列各選項中聲不能夠在其中傳播的是( )
酒精 B.巖土 C.月球上空 D.空氣
2、關于聲音的傳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聲音傳播時有時不需介質 B.聲音可以在任何條件下傳播
C.聲音的傳播必須依靠介質
宇航員在太空中必須大聲喊叫才能使同伴聽見聲音
3、某汽車以54km/h的速度勻速駛向一座大山,司機想估測汽車到大山的距離,按響喇叭后,繼續以原速度向大山行駛,經過3s后,聽到了喇叭回聲,求汽車喇叭發聲處距大山多遠?
4、一架超音速飛機在水平方向上飛行,當飛機飛過某人頭頂上方后l0s,這人才聽到飛機的轟鳴聲,此時飛機已飛到此人前方6210m處.求:
(1)這架飛機的飛行高度是多少? (2)這架飛機的飛行速度是聲速的幾倍?
5在2010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小虎隊20年后重新聚首,演唱了他們的經典歌曲.在演唱時,觀眾能分辨出三人的聲音主要是根據他們歌聲的什么不同?( )
音調 B.響度 C.音色 D.聲速
6唐詩《楓橋夜泊》中的名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包含著聲學知識.對其中聲現象的解釋中,錯誤的是 ( )
A.船上的人根據音調知道是鐘發出的聲音 B.船上的人根據音色知道是鐘發出的聲音
C.鐘聲通過空氣傳播到客船 D.鐘聲是由鐘的振動產生的
7下列的實驗和實例: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紙屑,敲鼓時可觀察到紙屑在不停地跳動;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機當來電時,只見指示燈閃爍,聽不見鈴聲;③拿一張硬紙片,讓它在木梳齒上劃過,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較兩次的不同;④鑼發聲時用手按住鑼,鑼聲就消失了.其中能說明聲音的產生或傳播條件的一組是 ( )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吼猴是世界上叫聲最響的動物之一,它以雷鳴般吼聲警告其它動物不要侵犯它的領地.這里的“雷鳴般”描述的是聲音的( )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聲速
9凡是弦樂器在試音時,都要通過調節弦的松緊程度來調節聲音,這樣做主要是調節聲音的( )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速度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音調是由物體振幅決定的 B.響度也可以區分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
C.有時音樂的聲音也是噪音 D.一個人的聲音音調是不會改變的
11、碼頭上輪船的汽笛傳得很遠是由于( )
A、汽笛聲頻率高 B.汽笛聲音色好 C、汽笛發聲的振幅大 D.汽笛聲傳播的速度快
12、下圖中,施工人員正在為緊鄰居民區的輕軌軌道安裝全封閉的隔音屏,盡量將列車產生的噪聲降低到最低限度.這種控制噪聲的方法是( )
A、防止噪聲產生 B.阻斷噪聲的傳播B、防止噪聲進入人耳 D.采用了上述三種方法
13、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響度來判斷的
B.“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指聲音的音調高
中考期間學校周圍路段禁鳴喇叭,這是在聲音傳播的過程中減弱噪聲
D、用超聲波能粉碎人體內的“小石頭”,說明聲波具有能量
14、仔細觀察如圖所示的兩個波形圖,指出圖中哪一個音調較高,哪一個響度較大,并簡要說明你判斷的依據。
光現象
1、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隆重的閱兵儀式.如圖是女兵方隊邁著整齊的步伐正從天安門前走過,判斷隊伍是否對齊的光學原理是 .
2、小明同學到湖邊游玩,他看到以下現象,可以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的是( )
A.湖水中的太陽 B.樹在湖水中的倒影 C.湖水中的游魚 D.陽光下自己在地面上的影子
3、2010年1月15日出現一次日食現象,連云港市可以觀察到日環食這一天文奇觀,以下關于日食形成原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光的折射現象 B.光的反射現象 C.光的色散現象 D.光的直線傳播
4、如圖所示,激光液面控制儀的原理是固定的一束激光AO以入射角i照射到液面,反射光OB射到水平的光屏上,屏上用光電管將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電信號輸入控制系統用以控制液面高度,如果發現光點B在屏上向右移動了S的距離到B′,由此可知液面_____(填“升高”或“降低”)了.
