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011高考時政熱點專題——關注利比亞撤僑行動【背景材料】背景一:利比亞有約500個部落,其中的三大部落是瓦爾法拉、阿祖維、卡達法,這三個部落的人口在總人口(642萬)中約占三分之一??ㄟ_法部落的領導人卡扎菲在過去42年里一直保持部落之間的力量均衡,并不斷肅清政敵,維護鐵腕政權。利比亞此次爆發的示威原本是反對卡扎菲長期執政和獨裁統治,并呼吁釋放被卡扎菲逮捕的政治犯的民主化示威。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示威演變成了部落之間的矛盾。和埃及、巴林等國的反政府示威不同,2011年2月21日,卡扎菲政府出動迫擊炮、戰斗機對示威群眾進行了血腥鎮壓,進而導致這次利比亞騷亂。背景二:從2011年2月22日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國務院決定成立應急指揮部以來,這里的燈光總是亮到天明。各方面信息在這里匯總。在利人員的安全是否得到保障?受傷人員能否得到及時救治?撤離人員有沒有足夠的食品衣物?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無不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密切關注。黨中央、國務院和全國人民的親切關懷和慰問,通過海上、陸地、空中等各種渠道不斷轉達到在利比亞被困人員中間,給他們以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各有關方面密切配合,積極采取切實有力措施,安全有序展開撤離行動。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國內各部門、軍隊、駐外使領館、地方政府和中資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截至北京時間3月2日23時10分,我國政府迄今掌握并有回國意愿的在利比亞中國公民已經全部撤出,共計35860人。撤離我國在利比亞人員行動已取得階段性勝利。背景三:在危難突發之際,一個國家有沒有“國家行動”,直接關系著國家在公民心中的分量。一個國家的“國家反應”,則直接檢驗著公民在國家心中的分量。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李紹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在此次利比亞大撤離中,“中國政府的反應是最快的”。從實際情況看,這種反應,不僅體現在行動的速度、動用的資源、動員的力量上,還體現在聯動協調上、國家間協作上。背景四:當數十萬各種膚色的撤離人群不分晝夜地涌向利比亞和埃及兩國邊境口岸時,中國駐外使館人員在運送自己同胞的汽車前徒步而行,冒著風險為車隊開路。當幾千名中國同胞將要臨時撤到僅有幾百名華人的地中海島國馬耳他時,中國馬耳他文化中心、中醫中心、孔子學院的教師、留學生、中資機構工作人員等全部動員起來,全力做好接待工作。 當同胞遇襲遭劫的時候,在利比亞中資公司的員工們相互救援,共渡難關。接到使館分批撤離的通知后,當地中資機構首先安排婦孺傷患走最短、最安全的撤離路線,大部分青壯年員工把較為艱險的道路留給自己,而走在最后的是機構負責人。無論是救援者還是被困者,在危險面前,許許多多普通人用實際行動體現了當代中國人的精神風貌。【知識精析】一、政治生活1.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利比亞發生騷亂后,黨和國家竭盡全力保護和撤離在利比亞受困人員充分體現了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2.生存權、發展權是公民的基本人權。我國憲法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內在要求。我國在這次利比亞撤離行動中的表現及所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實性。3.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保證,是公民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職責。在這次利比亞撤離行動過程中,無論是使館的工作人員、在利比亞等國家工作的中國教師與留學生、還是中資公司的員工身上體現出來的精神風貌足以說明他們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4.在我國,國家與公民個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國家尊重和保障公民個人的合法權益。在這次利比亞撤離行動中,我國舉國家之力來幫助受困的中國僑民撤離回國就說明了這一道理。5.我國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國家行政機關。其基本職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在這次利比亞撤離行動中,我國作出的反應和行動充分體現出我國政府切實實施保護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其它合法權益的職能。6.我國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衛者和人民意旨的執行者。其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其工作的基本原則是對人民負責。在這次利比亞撤離行動中,我國政府的反應和行動充分體現了上述道理。7.從根本上講,一個政府能否具有得到人民認可的威望和公信力是由國家性質決定的。從這次利比亞撤離行動中,我們可以看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政府的工作得到了最廣大人民的衷心擁護和支持,具有歷史上和當今世界中任何政府都無可比擬的權威。8.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它的宗旨。在這次利比亞救援撤離行動中,以胡錦濤總書記為首的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慰問,通過海上、陸地、空中等各種渠道不斷轉達到在利比亞被困人員中間,給他們以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各有關方面密切配合,積極采取切實有力措施,安全有序展開撤離行動。這些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性質與宗旨。9.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為本。黨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黨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保障人民的各項合法權益。