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5-1 延續文化血脈 導學案課型設置:【自研·互動·表現40分鐘】課時: 1 課時一、【學習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熱愛中華文化。2、能力目標:提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和運用能力,傳承、踐行中華傳統美德。3、知識目標:知道中華文化的內涵,懂得文化自信的重要意義。二、【重點難點】 1、重點:如何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2、難點:中華文化的創造力和包容力。三、【定向導學·互動展示·當堂反饋】(一)自研自探環節(課前自主完成,限時10分鐘)閱讀感知、自主學習——閃自主之光【導學1】——閱讀教材P20-28頁的內容,完成下列填空。1、中國文化的內容和特點?(是什么)P59 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等等,共同組成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2、為什么中華文化能夠薪火相傳、歷久彌新?(為什么)P59中華文化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 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 ,雖歷經滄桑仍薪火相傳、歷久彌新。3、新時代,如何延續文化血脈?(怎么做)P60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新時代,延續文化血脈需要發展 。4、中華文化的作用?(是什么)P61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 。5、文化自信的內涵?(是什么)P61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 ,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如何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怎么做)P62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 ,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7、中華傳統美德的產生和作用(地位)?(是什么)P62-63(1)產生:中華民族創造出燦爛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傳的美德。(2)作用(地位):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遠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 。8、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和發展?(是什么)P63-64(1)內涵:中華傳統美德 ,博大精深。其中,有憂國憂民、道濟天下的愛國情懷,有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有誠信守法、見利思義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倫理規范,有律己寬人、揚善抑惡的處世準則,等等。(2)發展: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中華傳統美德已經融入了中華民族的 、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成為一種文化基因。9、青少年怎樣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怎么做)P65美德的力量在于 。【導學2】——學有余力的同學,拓展延伸請你進一步研讀教材,把你的疑惑寫在下面的“學生筆記”欄里,向展示同學質疑,使我們共同提高。(二)合作探究環節(課中合作完成)研討質疑、交流提升——閃協作之光【探究1】傳統節日知多少(運用你的經驗 P58)? 你知道這些不同民族傳統節日的由來嗎?與同學討論:為什么這些傳統節日能夠傳承至今?(請寫下來)【探究2】海南非文化遺產—傳承三千年的黎錦 (提前觀看視頻:《海南非文化遺產—傳承三千年的黎錦》)? 有人說,有些文化遺產在現代生活中沒有實用價值,沒有必要保護。你認同這種說法嗎?(請寫下來)(補充:中華文化絢麗多彩,穿越時空煥發現代活力(相關鏈接 P60))【探究3】“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 朝鮮賽區預賽舉行 (提前觀看視頻:《“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 朝鮮賽區預賽在平壤舉行》)? 觀看視頻,談談新時期,我們青少年如何做弘揚和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請寫下來)【探究4】一脈相承的憂樂思想(探究與分享 P63)? 中華傳統美德代代相傳,雖然孟子和范仲淹生活的年代相隔一千多年,但他們的憂樂思想一脈相承。閱讀這兩段名句,你得到什么啟發?將你的憂樂觀與同學分享。(請寫下來) (補充:《《朱子家訓》摘錄(閱讀感悟 P64)》)【探究5】觀看視頻,回答下列問題(擴展視頻:《神秘的捐款人 寧波慈善總會收到名為“順其自然”的捐款累計1054萬元》)? 如果有機會見到“順其自然”,你最想問他什么問題?你身邊有這樣的“中國好人”嗎?對于我們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有何啟示?(請寫下來)(三)檢測反饋環節(課后鞏固提升, 限時15分鐘)成功體驗、過關檢測——閃智慧之光★【基礎闖關全練】1. 我國開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展示活動,是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①是偉大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②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③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④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物質基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2. 展示過程中,觀眾們從傳統藝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汲取營養,涵養心靈,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中華文化的特點。它的特點是?( )A.生生不息,團結奮進B.艱苦奮斗,自強不息C.源遠流長,博大精深D.口耳相傳,綿延不絕★★【能力提升全練】3. 據《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總導演顏芳介紹,參加《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百余位選手來自全國各地、各個民族、各個行業,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七歲兒童,既有大學教師,也有普通農民,還有在中國學習、工作的外國留學生。這說明?( )①中國詩詞有其獨特的魅力和吸引力②中國詩詞沒有難度,人人都會③中國詩詞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④中國詩詞深受人們喜愛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4. 