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專題九】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生活哲學第3單元)【命題趨向】本專題集中講述唯物辯證法相關知識,包括聯系、發展、矛盾和創新四個方面的內容。本專題不僅在教材知識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內容。其中重點考查的知識點有: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系統優化方法、發展的普遍性、發展前進性與曲折性辯證統一、量變與質變、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辯證否定和創新意識等。從近幾年高考考查形式看,既有選擇題也有主觀題,這就要求在2011年高考備考復習中,要做好兩個方面工作:一是立足教材基礎知識,形成框架體系。本專題要抓住三大觀點,一個意識。即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矛盾的觀點和創新意識。二是關注年度重大熱點問題,結合建國60多周年、十七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熱點問題,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點透視】㈠重點內容1、整體與部分辯證關系⑴辯證關系:①區別:a含義不同:整體是全局、全過程;部分是局部、各階段。b地位、作用、功能不同:整體居于主導地位,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部分處于被支配地位,服從和服務于整體。②聯系:a相互依存:整體是部分構成的,離開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離開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b相互影響: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影響部分;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⑵方法論:①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②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2、量變與質變辯證關系:⑴辯證關系:①區別:含義不同。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是一種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質變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②聯系:a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b事物的發展總是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循環往復,不斷前進。⑵方法論:⑴要重視量的積累,⑵要果斷地抓住時機,促成質變。⑶要堅持適度原則。3、辯證否定觀⑴世界觀: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發展、聯系的環節,是實現新事物產生舊事物滅亡的根本途徑,其實質是揚棄。⑵方法論:樹立創新意識,堅持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㈡難點內容1、正確理解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⑴要明確兩者是辯證統一的。首先,二者是相互聯結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再特殊的事物,總是與它同類的事物有某種共同點,總是具人同類事物的一般規律,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沒有的。其次,二者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二者的區分是相對的,它們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是由客觀世界范圍的極其廣大和事物發展的無限性決定的。⑵要走出兩種認識上的誤區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不是“多數和少數的關系、整體和部分的關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從事物的性質上來講的,二者的關系是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的關系,而多數和少數、整體和部分是從范圍上來講的,可見有根本的區別。②不能說“普遍性包含特殊性”。因為各種特殊性、個性是千差萬別的、豐富多彩、具體生動的,而普遍性、共性是拋開了事物各自特殊的東西,是拋開了許多豐富多彩、具體生動的個性、特殊性,只是概括、抽象出了它們的共同的本質。2、正確理解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關系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區別 外延不同 主要矛盾就是復雜事物中所包含的“諸多矛盾”相互比較而言的。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個,而次要矛盾則可以多個 矛盾的主要方面則是就“同一矛盾”的雙方比較而言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個,而次要方面也只有一個內涵不同 主次矛盾講的是“矛盾體”,可以稱為“一個”或“一種”。正因為主次矛盾都是“矛盾體”,其內部都包含著矛盾的雙方,所以主次矛盾都有各自的矛盾的主次方面 矛盾的主次方面講的是“矛盾側面”,所以,只能叫“一方”或“方面”作用不同 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發展的進程,其原因是主要矛盾處于支配地位,起著決定作用 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其原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過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又支配著矛盾的次要方面方法論意義不同 主次矛盾關系的原理,要求做工作要抓住重點、抓關鍵、抓中心,但又不能忽視一般 矛盾主次方面關系的原理,要求看問題要把握本質和主流,但又不能忽視支流實踐方面的不同 做題時判斷主要矛盾可注意以下字眼,如“重點”“中心”“關鍵”“多數”等 做題時判斷矛盾的主要方面可注意以下字眼,如“主流”“方向”“大局”“性質”“主體”“優劣”等聯系 都是講矛盾發展的不平衡性問題,都是矛盾特殊性的兩種情形都是重點論所要把握的重點主要矛盾當中也存在著矛盾的主要方面,兩者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而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3、全面理解矛盾分析方法是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⑴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是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聯系的根本內容是矛盾,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矛盾,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矛盾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人們認識世界,就是認識事物的矛盾;人們改造世界,就是解決事物的矛盾。所以,矛盾分析法,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⑵掌握矛盾分析法,就是要堅持一分為二的矛盾分析法,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認識方法;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⑶矛盾分析方法的精髓——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㈢易混點1、人們建立具體的聯系是對聯系客觀性的否定。(×)辨析:人們建立具體的聯系是從聯系的客觀內容和客觀條件出發的,并不是主觀地臆造一些聯系;而且新的聯系一旦建立,同樣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2、只有質變才對事物的發展具有實際意義。