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材料題解析法對2011年備考政治啟示2010年各地的高考政治試題,就材料解析題型來看,多數題目貼近學生實際,難度適中,同學們能夠很快把握題目的有效信息,確定答題的范圍。但也有些題目形式新穎,靈活性較大;有些試題綜合性較高,同學們平時沒有必要的訓練很難考慮周全。同學們要想做好這類題型,必須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下面談談對今年各地高考政治材料解析題的幾點解法及其對2011年政治高考的備考啟示。 一、 解答試題要注意“兩個結合” 【例1】 (2010年山東卷第28題)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發展社會主義的重要載體。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06~2008年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情況 描述上圖所示經濟信息;揭示圖中兩條曲線之間的內在聯系。 【參考答案】 上圖顯示,2006~2008年,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與國內生產總值(GDP)都在快速增長。其中,文化產業增加值的增長率持續上升,GDP的增長率先升后降,且文化產業增加值的增長率一直高于同期GDP的增長率。 文化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快速發展有力地拉動了GDP的增長;GDP的增長為文化產業投資和文化消費奠定了物質基礎,有利于文化產業增加值的增長。 今年的高考政治多張試卷的多道材料解析題都考查了“兩個結合”——書本知識與黨和國家這一年來提出的方針政策相結合。這種試題既考查同學們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和靈活運用能力,也考查同學們對國家大政方針政策的理解和領會程度。山東卷第28題通過對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情況的對比,反映了文化產業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是提高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同學們在做題時就要做到“兩個結合”,對“文化與經濟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這個考點理解了,同時,也領會了我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政策,就能準確地把握命題者的意圖,從而有效地組織試題答案。 針對這種試題的特點,同學們在平時復習備考時該怎么辦呢 首先,要扎扎實實地復習書本知識,不能出現復習的盲點。同學們在復習考點時,對每個考點中所涉及的一些重要的概念和觀點不僅能夠準確表述,而且還要深刻領會其內涵,能夠結合時政熱點來分析說明。如復習“消費對生產的拉動作用”,我們可以結合“五一”小長假、“十一”黃金周的設立帶動了旅游和相關產業的發展;結合前不久國務院出臺的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的例子,從而感受宏觀調控的作用。 同時,同學們還要對國家的大政方針有所了解,特別是對黨和國家以及地方政府新近提出的一些方針政策要領會貫通。在復習熱點問題時,要對這一年內發生的重大熱點問題、與人民群眾生活緊密相連的問題,分別按照政治、經濟、文化、科技、體育、國際等方面進行梳理、整合,將你認為最重要的時事放在前面,這樣既便于突出重點,又能防止疏漏。同學們要學會根據熱點材料來輻射書本知識的方法,把熱點材料與不同的模塊知識聯系起來。 平時要迎著熱點問題上,經常用所學的有關知識思考這些熱點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如溫總理所說“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說明了什么道理 我們可以從經濟生活的角度分析其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本質、效率與公平的關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等知識點;從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則體現了我國的國體、政府的職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等重要的知識點。就2010年高考而言,“低碳”、“上海世博會”等都是熱門的話題,我們在平時復習備考時就要迎著這些熱點問題上,積極思考我國政府為什么要發展低碳經濟,我國政府努力辦好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意義各是什么等相關問題。 二、 綜合性的題目要學會歸納、整合知識 【例2】 (2010年福建卷第39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溫家寶總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讓社會更加公正、更加和諧。”對此,某報記者就“我心中的幸福”采訪了不同人群,以下是他們的看法。 從政治生活的角度,結合大學生對幸福的看法,談談國家怎樣才能讓人民生活得更有尊嚴。 【參考答案】 ① 國家制定相應的法律,保障公民有序參與政治生活,保障公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治權利及自由;② 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確保公民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③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堅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今年高考政治材料解析題中有一些試題帶有一定的綜合性,這類試題重在考查同學們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同學們在答題時如果僅僅從某個方面或角度來答題,答案就不全面,就會造成失分。福建卷第39題,審題時要注意從政治生活的角度,圍繞“人民生活得更加有尊嚴”這個中心來思考。同學們在答題時需要對整個《政治生活》綜合考慮,從國體、公民、政府、政黨、民族、宗教、政治制度等方面來組織答案。因此,同學們在做題時要認真審題,根據題目的要求,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來綜合考慮。 針對這類試題的解題特點,同學們如何復習備考呢 同學們要想做好這類綜合型的試題,必須在答題時認真審題,把握好答題的要求。除此之外,在考前復習備考時,要注意構建知識網絡,在頭腦中形成知識體系。