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五課 把握思維的奧秘【溫故知新】1. 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2. 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原理?【目標導航】高考考點: ★了解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了解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理解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理解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物質決定意識 ★理解意識的能動作用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理解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的關系(高度關注,注意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自主探究】:親愛的同學,請你根據下面的提示,帶著問題閱讀課本,做好自學和預習。相信你一定行!1、什么是意識?2、怎樣理解意識的能動作用?3、如何理解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溫馨提示】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于提問。(普列漢諾夫)自學過程中你還有什么發現、有什么疑惑?請及時把你思維的火花記錄下來,以便與其他同學討論、共享。一、互動探究: 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培根)親愛的同學,請你參與討論,合作共享。1、議一議:為什么說物質決定意識?從意識的起源看,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的產物,從意識的生理基礎看,意識是高度發達的物質系統---人腦的機能,從意識的內容看,意識客觀存在的主觀印象。因此物質世界先于意識存在,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2、想一想:怎樣才能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⑴必須堅持主觀與客觀相符合,思想和實際相符合。⑵必須從事實的總和出發,不能從個別事實出發。⑶必須全面把握實際,而不能從片面的事實出發;⑷必須堅持與時俱進,從變化發展的實際出發;⑸必須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從具體的實際出發。⑹必須反對從主觀出發,反對教條主義、本本主義和經驗主義。⑺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⑻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⑼必須深入實際,調查研究。3、議一議: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關系:①客觀規律制約著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基礎和前提。②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是認識、掌握和利用客觀規律的必要條件。③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二、【原理與方法論歸納】(一)、物質決定意識原理1、〖原理內容〗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2、〖方法論〗: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3、〖反對〗:反對不從實際出發的主觀主義。反對本本主義(教條主義)、經驗主義。(二)、意識能動作用原理(或意識反作用于物質原理)1、〖原理內容〗:(1)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人的意識不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而沒有不可以認識之物。(2)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①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歪曲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則會把人的活動引向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②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萎靡的精神,則會使人悲觀、消沉,喪失斗志。2、〖方法論〗:要求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3、〖反對〗:反對否認意識能動作用的形而上學觀點和片面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心主義觀點。(三)、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原理 【重點掌握】(1)〖原理內容〗: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正確意識對事物發展促進作用,錯誤意識對事物發展起著阻礙作用。(2)〖方法論〗:想問題、辦事情既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又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3)〖反對〗: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和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于現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思想(四)、客觀規律性和主觀能動性辯證關系原理【重點掌握】1、〖原理內容〗: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但人在規律面前又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于人類。(簡而言之,即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和利用規律的必要條件;尊重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2、〖方法論〗:想問題、辦事情,既要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機地結合起來。3、〖反對〗:反對片面夸大人的主觀能動性、否認規律的客觀性、盲目蠻干的唯心主義錯誤;也要反對片面夸大規律的客觀性,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無所作為的機械唯物主義錯誤。親愛的同學,如果你還有不明白的問題,不要緊,請認真聽講,老師和其他同學會和你一起解決的。三、知識盤點:你能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本課時學習的內容嗎?圍繞該內容,你學到了哪些重要知識?你能畫出本課的知識結構圖嗎?試試看,你能行!一、單項選擇題1.(全國文綜卷1)2009年年初,臺灣省南部海域地震造成海底光纜大范圍嚴重損壞,中國電信部門在第一時間啟動了海纜故障應急預案,使用機器人潛入海底排除故障,通訊得以恢復正常。使用機器人排除海纜故障的事例表明①機器人能延伸人的某些肢體功能 ②機器人是具有獨立意識的人工制造物 ③人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機器人有更好的環境適應性 ④機器人可在某些功能上超越人類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 以“木無本必枯,水無源必竭”來比喻政府與群眾的關系。說明A.意識是對物質的正確反映 B.意識是感覺的綜合體現C.意識是對物質的能動反映 D.意識的形式和內容都是客觀的3.我國原生的龍,形象則是由遠古的圖騰崇拜演變而來。