(×)辨析: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對于事物的發展來說,量變、質變同樣有意義,我們不能強調一點而否定另一點。3、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矛盾。(×)辨析:兩個毫不相干的事物如果不在同一個統一體中,就不能構成矛盾,只有在一定條件下,它們同處于同一個統一體中時,才能構成矛盾關系。【真題研析】1、(2010高考·全國新課標卷23)生活在我國長江流域的中華鱘被譽為“活化石”。2009年10月4日,我國某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實現了中華鱘全人工繁殖。這是人類在保護這一瀕危物種過程中取得的重大技術突破,具有里程碑意義。從聯系的觀點看,人工繁殖中華鱘的成功說明①離開了人為事物的聯系,自然事物的聯系就不能實現②認識事物的本質聯系,能引導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轉化③發揮主觀能動性,人可以創造有利于實踐的具體聯系 ④離開了事物的真實聯系,主觀能動性就不能發揮作用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解析】 B 人工繁殖中華鱘的成功說明人們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正確認識和把握事物的真實的、本質的聯系,建立新的具體聯系,故②③正確。①錯誤,聯系是客觀的;④不合題意,題干強調的是需要發揮主觀能動,而非強調聯系客觀性的制約。2、(2010高考·福建卷36)北極熊變瘦了!科學家說,由于污染增多,污染物進入北極熊體內使其體型縮小;全球氣候變暖,海洋冰面減少,北極熊要花費更多的能量獵食,這樣就限制了它的生長。下列選項中與“北極熊減肥”現象所蘊含哲理相一致的是①水集魚聚,木茂鳥集 ②對癥下藥,量體裁衣③上律天時,下襲水土 ④物我一體,心物一體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解析】A 本題旨在通過典型素材,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北極熊減肥”現象體現的是根據氣候變化,主動做出調整,以適應環境,求得生存,體現的是聯系的條件性,①③ 符合。②體現的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④體現的是意識的能動作用。3、(2010年高考·江蘇卷31)針對中小學辦學中存在的偏離國家課程計劃、片面追求升學指標、學生在校集中學習時間過長等問題,2009年6月江蘇省教育廳頒布了深入人心的實施素質教育的“五嚴”規定。這表明A.制度創新是社會變革的先導B.理論創新決定實踐創新C.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D.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解析】D 本題考查考生對信息的獲取與解讀能力。江蘇省教育廳頒布的“五嚴”規定是依據中小學中存在的問題而做出的,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表現,故D正確。A、B、C不合題意。4、(2010年高考·上海卷20)到“十二五”末,本市人口年齡結構失衡的矛盾將更加突出。為此,有關部門提出,應加快研究和推行多種養老模式,以提升社會服務水平,提高人們生活質量,推進社會進步,材料體現的哲理有A.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的性質 B.矛盾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C.矛盾的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起決定作用 D.矛盾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動力【解析】D 本題考查考生對信息的解讀與獲取能力。“本市人口年齡結構失衡的矛盾”促使“加快研究和推行多種養老模式”,故D符合題意。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A錯誤;矛盾是客觀的,B正確;C說法錯誤。5、(2010年高考·天津卷10)亞洲有一種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長達幾千米,人們幾乎看不到它的生長。第6年雨季到來時,它鉆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長到30米高。這種現象反映了A.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 B.只要發生量變,就有質的飛躍C.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D.認識事物要堅持整體與部分的統一【解析】A 本題考查運動、靜止、發展觀、聯系的知識。毛竹5年地面看不見生長,但在地下生長,,它鉆出地面后的快速增長,反映的是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B項說法絕對化。C、D項與題意不符。【模擬演練】一、選擇題: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意的。1.2010年是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10周年。經過10年的開發建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邊疆穩定,各項事業都取得顯著成就,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創造了條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哲學依據是①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②尊重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③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④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2010年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將落在經濟結構調整、提升開放水平等四個方面。這啟示我們要A.善于抓住重點B.著重把握主流C.看到重點中的兩點D.重視適度原則3.云南省的水資源豐沛,在全國排第三位,但因缺乏必要的水利設施,特別是缺少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水資源利用率只有6%。因地制宜,抓緊建設一批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對于建立長效抗旱機制有重要意義。材料主要體現了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②量變必然引起質變的道理③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④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是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7個中央一號文件,文件強調,2010年的農村工作,要把指導統籌城鄉發展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要求,把改善農村民生作為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內容,把擴大農村需求作為拉動內需的關鍵舉措,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任務,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推進城鎮化作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持久動力,按照穩糧保供給、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統籌、強基增后勁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農業農村工作,繼續為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做出新的貢獻。