一碗愛心粥,溫暖一座城。榮登“中國好人榜”的史春榮,60歲,是衛輝市城郊鄉中心校的一名退休女教師,是衛輝市衛州路愛心粥屋的負責人。從2014年7月開始,她在衛輝市衛州路開了一家愛心粥屋,主要是為環衛工人、孤寡老人、留守兒童、貧困殘疾人、流浪人員及各類拾荒者提供免費早餐,這成為古城衛輝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史春榮老師之所以能榮登“中國好人榜”,是因為她?( )A.舍生取義,大愛無疆 B.愛崗敬業,無私奉獻C.樂于助人,誠信友善 D.熱心公益,服務社會★★★【核心素養全練】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醫針灸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已在14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511所孔子學院……中國元素正在深度融入世界。材料二??2017年8月,吉林省啟動了“最美書聲”全民朗讀活動。活動中,所有人都可以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加入到朗讀者隊伍中去。這次活動將《吉林省全民閱讀促進條例》落到了實處。(1)中國元素深度融入世界,表明中華文化對世界產生的影響是什么?(2分)(2)吉林省各地廣泛開展了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請寫出開展此項活動的意義。(2分)(3)讀書貴在年少時,你會以怎樣的實際行動參與全民閱讀活動?(1分)四、學生收獲·每課一思1、參與討論了嗎?2、提出了哪些問題?3、學到了什么?4、有哪些感悟?答案:【自研自探】導學11、源遠流長 2、創造力 包容力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4、精神動力 5、堅定信念 6、創新性發展 7、精神力量 8、內涵豐富 思維方式 9、踐行【檢測反饋】1、D 2、C 3、D 4、D 5、?(1)對人類的進步和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分)(2)豐富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了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對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2分)(3)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各類書籍,如讀《西游記》等;有計劃地讀書,如每天讀書10分鐘,每月讀一篇名著,等;參加學校或社區組織的讀書活動,如上好閱讀課,參加朗讀比賽,等。(答出能夠體現喜歡讀書或讀書的具體做法均可給分)(1分)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5-1 延續文化血脈 教案課型:新授課 課時:1課時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熱愛中華文化。2、能力目標:提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和運用能力,傳承、踐行中華傳統美德。3、知識目標:知道中華文化的內涵,懂得文化自信的重要意義。二、【重點難點】 1、重點:如何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2、難點:中華文化的創造力和包容力。三、【教法學法】1、教法:講授法。2、學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齊讀單元導語P57,理清教材思路,把握住關鍵詞)(設計意圖:通過朗讀,初步理解單元的主要內容,初步感知關鍵詞)(二)講授新課【活動1】傳統節日知多少(運用你的經驗 P58)? 你知道這些不同民族傳統節日的由來嗎?與同學討論:為什么這些傳統節日能夠傳承至今?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思考,初步感知我們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活動2】海南非文化遺產—傳承三千年的黎錦 (提前觀看視頻:《海南非文化遺產—傳承三千年的黎錦》)? 有人說,有些文化遺產在現代生活中沒有實用價值,沒有必要保護。你認同這種說法嗎?(補充:中華文化絢麗多彩,穿越時空煥發現代活力(相關鏈接 P60))(設計意圖:結合本土素材,增強學生對材料的認知與理解)【活動3】“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 朝鮮賽區預賽舉行 (提前觀看視頻:《“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 朝鮮賽區預賽在平壤舉行》)? 觀看視頻,談談新時期,我們青少年如何做弘揚和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設計意圖:通過了解“漢語橋”的相關內容,增強學生分析材料、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活動4】一脈相承的憂樂思想(探究與分享 P63)? 中華傳統美德代代相傳,雖然孟子和范仲淹生活的年代相隔一千多年,但他們的憂樂思想一脈相承。閱讀這兩段名句,你得到什么啟發?將你的憂樂觀與同學分享。(補充:《《朱子家訓》摘錄(閱讀感悟 P64)》)(設計意圖:聯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學生對我國文化的認同)【活動5】觀看視頻,回答下列問題(擴展視頻:《神秘的捐款人 寧波慈善總會收到名為“順其自然”的捐款累計1054萬元》)? 如果有機會見到“順其自然”,你最想問他什么問題?你身邊有這樣的“中國好人”嗎?對于我們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有何啟示?(設計意圖:觀看視頻,聯系社會熱點,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解讀信息的能力)(三)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新時期我們需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才能延續我們的文化血脈。我們了解中華傳統美德,努力做新時代的美德踐行者。五、【板書設計】六、【教學反思】 (略)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1張PPT)部編版 九年級上冊5-1 延續文化血脈 文明是社會進步的狀態,凝結著民族的價值追求。文明是個體教養和開花的表征,也是社會進步、國家發展的目標。 煌煌五千年,中華民族創造了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民創造了世界發展史上的新奇跡,為人類文明注入新活力。我國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得到全面提升。 中華人民堅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人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整體,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共筑生命家園,讓人民更富裕,讓國家更富強,讓中國更美麗。5-1 延續文化血脈第五課 守望精神家園第三單元 文明與家園自學目標 P57~661、中國文化是怎樣形成的?