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5張PPT)思考:我們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①地球是人類共有的家園,我們要堅持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②如果我們對自然只是一味的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懲罰。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③我們要珍愛生命,共筑美好生命家園……人教部編版 道德與法治 九年級上第六課 建設美麗中國 新知導入運用你的經驗:下面是某同學摘錄的詩文,讓我們大聲朗讀并感受他的意境。 討論并交流:閱讀詩文,你能想象到怎樣的生活圖景?你認為上述兩幅圖景蘊含著怎樣的共同意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蘊含著身處自然,與自然相融,悠然自得,快活忘我之境。新知講解自學自研 自讀教材P81—88,思考下列問題1.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什么)2.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怎么做)3.為什么要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為什么)4.怎樣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怎么做)5. 美麗中國的宏偉藍圖是什么?怎樣建設美麗中國 ?合作共研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這是一種動態中的平衡、發展中的協調、進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紛亂”中的有序。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探究與分享(1)倫敦“殺人霧事件”是人類文明的悲劇。請你分析造成這場災難的原因。 (2)倫敦治理空氣污染的歷史經驗對我們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啟發? 視頻:《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表面上是天災,實際上是人禍,是燃煤采暖、燃煤發電所產生的污染物蓄積所致。根本原因是人類缺乏環保意識,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原因:啟發:①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必須遵循自然規律,一味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懲罰。②以立法的形式控制污染物排放,堅持有法必依,嚴格執法,讓有關法律落地生效;③加大環保投入,淘汰落后產能,實現轉型發展;④樹立環保意識,規范人們的環保行為,減少環境污染;等等。1、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原因)2、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如何建設生態文明? 殺雞取卵——從前一個貪婪的人家里喂養一只母雞,他靠賣雞蛋的錢維持生計.一天母雞下了一枚金蛋,他仔細端詳這枚金蛋,認為母雞肚內肯定還有很多,就把母雞殺了,仔細搜索,什么也沒找到。《伊索寓言·生金蛋的雞》 竭澤而漁——《呂氏春秋·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淮南子·本經訓》:“焚林而田,竭澤而漁。 “殺雞取卵”“、“竭在澤而漁”在資源和環境問題上給我們有 什么啟示? 1972年6月,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會議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達成了“只有一個地球”以及人類與環境是不可分割的”共同體“的共識。 ...... 1994年3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正式生效,奠定了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法律基礎。 2002年8—9月,可持續發展問題世界首腦會議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通過了《約翰內斯堡可持續發展承諾》和《執行計劃》。2015年12月,通過《巴黎協定》,為2020年后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指明了方向。2016年9月3 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聯合國秘書長遞交《巴黎協定》批準文書。 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文明形態,是人類的共識,也是時代的選擇。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2)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2、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如何建設生態文明?3)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五大發展理念2、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如何建設生態文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堅持綠色發展道路3.為什么要堅持走綠發展之路?(為什么)綠色發展道路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我國在應對資源和環境問題上已經取得非常明顯的進步。探究與分享仔細閱讀教材第84頁“探究與分享” ,請思考相關問題:(1)余村走過兩條不同的致富路。請比較一下,這兩條路有什么不同?(2)余村是如何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建設生態文明的?先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后是發展特色產業和生態建設相結合。關停污染企業;發展生態旅游經濟;建設“美麗鄉村”;引進無污染、高效益企業等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4.怎樣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1)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探究與分享P85雖然造紙廠能帶來一時的經濟效益,但它違規排放,對村民健康影響太大,得不償失。在造紙廠打工能賺錢,一點兒污染算不了什么!廠里雖然效益還不錯,但安裝一套治污設備還是太貴了,不合算。觀點嚴重錯誤。只顧自己的經濟收益,不顧環保成本付出,其行為是違法犯罪行為。觀點錯誤。建設美麗中國、美麗家鄉,不僅要看眼前的經濟利益,更要山清水秀,天藍地綠。觀點有道理,指出了造紙廠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更不能以犧牲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為代價來換取一時的經濟發展。閱讀材料,你覺得他們說的對嗎?①政府有關部門應該以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加大對造紙廠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依法查處,并督促企業加強環保意識,按照法律要求進行環境保護;②造紙廠必須按照法律要求,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的原則,強化責任意識,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③家鄉人民群眾應該增強環保意識,積極勸阻企業破壞環境的不法行為,并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2) 堅持綠色富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 堅持綠色惠民,將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熱情,實現綠色富國之夢。 4.怎樣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太陽能光伏電站——最豐富的資源和最潔凈的發電過程 太陽能光伏發電的過程沒有機械轉動部件也不消耗燃料,并且不排放包括溫室氣體在內的任何物質,具有無噪聲、無污染的特點;太陽能資源沒有地域限制,分布廣泛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因此,太陽能光伏發電是一種具可持續發展理想特征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 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逐步改善并恢復城市的自然生態平衡。“中國的綠色長城” “三北”防護林工程是指在中國三北地區(西北、華北和東北)建設的大型人工林業生態工程。中國政府為改善生態環境,于1979年決定把這項工程列為國家經濟建設的重要項目。探究與分享今天,“綠色化”已悄無聲息得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低碳、文明生活,從我做起! 綠色發展理念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作為一名消費者,你打算如何行動?