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一單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導學案<課前預習案>一.時政鏈接1.2010年11月份,CPI又一舉突破了5%的警戒線,創造了28個月以來的最高點,進一步加大了民眾對來年通脹的擔憂。也因此,在12月12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穩定價格總水平被放在首要位置。2. 2011年1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屬學及材料科學家師昌緒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內科血液學專家王振義榮獲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向他們頒獎。3. 2010年10月以來,河南、山西、河北、山東、江蘇、安徽、陜西等省降水量與常年同期相比偏少,部分冬麥區發生旱情。截至2011年1月,北京遇40年來最嚴重干旱,山東局部遭200年一遇特大干旱。4.北京時間1月24日21時32分左右,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機場抵達大廳內發生自殺式炸彈爆炸,截止25日上午,已造成35人死亡180人受傷。俄羅斯安全部門官員25日說,爆炸可能是一名女性自殺襲擊者所為。5.馬英九2月17日下午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專訪時指出,兩岸關系的現狀是“不統、不獨、不武”,兩岸以追求和平與繁榮為目的;目前應是60年來最穩定的情況。他會要求政府在公文當中稱對岸為“中國大陸”、“大陸”或“大陸地區”,而不是稱呼“中國”,是因為“憲法”的定位就是“中華民國的大陸地區”。6.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2月17日在平壤萬壽臺藝術劇場舉行元宵音樂會,邀請中國駐朝鮮大使館工作人員和常駐平壤的中國新聞機構、中資機構和留學生共度元宵佳節。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金正恩 ( http: / / www.21cnjy.com / " \l "#" \t "_blank )等出席。7.“十二五”期間,中國航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 " \l "#" \t "_blank )科工集團公司將完成新一代導彈武器裝備的研制和生產交付,形成全域覆蓋、攻防兼備、軟硬結合、懾戰并舉的導彈武器裝備體系,具備有效應對陸、海、空、天、電多種威脅的能力,同時積極拓展非傳統安全軍事領域。8.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從加快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積極穩妥地推進公立醫院改革五方面明確了17項具體工作任務,并劃定了承擔各項任務的責任部門。9.2月13日,中石化集團稱,與去年下半年柴油供應緊張時期相比,目前中石化柴油庫存量增長了93%,日加工量和庫存量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而2月份,中石化繼續滿負荷安排原油加工量,計劃安排原油加工量環比再提高2.4%。 二.夯實基礎第一課 生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1、國家⑴ 本質:國家是 進行階級統治的工具。⑵ 根本屬性: 是國家的根本屬性。⑶ 國家性質的決定因素:國家的性質是由 決定的。2、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⑴ 我國的國家性質: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 領導的、以 為基礎的 的國家。⑵ 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最大特點:就在于它與 掌握的國家政權不同,對 實行民主,對 實行專政。⑶ 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 。⑷ 在我國,人民民主具有 和 。3、公民的政治權利⑴ 含義:公民依法參與 、管理 、表達 的權利和自由。⑵ 內容1 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公民依法享有選舉 和被選為 的權利。 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行使這個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 和 。② 政治自由 :公民有言論、出版、 、 、 、 、 的自由。③ 監督權公民的監督權是指公民有監督一切 和 的權利。它包括批評權、 、 、 和 等。4、公民的政治性義務⑴ 含義:公民對國家、社會應承擔的 。⑵ 內容①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 ,也是實現公民的政治權利和其他權利的 。②憲法和法律是 和 相統一的體現,是公民根本的 。③維護國家 、 和這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保證,是公民 精神的具體體現。④第二課 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一).民主選舉1、①從選民的角度看,選舉可以分為 ______和________比較二者有哪些不同?(如:含義、優點、局限)A、由選民直接投票選舉的方式是________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局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先由選民選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們代表選民選舉,這種選舉的方式是_______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局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從候選人的角度看 ,又可以分為______和________比較二者有哪些不同?(如:含義、優點、局限)A、為了使選票相對集中,選舉時一般需要事先確定候選人。