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科目九年級第6課第2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6.2共筑生命家園 單元 第三單元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九年級學習 目標 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知道生態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設生態文明的措施;明確綠色發展的意義,堅持綠色發展道路要正確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聯系實際說明建設生態文明和走綠色發展道路的必要性,結合我國的發展明確怎樣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并在日常生活中踐行樹立節約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及可持續發展意識,樹立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重點 堅持綠色發展道路難點 生態文明的重要性。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通過運用你的經驗學生朗讀一位同學摘錄的詩文《飲酒》、《天星橋》學生思考:你能想象到怎樣的生活圖景?你認為上述兩幅圖景蘊含著怎樣的共同意境?感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畫面,進而引發學生對和諧美好生態環境的向往以及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深入思考。引出本課課題《共筑生命家園》的相關問題 學生觀看圖片,讓學生舉手回答 讓學生思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進而對美好生態環境的向往講授新課 一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一)人與自然的關系播放視頻《只有一個地球》想一想:視頻中告訴了我們什么?教師總結: 1. 從人類文明發展的角度,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 2.人類與自然相互依存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人類也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同時要為開發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補償和修復。3.人類與自然的內在關系這是一種動態中的平衡、發展中的協調、進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紛亂”中的有序。(二)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態度觀看視頻《殺人霧》思考: 1.造成這場災難的原因是什么?2.這次事件的治理經驗對我們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啟發? 1)事件是人類發展理念違背自然規律,肆意開發自然和利用自然,以高能耗、高污染為代價促進經濟增長。 2)出臺法律《清潔空氣法》,之后又出臺一系列空氣污染防控法律,加大控制空氣污染力度。師生總結: 1.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半圓于自然之上,必須遵循自然規律。2.如果對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懲罰。3.要認識到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要轉變發展觀念,吸取西方工業化道路的教訓,不走西方工業化的老路。(三) 建設生態文明的基本要求P83相關鏈接人類達成共識:只有一個地球師生總結: 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文明形態,是人類的共識,也是時代的選擇建設生態文明的基本要求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 共生為目標以造福人類為價值取向怎么做?1、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2、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二、堅持綠色發展道路(一)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我國在應對資源和環境問題上已經取得非常明顯的進步。(二)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1.探究與分享觀看視頻《余村》結合文字材料看余村致富的兩條道路有什么不同?余村是怎么建設生態文明的?2.再通過P85探究與分享看小清家小河的變化。師生總結: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如果金山銀山要以失去綠水青山為代價,那么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三)走綠色發展道路1.P86相關鏈接展示綠色發展的六副圖片2.P86-87探究與分享《低碳微行動》3.P87相關鏈接環境保護法的修改師生總結:價值取向堅持綠色富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 堅持綠色惠民,將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普惠的民生福祉,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熱情,實現綠色富國之夢 2)行為選擇 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細節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3)制度建設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只有實行嚴格的制度、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四)建設美麗中國的愿景三、鞏固提升:單項選擇題1. “春賞桃花夏采蓮,秋摘橘子冬品梅”是新農村的真實寫照。某地大力發展現代生態農業, 將生態平衡、觀光休閑農業列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規劃之中。該地的這種措施體現了( )①重視農業生產,不重視工業生產②重視環境保護,不重視經濟發展③重視環境保護,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發展④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2.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列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布局,提出建設美麗中國。這說明( )A.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問題得到根本解決B.生態文明建設就是改善和保護環境C.我國在應對資源和環境問題上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D.我國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 自主思考后,表達自己觀點。 學生自主思考后,表達自己觀點。 