其內容和特點是什么?2、為什么中華文化能夠薪火相傳、歷久彌新?3、新時代,如何延續文化血脈?4、中華文化的作用是什么?5、文化自信的內涵和重要性是什么?6、如何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7、中華傳統美德的產生和作用(地位)是怎樣的?8、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是什么?發展狀況是怎樣的?9、青少年怎樣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要求:帶著下列問題快速閱讀課本傳統節日知多少(運用你的經驗 P58)我在草原參加那達慕大會。我在拉薩過望果節。我在瑤鄉過盤王節。我在西安過春節。你知道這些不同民族傳統節日的由來嗎?與同學討論:為什么這些傳統節日能夠傳承至今?一、中華文化根1、中國文化的形成、內容和特點?P59(1)形成:長期以來,中國民族就在中華大地上勞動和生活。各族人民團結互助,相互學習,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共同開發建設祖國的大好河山,創造了燦爛的中國文化。是什么文明與文化(相關鏈接 P59) 文化中的積極成果作為人類進步和開化狀態的標志,便是文明。人類文明從來是以進步文化為基礎,沒有進步文化的發展,就不會有文明的發展。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一、中華文化根1、中國文化的形成、內容和特點?P59(1)形成:長期以來,中國民族就在中華大地上勞動和生活。各族人民團結互助,相互學習,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共同開發建設祖國的大好河山,創造了燦爛的中國文化。是什么(2)內容和特點: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等等,共同組成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海南非文化遺產—傳承三千年的黎錦有人說,有些文化遺產在現代生活中沒有實用價值,沒有必要保護。你認同這種說法嗎?一、中華文化根1、中國文化的形成、內容和特點?P59(1)形成:長期以來,中國民族就在中華大地上勞動和生活。各族人民團結互助,相互學習,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共同開發建設祖國的大好河山,創造了燦爛的中國文化。是什么(2)內容和特點: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等等,共同組成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2、為什么中華文化能夠薪火相傳、歷久彌新?P59 中華文化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雖歷經滄桑仍薪火相傳、歷久彌新。為什么中華文化絢麗多彩,穿越時空煥發現代活力(相關鏈接 P60)一、中華文化根3、新時代,如何延續文化血脈?P60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新時代,延續文化血脈需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豐富內涵)。怎么做一、中華文化根4、中華文化的作用?P61 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質、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是什么習近平關于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論述(相關鏈接 P61) 2014年,習近平在文藝工作會談上指出,傳承中華文化,絕不是簡單復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摒棄消極因素,繼承積極思想,“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只生面”,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一、中華文化根5、文化自信的內涵和重要性?P61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內涵)。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重要性)。是什么“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 朝鮮賽區預賽舉行觀看視頻,談談新時期,我們青少年如何做弘揚和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一、中華文化根5、文化自信的內涵和重要性?P61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內涵)。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重要性)。是什么6、如何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P62 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怎么做牛刀小試中華文化像一條悠久的歷史長河,雖然歷經滄桑、飽受磨難,但仍能薪火相傳、一脈相承。這是因為中華文化( )A.源遠流長、博大精深B.由各族人民用勤勞和智慧共同開發建設而成C.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D.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解析 A、B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C說法錯誤。中華文化薪火相傳、一脈相承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故選D。二、美德萬年長7、中華傳統美德的產生和作用(地位)?P62-63(1)形成:中華民族創造出燦爛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傳的美德。是什么(2)作用(地位):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遠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精神力量。一脈相承的憂樂思想(探究與分享 P63)中華傳統美德代代相傳,雖然孟子和范仲淹生活的年代相隔一千多年,但他們的憂樂思想一脈相承。閱讀這兩段名句,你得到什么啟發?將你的憂樂觀與同學分享。 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孟子對曰:“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節選自《孟子·梁惠王下》 齊宣王在他的雪宮里召見了孟子。齊宣王問:“有賢德的人也有這種快樂嗎?”孟子回答說:“有。人們要是享受不到這種快樂,就會埋怨他們的國君。享受不到這種快樂而指責他的國君,是不對的。作為一國之主卻不與百姓共同享受快樂,也是不對的。國君以百姓的快樂為快樂,百姓也以他的快樂為快樂;國君以百姓的憂愁為憂愁,百姓也會以他的憂愁為憂愁。與天下人同樂,與天下人同憂,還不能稱王天下的,從來沒有過。”一脈相承的憂樂思想(探究與分享 P63)中華傳統美德代代相傳,雖然孟子和范仲淹生活的年代像個一千多年,但他們的憂樂思想一脈相承。閱讀這兩段名句,你得到什么啟發?將你的憂樂觀與同學分享。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以二者為之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節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唉!我曾經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或許不同于這兩種心情,這是為什么呢?