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計劃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計劃

資源簡介

七年級《中國歷史》(部編)上冊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新學期,本人根據中心學校教務處的分工安排,承擔七年級中國歷史上冊的教育教學任務。在新的學期里,本人將繼續貫徹落實新課改精神,堅持以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方法為指導,在教導處的領導下,以打造高效課堂為目標,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教學實踐中,注意加強常規教育教學的研究總結,切實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確保新學期七年級中國歷史教育教學任務的順利實施和高效。為實現這一目標,特制的本學期的工作計劃如下。
二、基本情況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剛從小學升入初中,其突出的表現為:好奇、好動、上進心強、學習的積極性高;但是不會聽講和自學、不會做筆記、個別學生不交作業、課堂吵鬧、學習習慣差。許多學生只把歷史學科作為副科對待,不重視歷史課的學習。雖然絕大部分學生上課時能跟著老師的思路轉,但仍有不少學生不守紀律、精力分散,回答問題驢唇不對馬嘴。由于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習慣又較差,認識又不足,故要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較難。所以從起始年級就要抓課堂常規管理、學習習慣的培養,嚴格管理和規范學生的行為,在教學中必須加大力度備好課,上好課,做好每一個環節,及時鞏固消化,力求每一節課都能有實際成效,因為,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
本學期七年級中國歷史上冊教材,選用的是2016年經教育部審定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新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知識性于一體??勺x性強,圖文并茂,新增了許多趣味性較強的課堂知識、活動等。
2、教材內容
七年級中國歷史上冊,教學內容共分為四個單元,敘述了從史前時期中華文明的起源祖國境內遠古居民時代到魏晉南北朝各個時期的興衰過程及其經濟、民族融合及文化的歷史,共21課。
第一單元主要講述人類文明的起源,共三課,從最早的人類講起,到華夏族的形成。使學生充分認識了我國境內遠古居民的生活面貌,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單元主要講述奴隸制社會的產生發展和衰亡及社會的變革,使學生深刻認識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對人類文明的進步的影響。
第三單元主要講述秦漢政治、經濟與文化的發展,使學生從學習中認識秦漢對后世的影響。
第四單元講述了政權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完成新學期的教育教學任務,共需30課時(其中,新課學習約占20課時,單元復習約占4課時,期中復習約占2課時,期末總復習約占4課時)。
教材重點、難點
教材重點在于與各個階段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相關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經濟、文化的發展。
難點在于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及對歷史事件、人物的評價、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等。
三、任務目標
增強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征及其發展趨勢。培養學生識圖、閱讀歷史史料以及分析史料的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弘揚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完成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的歷史教學任務。
四、主要教學措施
1、夯實基礎,培養學生能力。
這學期的教學內容是授完七年級中國歷史上冊。理清每個階段的歷史線索,概括每個階段的歷史特征,找到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是本學期教學最核心的內容。這就必須夯實基礎,引導學生自己來探索歷史發展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能力。
2、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課堂上做到精講多練,課后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
3、注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積極運用投影、錄音、錄像、影片、多媒體、網絡等進行輔助性教學。
4、加強對個別學生的檢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抓好后進生的個別輔導工作,幫助學生端正其學習態度,積極參與課堂的讀、思、練活動,使其成績在原有基礎上更進一步。
5、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如課堂上答題、小討論,故事會,通過這些活動開發學生的思維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同時也使學生主動復習當天所學的內容。這樣就使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集中,加強課堂紀律的管理。及時發現不足,及時總結提高,促進不斷進步。
五、教學進度表
周次
時間
教 學 內 容
課時
備注
20xx.9.1
新生入學教育
《開學第一課》
第一單元
史前時期: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
第1課 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
第2課 原始農耕生活
第3課 遠古的傳說
第二單元
夏商周時期: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第4課 夏商周的更替
第5課 青銅器與甲骨文
第6課 動蕩的春秋時期
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
第8課 百家爭鳴
第三單元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第9課 秦統一中國
第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
第11課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課 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
第13課 東漢的興衰
第14課 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
第15課 兩漢的科技和文化
20
21
22
第四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第16課 三國鼎立
第17課 西晉的短暫統一和北方各族的內遷
第18課 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
第19課 北魏政治和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
第21課 活動課:讓我們共同來感受歷史

2019年9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海县| 乌拉特前旗| 南昌县| 永安市| 克拉玛依市| 兴业县| 越西县| 麻栗坡县| 万州区| 桐柏县| 舒兰市| 襄垣县| 平武县| 武平县| 和田县| 磐石市| 商城县| 金沙县| 司法| 上杭县| 盐亭县| 子长县| 文安县| 无极县| 无为县| 安溪县| 嘉定区| 黔东| 开阳县| 东阿县| 调兵山市| 法库县| 富民县| 丹阳市| 文山县| 博客| 卢龙县| 旌德县| 潍坊市| 万载县| 汤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