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感受文化影響》教學設計一、基本說明本節選自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單元文化與生活第二課文化對人的影響第一框題感受文化影響。教學課時:一課時。本課時從具體的事例入手,介紹文化對人的影響,使學生感知文化不僅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而且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同時初步認識到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和深遠而持久的特點。二、學生分析高中生知識基礎寬廣、求知欲旺盛,僅僅停留于書本知識的接受和掌握水平,學生的進取欲望會受到極大壓抑,學生的發展也將受到極大束縛。高中生需要參與探究性活動。但探究活動的目的并非追求單一的探究結果,更重要的是體驗探究過程,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尋求社會意義的奉獻精神。而通過第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了文化的含義以及文化和經濟、政治的關系。明白了第一課是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文化。這就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本課是從人的發展的角度看文化,需要學生結合自身體驗展開探究,這就需要教師用有效的方式加以啟發和引導。三、設計思想根據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的建構主義教學理念,強調了學習者在建構性學習中的積極作用,這就要求課堂教學中善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教學中應根據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靈活運用適當的教學手段,引起懸念,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因而在教學中主要采用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討論、探究交流學習成果的教學方法。四、教學目標1、 知識目標:識記、理解和評述文化生活對人們交往方式、思維方式和生產方式的影響及特點;通過列舉具體事例引導學生感知文化的影響。2、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學會透過具體的文化現象概括出文化對人的影響的內容及特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豐富的文化生活材料入手,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比較能力。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正確對待各種文化現象,辨識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投身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五、教學的重點和難點1、文化生活對人們交往方式、思維方式和生產方式的影響。2、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和深遠而持久的特點。六、教學過程描述教學內容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導入新課: 請大家共同欣賞音樂古曲《高山流水》,優美的旋律充滿了教室空間…… 大家感受文化的影響,思考問題:如何正確認識和理解文化對人的影響? 通過欣賞音樂,讓學生感受文化的影響,讓優美的旋律帶著學生進入課題。推進新課:(一)文化影響面面觀1、文化對人影響的來源,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于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課堂探究):(1)你從這兩幅畫面中發現了哪些文化上的區別?你還能舉出更多的事例嗎?(2)面對我們祖先創造的精美文化產品,人們的感慨,既有差異,又有共同之處。你能否解釋這是為什么?(展示圖片)經典誦讀(近些年在祖國大陸、港澳臺以及海外華人社區中對少年兒童進行古文經典篇目的誦讀活動) 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談一談你對這種活動的看法? 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于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只有在個人的主動參與和自覺體驗中,優秀文化才能起到對個人的熏陶和教化的作用。對少年兒童進行古文經典篇目的誦讀活動,就是創造出特定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活動,讓青少年接受中華文化的積極影響。2、文化對人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課堂探究):我們共同欣賞幾幅圖片,說明什么呢?你知道這些禮節的意義嗎?你還知道哪些不同民族的禮節? 學生合作探究、交流,暢所欲言。 學生能夠對各國各民族的文化有所了解。思考為什么會有這些差異。①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材料展示)在我國,東北人勇敢豪爽,廣東人精明強干,江浙人溫婉細致,山東人既傳統又豪爽,而山西人則憨厚樸實 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 人們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在不同文化的影響下,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反映出很大的差異②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合作探究):請同學們結合教材第15頁比較圖,探究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材料展示)文學作品《寓公移山》、《精衛填海》、《老人與海》和《騎馬下海的人》體現出文化對生產實踐、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影響。 啟示同學們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判斷,可各抒己見。談談自己的看法。 通過合作探究,比較,使學生加深對中西文化差異的印象。這種文化差異使中國人在自然面前往往表現出樂觀和自信的浪漫主義,而西方人在自然面前則更多采取尊重自然、探索自然的現實主義態度。(二)潛移默化的影響——潛移默化是文化對人的影響特點之一 (課堂探究):(1)你認為游覽泰山也是一種文化體驗嗎 說說你的理由(2)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談談其中一種文化形式對你的影響。 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 通過學生思考、討論、交流,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和學習積極性。1、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一般不是有形的、強制的。 文化對人的影響不是立竿見影的,而是“潤物細無聲”,從精神深處培養、教育和塑造著我們。⑵主動地、自覺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響 (材料展示) “要想剪除曠野的雜草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在上面種莊稼。想讓靈魂無紛擾,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據它。”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文化的作用是雙重的。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我們應該主動地、自覺地參與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響,這往往是自覺學習、主動感悟文化熏陶地過程(三)、深遠持久的影響——深遠持久是文化對人的影響特點之二 (合作探究):詩歌欣賞《 回鄉偶書二首》 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思考:“鄉音難改”說明了什么?請同學們列舉事例說明“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而持久的”。這種深遠而持久的特點具體表現在哪里呢? 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 通過學生思考、討論、交流,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和學習積極性。⑴文化對人各個方面的影響都是深遠持久的。無論表現在交往方式、思維方式上,還是表現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個方面。⑵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一經形成,就具有確定的方向性,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深遠持久的影響 (課堂探究):(1)你能補充一兩個定居海外的華裔在生活方式和習俗方面仍然表現出受我們民族文化影響的事例嗎 (2)能否談談你閱讀這段話時的感悟,并用自己的理解說明文化對人的影響力 (1)啟發同學們搜集材料,了解歷史上或現實生活中海外華僑的生活方式受中華民族文化影響的具體事例。(2)讓學生談自己的感悟。 培養學生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能力;也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課堂小結 通過本課的探究學習,我們感受到文化對于人的影響十分廣泛,這種影響不僅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而且來自于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文化不僅影響著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而且影響著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它具有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特點。因此,我們每一位青年學生應該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響,實現我們的完美人生。 概括、鞏固新課。探究與拓展 近年,韓國等國的電視劇、音樂、游戲、席卷我國,面對此“韓流”,我們的正確態度應該是什么? 積極思考、探究。 檢驗教學,鞏固新課。七、教學小結與反思本課從文化與人的關系入手,講述了文化與人的互動關系,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我們應該主動地、自覺地參與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響,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生是校園文化的參與者、享有者和創造者,也是未來文化發展的主力軍。因此,教學設計應該從樹立學生主人翁意識,自覺參與和創造健康向上的文化出發,注重教學本身的育人氛圍,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和求知欲。通過學生的本節課的學習,發現學生難于區分文化影響的兩個特點: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這是我備課時沒有想到的,我以為這兩個特點對學生來說應該很容易。思想政治課教學設計大賽《感受文化影響》教學設計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