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高三政治二輪復習導學案《經濟生活》第一專題 生活與消費一、考點回顧考點 江蘇五年高考考題分布年份 題型 考題 分值1.了解商品的含義及基本屬性 05 簡答 35.“聚焦中學生名牌消費現象” 1.談談自己對這一消費現象的看法。2.擬定研究型課題、目的和方法 9分2.理解貨幣的含義、本質和基本職能3.了解紙幣的含義,紙幣的發行規律及通貨膨脹、通貨緊縮4了解信用卡的功能5.了解外匯和匯率。6.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09 探究 37.針對學生中存在的思想認識上的問題提出倡議 2分7.理解價格與價值的關系 06 單選 17.電子產品價格總體呈下降趨勢的根本原因是 2分8.理解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09 單選 7.電腦、手機的價值量比較計算 3分9.理解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意義 08 單選 13.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要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這是因為 3分10.理解供求關系對價格的影響11.理解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及表現形式,運用價值規律分析相關經濟現象12.理解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和生產經營的影響13.了解影響消費水平的主要因素 08 簡析 34. (1)概括我省農民生活消費狀況。(2)分析如何進一步提高我省農民生活消費水平。 12分09 單選 8.高檔耐用消費品的轎車悄然走進尋常百姓家 3分14.了解不同的消費類型15.理解恩格爾系數 07 簡答 35.簡要說明江蘇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意義。 3分08 單選 14.江蘇居民的恩格爾系數變化趨勢,表明我省居民 3分16.了解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17.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05 簡答 35.“聚焦中學生名牌消費現象” 1.談談自己對這一消費現象的看法。 9分09 探究 37.針對學生中存在的思想認識上的問題提出倡議 2分二、考情預測“關注民生”是近些年政治高考的一個持續熱點,而本單元的“居民收入和消費”與此熱點密切相關。尤其是江蘇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而2009年又是面對世界金融危機“促增長、保民生”重要的一年,因此“民生”既是政府的“大考題”,也是我們復習迎考的重點之一。“價值規律”一直是《考試說明》中的重要考點,并且和第四單元的“市場經濟”緊密相關,但近五年來,江蘇高考沒有直接就此命題,今年金融危機之下,PPI(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大幅下跌,我國企業緊急應對,考點10、11、12與此直接相關,也應是我們復習迎考的重點之一。其他:“商品、貨幣、價值量”等商品經濟基礎知識也是常考內容,一般考一道選擇題。三、體系建構四、重難點串講(一)價格問題(涉及考點7—12)1.價格的形成(1)決定:價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注意“十對關系”)(2)影響:供求關系(注意“買方市場”與“賣方市場”)2.價值規律(1)基本內容(2)表現形式注意:A.價格與供求的雙向制約關系B.價值規律(市場)的三大機制3.價格變動的影響(即“價值規律的作用”)(1)對人們生活的影響A.一般來說,B.對于生活必需品C.對于高檔耐用品D.對于互為替代品E.對于互補商品(2)對生產經營的影響(3)價格變動的影響對人們的啟示(即價值規律的要求)思考:價格變動對政府宏觀調控的影響?在經濟滯緩即物價下跌時,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刺激需求;反之,則實施從緊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以抑制需求。例1[2009北京文綜29]北京市下調公交車車票價格,乘坐公交車的人次增加,能夠正確反映這一變化的圖形是 A變式訓練1.(09鎮江一模)優質商品的價格通常比較高,根本原因是A.優質商品供不應求 B.商品的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C.質量的優劣決定價格的高低 D.優質商品更能滿足消費者需要2.(09徐州三模)3G時代。隨著網絡設備成本的大大降低,手機上網的資費會越來越低,同時由于視頻通話等新鮮通訊方式的運用,手機上網的人數將會快速增長。這其中包含的經濟學道 理有①商品的價格以價值為基礎 ②使用價值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欲望③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正比 ④生產對消費具有決定作用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3.[2009全國卷Ⅱ文綜24]2008年某國生產甲種商品100萬件,每件商品的價值量為6元。如果2009年該國生產甲種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提高20%,其他條件不變,則甲種商品的價值總量與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分別為A.720萬元,6元 B.720萬元,5元C.600萬元,5元 D.600萬元,6元(二)消費問題1.現狀:(涉及考點14、15、16)注意:一分為二地看待,注意從居民和國家兩個角度分析(1)(2)2.影響因素(涉及考點13、16、17)思考:在當前背景下,如何促進消費?例2[2009江蘇8]隨著我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視為高檔耐用消費品的轎車正悄然走進尋常百姓家。這說明A.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 B.消費拉動經濟增長C.物價水平影響人們的購買力 D.生產與消費相互影響例3(09南通期末)改革開放30年來,從糧油食品憑票供應到大魚大肉席滿盤,再到現在的粗細搭配、營養配餐,人們的“胃”變得越來越“小”的同時,食品方面的開支占消費的比重也越來越低。這意味著A.勤儉節約是當今時代的美德 B.恩格爾系數呈下降趨勢C.科學消費觀已普遍樹立 D.全面小康社會已經形成例4【09江蘇】37.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也是五四運動爆發90周年。某校高三(2)班同學通過主題班會、課外學習等活動,進一步了解了五四運動以來中華民族走過的風雨歷程、社會主義新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特別是回顧不平凡的2008年,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華民族精神的強大力量。