5、如圖所示有一束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為60°,當入射光線繞O點順時針方向轉過20°,平面鏡M繞O點逆時針方向轉過20°,則反射光線轉過( )
0° B.40° C.60° D.80°
6、如圖所示的四種情景中,屬于光的折射現象的是( )
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或應用中,能用光的折射知識進行解釋的是( )
圖1中,正確表示了光從空氣進入玻璃中的光路圖是( )
請你畫出圖中入射光線的折射光線.
10、在各種色光中,被成為三原色光的是( )
A、紅、綠、藍 B.紅、黃、藍 C.紅、黃、綠 D.黃、綠、藍
11、下列現象中屬于白光色散的是( )
A.太陽光經過棱鏡后,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 B.紅、綠、藍三種色條合成電視畫面的顏色
C.紅、綠、藍三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白光 D.紅、藍、黃三色顏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黑色
12、如圖是小明同學畫的一條通過凸透鏡或凹透鏡后折射的光線光路圖,錯誤的是( )
13、 “猴子撈月”的寓言故事說,猴子看到井中有個月亮,以為月亮掉進井水中了,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水中出現月亮屬于光的反射現象 B. 水中出現月亮屬于光的折射現象
C. 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離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離近
D. 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14、當物體距凸透鏡8cm時,在透鏡的另一側光屏上成一個清晰放大的像,若只將凸透鏡向光屏方向移動2cm,則在光屏上又成了一個清晰的縮小的像,那么該透鏡的焦距f為( )
A. B.
C. D.無法確定
15、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將燭焰、凸透鏡放在光具座上,并定好位置,然后將光屏沿光具座左右移動,光屏上總得不到燭焰的像,這可能是( )
A.燭焰距凸透鏡的距離大于f B.燭焰距凸透鏡的距離等于f
C.燭焰距凸透鏡的距離小于2f D.燭焰距凸透鏡的距離等于2f
16、某同學拍完畢業合影后,想拍一張單身像,攝影師應采取的方法是( )
A、靠近該同學,同時鏡頭往后縮,離膠片近些 B、靠近該同學,同時鏡頭往前伸,離膠片遠些
C、遠離該同學,同時鏡頭往后縮,離膠片近些 D、遠離該同學,同時鏡頭往前伸,離膠片遠些
17、用一架焦距不變的照相機,給一個人照了一張2寸的半身像,若要再給這個人照一張2寸的全身像,應該使( )
A、照相機與人的距離增大,鏡頭與膠片的距離增大
B、 照相機與人的距離增大,鏡頭與膠片的距離減小
C、照相機與人的距離減小,鏡頭與膠片的距離增大
D、照相機與人的距離減小,鏡頭與膠片的距離減小
18、如圖所示,甲是小艷利用某透鏡觀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鏡觀察到的課本上“物理”字的像.關于上述兩種情況中所觀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學儀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中的像一定是虛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艷的眼睛和透鏡之間
B.甲圖中的像可能是實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鏡之間
C.乙圖中的像一定是虛像,該眼鏡是近視鏡
D、乙圖中的像可能是實像,該眼鏡是老花鏡
19、如圖所示,a、b、c、d是距凸透鏡不同距離的四個點,F為焦點.下列幾種光學儀器的成像原理與物體在不同點時的成像情況相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幻燈機是根據物體放在c點時的成像特點制成的
B.照相機是根據物體放在d點時的成像特點制成的
C.使用放大鏡時的成像情況與物體放在a點時的成像情況相似
D.人眼看物體時的成像情況與物體放在F點時的成像情況相似
20、琦琦同學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用畫像代替蠟燭,她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筆畫了個畫像,實際大小如圖(甲)所示.把這個玻璃板放在光具座上,并用平行光源對著玻璃板上的畫像照射,如圖(乙)所示.移動光屏直到在光屏成清晰像為止.此時畫像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圖(丙)中的哪一個?( )
21、小英探索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其中焦距為的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位于刻度線處,光屏和點燃的蠟燭位于凸透鏡兩側.小英將蠟燭移至刻度線處,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了燭焰清晰的像,則該像是倒立、縮小的_________像.(選填“實”或“虛”).小英將蠟燭移至刻度線處時,她通過凸透鏡看到了燭焰的虛像,則該像是_________、放大的像.(選填“倒立”或“正立”)
23、同學們要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選用的器材有:凸透鏡、蠟燭、光屏、光具座、火柴.
(1)實驗探究前應調整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
(2)器材調好后,蠟燭從距凸透鏡較遠的位置逐漸向凸透鏡移動,調整光屏位置,在光屏上測出了不同位置時像的高度,并將數據填在下表中.凸透鏡的焦距f=10cm.
