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二框題 文化在交流中傳播自主學習篇1.文化傳播的多種途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現代文化傳播手段的特點(大眾傳媒:標志、形式、地位)①傳媒大體經歷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等發展階段。②傳媒真正開始面向大眾傳遞信息,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為標志的。③現代文化傳播手段的特點:大眾傳媒依托 ,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 ,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 ,日益顯示出文化 、 、 的強大功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 。3.推動文化交流(1)意義:一方面,可以推動____________________,促進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使外域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正確做法:我們既要更加熱情的歡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要更加主動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中外文化的友好使者,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合作交流篇師生互動 釋疑解惑 拓展思維 明辨是非1.文化傳播的含義 見教材34頁1段2.文化傳播的方式和途徑:(1)商貿活動、2)人口遷徙(3)教育。各國之間互派留學生和訪問學者,則是一種更為直接的文化傳播方式。總之,小到親朋聚會、外出旅游,大到各種經濟、政治、文化活動,都可以成為文化傳播的途徑。【解析】商業活動是個經濟問題,為什么會具有文化傳播功能?①商業活動作為人類社會的一種社會交往活動,具有多種功能。通過事業往來,可以使不同產地的商品在世界范圍內流通,促進文化發展,提高人類生活水平。②商人進行貿易活動時,不僅通過商品交換將商品中蘊涵的豐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過程交流文化。從世界文化交流史來看,印度文化傳播到東南亞,在很大程度上靠印度商人;我國的絲綢之路更是將古代亞洲、歐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聯結在一起。③現在,商貿活動在文化傳播方面增添了新的內容,具有外交、對外宣傳、傳播自己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的功能。3.文化傳播的手段 見教材36頁-37頁(1)傳媒的含義、發展階段和作用作用――傳播媒體、傳播技術是文化傳播的物質保證和實現方式。(1) 現代文化傳播手段---大眾傳媒大眾傳媒含義、出現標志、方式和特點 見教材35頁【注意】大眾傳媒的發展,并不意味著傳統的傳媒方式將被淘汰。傳媒的發展并不是依次取代的關系,即新的傳媒出現,并不意味著舊傳媒的消失,不同傳媒共同存在,在文化傳播中各自發揮作用。現代文化傳播手段被稱為大眾傳媒,是多種傳媒的總稱。4.文化交流與傳播的作用:見教材37頁第2段5.樹立的態度:見教材37頁第3段辨析:文化傳播的途徑和文化傳播的手段是一致的。解析:二者不是一回事。第一,文化傳播的途徑包括商業活動、人口遷徙和教育等,小到親朋聚會、外出旅游,大到各種經濟、政治、文化活動,都可以成為文化傳播的途徑。第二,文化傳播總要通過一定的媒介才能實現。傳媒大體經歷了口語、文字、印刷、電子和網絡等發展階段。如今,大眾傳媒稱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辨析:文化的交流會沖擊民族文化。文化應該是多元的,任何一種民族文化都是在與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中發展并壯大的。中國文化也是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融會各民族文化,同時與外來文化不斷碰撞、不斷交融、相互借鑒、取長補短而成長起來的。中國文化在向世界規范傳播的同時,也經歷了幾次外來文化的沖擊,如佛教東來、基督教東漸,鴉片戰爭以后近代西方文明與古老文明的全面沖突等學以致用篇1.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華文化走出去的話題越來越熱。假如以此為話題,圍繞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意義寫一篇政治小論文,你認為下列最合適的理論視角是 ( )A.文化交流促進了文化的傳播 B.文化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起決定性作用C.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相互促進 D.經濟全球化促進了文化的一元化2. 2009年11月26日,一列懸掛中國國徽和“文化交流號”字樣的紅色列車,從廣西南寧開出。這列承載中華文化“走出去”使命的火車,搭載著中國出版代表團一行119人和上萬冊中國圖書,駛往越南首都河內。本次專列在越南、柬埔寨舉行了為期10天的2009年“中國圖書展銷會”。中國與其他國家文化交流體現了 ( )A.各民族文化之間差異在縮小 B.中國與這些國家的政府和人民的價值觀趨同C.大眾傳媒是現代文化傳播的手段 D.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二、非選擇題3.改革開放使中外文化交流空前活躍,大量外來文化快速涌入我國。在中外文化大交流、大碰撞過程中,我國的傳統文化受到了一定沖擊,部分人還在思想觀念、民族節日等方面出現盲目崇拜西方的傾向。據此有人認為,我國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應該多輸出民族文化、少輸入外來文化。請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評析這種觀點。三、社會實踐探究調查了解當地的某些文化景觀、文化活動和文化產品在國內和國際上的聲望。第二框題AD3.答案:(1)對外傳播優秀民族文化,能夠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和綜合國力。(2)發展我國傳統文化,實現文化創新,需要博采眾長,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但不能盲目崇拜西方,犯“民族虛無主義”的錯誤。(3)對待民族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現代文明相協調,既保持民族性,又體現時代性。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