大家商定開展以“弘揚民族精神,共建精神家園”為主題的探究活動。讓我們一起參與其中。倡議行動通過個別訪談和網上調查,大家發現在部分中學生中存在以下問題:①有的片面強調自我,不能主動關心集體和他人;②有的意志薄弱,害怕困難,缺乏耐挫力;③有的貪圖享受,追求“時髦”,盲目攀比;④有的只想從事報酬優厚、安逸、“體面”的職業,不愿從事艱苦的工作。針對上述問題,大家準備以“弘揚民族精神,從我做起”為主題向全校同學發出倡議。(2)請你就倡議書的內容,分別從《生活與哲學》、《經濟生活》的角度,各列出三條提綱。審題:“抓關鍵詞”A.抓住關鍵詞一“針對上述問題”即材料中的四種“問題”,提高針對性,切忌泛泛而談;B.抓住關鍵詞二“從我做起”、“倡議”等,答案表述應從“怎么辦”的角度著筆;C.抓住關鍵詞三“分別”,答案組織遵從“先哲學后經濟”“分別”組織的要求,切忌混為一談、自亂陣腳。答案組織:《生活與哲學》角度例如:①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弘揚奉獻精神。②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弘揚集體主義精神。③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弘揚自強不息的精神。《經濟生活》角度例如:①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自覺抵制拜金主義。②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立志艱苦創業。③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繼承節儉美德。變式訓練:4.(09蘇、錫、常、鎮一模)消費是整個經濟鏈條的最后一個環節,在經濟學的意義上,投資每增長一個百分點,能拉動經濟增長0.2%,而消費每增長一個百分點,能拉動經濟增長0.8%,是投資的4倍。下列措施中,有助于促進居民消費的是①提高銀行存款利率 ②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③努力增加城鄉居民收入 ④加快生活消費品更新換代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5.(09鎮江一模)據統計,到2007年底,我省在冊的“農家樂”專業村有244個,年接待游客1381萬 人次,綜合收益17.3億元。我省“農家樂”的蓬勃發展說明A.社會消費結構呈現新趨勢 B.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下降C.享受性消費成為消費主流 D.農家樂消費處于賣方市場6.(09南京期末)發泡塑料餐盒和塑料購物袋大量使用,嚴重污染環境,危害人們的身心健康。這啟示我們在消費過程中,要遵循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原則。綠色消費的核心是A.勤儉節約 B.適度消費 C.理性消費 D.可持續性消費7.(09鹽城三模)今年年初中國電信189號段、中國移動188號段在我省陸續上市,從搶號到正式放號,全省有45萬用戶在網上預約,年齡大多在20歲至35歲之間3G手機快速上網、視頻通話是吸引其購買的主要原因。上述事實對商品生產者的啟示是A.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消費注重求實 B.按價值規律辦事,提高勞動生產率C.誠信經營,自覺抵制不正當競爭 D.為消費者提供適銷對路、質量上乘的商品8(09無錫期末)自2007年以來,受全球經濟衰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中國樓市遭遇了“寒冬”。對此,不少地方政府出臺救市舉措。2008年10月22日,央行出臺了包括“將商業性個人房貸利率的下限擴大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等多項內容的樓市新政。樓市新政引發了購房者的熱議。(2)如果你也有購房的意愿,此時會如何抉擇呢 并請說明理由。(5分)(2)答案一:選擇購買。(1分)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物價水平。(2分)當前,房地產市場低迷,商品房的價格走低。同時,政府出臺了不少對于購買者利好的政策,銀行利率也不斷下調??紤]自身的經濟條件和當前物價水平,正是購房的好時機。(2分)答案二:持幣待購。(1分)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物價水平。(2分)盡管房地產市場低迷,商品房價格走低,但目前房價依然很高,有較大卞降空間。政府可能將會有進一步救市新政策,同時,救市新政策出臺到發揮作用需要一個過程。所以,目前不是購房的最佳時機。(2分)五.易錯易混1. 優質優價,所以使用價值決定價值。2.勞動生產率越高,價值總量越大。3.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的價格是由市場決定。4.供求關系影響價值。5. 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律的唯一表現形式。6. 消費按目的不同,可以分為錢貨兩清消費、貸款消費和租賃消費7.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資料消費將逐步被享受性消費所取代8. 從眾心理、求異心理和攀比心理都是不正確的六、熱點鏈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09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 “近年來,政府通過減稅、補貼、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等方式拉動消費的效果逐步顯現,同時,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刺激消費的應急之策也產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應?!?全國政協委員、商務部原部長助理黃海說。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0年要積極擴大居民消費需求。 “擴大消費首先要完善已有的消費政策,同時把農村市場作為進一步擴大消費的新空間,要盡快制定和實施好建材下鄉政策,尋找新的消費增長點?!秉S海說。 “就近發展中小城鎮,推進城鎮化進程,可以為擴大消費營造更廣大的內陸市場?!比珖舜蟠?、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教授易敏利認為。 “從根本上提振消費,還要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讓老百姓分享經濟增長帶來的紅利?!比珖舜蟠?、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向文波說。思考引路:有人認為,保持國民經濟較快增長重點在于擴大農村消費。你是否認同這一觀點?提示:從城鄉、“三駕馬車”關系及現狀角度展開。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