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 60 30 20 15 12
像的高度 1 2 4 10
同學們根據實驗數據得出的結論是:物體離凸透鏡越近,像就越大.他們得出的結論完整嗎?
(填“完整”或“不完整”),理由是: .
24、如圖所示,將凸透鏡看作是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視網膜,燭焰看作是眼睛觀察的物體.拿一個近視眼鏡給“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現燭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視眼鏡則燭焰的像變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視眼鏡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 將光屏適當遠離凸透鏡 B.將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
C .將光屏適當移近凸透鏡或將蠟燭適當移近凸透鏡
D.同時將光屏和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
25、小明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如圖13所示,其中焦距為12cm的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位于50cm刻線處,光屏和點燃的蠟燭位于凸透鏡兩側。小明將蠟燭移至20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了燭焰清晰的像,則該像是倒立、 的實像(選填“放大”或“縮小”)。小明將蠟燭移至40cm刻度線處時,他通過凸透鏡看到了燭焰的像,則該像是 像。(選填“虛”或“實”)
物態變化
1、如圖是某種物質的凝固圖像.從圖中可知,該種物質的凝固點是,這種物質從開始凝固到完全凝固,大約持續了.
如圖所示,是晶體凝固的圖像是( )
3、在一個大氣壓下,對0的冰持續加熱到全部變成100的水蒸氣,圖中的四個圖象中,哪個是正確的( )
A B C D
如圖所示的四個物態變化的實例中,屬于液化的是( )
5、剛從酒精中拿出來的溫度計示數會變小,這是因為溫度計玻璃泡上的酒精( )
A.熔化吸熱 B.汽化吸熱 C.升華吸熱 D.液化吸熱
6、下列自然現象中,屬于液化現象的是( )
露的形成 B.霜的形成 C.冰的形成 D.冰的熔化
7、在“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中:
(1)除了燒杯.鐵架臺.石棉網.酒精燈.火柴.中心有孔的硬紙板.鐘表外,主要器材還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圖甲.乙所示,圖___________是水沸騰時的情況.
(3)下表是本實驗過程中不同時刻的溫度記錄.則該地水的沸點為__________,當大氣壓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標準大氣壓.
… 8 9 10 11 12 13 …
… 96 97 98 98 98 98 …
如圖所示是三位同學作出的水的沸騰圖像,其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
8、如圖所示,甲.乙兩圖是某個同學做“水的沸騰”實驗時觀察到的現象,其中能正確反映沸騰現象的是圖__________;圖丙是他根據實驗數據作出的溫度━━時間圖象,從圖中可以看出,水沸騰的過程中繼續吸熱,溫度_____________,看圖分析還可以知道,實驗地的大氣壓比標準大氣壓_____________(選填“高”.“低”或“相等”).
9、今年我國西南地區遭遇嚴重干旱,為減緩旱情某部空軍出動飛機在云層中播撒干冰(固體二氧化碳)實施人工降雨,靠干冰的 吸收大量的熱,使云中水滴增大,冰晶增多,形成降雨,其中冰晶在下落過程中 成水(以上兩空填物態變化名稱)
10、隨著科技的發展,過去“呼風喚雨”的神話已成為現實.人工降雨是用飛機在空中噴灑干冰(固態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氣中迅速吸熱_______,使空氣溫度急劇下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_______成小冰粒,冰粒逐漸變大而下落,下落過程中熔化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填物態變化的名稱)
10、請將下列現象所對應的物態變化名稱填在相應的橫線上.
(1)灑在地板上的水變干 ;
(2)初春的早晨大霧彌漫 ;
(3)放在衣柜里的衛生球消失 .
12、人工降雨時,常用飛機噴撒干冰(固態二氧化碳),這是利用( )
A.干冰熔化成液體從空中降下來 B.干冰的作用使空氣中的水蒸氣增多
C.干冰的熔化吸熱造成局部低溫,促使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
D.干冰升華吸熱造成局部低溫,促使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
質量與密度
1、下列關于質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100 g鐵比100 g棉花質量大
B.一根生銹的鐵棒,用砂紙把表層的銹除掉,鐵棒的質量不變
C.一艘油輪從沙特開往日本,船上裝有108kg的原油,平安抵達目的地,在此次運輸中,原油的質量由于地理位置變了,質量也變了
D.一瓶飲料,宇航員就是把它帶到月球上質量也不變
2、某一物體的質量大小決定于 ( )
A.物體的形狀 B.物體的狀態如溫度高低
C.物體內所含物質的多少 D.物體的位置和溫度
3、某同學調節托盤天平平衡時,發現指針停在分度盤的左側,如圖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應將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當他用天平測物體質量時,發現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左側(如圖甲所示),這時應該 (選填“增加”或“減小”)砝碼;當他在天平右盤中放入50g、20g和10g的砝碼各一個,并將游碼移到如圖乙所示的位置時,指針恰好指在分度盤的中央,則被測物體的質量為 g.