熄燈一小時多乘公交車多種一棵樹就餐要光盤少用塑料袋及時關電腦低碳、文明生活,從我做起綠色發展理念讓我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美好,使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4.怎樣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3)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 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的原則,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退耕還林、退耕還草天然林保護沙漠化治理退耕還濕 2014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實施。此次修改凸顯保護優先原則,建立公共預警機制,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擴大公益訴訟主體,明確政府監督責任,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追責處罰力度等內容,是我國環境立法史上的里程碑。我國實施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說明了什么?史上最嚴環境保護法 4.怎樣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4) 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歸納與升華 4.怎樣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1)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2)堅持綠色富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堅持綠色惠民,將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熱情,實現綠色富國之夢。(3)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的原則,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4)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美麗中國愿景你心目中美麗中國的輪廓和圖景是什么樣子的?5、 美麗中國的宏偉藍圖是什么?怎樣建設美麗中國 ? 美麗中國,不僅是山清水秀、天藍地綠,而且是留住鄉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園。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這既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建設美麗中國是我們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我們青少年能為建設美麗中國做些什么? 1、思想上:樹立生態文明意識,樹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及可持續發展理念。2、行動上:?、落實環保行動。如:節約用水、用電;綠色出行;等?、積極同破壞資源、環境的行為作斗爭。拓展提高拓展提高閱讀P88“拓展空間”思考下列問題:1、為什么塞罕壩從“美麗高嶺”變成“黃沙漫漫”?為什么它又從“沙地荒原”變回“林海綠洲”?你從中得到哪些啟發?原因:前期的塞罕壩的轉變是人們對環境的肆意破壞造成的;后來的轉變是由于人們對環境的大力保護,注重生態建設來實現的。啟發:人類從來不是自然的主人。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符合自然規律。如果我們對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懲罰。我們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為目標。我們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2、起草一份環保倡議書,傳播你的環保理念。 環保倡議書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它是生命的搖籃,是人類共有的家園。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已經對人類的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的正常生活構成了現實威脅。愛護環境,崇尚文明,無疑才是人類自身的道義和責任。為了牢固樹立同學們的環境保護新思想、新道德、新風尚,保護我們美好的家園,我們發出如下倡議: ①節約用水,一水多用,別讓生命之泉空流。 ②節約用紙,珍惜森林資源。 ③節約用電,不過早開燈,人走燈熄。 ④推動垃圾分類回收,讓垃圾變成資源。 ⑤舊物利用,讓有限的資源處長壽命。 ⑥愛護綠化,不摧殘花草樹木。 心動不如行動,讓我們攜手努力,從現在做起,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積極行動,保護環境,珍惜生命,讓綠色永駐地球!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生態文明的重要性及如何建設生態文明,也知道了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已成為人們的共識。我們要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觀念;樹立節約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及可持續發展意識,樹立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自覺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為建設生態文明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板書設計共筑生命家園堅持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堅持綠色發展道路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必要性怎樣堅持綠色發展道路怎樣建設美麗中國作業布置1.目前,我國自然保護區已經初步形成布局基本合理、類型比較齊全、功能相對完善的體系,在維護生物多樣性、生態安全等方面作出了積極努力。建設我國自然保護區的主要意義在于 ( )A.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維護自然生態平衡B.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物質保障和智力支持C.為人類的生存和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自然資源D.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旅游消費需求A2、“節能有我,綠色共享”需要全社會的參與,每一位公民都不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觀。下列做法符合節能減排要求的是 ( )①節約用水,節約用電 ②垃圾分類回收,變廢為寶③盡量使用一次性物品,方便生活 ④光盤行動,減少浪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3、在應對資源和環境問題上,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是 ( )①走綠色發展道路 ②建設生態文明 ③先發展經濟再治理環境④實現可持續發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B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6.2 《共筑生命家園》教學設計課題 共筑生命家園 單元 第三單元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九上學習 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樹立節約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及可持續發展意識,樹立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觀念,敬畏自然,熱愛自然,自覺踐行低碳生活方式,為建設生態文明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2、能力目標:聯系實際說明建設生態文明和走綠色發展道路的必要性,結合我國的發展明確怎樣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并在日常生活中踐行。3、知識目標: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知道生態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設生態文明的措施;明確綠色發展的意義,堅持綠色發展道路要正確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重點 堅持綠色發展道路。難點 生態文明的重要性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一、目標導學 看視頻,答問題:我們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引出課題:共筑生命家園 結合P81“運用你的經驗”,討論并交流:閱讀詩文,你能想象到怎樣的生活圖景?你認為上述兩幅圖景蘊含著怎樣的共同意境? 賞圖片,自由發言。 觀看視頻 討論交流 代表展示 通過觀看視頻及圖片,讓學生知道地球是我們生命的家園,我們要愛護地球,共筑生命家園講授新課 二、新知探究(一)自學自研,自讀教材P81—88,思考下列問題: 1.