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備考2011高效學習方案政治考點專項:銀行●考點突破1.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1)中國人民銀行的性質:中國人民銀行是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的國家機關,是我國政府的組成部分。是我國銀行金融機構的領導者。(2)中國人民銀行的主要職能:第一,依法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這表明中央銀行是調節宏觀經濟和監督管理金融的特殊的金融機構。國家賦予中央銀行行政、經濟和法律等各種金融職能,代表國家對金融機構及其業務實行嚴格、有效的監督管理,保證貨幣政策、金融法律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維護金融體系的安全運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中央銀行主要是以其銀行的身份,運用貨幣供應量、信貸、利率、匯率等經濟手段來發揮管理作用,以達到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中央銀行的業務經營有一定的特殊性,就是中央銀行不以盈利為目的,而是為了實現一定宏觀調控目標,這與一般經濟組織有著根本的不同。中央銀行也經辦具體的金融業務,但都不是為了牟取利潤,而是為了實施金融宏觀調控,為實現國家的經濟政策目標服務。第二,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的流通。這一職能可以概括為“發行的銀行”。在我國,人民幣的發行權集中于國家,國家授權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發行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是發行貨幣的唯一的金融機構,它還負責貨幣的投放和回籠。作為發行的銀行,掌握貨幣的發行權是中央銀行最先產生的職能,也是區別于商業銀行的主要標志。第三,經理國庫。這一職能可以稱“政府的銀行”。此外,中國人民銀行還具有持有、管理、經營國家外匯儲備、黃金儲備的職能。2.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比較: 中央銀行 商業銀行 政策性銀行性質 是銀行金融機構的領導力量,是國家機關,是政府的組成部分 是企業法人,是金融企業 專門從事國家政策性貸款業務的銀行。地位 在國務院領導下,依法獨立履行職責,不受地方各級政府的干預 其設立,應當經中國人民銀行審查批準,并受中央銀行的監督管理。 是國家宏觀調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央銀行 商業銀行 政策性銀行業務 為銀行和各種金融機構提供清算便利;審定銀行和各種金融機構的設立、合并、分設與撤銷;發行新的通貨;確定基準利率;從事公開市場業務;辦理對銀行和各種金融機構的貼現與貸款業務;干預外匯市場;研究宏觀經濟形勢。 以經營工商業存、放款為主要業務。 著重貫徹政策和規劃,運用信貸手段對需要國家支持的某一行業或某一項目進行投資。經營目標 經理國庫,發行人民幣,它不吸收居民存款,也不向銀行之外的企業貸款,不以盈利為目的。 以銀行利潤為主要經營目標 不以盈利為目標,它實行自主經營,自擔風險,堅持保本微利、不與商業銀行競爭的原則。 中央銀行 商業銀行 政策性銀行職能 依法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的流通;經理國庫;還具有持有、管理、經營國家外匯儲備、黃金儲備的職能。 以經營工商業存、放款為主要業務。各商業銀行的職能也有不同。 融資原則 其資金來源是向中央銀行借入的存款準備金和單位、個人的儲蓄存款。 其資金來源主要是通過自有資金或發行債券、國際金融機構貸款等負債形式籌得的。3.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區別 含義 是指政府通過對財政收入和支出總量的調節來影響總需求,使之與總供給相適應的經濟政策。它包括財政收入政策和財政支出政策 是指一國中央銀行為實現一定的宏觀經濟目標而對貨幣供應量和信貸量進行調節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導方針及其相應的政策措施。其特點是通過利率的中介,間接對宏觀經濟發生作用。 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區別 內容 凡是有關財政收入和支出的政策,如稅收的變動,發行國庫券,國家規定按保護價收購糧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與勞務的投資的多少等。都屬于財政政策。 凡和銀行有關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調整則屬于貨幣政策。區別 制訂者 是由國家制定的,必須經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通過。 是由中央銀行直接制定的。聯系 二者都是經濟政策,都屬于宏觀調控的重要方式;在一般條件下,二者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4.信用合作社信用合作社,是吸收城鎮小手工業者或農民成為社員的一種信用組織,它主要辦理社員的存款、放款業務,也運用一部分資金投資于不動產和政府公債。以社員繳納的股金和吸收的存款為主要的資金來源。信用社可分為城市信用社和農村信用社兩種,城市信用社是城市手工業者的信用組合,農村信用社是農民的信用組合。農村信用合作社(簡稱農村信用社),以日本最為普遍,參加者占全國農戶的90%左右。我國的農村信用社是社會主義集體性質的合作金融組織。