從近些年發生的許多自然災害,到此次利比亞的中國公民大撤離,世人看到了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的實踐,發現了增強凝聚力的引擎。10.任何國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組成的。一個國家民族問題處理得好壞直接關系到該國家的統一、安定與繁榮。在處理民族關系上,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踐證明,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一大政治優勢,它使各族人民各得其所、和衷共濟,向世人展示了國家統一、政局穩定、經濟繁榮的景象。而利比亞在處理民族關系問題上則恰恰相反,與我國形成鮮明的對比。11.人口、領土、政權和主權是構成主權國家的基本要素。主權國家在國際社會中享有獨立權、平等權、自衛權和管轄權。在這次利比亞撤離活動中,我國政府表現出來的反應和行動就是行使管轄權的表現。12.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同時,當今世界仍很不安寧。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存在。局部沖突和熱點問題此起彼伏。發生在利比亞的這次騷亂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13.綜合國力是指一個國家生存和發展所擁有的各方面力量的總和。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這次利比亞撤離行動中,我們就可以感覺到祖國綜合國力的強大。二、文化生活1.中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勵中國人民幾千年來克服艱難險阻、戰勝內憂外患、創造幸福生活的強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勵每一個中華兒女共同創造祖國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人在海外,身處逆境時,對‘祖國’二字的感受愈發深刻。”某中資公司的一名員工的這句話充分體現出我國人民對中華文化的強烈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出了強大的民族凝聚力。2.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這次利比亞撤離行動彰顯出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氣魄,也體現出了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3.無論什么時候,愛國主義都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在這次利比亞撤離行動中,駐利比亞、希臘、馬耳他等國的我國使館工作人員、在利比亞等國家工作學習的中國教師和留學生、中資公司的員工的行為都充分表現出了我國公民的愛國主義精神。三、生活與哲學1.物質決定意識,這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利比亞發生騷亂后,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國務院也立即決定成立應急指揮部。這充分體現出了上述道理。2.意識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的特點,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面對利比亞騷亂中受困的中國公民,我國積極采取措施,進行救援和撤離充分體現出了意識的上述特點和作用。3.實踐決定認識,認識指導實踐。在這次利比亞撤離行動中,“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人為本”、“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想民所想、急民所急”等中國共產黨的這些執政理念不僅得到檢驗和證明,而且對這次撤離行動起到極大的指導作用。4.聯系是普遍的,這要求我們要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這次利比亞發生的騷亂不僅影響到利比亞本國政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且也影響到包括我國人民在內的其他國家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甚至還影響到國際社會。5.事物的聯系是多種多樣的,這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我國在處理利比亞受困人員問題上根據不同的條件、不同的情況來正確對待,取得了較理想的成果就堅持做到了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6.系統是由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系統的基本特征是整體性、有序性和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在這次撤離行動中,從中央到地方,從國內到國外,各有關部門、各個方面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中央統一部署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史上第一:數以萬計的中國人員分批有序撤離利比亞;海、陸、空聯動撤離中國在利比亞人員;同多國多方密切協調合作,保證撤離行動順利展開。這些成果的取得與我們正確運用系統優化方法是分不開的。7.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內部對立和統一關系的哲學范疇,簡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一。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它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出于一個統一體中;二是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即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國與家是一對矛盾,在利比亞的工作人員受困之時,他們的感受就充分說明了國與家的同一性。8.