這主要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①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②要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 ③整體具有局部所不具備的功能,居于主導地位 ④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5.2010年1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2010年至2012年廣電和電信業務雙向進入試點, 2013年至2015年總結推廣試點經驗,全面實現三網融合發展。材料主要體現的哲學道理是A.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統一B.矛盾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辯證統一C.對立性與統一性辯證統一D.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6.2010年8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強調,下半年要繼續落實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同時嚴格執行差別房貸政策(擁有二套房的貸款申請人將執行“首付不低于5成,利率上浮10%”),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材料體現的哲學道理有( )①物質決定意識 ②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 ③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④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7.俄國哲學家別林斯基說:“沒有否定,人類歷史就會變成停滯不動的臭水溝。”這啟示我們A.要拋棄肯定,樹立正確的否定觀B.要敢于否定一切,樹立辯證否定觀C.要敢于否定,樹立創新意識D.要敢于蔑視權威,否定歷史8.2010年1月1日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啟動,這將使雙方貿易更加便利,貿易量大大增加,對外國直接投資的吸引力會更強,將創造數百萬個就業崗位,同時還會促進中國的消費,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這表明①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聯系是主觀的③事物的聯系是人為的 ④人為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9.2010年6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重啟匯改,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并繼續按照已公布的外匯市場匯率浮動區間,對人民幣匯率浮動進行動態管理和調節。權威人士認為,如果人民幣盲目升值,將對中國的經濟、金融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可謂弊大于利,得不償失。權威人士的觀點主要說明( )A.辦事情要善于抓住重點B.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C.看問題要分清主流與支流D.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10.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而改之。”孔子對知識的態度體現的哲理是①一分為二 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③辯證否定觀 ④掌握系統優化方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11.2010年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推進西藏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工作。會議強調,做好西藏工作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事關國家安全,事關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和長遠發展,必須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發展路子,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緊緊抓住發展和穩定兩件大事,努力建設團結、民主、富裕、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西藏。請運用所學生活與哲學知識,簡要分析上述材料所體現的方法論原則。12. 2010年7月12日,如火如荼的南非世界杯落下了帷幕,也給世人留下了許多話題……話題一:西班牙奪冠西班牙隊創造了歷史,他們第一次闖入世界杯決賽就捧起了大力神杯。西班牙的華麗足球讓人們印象深刻,有媒體報道了西班牙奪冠的主要秘訣:秘訣一:“三線均衡,陣容齊整”。西班牙隊的陣容平衡,后防、中場、前鋒,人才濟濟、搭配合理,在比賽中能夠達到最佳的配合效果。秘訣二:“強大的頭腦和激情”。熱情奔放的西班牙人,球風也同樣地“西班牙”、激情不僅使他們贏得了觀眾,也贏得比賽。秘訣三:“重視訓練的科學性”。西班牙隊每天科學合理地安排訓練,讓隊員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狀態。話題二:誤判有人認為,誤判影響了比賽的公平性,英格蘭和墨西哥兩支球隊都因為遭到誤判或多或少影響了比賽結果。也有人認為,誤判同時也促使先進的科技手段更多運用到足球場,如國際足聯正考慮引進電子裁判等方式,從而促進比賽公平,推動足球運動發展。(1) 從西班牙隊獲勝秘訣中,你分別獲得了哪些哲學感悟?(2)請運用唯物辯證法有關知識,談談誤判對足球運動發展的影響。【參考答案】1—5:BACCA 6—10:DCCCA11.①要堅持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做好西藏工作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事關國家安全。②要發揮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推進西藏跨越式發展必須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③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走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發展路子。④要善于把握主要矛盾,抓住重點,推進西藏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工作,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緊緊抓住發展和穩定兩件大事。12.解析:回答第(1)問要結合材料中的三項秘訣:“三線均衡,陣容齊整”體現了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原理;“強大的頭腦和激情”體現了意識的能動作用;“重視訓練的科學性”體現了規律的普遍性和客觀性。回答第(2)問要求是唯物辯證法的知識,要運用矛盾的觀點和聯系的觀點進行分析。答案:(1)①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原則要求我們既要從整體著眼、顧全大局,又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西班牙隊正是靠三線均衡、陣容齊整,講究配合,增強了整體實力。取得了冠軍。②意識對物質只有能動作用,意識對人的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西班牙人強大的頭腦和激情幫助他們不斷的贏得比賽。③規律的普遍性和客觀性要求我們要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西班牙隊重視訓練的科學性,遵循運動規律,為他們奪冠創造了條件。(2)①矛盾就是對立統一,要求我們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一方面,誤判破壞了足球比賽的公平性,另一方面,誤判也促進了裁判科技的不斷進步,促進足球運動的發展。②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相統一,誤判使足球運動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曲折,但從長遠來看,人們為解決誤判問題的努力又將促進足球運動的發展。( http: / / www. / )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