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時代的主題●考點突破1.和平問題(1)什么是和平問題和平問題是指維護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戰爭的問題。和平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和平的維護將給經濟發展和其他全球性問題的解決創造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和平是人類世世代代追求不息的理想與目標。(2)和平是當今時代主題①含義:和平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是指和平具有了現實的可能性,世界大戰有可能打不起來。戰后世界和平是主流。注意:和平問題與和平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是兩個不同的問題。②戰后,和平成為時代主題的原因從根本上說,是世界范圍內和平力量的增長超過了戰爭力量的增長。主要表現在:第一,世界人民強烈渴望和平,堅決反對戰爭,形成全球性的和平運動,有力地鉗制著戰爭勢力,維護著世界和平。第二,核戰爭的毀滅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國不得不考慮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貿然發動戰爭。第三,經濟的全球化、國際格局多極化趨勢的發展,國家之間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國際上各種力量相互制約,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3)目前,世界的和平局面又是不穩定的。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的因素相互交織,恐怖主義危害上升。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民族、宗教矛盾和邊界、領土爭端導致的局部沖突此起彼伏。世界仍不安寧,威脅世界和平的隱患依然存在。2.發展問題(1)什么是發展問題發展問題是指世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問題。謀求社會的發展與繁榮是人類永恒的課題。戰后世界發展是主線。現在,發達國家有29個,而發展中國家有128個(其中低收入國家和地區56個,中低收入國家和地區43個,最不發達國家和地區48個),可見,發展問題主要是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問題。(2)發展成為當今時代主題①含義:發展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是指發展具有了現實的可能性。②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原因:世界處在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中。③正確認識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形勢戰后五十多年來,在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中,世界經濟出現了空前的大發展,其規模和速度在人類歷史上均為罕見。目前,世界經濟發展已從追求數量增長轉為質量提高,更加重視知識經濟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在世界經濟總體發展的同時,落后、貧困、危機、債務這些陰影又總是與人類相伴隨。整個世界的經濟形勢依然嚴峻。全球發展最突出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發展中國家面臨著發展經濟的艱巨任務。當今世界存在貧富差距,南北發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國際經濟舊秩序的存在,經濟上的表現是不平等貿易、掠奪、國際分工等。注意:發展問題與發展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也是兩個不同的問題。3.和平與發展的相互關系和平與發展是彼此聯系而又相互影響的。發展需要和平,和平離不開發展。在和平中求發展,以發展促進和平。(1)和平是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在和平的國際環境中,世界各國才能保持正常的經濟交往和順利實現本國的發展計劃。戰后世界經濟的發展就是得益于世界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戰亂和沖突是經濟發展的重大障礙。戰亂不僅使參戰國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導致交通運輸癱瘓,國際貿易中斷,給世界經濟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2)發展經濟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礎第一,世界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國際分工,加強了各國間的交流和合作,抑制了世界戰爭的爆發;第二,經濟的發展有助于消除世界不穩定的因素,減少發生軍事沖突的可能性;第三,世界經濟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壯大。4.什么是傳統安全威脅與非傳統安全威脅(1)傳統安全威脅因素主要是指國家面臨的軍事威脅及威脅國際安全的軍事因素。按照威脅程度的大小,可以劃分為軍備競賽、軍事威懾和戰爭三類。戰爭又有世界大戰、全面戰爭與局部戰爭,國際戰爭與國內戰爭,常規戰爭與核戰爭等等。傳統安全威脅由來已久。自從有了國家,也就有了國家間的軍事威脅。但人們把軍事威脅稱為傳統安全威脅,是在國家安全概念和新安全觀提出以后。(2)非傳統安全威脅因素非傳統安全威脅因素是相對傳統安全威脅因素而言的,指除軍事、政治和外交沖突以外的其他對主權國家及人類整體生存與發展構成威脅的因素。非傳統安全問題主要包括:經濟安全、金融安全、生態環境安全、信息安全、資源安全、恐怖主義、武器擴散、疾病蔓延、跨國犯罪、走私販毒、非法移民、海盜、洗錢等。●誤區警示維護和平才能發展經濟,發展經濟就一定能維護和平解析:(1)維護和平是發展經濟的前提條件。只有在和平的國際環境中,世界各國才能保持正常的經濟交往和順利實現本國經濟計劃。所以,只有“維護和平才能發展經濟”這一觀點是正確的。(2)發展經濟是維護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因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加強了各國間的交流合作,可抑制世界戰爭的爆發;有助于消除世界不穩定因素,減少發生軍事沖突的可能性。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能否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取決于這個國家的對外政策。比如我國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維護和平的強大力量。我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必將有效地維護世界和平,而那些對外實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國家,其經濟越發展,對世界和平的威脅就越大。可見,不能籠統地說發展經濟就一定能維護世界和平。●真題再現例題 (2009·廣東理基,58,2分)中國將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展道路,但影響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很多。影響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是( )A.恐怖主義和種族歧視B.犯罪猖獗和毒品泛濫C.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D.貧富差距和環境污染點評:本題較易,主要考查教材基礎知識,影響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A、B、D這三個選項均不是其主要障礙。答案為C。●考點突破1.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1)建立國際新秩序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形式建立世界上所有國家平等參與的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是合乎世界民意的事情,是廣大發展中國家一貫的立場和強烈要求。建立國際新秩序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維系其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外部條件。(2)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客觀必然性第一,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要求;第二,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是政治多極化發展的必然要求。