如果正式候選人名額與應選名額相等,就是________;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局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如果正式候選人名額多于應選名額,則是________。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局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民主決策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①含義:公民向___________反映意見、提出建議,參與民主決策。②意義:拓寬 ,是決策機關 的重要前提。2、專家咨詢制度①含義: 專家學者利用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等,對__________ 較強的重大事項進行分析論證。②意義:有利于集中_____________,提高決策的___________。3、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①含義:決策機關將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項決策進行 ,公民在真正了解決策的有關內容后,____________________。②意義:公民享有對涉及公共利益的決策的__________,這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___ _ ,有利于增強決策的 和公民的 。4、社會聽證制度對同公共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公民還可以通過_______________參與決策,聽證于民的目的是為了 。 5. 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重大意義①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有助于決策充分 ,體現決策的 ;②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有利于決策廣泛 ,增強決策的 ;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有利于促進公民對決策的 ,推動決策的 ;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有利于 ,增強公民的 。(三)、民主管理實行 和 ,以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直接行使 ,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 ,是 最有效的途徑。1、我國的村民自治(1)村民委員會的性質、地位和作用。村民委員會是村民 、 、的基層群眾性 。(2)廣大村民參與村務管理的途徑和方式(村民自治的內容)①直接選舉村委會成員自己選舉當家人是 的基礎,也是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 。②通過 等形式參與決策和管理。凡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情,都由村民會議按照的原則討論決定。③通過 或 等形式規范村民和村干部的行為。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規民約等形式,是村民規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為,運用民主的辦法來管理村里的 ,實現“、 ”的有效途徑。④通過村民自治實踐,廣大村民創造了、 、 等形式,保證村民能夠切實監督村干部的行為和村委會的工作,使村民自治逐步走上了 、的軌道。2、我國的城市居民自治(1)居民委員會的性質、地位和作用①居民委員會是居民 、 、的基層群眾性 。②在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管理居民的和 ,調解 ,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建議等方面,居民委員會發揮著重要作用。(2)廣大居民參與社區民主管理的形式和途徑(城市居民自治的內容)①居民委員會成員由居民 產生②凡涉及居民 的重要事務,要提請居民會議討論決定。③居民委員會實行 ,定期向居民會議匯報工作,接受居民的 和 。(四).民主監督民主監督方式的比較表:信訪舉報制度 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 輿論監督制度區別[ 含義不同方式不同 信函、電話、手機短信、走訪、當面指出等 通過人民代表大會以議案、質詢的方式 電視、廣播、報紙、雜志、圖書等特點不同 是我們行使監督權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我們實行民主監督的有效方法作用不同 為公民行使監督權提供了有力保障 使公民行使監督權、參與民主監督得以真正地落實,得到切實的保障 在對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監督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相同點 都是實行民主監督的方式,在民主監督中發揮重要作用都有利于改進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工作,有助于激發廣大公民關心國家大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的主人翁精神不論哪種方式,都要遵守法律,依照規則和程序辦事此外,還有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等活動。三.知識梳理前言: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構成了社會生活的有機整體。經濟和政治的關系:經濟決定政治,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對經濟有反作用。政治的實質是階級關系和階級斗爭,根本屬性是階級性。我國當前最大的政治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一單元公民的政治生活,包括二課:第一課“生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第二課“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以及綜合探究——有序和無序的政治參與。