它是由農民和集體經濟組織自愿入股組成,由入股人民主管理,主要為入股人服務的具有法人資格的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實行民主管理、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是由轄區內農村信用社入股組成,實行民主管理,主要為入股農村信用社服務的信用社的聯合組織,同時聯合社對農村信用社實行管理、監督和協調。我國縣一級普遍建立了聯社。農村信用社的主要業務是:經營農村存款、貸款、結算等。●誤區警示人民幣的發行權屬于中國人民銀行。解析:此觀點錯誤。中國人民銀行的職能是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但在我國,人民幣的發行權屬于國家,國家授權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發行貨幣。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是發行人民幣的唯一金融機構,其他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均無權發行人民幣。●真題再現例題 (2009·上海單科,9,2分)農民工小張返鄉創業獲得當地銀行40萬元貸款支持,貸款期限2年,貸款年利率5%。如果按復利計算,貸款期滿時小張須支付的貸款利息為 ( )A.2萬元 B.4萬元C.4.1萬元 D.4.2萬元點評:注意對“復利”的理解。即第一年的貸款利息成為第二年的貸款本金。依據題意,小張在貸款期滿時須支付的貸款利息為:40萬元×5%+[(40萬元×5%)+40萬元]×5%=4.1萬元,故選C。●考點突破1.支票和匯票的關系(1)區別:第一,含義不同。支票是由出票人簽發,委托辦理支票存款業務的銀行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匯票是由出票人簽發,委托付款人在見票時或者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第二,形式不同。在我國,支票主要分為轉賬支票和現金支票兩種;匯票主要有電匯和信匯兩種形式。第三,適用范圍不同。作為支票之一的轉賬支票適用于同城轉賬結算;匯票主要用于外埠結算。(2)聯系皆是商業票據,皆是目前我國經濟往來的結算中經常使用的信用工具,其使用都能減少和避免現金交易所帶來的諸多麻煩,有利于市場經濟的發展。2.銀行的作用:銀行作為信貸中心、轉賬結算中心和現金出納中心,是資金活動的中樞神經,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關鍵部門,是整個經濟活動的總樞紐,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巨大作用。(1)銀行為我國經濟建設籌集和分配資金,是再生產順利進行的紐帶。一方面,銀行通過吸收存款的形式將社會上閑置的貨幣集中起來,把“零錢”變“整錢”,“小錢”變“大錢”,積小成多,聚散為整;銀行又依據國家經濟建設的實際需要發放各種各樣的貸款,以貸款形式將集中起來的貨幣貸給需要資金的生產部門,把“死錢”變“活錢”,從而為我國的經濟建設籌集和分配資金。另一方面,銀行通過資金活動,成為聯結國民經濟的紐帶和對宏觀與微觀經濟活動進行調節的工具。再生產的順利進行離不開銀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民經濟各部門、各企業結成了一個相互依存的有機整體,它們之間的一切經濟活動,都要通過商品和貨幣形式來實現。作為全國的信貸、結算、現金出納和外匯收支中心的銀行,集中了國民經濟各部門、各企業大部分貨幣收付,通過辦理信貸和結算業務,銀行就像一根紐帶把生產、分配、交換各環節連在了一起,把工業、農業與其他產業部門連在了一起。人們常把銀行的業務活動及所起的紐帶作用,比喻為人體的血液循環,如果沒有銀行活動的加入,社會再生產就會陷入停頓。因此說,銀行通過資金活動,成為聯系國民經濟的紐帶。銀行對宏觀與微觀經濟的調控作用,是利用銀行掌握的信貸、利率、匯率等經濟杠桿進行的。例如:銀行信貸資金的規模與投向,直接影響到生產和流通,影響到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銀行實行差別利率政策,體現了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從而促進產業結構與產品結構的調整;銀行為企業提供外匯資金,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和設備加快企業的技術改造,同時又起到調節內外資金和經濟關系的作用。(2)銀行能夠掌握和反映社會經濟活動的信息,為企業和國家的經濟決策提供必要的依據。銀行成為國民經濟的神經中樞和社會經濟信息的總匯。它可使經濟研究部門和決策部門從銀行的存款和貸款數量大小的變化、信貸資金周轉的快慢、現金投放和回籠的多少、結算的數量和方向的變動趨勢等信息,全面掌握社會經濟的動態,并據此分析經濟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所以說,銀行是觀測企業經營和國家經濟狀況的“氣象站”、“寒暑表”。在銀行實行電腦化后,銀行這個神經中樞和信息中心的靈活度和準確性就更強了。發達國家的大銀行一般都有龐大的研究部門,專門從事經濟信息的調節、統計和預測工作,并高薪聘用專門人才研究部門工作,從組織上加強經濟信息工作。可見,現代銀行作為國民經濟管理信息系統的一個重要的分系統,其地位和作用是任何部門都無法替代的。(3)銀行對國民經濟各部門和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監督和管理,以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效益。銀行通過存、貸款狀況,轉賬結算的數量,可以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從而督促他們正確執行國家的金融政策,起到監督和管理作用。另外,銀行還通過貸款數量和貸款利率調整經濟發展方向,優化產業結構。