高中《思想政治》每一個部分的內容都有一定的完整體系,同學們在復習備考時要注意歸納和整理,不要孤立地復習某一個或幾個知識點,要把知識點放在一定的體系中來把握。如復習《政治生活》時,我們可以構建如下的體系。其中,我國的國體是整本書最根本的內容,是整個體系的核心,其它的內容都是以它為中心,圍繞它來展開的。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與義務、政府的性質職能、政黨制度、民族宗教政策、外交政策等歸根結底都是由我國的國體決定的。 平時還要養成綜合思考的習慣,經常歸納知識、整合知識。養成這種習慣,有助于我們更加全面地理解知識,鞏固知識。 如從《經濟生活》的角度回答建國6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績給我們的啟示。答案有:要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地位,提高國家的宏觀調控水平;要繼續堅持和完善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要繼續堅持和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正確處理公平與效率的關系,讓分配制度充分調動人們的積極性;采取各種措施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實施走出去、引進來的戰略,把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和層次。 又如從《政治生活》的角度說明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取得巨大進步的原因。答案有: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各級政府切實履行各項職能;我國堅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國家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優惠政策和大力支持;少數民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等。 三、 要學會使用規范化的語言,使用政治術語答題 【例3】 (2010年全國卷Ⅰ第38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近些年來,國內接連發生重特大煤礦安全生產事故,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一批相關政府官員因此被行政問責。 據某省煤監局統計,該省中型煤礦百萬噸死亡率是大型煤礦的3.8倍,小型煤礦百萬噸死亡率則是大型煤礦的11.3倍。中小煤礦資源回采率一般只有20%左右。大量小煤礦和非法采煤點的存在,使管理部門難以準確掌握全省煤炭的實際產量,導致稅費流失嚴重。 該省2008年開始了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兼并重組改革。原有的2598家煤礦企業被整合為1000家,兼并重組后的企業規模不低于年產300萬噸。省政府明確提出,在兼并重組企業的準入上,堅持一視同仁的原則,“強進弱退,優進劣退”。在整合過程中, 一些企業資產以作價或參股的方式被合并,但有的資產作價偏低。此外,個別兼并企業涉足煤炭開采業務時間不長,要消化掉新兼并來的大量產能,短期內需要抽調和培養大批各層級的管理和技術人員,這將構成新的安全隱患。 運用經濟學知識,分析該省煤炭行業實行重組的意義。對于材料提到的重組中存在的問題,你認為應如何解決 【參考答案】 提高技術水平和煤礦安全生產水平;實現規模經濟;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稅費流失;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堅持市場原則,對資產作價進行科學評估;注重業務整合、強化安全生成管理。 今年高考很多試題要求同學們在答題時必須使用專業性語言。全國卷Ⅰ第38題的答案中出現了“提高技術水平和煤礦安全生產水平”、“規模經濟”、“提高資源利用率”、“稅費流失”、“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資產作價評估”等專業性的語言。因此,同學們要想做好這類試題,就不能使用太生活化的語言,使答案顯得蒼白無力。 針對這類試題的特點,同學們在復習備考時除了要具備扎實的知識,平時在學習時還要善于積累,要積累一些常用的政治術語。多關注時事熱點,多學習黨和國家提出的一些新的方針政策。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 四、靈活性較大的試題要找準考點,圍繞考點答題 【例4】 (2010年江蘇卷第35題)重視和善于學習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碰撞激蕩的多元文化,為了進一步完善黨的執政方式,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重大戰略任務。 運用《政治生活》的知識,闡述建設學習型政黨對完善黨的執政方式的意義。 【參考答案】 努力學習和掌握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是保持黨的先進性、提高執政能力、不斷完善執政方式的要求。建設學習型政黨,有利于遵循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實現科學執政;有利于堅持為人民執政、支持人民群眾當家作主,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實現民主執政;有利于堅持依法治國,發揮黨的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實現依法執政。 今年一些地方的政治試卷問題的設問形式都較為新穎,考查的方式更加靈活。同學們一時難以把握題目的意思并確定答題的范圍。江蘇卷第35題,表面上看這個問題好像是一個時政題,很難用書本知識回答。但通過仔細審題,我們就會發現該題考查的是對黨的執政方式的理解。它不僅要求同學們要知道黨的執政方式有哪些,而且還要理解它的內涵。因此,同學們在答題時要結合這個考點才能把該題做好。事實上,這類試題并不難,它重在考查同學們的靈活應變能力。只要同學們在審題時更加細心,抓住題目中的關鍵詞語,就會撥開迷霧,發現該題所要考查的考點。然后,圍繞該題所涉及的考點答題,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同學們要想做好這類試題,平時復習備考時就要做到不能死讀書本,要真正理解考點的內涵,要注意把一些易混的概念和觀點區分開來。平時還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審題能力,審題時要注意抓住題目的關鍵詞語,仔細比較該題與以前熟題的異同,從而來確定該題要考查的考點,圍繞考點來答題。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