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計劃一、指導思想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計算機和網絡為基礎的信息技術已廣泛應用于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學會信息的收集、存儲、分析、處理、發布和應用是對每第個人的基本要求。為了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水平,以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建設》指導綱要為指導,開展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活動,規范信息技術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二、學生情況分析四年級學生個性都非常活潑,對計算機充滿好奇,學習的積極性也非常高,但是由于大部分學生家里沒有電腦,即使有電腦家長也不讓經常使用,因此接觸電腦的時間只有在學校的一星期40分鐘,操作時間客觀上較少,計算機基礎知識比較薄弱,電腦操作技能技巧也較差,有待于老師與學生共同努力學習,共同提高。三、教材分析本冊是《信息技術》四年級上冊,本冊共14課,內容包括對計算機的認識和了解,如何正確使用鼠標鍵盤,桌面窗口的認識,以及怎樣利用畫圖軟件進行電腦繪畫。教材內容重點突出、通俗易懂、講解深入淺出、形式生動活潑、版面圖文并茂,讓老師容易教,學生樂于學。四、教學目標1、了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現形式。2、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并養成良好的上機習慣。3、認識計算機的硬件組成,正確的開關機,了解計算機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4、鼠標的指向、單擊、雙擊、拖動,掌握鍵盤指法,能輸入簡單的文字。5、了解windows桌面和操作窗口,學會使用附件中的畫圖程序。五、教學重難點1、計算機的正確操作2、鍵盤鼠標的正確使用3、熟練使用畫圖軟件,并利用畫圖軟件制作賀卡、板報等作品。六、教學的方法措施1、以課改理念設計教學,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組織學生合作學習,發揮“小能手”的幫學作用,讓熟悉電腦的同學幫助剛接觸電腦的同學,培養團隊精神,增強合作意識。2、課堂主要以任務驅動的形式,在實踐操作和探索的過程中學習操作技能。盡可能地多安排上機時間,做到熟練得把握所學的知識。讓學生更多地熟悉軟件環境,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3、認真組織教學,教學時通過演示計算機應用軟件的形式向學生介紹知識。認真對學生進行輔導。以學生上機操作為主,教師講解為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