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新課標要求(一)知識目標1、識記效率、公平的含義;效率與公平的辯證關系。2、理解為什么要堅持兼顧效率與公平原則,如何兼顧效率與公平。3、結合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體事例,說明堅持兼顧效率與公平原則的意義。(二)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辯證地認識和對待經濟生活中面臨的各種矛盾,并學會運用矛盾分析法,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復雜事物中進行分析、選擇。2、培養學生全面系統地看問題,正確認識現實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本節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以共同富裕為目標的社會主義分配制度的優越性,確認我國現階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經濟效率提高,又能保證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教學重點、難點1、不會注重效率的必要性2、兼顧效率與公平★教學方法引入實例法、自學閱讀-講授法、教師啟發、引導,課上討論等學生主體參與的教學形式。★教學過程(一)情境導課教師講授《和尚分饅頭》的故事: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住著好多老和尚和小和尚,廟里和尚們吃的東西都是每天從山下運過來的,可是有一天,天公不作美,刮起了臺風,下起了暴雨,山路堵了,糧食運不上來了,和尚們可愁死了,念經都沒力氣了。這時廟里的方丈出來說話了:“大家莫慌張,打起精神來,現在廟里還有20個饅頭,我們這里有20個人,本來可以一個人分一個的,但是為了照顧老和尚,就讓老和尚一個人分3個,小和尚三個人分1個,這樣剛好分完。”方丈剛說完,下面就議論開了,當然,小和尚也有不高興的。大家在心里數著、算著,這樣是剛好嗎?不久,熱氣騰騰的饅頭端上來了,大家照老方丈的指示做了,老和尚一個人分3個,小和尚三個人分1個,小和尚真可憐,可也沒辦法呀,有總比沒有好呀。問題;你人認為這樣分配合理嗎?為什么不合理學生:不公平,就不能激發人們的積極性,小和尚干活就沒了勁頭。教師總結:可見我們凡事要講求效率,維護公平(板書)(二)、師生合作、互動探究現在某商城A店和B店均要招聘一批推銷員,推銷某種化妝品,我們來看看他們各自的招聘要求和報酬。A店現要招聘一批推銷員,推銷某種化妝品。要求:會普通話,掌握一定的美容知識。報酬:30元/天。B店現要招聘一批推銷員,推銷某種化妝品。要求:會普通話,掌握一定的美容知識。報酬:底薪10元/天,每推銷出一套化妝品可抽取10元傭金。將A店的招聘啟事與B店的招聘啟事進行對比A店:30元/天B店:底薪10元/天,每推銷出一套化妝品可抽取10元傭金對比后,發現同樣是推銷化妝品,招聘要求一樣,但報酬卻是不同的,請大家思考:如果你是老板,你會采取哪種分配方式?為什么?學生回答,闡述理由:A店老板的分配方式不能激發應聘者的工作積極性,每天的工資是固定的,所以干多干少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導致工作效率低下。B店老板的分配方式能夠調動應聘者的工作積極性,在利益的驅動下,能刺激工作者不斷提高工作效率,促使工作者在更短的時間內推銷出更多的化妝品。教師抓住學生所說的“工作效率”,進行設問:什么是效率?板書:(一)效率與公平學生回答:1、 效率(1)效率的含義:經濟活動中投入與產出的比率,它表示資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我們講提高效率就是以最小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收益。如果你是應聘者,你更愿意到哪家店工作?為什么?學生回答由學生的回答總結出:(2)收入分配方式對效率有重要影響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調動人們的生產積極性,那么就會提高效率,促進生產的發展;反之,則會降低效率,阻礙生產的發展。一般來說當一個人的報酬與他的貢獻相掛鉤時,就會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如果一個人的報酬與他的貢獻不掛鉤時,就會挫傷一個人的工作積極性。(3)為什么要注重效率①、注重效率,以最小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收益,這是人類經濟活動追求的基本經濟目標。材料展示:中國環境科學院的任陳海院士說,近10年來,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年均增長率超過9%,最高達到14、2%,但這種增長卻對資源和環境帶來很大不利影響。可以說,中國20年來的經濟發展是以嚴重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及資源浪費為代價換來的。 首先是對自然資源利用率低,我國GDP增長的能耗是美國的5、5倍、日本的13倍、德國的7、7倍、英國的4、6倍、法國的10倍、意大利的9、7倍。 其次,環境污染嚴重。到今天,環境和生態的承受能力正在達到極限。壁如水資源問題,全國70%的河流污染嚴重,50%的城市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淮河流域污染企業首先遭到了關閉,繼之是太湖地區的污染企業,長江的年排污水量為每年130多億立方米,水質已嚴重惡化。如果將環境和資源成本計算進去,我們每年的經濟增長入不敷出。因此,要發展經濟必須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②、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相對匱乏,追求效率符合我國國情。(2)、怎樣來注重效率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分配政策),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節能減排。材料展示假設你在B店工作了一段時間后了解了以下情況:一套化妝品市場價是500元,而包括各方面的成本總共才300元,而從300元轉化為500元的過程絕大部分是通過你的努力才得以實現的。但是B店的老板卻輕而易舉就獲取凈利潤190元,你辛辛苦苦推銷一套才獲得10元的傭金,老板的收益是你的19倍。你認為這公平嗎?你還愿意干下去嗎?那么什么是公平呢?2、公平學生討論,教師總結:(1)、公平的含義較寬泛,涉及政治、經濟、法律等各個領域。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現為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允許收入差異的存在。大家一定要注意,真正的公平不是沒有差異,只是要把差異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公平不等于平均主義,像我國上世紀的60-70年代的大鍋飯,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不考慮客觀差異,這是不講效率的“公平”,實際上是不公平,它妨礙了效率,阻礙了生產的發展,根本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平。