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011屆一輪復習政治:新課標必修4生活與哲學復習提綱高考重點提示注◆◆◆◆◆為知識點在高考中的重要程度為最高第二單元探索世界的本質10、辨證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11、自然界的物質性和人類社會的物質性。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12 、哲學上的運動概念及物質和運動的關系 哲學上所講的運動,是指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的變化和過程。 運動→物質:任何具體的物質形態只有在運動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脫離運動的物質。物質→運動: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脫離物質的運動是不存在的。13、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和永恒的。 靜止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和暫時的。 靜止是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14、規律的含義,規律的客觀性與普遍性 規律: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 客觀性: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 普遍性:規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在其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規律。沒有規律的物質運動是不存在的,沒有規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議的。15、人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 人可以在認識和把握規律、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按規律辦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于人類。16、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1)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要求我們,必須遵循規律,而不能違背規律。(2)按照客觀規律辦事,我們就能體會到規律對于我們的意義。一旦違背客觀規律,人們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這時人們往往能更深刻地感覺到規律的存在和它的作用。17、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 起源: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生理基礎:意識是高度發達的物質系統——人腦的機能 內容(本質):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18、意識的作用 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計劃性、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 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所用。19、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 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意識對物質有反作用,正確的意識有促進作用,錯誤的意識有阻礙作用,所以要重視精神的力量。20、實踐的基本含義: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物質性活動。它有兩層基本含義:第一,實踐是以人為主體(人類所特有)、以客觀事物為對象的物質性活動.第二,實踐是一種直接現實性活動,它可以把人們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21、實踐的特點:客觀物質性,主觀能動性,社會歷史性。◆◆◆2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23、真理的含義,真理是客觀的、具體的、有條件的◆◆◆ 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 真理是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真理是具體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真理應該隨著過程的推移,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豐富、發展和完善真理。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24、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認識具有反復性。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認識具有無限性,人類認識是無限發展的。◆◆◆◆◆方法論意義: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追求真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展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是我們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www.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