第一課生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包括三框:人民民主專政——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政治權利和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準則;政治生活——崇尚民主與法制。第一框“人民民主專政: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包括兩目:廣泛真實的民主;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正義的事情。第二框包括兩目:神圣的權利,莊嚴的義務;參與政治生活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則。第三框包括兩目:當代中國人的政治生活;中學生如何參與政治生活。第一框“人民民主專政——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知識要點:1 、國家的產生(注意:國家是歷史范疇,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國家不是隨著階級的產生而產生的,而是隨著階級斗爭的產生而產生的;國家的產生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國家的本質是階級統治的工具(能夠從理論上進行分析和理解);階級性是國家的根本屬性(西方社會理論認為國家是契約的產物,這種觀點否認了國家的階級性);國家的類型 。2 、國家的性質(知道國家的性質也叫“國體”、識記國家的性質的含義;理解國家性質的決定因素——統治階級的階級性質決定著國家的性質)。3 、我國的國家性質(識記我國的國家性質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知道我國國家性質的另一種表述——人民民主專政;人民民主專政的特點:對人民實行民主,對敵人實行專政;為什么說“人民民主專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專政”、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4 、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人民民主的廣泛性體現在民主權利的廣泛性和民主主體的廣泛性兩個方面;對于人民民主的主體所包括的內容要熟悉;民主的真實性主要表現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制度保障、法律保障和物質保障;其中的制度保障指的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對于教材P6的人權是具體的、相對的問題要有所了解;人民民主專政的專政職能)。5、民主和專政的關系(新教材對此只是在P7作了一個探究,但仍需掌握。理解和掌握民主及專政的含義。對于民主的含義要全面理解——民主是歷史范疇;民主總是屬于統治階級,不存在抽象的、超階級的、全民的民主;統治階級的民主就是被統治階級的專政;實行民主制的國家同樣有專政的職能;辨析題:專政就意味著消滅民主)。6、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正義的事情(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人民民主專政被賦予的四個新的時代內容)。第二框“政治權利和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準則”的知識要點:1 、權利和義務的各自特點(提示:權利是法定不可剝奪的,但是可以放棄;義務不可以放棄;知道政治生活的全部內容是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2 、公民的政治權利的含義和包含的內容(提示:公民的權利和公民的政治權利有所區別;享有選舉權的規定;選舉權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行使選舉權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基礎和標志;政治自由所包含的內容,政治自由的地位;一定要掌握P9中自由和法律的關系,高考題曾考過;要識記公民的監督權所包含的內容)。3、公民的政治義務(公民的政治義務包含的內容;對于其中的一些關鍵結論要識記)。4、公民參與政治生活要把握的基本原則(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平等地享受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平等地適用法律;要準確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對于權利和義務的關系要能夠從四個層次上去識記和理解;千萬不要認為多履行義務就可以多享受權利;辨析:在現實生活中,有人只享有權利而不履行相應的義務,這說明權利和義務是可以分離的;對于權利和義務統一的原則所提出的兩個要求要識記;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在教材中講得較少,要結合課件的內容進行掌握)。第三框“政治生活:崇尚民主與法制”的知識要點:1、中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主題——崇尚民主與法制。2、政治生活的主要內容(提示:政治生活的基本內容、重要內容、有機構成部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所代表的內容各不相同,千萬不要混淆;對于“參加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中的內容要識記;知道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技術建設的重要目標;知道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3、中學生怎樣參與政治生活(明確政治生活的作用;學習政治知識;貴在實踐。結論:政治生活的內容更多地涉及社會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問題。)