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政府的權利——依法行使二)新課程標準要求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本框要求學生認識政府的權力不能濫用;知道政府行使權力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對政府權力的制約與監督的措施及意義。 政府是一種公共權力,政府行使權力不能以贏利為目的,其權力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公益性與私利性并存是權力的一個特點,因而權力是把雙刃劍,正確運用權力可以造福社會。濫用權利則可能謀取私利,滋生腐敗。因而必須加強對權力的監督,這是人類智慧積淀的結論。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的關鍵,是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這個機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只有這兩種方式有機結合運用,才能對權力進行有效監督,確保政府權力的運行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意旨。 (三)學法指導 1.辨析法。對某一問題的兩種不同觀點進行辨證的辨別分析。比如,本框對"有權威的政府與沒權威的政府的區別",即是對這兩種對立觀點進行辨析。 2.調查法。可搜集本地"對政府權力進行監督,說明政府權力不能濫用,行使權力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的例子,從而更好地理解、掌握學習內容,更好地運用所學的知識。 二、知識點播 (一)依法對政府權力進行監督的重要性 政府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政府權力運用得好,可以指揮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權力一旦被少數人濫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可能滋生腐敗,貽害無窮。為了防止權力的濫用,需要對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為人民謀利益。 (二)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 1.制約權力的核心是依法監督 憲法和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相統一的體現。從根本上講,堅持依法監督、依法制約,就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就是體現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2.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權力的機制 (1)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的關鍵: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權力機制。 (2)這個機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具體來說:①發揮人民民主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就要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的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使人民能夠真正約束掌權者的行為;②加強法制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就要實現國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使掌權者辦事具有可遵循的統一規范,確保權力按法律行使,合理運行。 應把握住:"加強法制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就要實現國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這里強調法律為行政的最權威標準,確立法高于人,法大于人的根本原則,使各項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變化而變化,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3.我國已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監督體系 它包括:①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監督;②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③新聞輿論和社會公眾的監督;④群眾通過法定渠道(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的監督;⑤司法機關的監督;⑥政府系統內部(檢察、審計等部門)的監督。 把握這部分內容需要注意: 人大監督是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為全面保證國家法律的實施和維護人民根本利益,防止政府濫用權力,通過法定的方式和程序進行監督。法律規定的人大監督手段除質詢外,還有詢問、提出意見、特定問題調查、做出決議決定、撤職罷免等。這種監督實質上是對政府權力的制約和規范。 公民監督是指公民個人對政府及其公職人員的監督。公民監督政府及其公職人員是否依法行政,有利于促進政府及其公職人員依法行政、依法辦事。 輿論監督是通過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直接反映人民群眾對國家政務和其他社會事物的意見。 司法監督主要是指人民檢察院對政府及其公職人員和所有公民的活動是否違反刑法、構成犯罪實行的監督,以及圍繞刑事案件對公安機關、人民法院勞動改造機關的活動是否合法進行的監督。主要包括法紀監督、偵察監督、審判監督、監所監督等。 政協民主監督是指參加人民政協的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愛國人士、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愛國人士,就國家和地方的重要事務提建議、意見和批評。民主監督的主要內容:國家憲法與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中共中央與國家領導機關制定的重要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情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及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履行職責、遵紀守法、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況;參加政協的單位和個人遵守政協章程和執行政協決議的情況。 學習誤區:公安機關是我國的司法機關 司法機關是我國行使審判、監督守法的機關。狹義的司法機關就是法院,廣義上的司法機關還包括檢察院等機關。公安機關是執行治安、保衛任務的國家行政機關,是各級人民政府的組成部分在我國國家機構中屬于行政機關體系。雖然它的工作任務決定了它具有一定的司法職能,并屬于我國司法組織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它畢竟是行政機關。所以不能認為公安機關是司法機關。 例題:某鎮政府修筑公路時,需占用一農民的承包土地。在沒有與該農民達成有效補償協議的情況下,便組織人員將其承包地上的莊稼毀掉。該村民要求鎮政府對此事予以合理解決,但未得到答復。于是,該村民向人民法院提出了行政訴訟,將鎮政府推上了被告席。法院通過認真的庭審調查,做出判決,責令被告鎮政府對原告做出合理賠償。 請回答:(1)這一材料說明了裁次侍猓 /p> (2)怎樣確保政府的權力不被濫用? 解析:(1)這一材料說明了:①政府及公職人員必須依法行政;②我國公民通過法定渠道(行政訴訟)對政府及公職人員進行監督。 (2)建立有效的制約和監督權力的機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兩者缺一不可。具體來說,發揮人民民主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就要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的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使人民能夠真正約束掌權者的行為;加強法制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就要實現國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使掌權者辦事具有可遵循的統一規范,確保權力按法律行使,合法運行。 4.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的意義 政府接受監督是堅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證。政府只有接受監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減少和防止工作失誤;才能防止濫用權力,防止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腐敗行為,保證清正廉潔;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確的決策;才能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造福于民,從而建立起一個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的政府。 三、學習自評 (一)單項選擇題 1.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的關鍵是() A.建立健全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的機制B.人民群眾寫揭發信 C.政府"一把手"的監督D.政府公職人員自身提高道德素質 2.從2003年8月15日起,《長沙市人民政府行政問責制暫行辦法》規定,對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法定職責的行政主要負責人將被追究行政責任。行政問責制的施行,將促進行政領導人() A.嚴格執法、公正司法B.嚴格依法行政和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 C.加強對司法機關的監督、管理D.加強立法工作,健全社會主義法制 3.2003年以來,武漢市全面實施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加大了對行政"不作為"、"亂作為"案件的處理力度。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的全面實施表明() ①政府及其公職人員必須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②我國政府是人民利益的執行者和捍衛者③各級政府及其公職人員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④各級政府及其公職人員必須依法行使其權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 1.《行政許可法》公布以來,國務院有關部門共清理規章和規范性文件1360件,其中廢止和修訂了635件;對行政許可實施機關進行清理后,確定83個國務院部門和有關單位有權實施行政許可。 辨析:減少行政審批,為行政許可立法,就是弱化政府職能。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