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們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利比亞發生騷亂后,黨中央、國務院本著特事特辦的原則,成立利比亞撤離行動應急指揮部,積極解決中國在利比亞受困人員的撤離問題。9.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社會實踐的主體。這要求我們必須樹立群眾觀點和走群眾路線。利比亞受困人員的成功撤離是黨中央和國務院堅持群眾觀點和走群眾路線結果。10.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正確的價值觀需要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黨中央、國務院、利比亞等國的我國使館工作人員、在利比亞受困人員的行為就是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選擇的表現。11.人的價值就在于創造價值,就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即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自己所屬的社會、他人及自己的需要。無論是利比亞騷亂的救援者還是被困者,在危險面前,許許多多普通人用實際行動都體現了當代中國人的精神風貌和自身的價值。12.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需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無論是利比亞騷亂的救援者還是被困者,在危險面前,許許多多普通人正確處理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用實際行動創造和實現了他們的價值。四、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1.國體決定政體,并通過一定的政體來體現;政體體現國體,并服務于特定的國體。適當的政體能夠鞏固國體,不適當的政體會危害國體。利比亞這次發生的騷亂在一定程度上與卡扎菲所建立的獨裁專制政體有關。2.專制與法制相對立,屬于政體的范疇。專制政體與民主政體是有區別的。民主與專制是尖銳對立的,專制政體和民主政體是對立的兩種政體。民主是對專制的否定,是相對專制、獨裁而言的。作為國家制度的民主,是指一種與專制制度相區別的國家制度,即在一定階級范圍內,按照平等的原則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來共同管理國家事務的制度。民主以政治權利平等和少數服從多數為基本特點,民主政體的政府依據憲法組成,依據憲法及各項法律的規定施政。專制制度以森嚴的等級制度、多數服從少數,全體服從個人為基本特點。在統治階級內部權力高度集中地掌握在個別人手中,對國家重大問題的決策個人專斷,即使在統治階級內部也不存在少數服從多數。因此,在專制國家中,即使在統治階級內部也沒有民主。從這次利比亞騷亂中,我們可以明確地看出專制政體的局限性,從而堅定我們發展社會主義民主道路的信念。 【創新精練】01.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田青政協委員說:“這次利比亞撤僑,短期內撤回幾萬人,救回的都最普通的平民,這是國家形象。這不只是國力強大的原因,而是真正做到了‘民為貴’。我認為,這應該是感動世界的中國國家形象!”田青委員說法符合政治生活的依據有①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②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內在要求③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④我國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其工作的基本原則是對人民負責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02.從2011年2月22日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國務院決定成立應急指揮部以來,這里的燈光總是亮到天明。各方面信息在這里匯總。在利人員的安全是否得到保障?受傷人員能否得到及時救治?撤離人員有沒有足夠的食品衣物?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無不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密切關注。這說明①我國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國家的行政機關②我國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是對人民負責③黨和政府履行保護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種合法權益的職能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宗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03.對于利比亞動亂的原因,一般認為主要由于總統卡扎菲的專制統治,以及受到近來席卷中東地區的抗議浪潮的影響。但事實上,這個國家正在陷入的分裂還有著深刻的根源。其中根源之一在于卡扎菲執政一定程度上利用部族之爭維持了統治,并將自己的部族提拔到關鍵的安全崗位和決策崗位?,F在,在利比亞的政治忠誠遭受嚴峻考驗之時,很多曾被卡扎菲冷落或壓迫的部落都在反對他。這給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警示是①應消除民族差別和民族矛盾②應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③作為中國公民應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④應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04.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國內各部門、軍隊、駐外使領館、地方政府和中資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截至北京時間3月2日23時10分,我國政府迄今掌握并有回國意愿的在利比亞中國公民已經全部撤出,共計35860人。作為主權國家,我國積極采取措施救援利比亞受困人員說明在國際社會中享有A.獨立權 B.平等權 C.自衛權 D.管轄權05.“人在海外,身處逆境時,對‘祖國’二字的感受愈發深刻,愈發親切?!敝袊娂瘓F二局駐利比亞項目經理楊學良感嘆說。這體現的文化生活的道理是A.人的意識受客觀環境的影響B.