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什么) 2.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怎么做) 3.為什么要堅持走綠發展之路?(為什么) 4.怎樣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怎么做) 5、 美麗中國的宏偉藍圖是什么?怎樣建設美麗中國 ? (二)合作共研 第一框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觀看視頻,思考:人與自然應是怎樣的關系?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這是一種動態中的平衡、發展中的協調、進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紛亂”中的有序。探究與分享P82,觀看視頻,閱讀材料,思考:(1)倫敦“殺人霧事件”是人類文明的悲劇。請你分析造成這場災難的原因。 (2)倫敦治理空氣污染的歷史經驗對我們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啟發?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原因)(1)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 (2)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人類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同時要為開發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補償和修復。 (3)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這是一種動態中的平衡、發展中的協調、進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紛亂”中的有序。 (4)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符合自然規律。2、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如何建設生態文明?(1)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 出示兩則寓言故事“殺雞取卵”“、“竭在澤而漁”在資源和環境問題上給我們有 什么啟示?閱讀P83?“相關鏈接”,了解人類對環境問題的重視歷程。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文明形態,是人類的共識,也是時代的選擇。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 (2)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2)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 觀看視頻《五大發展理念》 第二框 堅持綠色發展道路綠色發展道路: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3.為什么要堅持走綠發展之路?(為什么)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我國在應對資源和環境問題上已經取得非常明顯的進步。探究與分享P84,仔細閱讀教材第84頁“探究與分享” ,請思考相關問題: (1)余村走過兩條不同的致富路。請比較一下,這兩條路有什么不同? (2)余村是如何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建設生態文明的?4.怎樣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1)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探究與分享P85,閱讀材料,你覺得他們說的對嗎?你怎么看到這件事,談談理由。如果你是小青,面對家鄉小河的變化,你認為政府有關部門、企業、家鄉村民應該承擔起哪些責任?(2) 堅持綠色富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 堅持綠色惠民,將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熱情,實現綠色富國之夢。 觀看圖片及材料,了解綠色發展理念。探究與分享P86, 綠色發展理念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作為一名消費者,你打算如何行動?(3)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 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的原則,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 出示幾組圖片,了解幾大原則。 “相關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思考:我國實施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說明了什么?(4) 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觀看視頻《美麗中國愿景》,說一說:你心目中美麗中國的輪廓和圖景是什么樣子的?5、 美麗中國的宏偉藍圖是什么?怎樣建設美麗中國 ?美麗中國,不僅是山清水秀、天藍地綠,而且是留住鄉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園。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這既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三、鞏固提升 1、當堂演練(見課件) 2、拓展提高閱讀P88“拓展空間”思考下列問題:1、為什么塞罕壩從“美麗高嶺”變成“黃沙漫漫”?為什么它又從“沙地荒原”變回“林海綠洲”?你從中得到哪些啟發?2、起草一份環保倡議書,傳播你的環保理念。 學生自讀教材,思考問題 仔細觀看視頻,獲取信息,思考問題,交流分享看視頻讀教材 找問題標記要點交流討論展示 讀故事,談啟示 看視頻讀教材 找問題標記要點交流討論展示 仔細閱讀材料,分析歸納,思考問題,交流分享 分析材料,從話語中體會思想 觀看圖片思考交流分享 閱讀材料思考問題 觀看視頻閱讀教材思考問題 交流討論代表展示 初步感知本課所學內容 通過活動,引導學生認識并認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關愛生命家園,關切人類未來,樹立人與地球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的價值共識。 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分析能力、歸納能力,引導學生認識到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 引導學生在通過對比余村兩條不同發展道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正確認識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的關系 通過圖片及文字材料的分析,理解為什么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 培養學生正確的認知,正確理解綠色發展道路的必然性。了解中國下決心通過嚴格的法律與規章制度為資源環境提供保障。引導學生認識建設美麗中國的輪廓和圖景,體悟到建設美麗中國不僅包含著個人情感的歸屬與寄托,還體現著一個大國的形象和擔當,寄托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夢想。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生態文明的重要性及如何建設生態文明,也知道了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已成為人們的共識。我們要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觀念;樹立節約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及可持續發展意識,樹立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自覺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為建設生態文明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強化學生認知板書 共筑生命家園 一、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1.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怎樣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二、堅持綠色發展道路 1.堅持綠色發展道路的意義 2.怎樣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 3、怎樣建設美麗中國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課用).mp4 6.2共筑生命家園.ppt 6.2共筑生命家園教案.doc 世界最大人工林場塞罕壩-除了震撼,還是震撼_clip.mp4 人和自然的關系_標清_clip.mp4 卡通解讀五大新發展理念3.mp4 守護綠水青山建設美麗中國_高清_clip(1).mp4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海燕)_高清_clip.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