第二課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包括四框: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其中第一框“民主選舉”,包括兩目:選舉方式的選擇;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其中第二框“民主決策”,包括兩目:參與民主決策的多種方式;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其中第三框“民主管理”,包括兩目:最廣泛的民主實踐;中學生需要參與民主管理。其中第四框“民主監督”,包括兩目:民主監督的方式;負責地行使監督權利。第一框“民主選舉”的知識要點:1 、選舉方式(從選民的角度——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從被選者的角度——等額選舉和差額選舉)2、各種選舉方式的優缺點(提示:各種選舉方式都既有優點,又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籠統地說哪種選舉方式最好。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區,采用何種選舉方式是不同的。直接選舉又叫普選,被認為是最公正的選舉方式。)3、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所適用的范圍(提示:對于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的范圍一定要牢記,千萬不要把混淆兩者。)4、制約選舉選舉方式的主要因素(社會經濟制度、物質生活條件、選民的文化水平);5、我國的選舉方式(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相結合;選舉方式的選擇必須體現國家性質,與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符合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6、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提示:這個知識點是要求中學生能夠對選舉的重要性有所認識,要懂得公民應當如何行使自己的選舉權。辨析題:“選舉與我無關”“選誰都可以”。)第二框“民主決策”的知識要點:1、對教材P19的探究要有所了解——精英決策和民主決策(提示:這個探究的場景或材料需要引起重視,它和后面講的服務型政府、對人民負責的政府有所關聯。)2、民主選舉和民主決策的內在聯系。3、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多種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專家咨詢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聽證制度。提示:通過表格,從這四種民主決策方式的內容、方式、依據和意義去掌握。)4.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的重大意義(從決策者的角度、從公民的角度;提示:公民不是直接參與國家的管理,但公民可以直接參與民主決策。要注意,以上四種公民直接參與的民主決策方式,目的在于提高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和可行性,不要認為決策是由公民作出的,決策的最終制定權在于相關的國家機關。)第三框“民主管理”的知識要點:1、基層民主管理——一最廣泛的民主實踐(提示:基層民主自治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2、村委會和居委會屬于基層自治組織,不是地方政權機關、不是地方權力機關。3、村民委員會(性質、目的;能夠從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四個方面,加強理解。)4、居民委員會(性質、居委會的重要作用、對于相關法律規定的闡述要有所了解。)5、基層民主自治的意義(公民參與民主管理的意義)第四框“民主監督”的知識要點:1、民主監督屬于公民的政治權利中的監督權的范圍。2、公民監督權的具體形式和內容(批評建議權、申訴訴訟權、控告檢舉權)。3、民主監督的渠道和方式(信訪舉報制度、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輿論監督制度、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提示:對這幾種民主監督的方式,能夠從含義、方式、特點、作用等四個方面去加以掌握。)4、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提示:這和第三單元講的有關人大代表的知識有所聯系,要了解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發揮作用的流程、要對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的特點和作用加以識記。)5、實行民主監督的意義。6、公民如何行使監督權利(勇于行使監督權、依法負責行使監督權——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如實反映情況;采取合法手段。)綜合探求:有序和無序的政治參與(這個知識點非常重要,尤其是隨著中國民主政治的不斷發展,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也必將成為中國民主政治的突破點。在高考備考時需要注意。)1、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和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2、有序和無序的政治參與的區別。3、有序的政治參與和無序的政治參與的正副效應。4、如何做到有序的政治參與(三個必須——必須遵循國家的法律、規則和程序;必須依法行使權利;必須履行義務,堅持權利與義務的統一)<課堂探究案>一.2010年高考題1、(2010高考·浙江卷33)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到處推銷其民主,但事實上這種民主內含著一系列矛盾,如①理論上國家代表全社會利益與實際上國家保護資本特殊利益的矛盾②政治法律形式上的平等與社會經濟事實上的不平等矛盾③民主主體的多樣性與民主表達機制單一性的矛盾④代議制下局部利益與公共利益的矛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2010高考·全國新課標卷18)2010年,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新修改的選舉法規定,全國人大代表名額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相同的原則分配,將農村與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比例,由原來的4:1改為l:1。