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2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識記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具體內容、各種經濟成分、公有制實現形式及其主體地位。2理解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和意義。3運用所學知識,區分各種經濟成分,并說明他們的作用。(二)能力目標通過大量實例,理解基本經濟制度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符合三個有利于標準。(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本框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基本經濟制度符合我國基本國情,有利于促進我國生產力發展。【重點難點】1公有制的主體地位2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合作探究法【教學工具】多媒體【教學過程】據國家統計局報告測算,1997我國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4772.4億元,其中公有經濟實現56676.2億元,占整個國民經濟的75.8%,非公有經濟實現18096.2億元,占整個國民經濟的24.2%。上述材料說明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是怎樣的?學生回答: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二、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板書)請大家再繼續閱讀上述材料據國家統計局報告測算,1997我國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4772.4億元,其中公有經濟實現56676.2億元,占整個國民經濟的75.8%;非公有經濟實現18096.2億元,占整個國民經濟的24.2%。從中大家能發現什么?學生回答:公有制是我國經濟的主體(一)公有制為主體(板書)請大家閱讀教材,并思考下列問題:1公有制經濟的地位(板書)關鍵詞:根本經濟特征、基礎、主體公有制包括哪些成分?2公有制經濟的范圍(板書)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注意:第一,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是我國公有制經濟的基本形式。第二,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不是指混合所有制經濟整體,而是指里面屬于國家、集體所有的那一部分資產。(1)國有經濟及其地位作用(板書)①國有經濟的含義:國有經濟是由社會全體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形式。是與我國較高生產力水平相適應的。②國有經濟的地位及作用學生閱讀課本,得出結論地位:它是國民經濟的支柱。作用: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它的發展壯大對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我國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具有關鍵作用。(2)集體經濟及其地位作用(板書)①集體經濟的含義集體經濟是由部分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一種公有制經濟。它是與較低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請同學們想一想,在我們生活周圍,有哪些經濟單位屬于集體經濟? ②集體經濟的范圍農村主要是集體經濟,城鄉的工業、服務業有很多是集體經濟,如:各種形式的合作社,縣、鄉鎮、村辦工業企業,商貿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等等。③集體經濟的地位和作用集體經濟雖然不如國有企業規模大,在國民經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也不如國有經濟的比重大,但是,也是我國重要的公有制形式,在國民經濟中處于重要地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思考:集體經濟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哪里學生閱讀教材后回答(體現共同富裕原則。可以廣泛吸收社會資金、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公共積累和國家稅收。發展集體經濟對發揮公有制的優越性,實現共同富裕有重要作用。)(3)混合所有制經濟(板書)思考:什么叫混合所有制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是不同所有制經濟按照一定的原則實行聯合生產或經營的經濟形式。其中的國有成分、集體成分屬于公有制經濟。教師說明: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經濟形式。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投資來源的多樣化,混合所有制經濟還會有更大發展。3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的體現(板書)(學生閱讀教材33頁,思考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體現)第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這是就全國而言,某一地區、某一行業可以有所區別。第二,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起主導作用。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即體現在控制國民經濟的發展方向、控制經濟運行的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的能力上。要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關鍵領域和重要行業占支配地位,請大家看書p33相關鏈接。教師分析說明過渡:我國不僅存在著公有制經濟,而且還存在著非公有制經濟。我國是堅持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發展的方針。(二)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板書)學生思考,現階段我國除公有制經濟外,還存在著哪些非公有制經濟成分? 教師總結:現階段我國除公有制經濟外,還存在著大量的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和外資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1個體經濟(板書)請思考:個體經濟的含義、特點、作用①含義:個體經濟是由勞動者個人或家庭占有生產資料,以勞動者自己勞動為基礎,勞動成果直接歸勞動者所有和支配的經濟形式。 ②特點:以手工勞動為主,規模小、投資少、設備簡單、經營靈活③作用:有利于利用分散的資源、發展商品生產、促進商品流通、擴大社會服務、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業2私營經濟(板書)請思考:私營經濟的含義和作用①含義:私營經濟是以生產資料私有和雇用勞動為基礎,以取得利潤為目的的經濟形式。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思考私營經濟有什么特點和作用? ②作用: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資金,為發展生產和滿足人們需要服務;可以吸收勞動者就業,增加勞動者的收入和國家的稅收;有利于提高國家的綜合經濟實力教師引導:私營經濟與個體經濟相比較,有什么區別?學生回答:要求學生圍繞其的含義、規模、設備、勞動生產率、特點(個體經濟以個體勞動者自己勞動為基礎,私營經濟以雇傭勞動為基礎)3外資經濟(板書)請思考:外資經濟的含義和作用①含義:外資經濟是指外國投資者和港澳臺投資者根據我國法律法規,在我國大陸設立的獨資企業以及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中的外商投資部分。②作用有利于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學習境外先進管理經驗;有利于擴大就業、擴大出口,增加財政收入。 提醒注意:第一,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中的外商投資部分,不是指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全部資產。第二,中外合資企業與中外合作企業有區別。(三)要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板書)請同學們思考;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之間的關系怎樣?學生回答: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那么就會促進生產力發展;反之,阻礙生產力的發展教師引導:我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由什么決定的?學生回答:是由我國現階段的生產力狀況決定的。教師引導:我國現階段的生產力狀況是怎么樣的?學生回答:生產力水平低、發展不平衡,具有多層次性。教師引導: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符合生產力狀況,那么,基本制度的實施有什么重要作用呢?學生回答: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發展,增強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個有利于)教師引導:這就要求我們應該怎么做?學生回答:要堅持和完善這一基本經濟制度,做兩個毫不動搖,讓各種所有制經濟在市場競爭中發揮各自優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課堂總結】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通過學習,我們明確了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各種形式;它們各自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適合我國國情,能促進我國生產力的發展,我們必須堅持。【課外作業】教學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