4、小剛用天平測量一鐵塊質量,他先把游碼撥到標尺的正中央對著的刻度上,然后旋動橫梁右端的螺母,使天平橫粱平衡,在天平左盤放上鐵塊,在天平右盤上放砝碼一只,砝碼一只,且將游碼撥到刻度線處時,天平再次平衡,則鐵塊的質量為( )
B. C. D.
在食用油、醬油、白酒和水這幾種常見液體中,密度最大的是( )
A、食用油 B、醬油 C、白酒 D、水
6、小明為了檢驗運動會中獲得的銅牌是否由純銅制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觀察銅牌顏色 B.測銅牌的質量 C.測銅牌的體積 D.測銅牌的密度
7、在生產和生活中,人們常以密度作為所選材料的主要考慮因素,下面屬于主要從密度的角度考慮選材的是( )
A.用塑料做電源插座的外殼 B.用鎢做電燈泡的燈絲
C.冬天,暖氣片中用水作為傳遞熱的物質
D.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場景中滾落的“石頭”
8、為了測定牛奶的密度,將一袋牛奶倒入燒杯中,測出牛奶和燒杯的總質量是320g,然后將其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量筒示數如圖所示,再測出剩余牛奶和燒杯的總質量是254g,則量筒中牛奶的質量為 g,體積為 ,牛奶的密度為 g/cm3.
9、把一個金屬塊放入盛滿酒精()的杯子中,從杯中溢出8g酒精,若將該金屬塊放入盛滿水的杯子中,從杯中溢出多少克水?
10、小麗和小明設計實驗“測量食用油的密度”,請你回答后面的問題:
(1)小麗的方案:用已經調節平衡的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向燒杯內倒入適量食用油,再測出燒杯和食用油的總質量,然后把燒杯內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內,讀出量筒內食用油的體積為;其測得食用油密度的表達式是:.
(2)小明的方案:在燒杯內倒入適量的食用油,用已經調節平衡的天平測出燒杯和食用油的總質量,然后將燒杯內的食用油取適量倒入量筒內,再測出燒杯和剩余食用油的總質量,讀出量筒內食用油的體積.即可測得食用油的密度.
(3)按_____________的實驗方案進行測量,實驗誤差可以減小一些;如果選擇另一種方案,測得油的密度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按小明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已測得燒杯和食用油總質量為.他將燒杯內的食用油取適量倒入量筒后,倒出油的體積如圖(甲)所示,燒杯和剩余油的總質量如圖(乙)所示,則小明測得食用油的密度為________.