這一修改的意義在于①從制度層面消除城鄉選舉差別②在立法和制定重大決策層面更好地維護農民的利益③拓寬農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渠道④保證人大代表平等地行使權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10年高考·山東卷21)自1953年以來,我國農村與城市每一名全國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的比例經歷了從8:1到4:1再到1:1的變化。這一比例的變化體現了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更加廣泛②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進一步發展③選舉制度要與社會發展相適應④人大代表的選舉更具有平等性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4、(高考·廣東卷27)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新選舉法規定: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選舉委員會應組織候選人與選民見面,回答選民的問題。這些規定①體現了國家機構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 ②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選舉權③體現了差額選舉和等額選舉的結合 ④有利于選民了解和鑒別候選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10高考·北京卷29)2某社區居民委員會的一名成員提出一個事關居民利益的方案,建議在社區活動中心內設立日間照料室,以幫助老年人解決生活困難。該方案應該A.由居民委員會主任決定 B.由居民委員會討論決定C.提請居民會議討論決定 D.報請有關行政部門批準6、(2010年高考·江蘇卷14)某村在網上開辦的“村民博客”不僅方便了村民直接參與村委管理,而且創新了農村基層管理模式?!按迕癫┛汀庇兄诖迕?br/>A.行使國家權利 B.行使民主權利 C.行使選舉權 D.履行政治性義務7、(2010年高考·上海卷9)某高一學生希望市政府有關部門在地鐵站跗近設置自行車停車點或租賃點,以方便市民出行。他表達這一意愿的方式可以是①過人大代表轉達 ②給“市長信箱”留言③撥打“市民熱線” ④向“新民晚報”反映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8、(2010年高考·上海卷35)城市是工人階級集中的地方。我國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呈逐步增長的趨勢(表1)與此相適應,我國選舉法對各級人大中農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比例的規定,也有一個逐步變化的過程(表2)。表1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年份 1953 1979[來源:21世紀教育網 1995 2009比例(%) 13.26 18.96 29.04 46.6表2 農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以全國人大為例)選舉法制定或修改年份 1953(制定) 1979(修改) 1995(修改) 2010(修改)農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比例 8:1 8:1 4:1 1:1注:“8:1”也即,如果農村每80萬人口可分配到一個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城市則每10萬人口就可分配到一個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其他類推。運用我國國家性質和選舉制度知識分析說明上述材料。二.2009年高考題1.(廣東文基7).我國的全國人大代表,來自各地區、各民族、各方面,工人、農民、知識分子、解放軍和婦女、歸國華僑等都有適當的比例,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至少有一名代表。這表明我國民主具有A.廣泛性 B.真實性 C.絕對性 D.漸進性2.(廣東卷11)、“你對國家的熱愛更高于你對職業和薪水的追求?!边@是某媒體對姚明回國參加奧運會的高度評價。姚明的行為體現了我國公民A.積極履行公民義務,維護國家榮譽和利益B.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一致的原則C.堅持享受權利與履行義務對等的原則D.把個人命運與國家榮譽緊密聯系在一起3.(廣東卷12)某地考核領導哦啊干部有新規定,群眾投票不滿意率達到50%就不稱職,不稱職者將進行組織調整或降職安排。這反映了我國公民通過A.調整干部,參與國家政治生活B.民主監督,參與國家政治生活C.民主選舉,參與國家政治生活D.任免干部,參與國家政治生活4.(山東卷19)、某小區有些居民晚上經常一起打牌娛樂,影響樂一張姓居民的正常休息并引發爭執,居民委員會就此召開居民會議,通過表決,會議作出了這些居民可以繼續以原方式娛樂的決定。該決定A.錯誤,因為它沒有吸納張姓居民的意見 D.正確,因為它是居民會議民主決策的結果C. 錯誤,因為張姓居民的休息權受法律保護 D.正確,因為居民的娛樂要求受法律保護5.(江蘇卷)某市民發現,當地有關行政部門的個別工作人員沒有切實履行食品安全監管職責,于是打電話給該部門反映問題并提出建議。該市民行使監督權的方式是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輿論監督制度C.社會聽證制度 D.信訪舉報制度6.(江蘇卷15).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是我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下列屬于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是A.業主委員會 B.消費者協會 C.居民委員會 D.鄉人民政府7.(四川卷28). 2008年5月,居民徐某欲購摩托車,因在政府網站未查到養路費征收標準和辦理程序等相關資料,便以快遞方式去函所在區交通局申請告知與購車相關的政府信息,并注明自己的通訊地址和聯系方式,該局簽收后在法定期限內無回復。