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6.2 共筑 生命家園第六課 建設美麗中國新課導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面對人口、資源和環境現狀,樹立憂患意識,提升生態文明素養,明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生態文明建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能力目標:1.領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真諦,理解生態文明建設的含義與要求,舉例說明人與自然和諧是人類之福、地球家園之福,懂得綠色發展道路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2.正確看待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的基本國情,既能認清當前面臨的危機與挑戰,又能闡明科學應對的策略和方法。 知識目標:1.理解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和諧相處的關系,理解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知道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必要性。2.知道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明晰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路徑,知道綠色發展道路是破解發展困境的最佳選擇。教學重點: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教學難點: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學習目標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1.怎樣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4.堅持綠色發展道路的必要性?3.自主學習01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1、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原因舉例(1)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2)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人類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同時要為開發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補償和修復。(3)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這是一種動態中的平衡、發展中的協調、進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紛亂”中的有序。(4)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符合自然規律。小組討論你還知道哪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例子?(1)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為目標。2、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 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3)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02堅持綠色發展道路材料一 為進一步加強湖泊管理保護工作,我國將在2018年年底前在全國湖泊全面建立湖長制,建立健全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責任。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在湖泊實施湖長制的意見》2018年1月4日正式公布。全面建立湖長制有什么現實意義?3、堅持綠色發展道路的必要性 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探究與分享閱讀教材“探究與分享”,回答:(1)余村走過兩條不同的致富道路。請你比較一下,這兩條道路有什么不同?(3)余村是如何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建設生態文明的?4、怎樣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1)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 (2)堅持綠色富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堅持綠色惠民,將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實現綠色富國之夢。(3)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低碳微行動(4)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只有實行嚴格的制度、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P87相關鏈接)(5)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 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這既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課堂小結1.下圖漫畫啟示我們( )①經濟發展面臨嚴峻的環境挑戰 ②要堅持綠色發展道路 ③關停一切排放煙塵的企業 ④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2.在沿江城市湖北省宜昌市,“生態小公民”們要求爸爸媽媽使用無磷洗衣粉,減少磷的排放。他們說:“管好自家下水管,就能管好長江。”如果要為這個新聞取個標題,你認為恰當的是( )①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筑生命家園 ②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綠色循環低碳發展 ③自然服務于人類,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 ④可以犧牲環境資源,換取經濟一時增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2《共筑生命家園》課件.pptx CCTV公益廣告:節約-餐飲浪費篇_標清.mp4 倫敦殺人霧事件回顧正常人要靠盲人帶路_高清.mp4 悄無聲息高鐵駛過“小鳥天堂”_超清.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