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專題八認識論(知識再現+考點掃描+考題訓練)一、知識再現含義: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物質性活動。客觀物質性:構成要素的、活動過程、結果受事物及規律制約,是客觀的特點 主觀能動性:有目的有意識,創造出新的物質生活資料、社會結構和關系實踐 社會歷史性:處在一定社會關系中的人的活動,是歷史發展著的(第一個特點是堅持了唯物論,第二、三個特點是堅持了辯證法)作用: 是認識的來源:認識是指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決定認識 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在實踐中遇到新問題,產生新要求;提供新的認識工具,鍛煉和提高人的認識能力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把主客觀聯系起來比較對照,用結果檢驗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對認識有決定作用;認識對實踐有反作用。實踐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基本的觀點。含義:真理是標志主觀與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屬性:客觀性。對同一確定對象,真理只能有一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是有條件的:有自己的適用范圍真理是具體的:相對于特定過程,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真理 認識具有反復性:原因,表現P48追求真理是 認識具有無限性:原因,表現P49一個過程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綜合探究: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實際相符合,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與時俱進,就是我們的全部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關系: 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是實事求是的內在要求和前提,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目標和歸宿。二、考點掃描1、實踐(理解實踐的含義、實踐的三個基本特征);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3、真理(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觀性?真理具有條件性和具體性);4、認識過程(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三、考題訓練1、人們常說“心動不如行動”,原因在于: ( )A.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 B.世界觀決定方法論C.實踐是直接現實性活動 D.意識對人的生理活動具有調控作用 2、2009年12月1日,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學校甲型HINl流感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學校制定應對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預案、工作方案。這表明: ( ) A.認識對實踐具有決定作用 B.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 C.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 D.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3、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天圓地方”、“圓球體”、“扁球體”和“不規則扁球體”的漫長過程。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體現的哲理是: ( )A.創新是對既有理論的突破和拋棄 B.認識在實踐中多次反復而無限發展C.意識隨著客觀世界的變化而變化 D.對同一確定對象會有多個真理性認識4、新時期我國農村改革是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展開、遞次推進的,它經歷了從“大包干”到稅費改革,再到包括鄉鎮機構和管理體制等在內的綜合改革過程,從而大大促進了我國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我國農村改革的歷程表明 ( )①實踐是客觀見之于主觀活動 ②人類實踐活動具有社會歷史性③認識的發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④只有參加社會實踐才能獲得正確認識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5、走親串門坐公交,外出旅行減裝備,年夜飯擺“全素宴”,低碳家電、植物年禮走俏,節能燈取代花燈,網上拜年風行,“低碳過春節”倡議得到數百萬網友響應……不論是在過節生活中,還是網絡世界里,“低碳過年”、“低碳春節”成了虎年春節的時尚。材料表明 ( )①人的實踐活動總是一定歷史條件的產物 ②人的正確認識對實踐具有決定作用③認識是標志著主觀符合客觀的哲學范疇 ④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推動作用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6、真理,沒有不被懷疑和突破的特權,這是因為www.( )A.人能認識世界,但并不一定能正確認識世界B.真理具有客觀性C.認識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導實踐D.客觀世界是無限變化發展的,人們的認識也是隨著實踐不斷發展的7、2009年7月22日浩瀚的天空出現了日全食現象,此前國際天文聯合會和紫金山天文臺作出了準確的預測。人們能夠準確預測日全食表明: ( )①辦事情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取決于人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②在實踐中認識和發展真理是人類不懈的追求③實踐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能動性的活動④物質運動的規律性總是在人們的預料之中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8、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自然現象”。進入上世紀80年代后,全球氣溫明顯上升。全球氣候變暖的后果,會使地球冰川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更威脅人類的食物供應和居住環境。對此,人類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重要性的認識經歷了長期的探索過程:氣候變化問題最初是作為環境問題而由科學家討論的;到了上世紀70—80年代,有人開始將環境、氣候變化與外交和安全等問題聯系起來,氣候變化問題才引起了大眾關注,上升為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問題;至上世紀90年代,全球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國際關系、經濟發展、環境與資源、能源、科技研發等領域內舉世矚目的重大戰略性問題;2009年12月,在丹麥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就應對氣候變化通過了《哥本哈根協議》,達成了廣泛共識,取得了重要而積極的成果。結合對“氣候變化問題重要性”的認識,說明人類是怎樣追求和發展真理的?參考答案①對全球氣候變暖自然現象的認識由科學家討論到哥本哈根會議達成有關共識,這是人類對全球氣候變暖現象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是真理,它來源于人類社會生活的實踐,說明追求和發展真理以實踐為基礎。②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真理和謬誤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全球氣候變暖首先由科學家討論,到上升為重大戰略性問題,再到哥本哈根氣候大會達成《哥本哈根協議》,取得廣泛共識,這是一個在不同觀點爭鳴中不斷克服謬誤,逐步接近真理的過程。③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人類對氣候變化問題重要性的認識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實踐和認識的循環往復中獲得的,說明真理是不斷向前發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④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是我們的不懈追求和永恒的使命。隨著實踐的繼續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氣候變化問題將越來越重視,世界各國將加強協調配合,采取具體實踐行動,維護人類共同利益,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