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專題十三】生產、勞動與經營(知識再現+考點掃描+考題訓練)一、知識再現知 識 點 補 充 發展生產 滿足消費 生產與消費 生產決定消費 表現: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方式、消費質量和水平,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結論: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消費對生產有反作用 消費是生產的目的;消費具有導向作用(消費新需求對生產調整和升級有導向作用);消費創造新的勞動力,提高勞動力質量;新的消費熱點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擴大內需的理論依據 21世紀教育網www.社會再生產 生產(決定作用)、分配和交換(橋梁、紐帶)、消費(最終目的和動力)。四個環節都是以市場為基礎,“經濟生活”整體大力發展生產力 原因 理論依據: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現實依據:解決我國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通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最終實現全社會的共同富裕)。(注意共同富裕與部分先富的關系)意義 (三個只有…才能)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為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才能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充分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與鄧小平“三個有利于”標準的一致性)。 如何做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進行社會主義改革;發展科技、提高勞動者素質(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是什么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公有制 地位 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征,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公有制主體地位的表現: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就全國而言); 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強) 范圍 國有經濟 地位: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支柱 作用:掌握國民經濟的命脈,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 意義:有利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有利于增強我國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集體經濟 作用: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可以廣泛吸收社會資金,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公共積累和國家稅收 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實現形式多樣化 股份制、 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 實行股份制的意義:可以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提高企業和資本的運作效率,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范圍,增強公有制的主體作用 非公有制經濟 范圍 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混合經濟中的非公有部分 地位 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分清社會主義經濟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作用 促進生產發展、擴大就業、活躍市場、增加財政收入、提高綜合經濟實力(外資經濟:有利于引進資金技術管理經驗,出口) 政策態度 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原因 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決定 ; 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符合“三個有利于”:有利于生產力發展,有利于增強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如何堅持 大力發展公有制經濟,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使各種所有制經濟在市場競爭中發揮各自優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 企業 含義 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經濟組織 地位 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加者,國民經濟的細胞 組織形式 公司制、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 。公司制是現代企業主要的典型的組織形式 公司 含義 公司是依法設立的,全部資本由股東出資,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 法定形式 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區別) 公司經營成功的因素 (1)正確的經營戰略——公司經營航標; (2)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根本方法; (3)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的形象——重要因素 企業的信譽和形象集中表現在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上 企業的信譽和形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關系到企業的成敗 如何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提供優質的產品和良好的服務;誠信經營,正當競爭 企業的兼并和破產 原因 市場價值規律作用的結果;國家鼓勵兼并,規范破產;企業自身經營不善。 意義 可以擴大優勢企業的規模增強其實力;有利于把劣勢轉化為優勢,提高企業和社會的資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有利于強化企業的風險意識,促使企業在破產的壓力下改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競爭力。 知 識 點 補 充 勞動者 勞動的意義(光榮屬于勞動者) (1)個人角度:取得收入,獲得生存的謀生手段。 (2)國家角度:勞動者分工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應得到承認和尊重。 (3)人類社會角度:勞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的源泉。 就業的意義(民生之本) (1)社會意義: 就業使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社會所需要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2)對于勞動者的意義:勞動者通過就業取得報酬,從而獲得生活來源,使社會勞動力能夠不斷再生產。勞動者的就業,有利于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豐富精神生活,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我國的就業形勢(嚴峻) (1)人口總量和勞動力總量都比較大; (2)勞動力素質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完全適應; (3)勞動力市場不完善,就業信息不暢通。 如何解決我國的就業問題 國家 從根本上要大力發展經濟;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改善勞動就業和自主創業的環境 勞動者個人 轉變就業觀念,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要樹立自主擇業觀,要樹立競爭就業觀,樹立職業平等觀,樹立多種方式就業觀。 