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011大綱版高考政治復習備考(七)唯物論知識串講1.世界的本質——是什么。(1)兩種觀點、兩個派別。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上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世界的本質是意識,意識決定物質。(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馬克思主義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是物質決定意識而非意識決定物質。(3)物質的概念。①基本含義: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②特性: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唯一特性。③物質的根本屬性是運動。2.為什么說世界的本質是物質。(1)自然界的存在和發展是客觀的,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人類有意識地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前提。這要求我們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做到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學會與自然和揩相處。(2)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客觀的。(3)人的意識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這深刻地說明意識依賴于物質,物質決定意識,進一步證明了世界的本質不是意識而是物質。(4)綜上所述,整個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世界的本質是物質。3.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方法論要求。整個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世界的本質是物質,這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1)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含義: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把客觀存在的實際事物作為根本出發點。(2)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因。①理論依據:物質決定意識原理。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②重要性: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起碼要求;是無產階級政黨正確地制定和執行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是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點。(3)如何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①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必須做到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②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必須反對主觀主義,反對教條主義、經驗主義。③客觀實際是全面的(許多事實的總和),又是不斷變化發展的。這就要求我們全面把握實際,不斷地使我們的思想適應變化發展了的實際。④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必須充分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意識不僅能夠反映客觀事物的現象,而且能夠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意識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能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歪曲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則會把人的活動引向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這要求我們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⑤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必須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做到按客觀規律辦事。規律的客觀性與人的主觀能動性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一方面,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按客觀規律辦事;另一方面,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離不開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真題再現2010年高考江蘇政治卷第35題:重視和善于學習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碰撞激蕩的多元文化,為了進一步完善黨的執政方式,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重大戰略任務。結合材料,運用辯證唯物論的有關知識說明建設學習型政黨的依據。解析:本題考查辯證唯物論的相關知識。首先審設問,抓住設問的唯物論角度;然后聯系教材中關于唯物論的兩個主要原理: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規律客觀性,展開分析;最后運用演繹法(從一般到個別、由抽象理論到具體做法的推理方法)作答。本題的演繹過程如下:一般(教材知識) 個別(結合材料論證具體問題)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建設學習型政黨就是要從實際出發,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規律是客觀的,要求我們按照客觀規律辦事 建設學習型政黨就是要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并以此作為行動的依據。答案:①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這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建設學習型政黨就是要從實際出發,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②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要求我們遵循客觀規律,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建設學習型政黨就是要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并以此作為行動的依據。熱點鏈接1.2010年12月1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深刻總結了2010年及“十一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全面分析了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明確提出了2011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重要原則、主要任務。會議指出,要完成2011年經濟工作各項任務,關鍵是要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會議要求,2011年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穩定物價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分析:①黨中央根據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工作的的總體要求、重要原則、主要任務,體現了堅持一切眾實際出發的哲學道理。②中央制定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是黨在尊重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結果。③會議深刻總結了“十一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也看到了其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堅持了全面的觀點。會議指出要完成2011年經濟工作各項任務,關鍵是要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體現了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抓重點、抓關鍵的要求。④會議要求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穩定物價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這是黨中央堅持群眾路線,為人民群眾利益而奮斗的具體體現。2.2010年8月26日,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紀念日。在過去的30年里,深圳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發展史上的罕見奇跡,從一個小漁村演變成一座新型大城市。憑借“殺一條血路”的膽識和勇氣,30年間,深圳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展開了探索實踐,邁出了一個個堅實的步伐,誕生了眾多的“率先”和“第一”,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具有深遠影響的重大事件,有力地推動了全國的改革開放。分析:①憑借以“敢為天下先”、“殺出一條血路”、“時間就是生命”、“實干興邦”為特征的深圳精神,深圳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發展史上的罕見奇跡,從一個小漁村演變成一座新型大城市,這充分體現了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②30年來,深圳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畏艱險、敢闖敢試,成功闖出一條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的改革之路,這體現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性。③深圳30年的成功實踐,為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模式和實現路徑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體現了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深圳30年的成就充分說明,中央創辦經濟特區的戰略決策是正確的,體現了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備考演練1.2010年10月23日,新中國治淮60周年紀念大會在安徽蚌埠舉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會上強調,要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始終堅持“蓄泄兼籌”的方針,組織動員各方面的力量,統籌規劃,科學治水,依法管水,合力興水,讓淮河成為一條安瀾之河、清澈之河、富庶之河。實現這一目標的基本前提是:( )A.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 B.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C.改造客觀規律; D.學好哲學,掌握方法論;2.當前,經濟下行的風險基本消失,而通脹預期不斷強化。2010年12月10至12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1年我國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國家這樣做的唯物論依據是:( )A.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B.具體問題具體分析;C.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D.物質決定意識,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3.第16屆廣州亞運會吉祥物的創意來源于“五羊傳說”,原形取自五羊雕像,以時尚、動感、可愛的五只“羊”組合成一個主體形象“樂羊羊”。“樂羊羊”表達了2010年廣州亞運會對亞洲人民的美好祝愿:吉祥、和諧、幸福、圓滿和快樂。對“樂羊羊”的誕生,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樂羊羊”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②藝術創新可以突破規律的約束;③“樂羊羊”來源于藝術家的靈感和創意;④藝術創作是意識能動性的具體表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10年12月1日是第23個世界艾滋病日。我國居民對艾滋病患者的恐懼與歧視普遍存在。實際上,與艾滋病患者握手、擁抱等接觸行為以及與艾滋病患者共用浴室、游泳池等公共設施并不會感染艾滋病。這主要說明:( )A.意識能夠正確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B.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C.利益立足點影響著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D.知識構成制約著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5.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指出,以科學發展為主題,是時代的要求,關系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科學發展”首次以主題形式納入五年規劃,其哲學依據是:( )①認識要在實踐基礎上不斷深化和擴展;②科學發展觀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③物質決定意識,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④正確意識能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征途上,我們之所以要發揚以“敢為天下先”、“殺出一條血路”、“時間就是生命”、“實干興邦”為特征的深圳精神,是因為:( )①精神是萬能的,沒有精神是萬萬不能的;②正確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③正確的價值觀對個人與社會有著積極的導向作用;④深圳精神是凝聚人心、催人奮進的精神動力;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7.下列選項中的哲學思想與漫畫中公雞的觀點相一致的是:( )A.存在就是被感知;B.謀事在人,成事在天;C.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D.天不變,道亦不變;8.2010年12月10-12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1年我國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請你談談我國適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的唯物論依據。參考答案:ADBDB;CA;8.①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做到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我國不斷變化的經濟發展形勢,要求宏觀經濟政策隨之變化和調整。②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正確的意識能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適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有利于更好地指導我國的經濟建設,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③規律的客觀性與人的主觀能動性是辯證統一關系,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人們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來認識和利用規律為人類造福。適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是國家在尊重經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表現,有利于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