從公平含義看B店老板和你的收入差異公平嗎?(不公平)還愿意干下去嗎?(不愿意)可見,我們在收入分配過程中要注重公平,那么注重公平有什么重要意義呢(2)、為什么要注重公平我們再看看教材61頁的“分配不公,企業破產”這幅彩圖,大家想象看,這個企業為什么會破產?(分配不公)①公平的收入分配的意義有助于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有利于實現經濟的發展有利于社會和諧和穩定由于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分配中注重效率,提高了各方面的積極性,使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富裕了起來,但同時目前我國的收入貧富差距已超過國際0.4的警戒線,中國歷史上貧富差距空前拉大的時期,這引起了我國新一屆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面我們來看一組圖片“生活在同一片藍那天下的社會弱勢群體”可見②我國存在比較嚴重的公平問題看了之后我們肯定不可能無動于衷,但心動不如行動,我們應該為改變這樣的現狀,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作出自己的貢獻。生分組分別從國家、政府,成功人士,普通人和弱勢群體的角度談如何實現社會公平(3)、怎樣實現社會公平生討論后派代表發言歸納:國家社會:第一、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為我國實現社會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證第二、保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措施。(最低工資保障制度)解釋什么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指國民總收入直接與生產要素相聯系的分配。初次分配包括:1.居民提供生產要素所得報酬收入,2.企業在扣除其固定資產消耗和其他運營成本及稅收后的凈營業盈余形成的初次分配收入,3.政府利用國家權力對貨物和服務的生產和再生產所征收的生產稅和進口稅形成的初次分配收入。再分配(也稱社會轉移分配)指:國民收入再分配是國民收入繼初次分配之后在整個社會范圍內進行的分配,是指國家的各級政府以社會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過稅收和財政支出的形式參與國民收入分配的過程第三、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另一重要舉措。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通過強化稅收調節,整頓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防止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實現公平體現。第四、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發展社會福利事業。(低保等)成功人士:先富帶后富,積極為落后地區和生活困難群眾捐款捐物(霍英東總計為社會福利事業捐款已逾40億港元)弱勢群體:積極主動地學習技術、先進經驗,為改變現狀而努力。由此可見,為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促進經濟的發展,在我國收入分配中既要講效率又要求公平,那么我們應該怎樣處理和解決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呢?下面我們來探究第二個問題:(二)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前面我們已經從感性上知道了效益與公平都很重要,在當代中國一直有 “收入分配中講求效率與維護公平何者更為重要?”的爭論。為了把這個問題弄清楚,我們有必要對效率與公平作進一步的探討。首先我們來看看效率和公平之間是怎樣的關系?板書:1、效率與公平的辯證關系生討論發言統一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沒有效率作為前提和基礎的公平,就像我國的上個世紀只能導致平均主義和普遍的貧窮。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只有給勞動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權利的分配的公平,才能激發勞動者發展生產、提高經濟效率的積極性。對立性:因為效率與公平分別強調不同的方面,所以兩者又存在矛盾,存在對立的一面。2、怎樣兼顧效率與公平(討論)(1)、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進公平。(不要再拘泥于誰優先)(2)、兼顧效率與公平,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后富。(三)課堂總結請學生自主組織語言簡要復述本框主要內容。(四)探究與提升研究性學習課題:根據所學收入分配與社會平的有關知識,調查汨羅城區人民的收入分配狀況;如果存在兩極分化,請寫出你的解決方案,以郵信的方式向河汨羅市人民政府反映情況。觀點明確,有理有據。(五)鞏固練習1.下面對效率不正確理解的是 ( C )A.效率是指經濟活動中投入與產出的比率B.效率提高就是資源的節約和社會財富的增加C.要效率就不能講公平D.效率表示資源有效利用的程度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2、目前我國分配體制內“平均主義”和分配不公現象同時并存,針對這一現象國家采取了“調高”“擴中”“保低”戰略,目的是( D)A、既鼓勵先進,又鞭策落后B 、消除收入差別,實現共同富裕C 、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D、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某企業由于分配不公,老板講排場、擺闊氣,職工利益一再受損而紛紛辭職,結果企業破產了。3.由于分配不公,導致企業破產,這說明 ( B )①收入分配對效率有重要影響②分配方式恰當,就會調動人們的積極性,提高效率③分配不當,則阻礙生產的發展,降低效率④分配對生產有決定作用4、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 B )①有利于激發人們的積極性、創造性② 能完全克服市場調節的缺陷 ③能促進效率的提高和經濟的發展 ④有利于保持社會的穩定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5、合理且適度的收入差距是貫徹國家尊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等方針要求,它有利于( D )①克服平均主義,更好發揮收入分配的激勵作用 ②尊重和保護一切合法的勞動收入和非勞動收入③調動科技人員創新的積極性,提高效率 ④維護社會公平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