據民俗學家研究,它的原本形象是一個強大部落所崇拜的蛇,后來隨著這個部落逐漸征服吞并了其他的部落,陸續把其他部落的圖騰形象的一部分,如魚的尾巴、鹿的角等等也加入到本部落蛇的形象之中,到了最后,就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熟悉的龍的形象。這表明 ( )①想象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不遵循認識規律 ②想象是不依賴于事實的主觀創造 ③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建立新的具體的聯系 ④想象具有主觀創造性和自覺能動性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4.孔子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人們一直想知道孔子究竟長得什么樣子,但孔子的真實形象卻無從準確考證,于是后人根據歷史上的記載加以揣摩,畫出了一些不盡相同的孔子像。2006年9月23 日,中國孔子基金會正式推出“孔子標準像”,這引起了各界很大的反響和爭議。面對公布的“孔子標準像”,有人說像,有人說不像。這表明①人們的意識對對象的反映具有主觀特性②人們認識對象的過程就是創造對象的過程③“孔子標準像”的像與不像并無客觀根據④“孔子標準像”是一種有一定歷史根據的藝術再現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5.專家分析,到2050年中國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時,油氣供應不足將不斷加劇,進口將成為中國石油的主要供應渠道,天然氣也需要大量進口。這一分析說明A.對未來的預測證明了意識可先于物質而存在 B.意識活動具有主動性和創造性C.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反作用 D.意識對物質有時能起決定作用6.辛棄疾的《木蘭花漫》是一首“送月”的詞,對西落之月展開了一連串探索性的追問。“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景東頭?”大意是當這邊月兒西落時,那邊的人們是不是正好看見明月東升?對此王國維評論說:“詞人想象,直悟月輪繞地之理,與科學家密合,可謂神悟。”這里的“神悟” ( )A.是詞人頭腦主觀自生的 B.是詞人對自然現象基于長期觀察的合理想象C.表明認識不一定要以實踐為基礎 D.表明藝術與科學沒有本質區別7.黨中央一直強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紀新階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根本指針,是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這是因為A.認識能夠推動實踐的發展 B.意識具有能動的反作用C.意識能正確反映客觀存在 D.正確的認識能夠直接產生物質成果8.毛澤東所寫的《七律·長征》中的詩句:“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A.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B.要從實際出發,不要迷信書本C.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尊重客觀規律性D.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9.在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從95號的镅(Am)開始,后序的20多種元素均是人造元素,這一科學事實說明:A.物質決定意識的同時,意識也可以反過來決定物質B.在現代科學技術蓬勃發展的今天,物質與意識誰決定誰已不再重要了C.物質決定意識的原理受到了沖擊D.意識的力量帶來了物質的成果10.“威客”是英文Witkey(Wit智慧、key鑰匙)的音譯。目前,“威客”主要通過在網上提供創意、標志設計等各類智慧點子和知識產品,來為客戶服務并以此獲利。“威客”提供智慧點子獲利的內在原因有①創造性思維來源于人的主觀想象 ②創造性思維能發現并解決問題③正確的認識對事物發展起促進作用 ④正確的認識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11.為了方便藏羚羊等野生動物自由遷移,青藏鐵路的多處路段都采取了架橋的設計,修建了野生動物的專用通道,并在施工中盡量保持青藏高原的原生態地貌。這些措施 ①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追求 ②是科學發展觀在經濟建設中的具體體現 ③說明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④說明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要尊重客觀規律A. ①③ B.①② C. ①②④ D.②③④12.20世紀美國旅行家保羅·泰魯在《游歷中國》一書中寫道:“有昆侖山脈在,鐵路就永遠到不了拉薩。”翻越昆侖山,穿越唐古拉,在被稱為“世界第三極”的世界屋脊上,今天已騰躍起一條鋼鐵巨龍。這表明 ( )A.自然界完全打上了人的烙印 B.人的主觀能動性是無所不能的C.人的主觀能動性受客觀條件制約無能為力D.在改造世界的活動中人的主觀能動性是巨大的13.(文綜全國卷Ⅱ)蟾蜍有毒,蟾衣卻可入藥。某青年農民偶然看到了蟾蜍蛻皮的過程,于是開始了巧獲蟾衣的探索。經過反復觀察、實驗、總結,發現蟾蜍蛻皮是其生長過程的自然現象,一般在黑夜發生,過程很短,然后馬上吃掉;還發現蟾蜍的眼睛只對運動的物體敏感。根據這些情況,他發明了通過控制光線,在水中獲取、用光照引吸幼蟲喂養等技巧獲取蟾衣的方法,終于闖出了低成本、省勞力、不破壞生態平衡且有巨大經濟效益的致富道路。巧獲蟾衣的過程體現了( )①一個正確認識的獲得需要多次反復的認識過程 ②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和利用規律的條件 ③人在自然和社會規律面前是自由的 ④人在自然和社會規律面前是不自由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14.(09政治廣東卷)某地農民過去誤以為多施肥就能提高產量,存在盲目施肥現象。現在,他們根據耕地的地力、肥力、肥效和作物需肥情況精確設計配方,對癥施肥,效果顯著。這說明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B.認識要透過現象達到本質C.事物的發展是有規律的 D.做事情要一切從實際出發15.如果不顧歷史條件和現實情況的變化,拘泥于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特定歷史條件下,針對具體情況作出的某些個別論斷和具體行動綱領,我們就會因為思想脫離實際而不能順利前進,甚至發生失誤。”因此,我們必須 ( )A.堅持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B.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C.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斷創新D.堅持馬克思主義在黨和國家中的指導地位二、非選擇題1. “世界給我16天,我給世界5000年”——2008年奧運會的熊熊圣火要在北京燃燒16天,北京將向世界展現中華民族5000年的燦爛文化,為歷史悠久的奧林匹克精神增添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內涵。運用辯證唯物論,說明如何通過北京奧運會充分展現中華文化。生活與哲學第五課練習題答案一、選擇題1-5:BCDCB 6-10:BBDDD 11-15:CDADC二、非選擇題1.①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要立足國情,了解奧運、了解文化、了解歷史。②意識具有能動作用。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要發揮主觀能動性,一方面,在展現內容上,對傳統文化要進行選擇,挖掘傳統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在展現方式上,大膽創意,精心策劃,形成科學合理的展示方案,并以此為指導,周密組織,科學實施。(聯系實際,言之有理,酌情給分)1、你完成本“案”的情況( ) A.很好 B.較好 C.一般 D.較差2、你在本節課上的表現情況( )A.很積極主動 B.較積極主動 C.一般 D.較差3、你的收獲與困惑:教學反思:學 案教 案鞏固案★學習評價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