特別是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利用貸款方式、利率升降等經濟手段,表現最為明顯。●誤區警示信用與信貸解析:(1)信用是貨幣或商品的暫時轉讓,在轉讓中,借貸雙方約定期限,借貸人必須按期償還,并向貨幣或商品的所有權人支付一定的利息。可見,它和我們生活中常說的“信用”有明顯的區別。它產生于商品經濟萌芽時期,存在于整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2)現代銀行的貨幣借貸關系稱為信貸。可見,信用的產生早于信貸,信用的業務范圍也大于信貸。●真題再現例題 (2009·江蘇單科,10,2分)2008年12月16日,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成立,成為我國第一家由政策性銀行轉型而來的商業銀行。轉型后的國家開發銀行的主體業務是 ( )A.存款業務 B.貸款業務C.結算業務 D.股票買賣業務點評:國家開發銀行轉型后,由政策性銀行轉變為商業銀行,其業務也就相應變化,故選B。●考點突破1.為什么要加快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1)必要性:第一,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項重要制度建設。第二,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是適應加入WTO新形勢、擴大對外開放的迫切需要。第三,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是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治本之策。第四,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和社會現代化的重要標志。(2)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信用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基石。第一,有利于促進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第二,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誠信意識和道德水準,營造和諧信任的社會環境;第三,有利于依托良好的信用基礎和市場秩序,促進資本的流動和重組,建立現代產權制度;第四,有利于優化我國的投資和貿易環境,降低社會交易成本,有效防范包括金融風險在內的各類交易風險,擴大對外開放和信用交易規模,進而推動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的文明進步。2.怎樣建立社會信用體系(1)以法律法規規范社會信用,盡早出臺《信用監督管理條例》。(2)必須抓好政府信用,通過提高政府公信力來帶動社會信用的根本好轉。(3)繼續開展社會誠信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全社會的信用意識。(4)要以信息化推進市場監管職能的拓展,有效遏制踐踏信用的違法犯罪活動。(5)市場主體要堅持誠實信用原則。企業的信譽和形象集中表現在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上,保證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才能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6)勞動者必須遵守職業道德,做到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這是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保障。3.信用缺失的危害信用缺失,是當前經濟生活中不可小視的問題。沒有信用或不講信用,不僅會影響企業的經營活動和經濟效益,而且會損害廣大消費者的根本利益,造成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的不信任;不僅會影響市場秩序的規范,而且會阻礙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使得改革成本大大增加;不僅會敗壞企業的聲譽和形象,而且會影響國家的形象以及對外經濟文化交往;不僅會影響合格市場主體的培養,而且會毒化社會風氣,不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特別是面對經濟全球化趨勢和我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的現實,如果缺乏信用支持,任何企業都無法參與國際競爭,更談不上融入世界經濟。●真題再現例題 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健全失信懲戒制度,是“十一五”期間完善現代市場體系的重要任務。建立社會信用體系,下列各項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是 ( )①以信用信息依法公開和有效傳播為媒介②以信用機構和政府有效監管為手段③對失信行為一律給予嚴厲的刑事法律制裁④通過對守信行為的褒獎和對失信行為的懲戒來健全社會信用體系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點評:本題應選D。本題是對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措施的考查。①②④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失信行為不一定構成犯罪,故③錯誤。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