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技能,增強就業的適應性 我國勞動者享有的主要權利 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取得勞動報酬;休息、休假;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接受職業技能培訓、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 為什么要維護勞動者權益 (1)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 (2)是保障勞動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調動和發揮勞動者的積極性、創造性的保證 依法維護勞動者的權益應該怎么做 (1)國家:制訂相關法律、法規及制度,嚴厲打擊違法行為 (2)個人:增強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履行勞動義務——享受權利的前提;簽訂勞動合同——維權的重要依據;通過合法途徑維護(投訴、協商、申請調節、申請仲裁、起訴等) 投資理財 存款儲蓄(便捷的投資) 儲蓄機構 商業銀行、信用合作社、郵政企業 利息 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分類 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特點 流動性強、安全性高、收益性低 商業銀行 主要業務 存款業務——基礎業務 貸款業務——主體業務 結算業務 利潤=貸款利息-存款利息-銀行費用 發放貸款的原則:真實性、謹慎性、安全性、效益性 其他 債劵買賣及兌付、代理買賣外匯、代理保險、提供保管箱等其他服務。 股票(高風險、高收益同在) 發行者-股份有限公司 風險-大 性質-股份憑證(股東)收益:股息和紅利;股價上升帶來的差價(影響股價的主要因素) 作用:個人是投資理財方式;企業是籌集資金渠道;國家搞活資金融通,提高資金利用率,籌措建設資金,促進企業改革和發展 債券(穩健的投資) 發行者(類型)-(國債)政府債券、金融債券、企業債券 風險-較小,收益-到期要還本付息,流通-較強(不同類型有差異) 性質-債務證書,作用-籌集資金 商業保險——規避風險的投資 發行者-依法成立的保險公司,風險-小 訂立保險合同的原則:公平互利、協商一致、自愿訂立 收益-具體分析,流通-弱 性質:區別于社會保險 作用-規避人身和財產風險(種類) 類型-人身保險、財產保險 二、考點掃描1、正確理解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系;2、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與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個體經濟私營經濟與外資經濟的異同;必須堅持和完善這一制度的原因;3、生產的微觀主體企業:市場、市場主體、企業、企業法人、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及上市公司的關系;公司的組織機構構成;公司經營成功的因素;企業的兼并、破產、聯合;4、勞動者:關于就業的問題(就業的重要性、我國就業壓力大的原因、如何實現充分就業);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為什么、怎么辦);5、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股票債券和保險(能就投資理財的流通性、收益性、風險性及分散性進行比較)。三、考題訓練1、2010年“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使用了一種“石頭紙”,其原料是最常見的方解石,經碾壓、磨碎、拉伸等工序制成,生產中不用木頭、不加水、不用強堿強酸。預計“石頭紙”將被廣泛使用,實現書寫閱讀也“低碳”。這表明: ( )①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 ②生產創造新的購買力③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 ④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必須毫不動搖的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各種所有制經濟完全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發揮各自優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這表明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 )A.各類經濟在我國所有制結構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B.個體、私營和外資經濟已成為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C.非公有制經濟和公有制經濟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是平等的D.非公有制經濟經營范圍完全放開3、水能夠針對外部的形勢變化而不斷改變自己的策略和形狀;每一種與眾不同的“形狀”都是其生存的理由。現代企業和水一樣有其獨特的“形狀”,企業要能夠取得持久發展,懂得“隨彎就勢”,“彎道超車”的生存本領。這說明: ( )A.正確的經營戰略決定企業發展的成敗B.以市場為導向來不斷調整自己C.誠實經營是企業立足市場的關鍵所在D.以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目標4、家莊市三鹿嬰幼兒奶粉被檢出含有三聚氰胺有害物質以來,蒙牛、伊利、光明等一系列知名奶制品企業也相繼倒在“三聚氰胺”事件中,引起了整個奶制品行業危機,人們談奶色變,相關產品紛紛被召回,免檢資格、名牌稱號相繼被取消。這啟示我們: ( ) A.公司經營必須有正確的經營戰略 B.公司經營要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C.公司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D.公司經營必須以維護消費者的切身利益為目標5、2010年4月14日,國務院出臺房產新政,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貸款利率不得低于基準利率的1.1倍;對貸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大幅度提高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這一舉措: ( )①必然增加貸款購房人的經濟負擔 ②會遏制投資性購房,調節房地產開發③對居民投資結構起到一定調節和優化作用 ④一定程度上抑制購房需求,遏制房價過快上漲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6、2009年我國就業形勢依然嚴峻。一方面,新增長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和歷年累計未就業人員,總計2400萬人需要就業。但另一方面,上海等地,中高級技術工人、專業人才則持續供不應求。這一矛盾表明: ( )A.我國的勞動力市場嚴重滯后 B.我國勞動力總量太大,國家應支持企業擴大用人規模C.我國目前解決就業問題最關鍵的是培養一大批中高級技術工人D.我國勞動力素質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完全適應7、一般而言,經濟增長與就業之間呈現正相關的關系。但是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統計,我國近20年的GDP年均增長率達到9%,就業增長率卻在下降。針對我國就業領域中存在的問題,促進我國就業增長率提高的有效措施是: ( )①鼓勵發展有市場需求的勞動密集型企業 ②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③注重發展中小企業和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企業 ④加快發展信息技術、生物工程等高新技術產業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改革開放初期,我們的方針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允許和鼓勵“先富”。黨的十四大以來,相繼提出了兼顧效率和公平、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隨著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斷擴大,黨的十六大進一步提出,在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方面既要提倡奉獻精神,又要落實分配政策;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懸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黨的十七大又進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把公平問題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有人認為,“只要把蛋糕做大,就能促進社會公平”。運用經濟生活有關知識指出這一觀點的偏頗所在,并舉兩例加以說明。參考答案1——7 DCBCDDB8、參考答案:①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發展水平,是實現收入分配公平的基礎。所以做大財富蛋糕,是促進社會公平的必要條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條件是多方面的。②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增加農民收入。堅持和完善分配制度改革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制度保證。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加強宏觀調控,整頓分配秩序,打破行業壟斷;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取締非法收入是在再次分配中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③例如:國家通過稅收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取消農業稅等;財政支持西部大開發和東部崛起。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