第三,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是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普遍要求;第四,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是抑制霸權主義、強權政治、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要求。(3)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要求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要從當今世界的實際情況出發,體現歷史發展和對時代進步的要求,要充分發揮聯合國的重大作用,維護聯合國的權威,要不斷推進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協調與合作,要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4)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要堅持的原則內容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持用和平方式處理國際爭端原則,堅持各國主權平等原則,堅持尊重各國國情、求同存異原則,堅持互相合作、共同發展原則。(5)中國主張建立的國際新秩序的主要內容第一,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共同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第二,經濟上相互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第三,文化上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第四,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強合作,堅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戰爭手段解決國際爭端,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第五,環保上相互幫助、協力推進,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誤區警示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南方國家三者的關系解析:這三個概念,詞面上不相同,但實際上是從不同角度對同一事物——國家的三種表達方式。第三世界國家,是從其在國際格局和國際秩序中所處的地位來說的,它處于國際政治軍事集團之外。發展中國家,是從其在世界經濟中所處的地位來說的,它與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相比是不夠發達的,處于發展之中的國家。南方國家,是從其所處的地理位置來說的,這些國家大部分分布在南半球。因此,不能把上述三種提法看做是三種不同的國家。●真題再現例題 在多種海洋捕撈漁法中,拖網漁業被認為是對海洋生物資源傷害最大的一種作業方式。鑒于此,有些國際組織,要求全球暫時禁止拖網漁業,并維持至依據國際法建立適當的養護和管理措施為止。之所以必須依據國際法建立適當的養護和管理措施,是因為國際法 ( )①可以在國際交往中建立各種權利和義務的關系,以便明確國際責任②能有效地制止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③規定了國際社會的基本行為準則,能減少國際糾紛④是確立辨明國際問題是非曲直的標準和法律依據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點評:本題應選D。之所以必須依據國際法采取行動,是因為國際法對國際關系的正常發展有重要作用,故選D。②觀點錯誤,因為制止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有效途徑是建立國際新秩序。●考點突破1.世界多極化發展趨勢(1)世界多極化的含義世界多極化,即國際格局多極化,是指對國際關系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和國家集團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在一定歷史時期形成的國際關系結構。所謂“化”,在這里是一種趨勢,而非現實,表明多極格局形成之前有一個相當長的過渡期。(2)世界多極化趨勢發展的意義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對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人類社會繁榮進步是有益的。其作用主要表現為:第一,有利于世界各大力量彼此形成制約與制衡的關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第二,有利于遏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第三,有利于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第四,有利于實現各國人民對和平、穩定、繁榮的新世紀的美好追求。第五,有利于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擴大在國際舞臺上的活動空間,抓住機遇,發展自己。2.關于國際關系民主化國際關系民主化,就是各國的事情要由各國人民做主,國際上的事情要由各國平等協商,全球性的挑戰要由各國合作應對。這樣做,有利于體現各國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促進世界的平衡發展。世界上所有國家,不分大小、貧富、強弱,都是國際社會的平等成員。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擁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等項原則,應該成為各國共同遵守的國際關系準則。國家主權神圣不可侵犯,任何國家都沒有干預他國內部事務、把自己意志強加于人的特權。3.面對當前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國應當如何努力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1)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在當今和未來的世界,經濟是基礎,科技是龍頭。能否在科技發展上取得優勢,增強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最終將決定本國在國際上的地位。(2)面對當前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國應當把發展經濟和科技作為戰略重點,積極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科技進步是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我國要把加速科技進步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地位,使經濟建設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國家要制定中長期科學發展計劃,加強基礎性研究和高科技研究,加快實現高科技產業化。強化應用技術的開發和推廣,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有重點、有選擇地引進先進技術,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我國是發展中國家,應該更加重視運用最新技術成果,實現技術發展的跨越。(3)面對當前激烈的國際竟爭,要增強我國綜合國力,還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我國是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的國家,因此,要堅持計劃生育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正確處理經濟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真題再現例題 (2009·四川)進入新世紀以來,“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逐漸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強有力的新發動機。統計顯示,四國目前所占全球經濟份額上升至21.4%。有組織預計,2009年四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可能達到70%,2040年四國經濟規模可能會超過七國集團。上述事實表明 ( )A.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B.南北發展不平衡仍是全球最突出的問題C.發展經濟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礎D.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正逐步向多極化演進點評:本題應選D。材料顯示了“金磚四國”經濟快速發展和經濟實力提高,未來可能成為與發達國家經濟力量相當的經濟實體,說明世界出現了多個政治經濟力量中心,反映了世界多極化的趨勢,故D正確。A不符合實際。BC雖然正確但不符合題意。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