第一章 走進實驗室
1.【考點】長度的估測D 2.【考點】測量結果的記錄D
3.【考點】測量結果的記錄【解析】在測量時,既要記錄準確值,也要記錄估計值,估計值只能是一位,即記錄數字中的最后一位.中前3位數字是準確值,“8”是估計值,而估計值應是所用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故可以寫成.C 4.【考點】刻度尺的讀數B 5. 【考點】實驗誤差C
第二章 運動與能量
1.【考點】參照物 地面(站臺) 車廂(座位) 火車 2. 飛機(駕駛員) 下3.A 4.D 5.B 7.B 8.C 9.A 11.AB 12.D
第三章 聲
1.【解析】由于月球上空沒有空氣,即沒有傳播介質所以聲音不能在月球上空傳播.C 2.C 3.532.5m 4.3400 1.83 5.C
6.A 7.D 8.B 9.A 10.C 11.C 12.B 13.D 14.甲圖音調較高,響度較大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1.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回答出光沿直線傳播即可得分)2.D3.D4.A 5.下降6.C7.B8.A9.C
10 11.A12.A13.C14.A15.當物距時,在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成一放大的像,由凸透鏡的成像規律知,即,將凸透鏡向光屏方向移動2cm,這時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像,這個像應是倒立縮小的實像,則,即,.綜合以上討論可知:B 16.B17.B18.B19.C20.A21.A22.實;正立23.同一高度上(或同一水平直線上);不完整;此結論只適合于凸透鏡成實像時,不適合凸透鏡成虛像時24.C25.縮?。惶?br/>第五章 物態變化
1.80\202.D3.A4.B5.B6.A7.(1)溫度計(2)甲,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一定質量的氣體,壓強越大,體積越小.(3)98,小于 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升高而升高,隨氣壓的降低而降低.此處沸點未達到,說明氣壓未達到1標準大氣壓.(4)乙,水的沸點是一定的,水的溫度達到沸點后,溫度不再上升.8. 乙 保持不變 低9. 升華 熔化10. 升華.凝華11. 汽化 液化 升華12.D
第六章 質量和密度
1.D2.C3. 右 增加 4.A5.B6.D7.D8. 66 60 9.10 10. (1);(2);(3)小明,偏大;(4)0.785x103
八年級物理計算題專項訓練
1.如圖所示,轎車從某地往南寧方向勻速行駛.當到達A地時,車內的鐘表顯示為9時05分;到達B地時,鐘表顯示為9時35分.求:
(1)轎車從A地到B地用多少小時?
(2)轎車從A地到B地的速度;
(3)若轎車仍以該速度繼續勻速行駛,從B地到達南寧需要多長時間.
2.一輛勻速行駛的列車長240米,2分鐘內通過了3600米的路程,這輛列車按此速度勻速通過一座長660米的大橋需多少時間?
3.芳芳一家利用國慶假日到貴陽玩,汽車行駛了一段時間,他看到了如圖所示標志.
(1)在不違規的前提下,若汽車以最快的速度行駛,從圖1的標志牌到貴陽需要的時間是多少min?
(2)若以圖2所示的速度行駛1.5h,通過的路程是多少km?
4.運行在南昌與上海虹橋之間的動車組D92次D93次列車的時刻表如下表:
南昌--上海虹橋 上海虹橋--南昌 運行距離
D92 8:10發車14:30到站 D93 14:50發車21:32到站 813km
根據上述列車運行時刻表的信息可知:
(1)D92次列車從南昌到上海虹橋所用的時間是多少min?
(2)D92次列車的平均速度為多少km/h?
5.某人乘坐出租車在平直街道上勻速行駛,如圖為他乘車到達目的地時的車費發票,求:
(1)出租車行駛的時間.
(2)出租車行駛的平均速度.
6.運用聲吶系統可以探測海洋深度,如圖所示.在與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聲吶向海底發射超聲波.如果經4s接收到來自大海底的回波信號.
(1)該處的海深為多少?(海水中聲速是1500m/s).
(2)在月球上能否用聲吶技術來測量物體間的距離?為什么?
7.現代汽車廣泛利用了倒車雷達,它在工作時會發出超聲波,這些聲波遇到障礙物時會反射回來,根據回聲到來的方位和時間,可以確定障礙物的位置.如圖,汽車利用倒車雷達發射聲波,經過0.01s后收到回波.如果聲波在空氣中傳播速度為340m/s.汽車此時離障礙物多遠。
8.電閃雷鳴時,我們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小明同學用停表測出從看到閃電到聽到雷聲的時間為4s,求發生雷電處到他的距離約有多遠?(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108m/s)
9.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為實現我國的探月計劃,向月球發射的激光到達月球并返回地面約需2.6s,則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是多少米?
10.體積為25cm3的銅球,其質量為89g,試判斷:
(1)這個銅球是空心還是實心的?
(2)若是空心的,則空心體積是多大?﹙銅的密度時8.9×103kg/m3﹚
11.小明收藏了一枚紀念幣.在上物理課做“測定物質的密度”實驗時,經老師同意后,小明準確地測得該紀念幣的質量是21克、體積是2立方厘米.求該紀念幣的密度,查密度表判斷它屬于哪種金屬?
12.有一件工藝品,測出其質量是2.8g,體積為0.2cm3,(金的密度為19.3×103kg/m3,銀的密度為10.5×103kg/m3),要有適當的文字分析說明和計算過程
(1)通過計算說明該工藝品是否是純金制成?
(2)如果不是純金的,若它是金銀合金,計算它含金多少克?(小數點后面保留1位)
甲
乙
圖1
A B C D
圖13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c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