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C.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D.人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強烈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06.在這次撤離行動中,從中央到地方,從國內到國外,各有關部門、各個方面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中央統一部署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史上第一:數以萬計的中國人員分批有序撤離利比亞;海、陸、空聯動撤離中國在利比亞人員;同多國多方密切協調合作,保證撤離行動順利展開。這體現的哲學范疇的關系是A.物質與意識的關系 B.量變與質變的關系C.系統與要素的關系 D.個人與社會的關系07.“危難之時,國是我家,這是我們這幾天來最深切的感受?!边@是同胞撤離后的心里話。下列說法與上述觀點所體現的哲理一致的是A.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B.失之東隅 收之桑榆C.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D.禍兮福依 福兮禍伏08.材料一:自2011年2月15日爆發反政府抗議活動以來,利比亞國內局勢持續動蕩,造成的死傷人數難以精確統計。據當地一家醫學委員會提供的數據,目前已經至少228人死亡,另有1932人受傷。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援引相關報告稱,騷亂已經導致利比亞約1000人喪生。材料二:中國的“國家力量”在行動。而從撤離行動的各國情況對比看,顯然“中國反應”不僅增強了撤離中國公民的自豪和自信,也贏得了國際觀察家們以及一些國際媒體的稱贊。如美聯社報道稱,這是中國“最大規?!钡某冯x行動之一。法新社認為,中國為撤離中國公民,“啟動大規模的海陸空行動,動作迅速”。(1)上述兩則材料體現了當代國際社會的哪些道理? 材料三:當數十萬各種膚色的撤離人群不分晝夜地涌向利比亞和埃及兩國邊境口岸時,中國駐外使館人員在運送自己同胞的汽車前徒步而行,冒著風險為車隊開路。當幾千名中國同胞將要臨時撤到僅有幾百名華人的地中海島國馬耳他時,中國馬耳他文化中心、中醫中心、孔子學院的教師、留學生、中資機構工作人員等全部動員起來,全力做好接待工作。 當同胞遇襲遭劫的時候,在利比亞中資公司的員工們相互救援,共渡難關。接到使館分批撤離的通知后,當地中資機構首先安排婦孺傷患走最短、最安全的撤離路線,大部分青壯年員工把較為艱險的道路留給自己,而走在最后的是機構負責人。無論是救援者還是被困者,在危險面前,許許多多普通人用實際行動體現了當代中國人的精神風貌。(2)在利比亞撤離行動中,在危險面前,上述許許多多普通人的實際行動給我們實現人生價值的有益啟示有哪些? 【參考答案】01.【解析·D】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抓住題干的解題要求---政治生活依據。③屬于哲學范疇,排除含③項,即可得出答案,應選D項。02.【解析·D】題干材料主旨揭示了黨和國家領導人關注利比亞受困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故①說法雖正確,但與題意不符,排除含①項。③說法錯誤,作為政黨,中共不能行使國家職能,故排除含③項。②④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應選D項。03.【解析·B】從題干材料可以得出利比亞這次騷亂的發生與卡扎菲政府沒有正確處理部族的關系有關。這給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警示應是繼續堅持處理民族關系三原則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故應選②④,即B項。①說法錯誤,民族的某些差別和民族某些矛盾是可以隨社會的發展被消除,但有些差別和矛盾是不能消除的。③說法雖正確,但它是從公民角度講的,不符合要求,故排除①③。04.【解析·D】本題考查主權國家在國際社會中享有的權利,是一道基礎題。救援利比亞我國受困人員是我國在行使管轄權的表現,故應選D項。ABC三項不符。05.【解析·D】題干材料說明了人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強烈認同感和歸屬感,故D項符合題意。A項是從哲學角度說的,不符。BC兩項說法雖正確,但與題意不符。06.【解析·C】利比亞撤離行動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是由許多要素構成,撤離成功必須處理好系統與要素的關系,故應選C項。ABD三項明顯不符。07.【解析·D】“危難之時,國是我家?!边@體現了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依賴、相互轉化,故D項與之所體現的哲理是一致的,應選。A項的哲學寓意是從事物的整體和大局出發,才能看清事物本身。B項哲學寓意是告訴我們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要認識到事物在曲折中向前發展,C項哲學寓意是告訴我們真理是有條件的、具體的。故這三項皆不符,應排除。08.【解析】本題有兩問。第一問的解答需要注意兩點:一是當代國際社會的知識,二是結合材料一、二。從兩則材料中不難歸結出答案。第二問作為啟示類主觀題,從“認識”和“行動”兩個層次,圍繞實現人生價值這一主題進行組織表述。【答案】(1)①主權國家在國際社會中享有獨立權、平等權、自衛權和管轄權。在這次利比亞撤離活動中,我國政府表現出來的反應和行動就是行使管轄權的表現。②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同時,當今世界仍很不安寧。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存在。局部沖突和熱點問題此起彼伏。發生在利比亞的這次騷亂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③綜合國力是指一個國家生存和發展所擁有的各方面力量的總和。它是一個國家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從這次利比亞撤離行動中,我們就可以感覺到祖國綜合國力的強大。(2)①在實現人生價值過程中,我們應充分認識到人生的真正價值就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②人生價值的實現應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③人生價值應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