學生自主思考后,表達自己觀點 交流探討總結觀點 交流探討總結觀點 教師分析問題,師生共同解答問題。 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意識到保護就是保護我們自已 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人類的發展問題 讓學生了解生態文明是人類的共識,也是時代的選擇 學生思考余村致富道路和小清家小河的變化的原因 學生思考了解走綠色發展道路價值取向、行為選擇、制度建設。 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并能提升。 課堂小結 鞏固,理順總結。 讓學生能結合當前形勢,對本課知識進行總結板書 1.人與自然的關系2.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態度3.建設生態文明的基本要求4.走綠色發展道路,如何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5.走綠色發展道路,價值取向、行為選擇、制度建設6.建設美麗中國的愿景 知識點能清晰明了,便于掌握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5張PPT)第六課建設美麗中國 下面是一位同學摘錄的詩文,讓我們大聲朗讀并感受它們的意境。P81 一、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保護地球就是保護我們自已!P82P81 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人類也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同時要為開發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補償和修復。從人類文明發展的角度(一)人與自然的關系 論敦“殺人霧事件”是人類文明的悲劇。 1.造成這場災難的原因是什么? 2.這次事件的治理經驗對我們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啟發?P82-83P82 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半圓于自然之上,必須遵循自然規律。 如果對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懲罰。 要認識到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要轉變發展觀念,吸取西方工業化道路的教訓,不走西方工業化的老路。(二)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態度P83 這次會議中各國政府共同探討環境問題、探討保護全球環境戰略的第一次國際會議。會議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達成 了“只有一個地球”以及人類也環境是不可侵害的“共同體”的共識。這是人類環境保護史上第一座里程碑。 之后,經過多次會議,先后達成通過了《21世紀議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等重要協定。1972年6月,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P83-84 (三) 建設生態文明的基本要求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文明形態,是人類的共識,也是時代的選擇。P83-84(怎么做) 二、堅持綠色發展道路P84 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 我國在應對資源和環境問題上已經取得非常明顯的進步。(一)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 2003年,當地政府提出創全國首個生態縣。2015年8月15日,習近平到余村考察,肯定了余村關停礦山、水泥廠“高明之舉”,并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余村轉變發展理念,封山護林,發展旅游經濟,把全村劃分成休閑旅游區、美麗宜居區、生態農業區。圍繞“文創小鎮”“智慧小鎮”建設,引進無污染、高效益企事業,建設“美麗鄉村”,成為國家級美麗宜居示范村。 20世紀70-80年代,余村為解決溫飽問題,開礦、建水泥廠,成為有名的“首富村”,但很快嘗到了苦頭:空氣污染,到處是灰;山林破壞,水土流失;炸山開礦,事故不斷。P84P85 小清家在一條小河旁。以前河水清澈見底,人們常在河里捕魚捉蝦,洗衣洗菜。后來,河水漸漸變得渾濁起來,魚蝦不見了蹤影,人們也不敢在河里洗衣洗菜了。原來,在小河的上游建了一家造紙廠,廠里的污水違規排放直接進入河里,河水被嚴重污染了。P85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如果金山銀山要以失去綠水青山為代價,那么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二)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P86P85-86(三)走綠色發展道路P86-87今天,“綠色化”已悄無聲息地 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低碳、文明生活,從我做起!P85-86(三)走綠色發展道路 2014年,環境保護法的修訂,凸顯保護優先原則,建立公共預警機制,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擴大公益訴訟主體,明確政府監管職責,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追責處罰力度,是我國環境保護立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P87P85-87(三)走綠色發展道路P87 美麗中國,不僅是山清水秀、天藍地綠,而且是留住鄉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園。 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這既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四)建設美麗中國的愿景(二) 單項選擇題 1. “春賞桃花夏采蓮,秋摘橘子冬品梅”是新農村的真實寫照。某地大力發展現代生態農業, 將生態平衡、觀光休閑農業列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規劃之中。該地的這種措施體現了( )①重視農業生產,不重視工業生產②重視環境保護,不重視經濟發展③重視環境保護,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發展④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B 2.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列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布局,提出建設美麗中國。這說明( )A.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問題得到根本解決B.生態文明建設就是改善和保護環境C.我國在應對資源和環境問題上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D.我國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2共筑生命家園.doc 6.2共筑生命家園.ppt 余村.mp4 保護地球就是保護自已.mp4 殺人霧.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