為此,徐某向該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法院裁定該局“行政不作為”并訴求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法定責任。區法院依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最終判定被告行為違法,原告勝訴。上訴事例說明①政府嚴格執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②司法機關公正執法是依法治國的根本保障③立法機關嚴格立法程序是依法治國的的前提條件④公民意識和法制觀念的增強是依法治國的基礎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8.人民公園是天津市僅存的清代私家園林。該公園改造方案曾計劃拆除磚砌圍墻,引起社會各界熱議,市民紛紛建言獻策,網友踴躍發帖討論。有關部門認真聽取 意見,汲取合理建議,決定遵循中式園林習制,不拆圍墻,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重塑昔日江南園林景觀。(天津卷)人民公園改造方案的完善體現了A.民主監督,有序參與 B.民主實踐,親力親為C.民主管理,建言獻策 D.民主決策,科學規劃9.(福建卷30).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公民通過網絡參與政治生活,以網絡為媒介的“政府—民間”互動模式已成為我國政治文明的重要元素?!罢耖g”互動模式①方便了公民直接管理國家事務 ②保障了人民群眾對政府的質詢權③拓寬了公民參與民主監督的渠道 ③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和匯集民督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上海卷33.)盡管許多國家文化和制度存有差異,但公民權利和義務的法律規定卻有著許多共同點,其中對公民權達成認同的是①自由權 ②休閑權 ③受教育權 ④勞動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1.(上海卷2).青年學生要增強政治參與意識,提高政治參與能力。我們的政治參與應當是有序的,所謂“有序”即指A.直接 B.全面 C.依法 D.集體12.(遼寧卷16) 在某省2007年的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中,有的實行指定后選人的差額選擇,有的實行“海選”(不制定候選人)。與差額選舉相比,“海選”的局限性主要在于① 增加了選舉成本 ②加劇了被選舉人之間的競爭③ 不利于選民意愿的集中 ④不利于增強選舉結果的合理性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遼寧卷17) 2008年 6月20日,胡錦濤主席考察國內某網站時與網民在線交流,網民們就國計民生問題積極建言獻策,胡錦濤與網民在線交流表明,網絡發展①擴大了公民的政治權利 ②拓寬了公民政治參與的渠道③有利于黨和政府了解國情民意 ④改變了我國的政治關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4.(海南卷9)、某省2007年的村民委員會選舉中,有的實行確定候選人的差額選舉,有的實行“海選”(不確定候選人的選舉)。與“海選”相比,確定候選人的差額選舉的優勢主要體現在①節約選舉成本 ②減少選舉人之間的競爭③有利于選民意愿的集中 ④有利于增強選舉結果的合理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課后反思案>2010年高考題答案與分析:1.【解析】D 本題考查對民主的理解。在本組合選項中,③是屬于民主內容與形式的問題,不是民主內的矛盾,排除。①②④均是正確表述了民主內含著的一系列矛盾。2.【解析】A 本題以選舉法修改為背景,考查選舉法修改的意義。其就是從制度、法律層面保障城鄉同票同權,更好地維護農民的利益,故①②正確。城鄉同票同權是體現公民的平等,③說法不準確;城鄉同票同權是制選舉人大代表的選民平等,故④說法錯誤。3.【解析】C 本題以我國《選舉法》的修改為背景,考查考生對我國選舉制度的理解、運用能力。一個國家的選舉制度必須體現國家性質,并與經濟社會進步相適應,我國選舉法的修改,是與我國現階段的國情相適應的,是更好的保障公民的權利,實現公民權利的平等,故②③④正確且符合題意。①說法不準確,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建立,就使公民的權利變成為廣泛性真實行。4.【解析】C 本題以我國《選舉法》的修改為背景,考查考生對我國選舉制度的理解、運用能力。由規定的前半句直接得出②、選舉委員會應組織候選人與選民見面有利于選民了解利鑒別候選人故選④。③正確,但材料沒涉及,故排除;①是一個干擾項,記住只有與題干的中心意思聯系最直接、最貼近的才能選,不能作無限延伸.5.【解析】C 本題主要考查城市居民自治的知識。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務,要提請居民會議討論決定,所以選C。6.【解析】B 本題考查公民的權利?!按迕癫┛汀庇兄诖迕裥惺箙⑴c本村事務的管理,屬于民主權利,選B,排除C、D。行使國家權利,是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與題意不符。7.【解析】D 本題考查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途徑和方式。①屬于間接參與民主決策;②③④屬于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參與民主決策。8.【答案】上述材料表明,建國以來,我國選舉制度隨著國情的變化而逐步發展、完善。1953年與1979年鑒于當時城市人口比例,選舉法做出“8:1”等不同規定,這保證了工人階級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領導地位,符合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也說明選舉制度的發展受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制約。(1分)基于城市人口比例不斷增長,l995年改為“4: 1”,今年政為“1:1”,(1分)這說明隨著國情變化我國逐步實現了城鄉選舉權人人平等。(1分)使公民的選舉權得到切實保障 (1分)我國選舉制度乃至整個中國特色杜會主義民主必將隨著經濟社會繼續發展而不斷走向完善。(1分)2009年高考題參考答案:1-5.AABCD 6-10.CBDDD 11-14.CDCD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