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9.1生活需要法律道法人教版 七下新知導入學習目標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感受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通過了解法治的發展進程,增強自身法治觀念。能力目標:初步培養用歷史的、發展的觀點認識法治建設進程的能力。知識目標: 了解法律的產生和法治化的進程,知道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知道依法治國的總目標。重點: 生活需要法律。難點: 法治的發展進程。觀察圖片,這些圖片概括了我們的哪些生活與法律有關?新知講解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勞動法》 ………《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生 活 與 法 律的關系小組合作要求:1.參考教材P85-86,結合生活經歷舉例說明2.每人講一句觀點,記錄員記錄,重復不計3.各組做好展示的準備,展示形式不定4.時間:5分鐘法律調整矛盾糾紛小結一: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息息相關 法治的腳步思考1: 是否有了人類,也就有了法律?法治的腳步原始社會 習慣奴隸、封建(專制)社會 人治國家(第一個王朝”夏“) 法律(“禹刑”、《漢謨拉比法典》)1. 法律的本質 P87法治的腳步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用來統治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也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沒有。古代,是人治,皇權大于法,以皇帝利益為主,是君主專制現在,是民主國家,法治為主,法大于權,人民利益為主。法治的依據是法律,法治強調的是自由、平等、公平、正義,法治是現代化治國理政的重要標志,法治強調法律至上。思考2:法律產生之后,人類就走上依法治國的道路了嗎?為什么? 法治的腳步2. 什么是法治?P87法治的腳步 法治就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強調依法治國、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從2016年起,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品德與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這是1949年以來,"法治"二字首次出現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必修課程名稱中。法治的腳步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1982現行憲法通過1999實行依法治國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2010全面推進依法治國2014我國法治進程法治的腳步必由之路①中國夢的實現②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法治的腳步③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3.法治的意義(作用)?P87-88法律法治的腳步小結二:課堂練習探究與分享P86:把該頁面的內容與對應的法律連接起來。并說說以上內容中哪些是我們的權利,哪些是我們的義務?123456活動規則:1、每答對一題加5分。2、老師說“開始”后,同學才可舉手回答。3、舉手最快的同學獲得答題的機會,得分加在該同學所在的小組上。拓展提高1.關于法律和生活,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生活即是法律 B.法律即是生活 C.法律源于生活 D.生活源于法律C2.右邊漫畫里的做法有利于( )①實現政治清明 ②消除亂用權力現象③保障絕對公正 ④依法治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3.我們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以及由此產生的矛盾和糾紛,需要下列方式來協調( )①道德 ②親情 ③友情 ④法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A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只在違法的人才與法律打交道B、法律與任何人都有關系C、只要不違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離自己的生活很遠很遠D、我年齡小,法律與我無關B5.公元前21世紀,我國產生了古代第一個王朝——夏,以及維護夏朝統治的法律制度。據文獻記載,夏朝的法律稱為“禹刑”。這表明( )A、法律是隨著人類的產生而產生的B、法律依靠人們自覺自愿遵守C、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用來統治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也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D、法律產生之后,人類走上了依法治國的道路C6.關于依法治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③法律產生之后,人類走上了依法治國的道路④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B本節課我的收獲是_____,今后要_____。課堂總結板書設計9.1《生活需要法律》自由平等公平正義觀察身邊關于法律的新聞,寫一篇新聞稿,并用本課知識點來表述對此新聞的看法。作業布置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版道法七下《生活需要法律》第1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生活需要法律 單元 第四單元 學科 政治 年級 七年級學習 目標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感受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通過了解法治的發展進程,增強自身法治觀念。 能力目標:初步培養用歷史的、發展的觀點認識法治建設進程的能力。 知識目標:了解法律的產生和法治化的進程,知道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知道依法治國的總目標。重點 生活需要法律。難點 法律的本質,法治的發展進程。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1.師生互相問好。2.通過“城市管理執法執勤亭”圖片展示,我們的家庭學校社會都離不開法律 舉例:放學的時候,交警執勤維護秩序;市場亂擺攤位的時候,城管執勤治亂;淘寶買到偽劣產品,可以通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七天無理由退換貨”維護自己的權益。。。等等。 1.師生相互問好。 2.學生觀看圖片,講出熟悉的法律名稱,跟隨老師的講解進入教學主題3.認識到法律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 激發學習興趣,激起對學習的向往。引入到今天的課題講授新課 活動一:觀察三幅圖片,這些圖片概括了我們的哪些生活與法律有關?“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 小組合作討論生活與法律的關系活動二:(二)“法治的腳步” 閱讀書本86—87頁,找一找:是否有了人類也就有了法律? 活動三:(二)“法治的腳步”法律產生之后,人類就走上依法治國的道路了嗎?為什么? 古代,是人治,皇權大于法,以皇帝利益為主,是君主專制 現在,是民主國家,法治為主,法大于權,人民利益為主,人民說的算 法治的依據是法律,法治強調的是自由、平等、公平、正義,法治是現代化治國理政的重要標志。法治以法律為準繩,強調法律至上。 活動一: 1.學生暢談圖片反映的是家庭、學校、社會生活與法律有關 學生分組按照活動規則完成任務,學生運用自己的常識完成。 活動二:1.學生認真閱讀材料,從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中提煉問題答案或者根據教材進行回答。2.學生可與同桌交流完成 活動三:學生從教材中可以得到問題的答案。 活動一: 1.引導學生我們的生活與法律有關 2.通過合作交流,啟發學生思考法律與生活的關系。 活動二:1.落實教材知識,考察學生的信息提煉能力,和對教材知識的理解能力,提煉出“古代國家人治,國家產生后才有了法律”。 考察學生對“法律本質”的理解。 活動三:幫助學生解決教材問題,深入感受我國的法治建設成就,點播:依法治國任重道遠 課堂小結 教師對板書進行歸納,課堂總結 師生互動,根據教師板書,學生總結課堂收獲。 梳理知識脈絡,達成教學目標。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9.1 生活需要法律.ppt 9.1 生活需要法律教學設計.doc 【以人為本 法制中國】央視唯美大片法治公益廣告_標清.mp4 法律相伴一生.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