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專題六】哲學基本知識 (知識再現+考點掃描+考題訓練)一、知識再現含義:關于世界觀的學說。產生: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與世界觀、方法論、具體科學的關系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基本問題: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 (劃分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劃分可知論、不可知論)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哲學 唯物主義 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基本派別 (含義見P12) 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基礎、基本特征、中國化的理論成果(三大基礎)(三個統一)(三大成果)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對生活:真正的哲學能夠P6作用 對社會:真正的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是社會變革的先導P17一般功能:P25二、考點掃描1、哲學是什么?(全面理解哲學的含義;哲學與世界觀、具體科學之間的關系);2、哲學的基本問題(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可知論與不可知論);3、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及形態(能區分各自的代表觀點);4、哲學與時代精神(哲學與經濟、政治的關系;理解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理解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5、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歷史條件、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三、考題訓練1、思想高尚的人,不會做偷雞摸狗之事;思想齷齪的人,不可能成就驚天動地的事業。播種一種觀念就收獲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就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就收獲一種命運。要改變命運,就要先改變行為;要改變行為,先要改變思想、解放思想。這是因為 ( )A.方法論決定世界觀 B.世界觀和方法論互相轉化C.世界觀決定方法論 D.世界觀和方法論都有相對獨立性2、恩格斯說“隨著自然科學領域中每一個劃時代的發現,唯物主義也必然要改變自己的形式。”這主要體現了 ( )A.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展B.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C.哲學揭示一般規律,具體科學揭示個別規律D.哲學是對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3、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所有哲學必然遇到的問題,而且是所有哲學必須首先回答的問題。哲學的基本問題是 ( )A.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關系問題 B.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C.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關系問題 D.存在和思維的關系問題4、“氣者,理之依也”,“陰陽二氣充滿太虛,此外更無他物”。這一觀點是屬于 ( )A.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B.形而上學唯物主義C.主觀唯心主義 D.客觀唯心主義5、下列說法中屬于客觀唯心主義的是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我思故我在 ③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④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⑤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⑥生辰八字決定人的命運,地震預示著興衰A.①②④⑥ B.④⑤⑥ C.②④⑤⑥ D.④⑥6、“正像在18世紀的法國一樣,在19世紀的德國,哲學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潰的前導。”恩格斯的話表明,哲學對社會變革可以發揮下列作用 ( )①決定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 ②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③預見和指明社會前進的方向 ④動員和掌握群眾,轉化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7、列寧把唯心主義哲學稱作“一朵不結果實的花”,是因為… ( )①唯心主義不包含任何合理的思想②唯心主義擴大意識的作用,使其脫離了物質③以唯心主義為指導,不能正確認識和改造世界④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8、辨析:追求物質利益就是唯物主義,強調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義。【解析】因為劃清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根本標準只能是對物質和意識誰決定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但是題目中的說法在一定的條件下又有一定的合理之處,因此這道題目是一道正誤混雜的辨析題,同時又是一道附加條件型的辨析題,需要對不同條件下的“追求物質利益”和“強調精神文明”進行具體的分析,才能最終確定是堅持了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1)凡認為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的就是唯物主義;凡認為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意識決定物質的就是唯心主義。因此,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是對物質和意識何者為第一性問題的不同回答,而不是是否追求物質利益,是否強調精神文明。(2)追求物質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義。如果違背社會發展規律,不顧客觀條件,主觀蠻干地去追求物質利益,就是唯心主義;強調精神文明也不一定就是唯心主義。如果在承認物質的決定作用的前提下,重視意識的作用,強調精神力量的作用,這不但不是唯心主義,而恰恰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表現。(3)題中觀點混淆了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界限,因此錯誤的。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