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高尚的廟堂上,則為平民百姓擔憂,處在荒遠的江湖中,就為國君擔憂。這樣來說,在朝廷做官也擔憂,處在荒遠也擔憂。既然這樣,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他們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唉!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二、美德萬年長8、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和發展?P63-64(1)內涵:中華傳統美德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其中,有憂國憂民、道濟天下的愛國情懷,有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有誠信守法、見利思義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倫理規范,有律己寬人、揚善抑惡的處世準則,等等。是什么《朱子家訓》摘錄(閱讀感悟 P64)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自奉必須簡約,宴客切勿流連。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逾珍饈。 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來灑濕庭堂內外的地面然后掃地,使庭堂內外整潔;到了黃昏便要休息并親自查看一下要關鎖的門戶。 對于一頓粥或一頓飯,我們應當想著來之不易;對于衣服的半根絲或半條線,我們也要常念著這些物資的產生是很艱難的。 凡事先要準備,像沒到下雨的時候,要先把房子修補完善,不要“臨時抱佛腳”,像到了口渴的時候,才來掘井。 自己生活上必須節約,宴請客人時也不要鋪張浪費,接連不斷。餐具質樸而干凈,雖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節約而精美,雖是園里種的蔬菜,也勝于山珍海味。《朱子家訓》摘錄(閱讀感悟 P64)勿營華屋,勿謀良田。居身務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與肩挑貿易毋占便宜,見貧親鄰須多溫恤。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zèn)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 不要營造華麗的房屋,不要貪圖好的田地。 自己生活節儉,以做人的正道來教育子孫。 不要貪不屬于你的財,不要喝過量的酒。和做小生意的挑販們交易,不要占他們的便宜,看到窮苦的親戚或鄰居,要關心他們,并且要給他們有金錢或其它的援助。 他人來說長道短,不可輕信,要再三思考。因為怎知道他不是來說人壞話呢?因事相爭,要冷靜反省自己,因為怎知道不是我的過錯?《朱子家訓》摘錄(閱讀感悟 P64)施恩勿念,受惠莫忘。人有喜慶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節選自朱用純:《朱子家訓》 對人施了恩惠,不要記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記在心。 他人有了喜慶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禍患,不可有幸災樂禍之心。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見,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壞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的惡人。二、美德萬年長8、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和發展?P63-64(1)內涵:中華傳統美德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其中,有憂國憂民、道濟天下的愛國情懷,有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有誠信守法、見利思義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倫理規范,有律己寬人、揚善抑惡的處世準則,等等。是什么(2)發展: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中華傳統美德已經融入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成為一種文化基因。寧波慈善總會收到名為“順其自然”的捐款如果有機會見到“順其自然”,你最想問他什么問題?你身邊有這樣的“中國好人”嗎?對于我們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有何啟示?二、美德萬年長8、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和發展?P63-64(1)內涵:中華傳統美德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其中,有憂國憂民、道濟天下的愛國情懷,有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有誠信守法、見利思義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倫理規范,有律己寬人、揚善抑惡的處世準則,等等。是什么(2)發展: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中華傳統美德已經融入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成為一種文化基因。9、青少年怎樣弘揚中華傳統美德?P65 美德的力量在于踐行。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青少年責無旁貸;倡導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須身體力行。美德走進生活、走向未來,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加美好、更加幸福。怎么做牛刀小試作為傳統美德的精華,中華傳統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下列歷史故事蘊含中華傳統美德的有( )①蘇武牧羊 ②揠苗助長③負荊請罪 ④大禹治水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解析 蘇武牧羊體現了愛國情感。揠苗助長比喻違背自然規律,比喻為急于求成,反而壞了事。負荊請罪體現了知錯能改。大禹治水體現了堅持不懈和公而忘私的精神。①③④符合題意,②排除,故選D。5-1 延續文化血脈延續文化血脈中華文化根中華文化的特點、創造力和包容力延續文化血脈中華文化的作用文化自信、鑄就新輝煌美德萬年長傳統美德的產生、作用、內涵、發展美德的力量在于踐行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1延續文化血脈導學案.doc 5-1延續文化血脈教案.doc 5-1延續文化血脈課件.ppt 【拓展視頻素材】“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朝鮮賽區預賽在平壤舉行.mp4 【拓展視頻素材】海南非文化遺產—傳承三千年的黎錦.mp4 【拓展視頻素材】神秘的捐款人寧波慈善總會收到名為“順其自然”的捐款累計1054萬元.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