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010年高考試題點評和2011年高考復習策略蘭州五十五中 陳繼兵2010年高考文綜科目,甘肅省繼續使用全國Ⅱ卷,與往年高考文綜試卷相比,在題型、題量、難度、學科比例方面均保持一致,總體說來,今年的試題還是堅持了能力立意方向,體現了基礎性與綜合性的統一,考查觀點原則性和設問靈活性的統一,并且突出對能力和學科素質的考查。一、2010年高考全國文綜卷Ⅱ政治試題總體情況政治選擇題48分,主觀題52分。政治學科內三科的比例為:經濟學占34%,哲學占36%,政治學占30%,主觀題經濟常識2道,哲學常識2道,政治常識1道,39題的第4、6問為政治學科設問,這種格局總體上既繼承了以往的形式,保持了相對穩定性,也有一定的創新之處。 與2009年相比,部分試題難度加大,尤其是政治常識考核知識點較細,有很強的隱蔽性和迷惑性。哲學部分考查知識點相對簡單,設問的針對性很強,知識的指向性明了,學生容易得分。經濟常識部分取材平實,貼近生活,讀題容易,做好較難,組織答案難度較大。附表:知識模塊 試題類型 分值 比例客觀 主觀經濟常識 3*4 12+10 34 34%哲學常識 4*4 10+10 36 36%政治常識 5*4 10 30 30%二、2010年高考文綜政治試題特點1.注重基礎知識“注重考查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本次試題的一大特點。所考內容大部分是教材的基礎知識或主干知識,突出對基礎知識和主干知識的靈活運用。例如,31題考查人大代表的權利“建議權和質詢權”,38題第2問“運用內外因辯證關系原理說明寶鋼為什么能夠逆勢而上”、第3問“用歷史唯物主義有關原理說明為什么要尊重勞動”等,試題既立足基礎知識的考查,體現基礎、全面,又突出主干知識的考查,強化重點知識的靈活運用。2.堅持知識和能力綜合考查的有機統一試題總體能堅持“能力、素質”立意命題的指導思想,注重考查學生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和能力。全部試題都是運用情景材料為背景,關注教材重點與社會熱點的結合點,多角度全方位考查學生運用相關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融進情感、態度、價值觀因素,考查學生對待國家重要政策和事件的立場和態度。例如:39題第6問,“結合材料和所學政治常識,分別說明中國加強與中亞國家合作的出發點和有利條件”,既反映當下時政熱點,又考查了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等知識點,著重考核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分析提煉材料的能力。如果說今年試題有什么變化的話,就是39 題政治、歷史、地理三科問題回答順序的調整,今年試題一改往年從地理到歷史再到政治的答題順序,而是三科相互交錯回答,這不僅要求學生細心分辨答題內容,還要求學生對材料有更強的分析能力,始終有一個清晰的思路。3.強調知識綜合與學科滲透試題重視科學思想、人文精神的滲透與挖掘,有較強的科學指導意義。高考是人才選拔考試,有沒有科學的知識體系和正確的思維方式,是決定一個學生能不能進一步學習的基本條件,政治試題的27題、28題、30題,都以自然科學知識為背景,考查學生對科學實驗的觀點和態度。它不僅是對學生書本知識的考查,也是對學生科學研究態度的一種考核。這樣的試題有利于國家選拔優秀人才進入大學學習。一道試題往往考查多個知識點,強調知識綜合,主觀題重視政、史、地結合與學科滲透。例如:第24題屬于經濟學計算題,既涉及個別勞動生產率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的區別,又涉及個別勞動生產率與個別價值、社會價值和價值總量的關系。 4.體現國家政策性的思想本年度試題對時政熱點的考查均是通過具體的實例來體現的。25題通過對加油站業務的增加來體現人們對新能源利用的理解;28題通過巴西龜的引入和飼養,考查學生對環境保護的理解和認識。33題通過選舉法一個細微修改“應當設有秘密寫票處”來考查學生對我國民主政治建設保障的理解。39題第4問和第6問,通過對中國與中亞國家能源合作材料,來考查學生對發展我國對外貿易意義的理解和對國家對外政策的理解。顯然是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解決身邊的具體事例來充分理解國家的方針政策。5.試題設問巧妙,寓意深刻今年的政治學科試題,大體看來試題形式與往年并沒有什么變化,但是,細細品味,卻又有獨具匠心之處。例如選擇題29題,以學生非常熟悉的“莊周夢蝶”為背景,考查“莊周夢蝶”的哲學理解,雖然材料熟悉,但設問巧妙,學生必須深入思考才能解答,不是每一個同學都能找到正確答案的;非選擇題38題第一問以寶鋼職工開展“最佳實踐者”活動為背景,考查學生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理解,切入角度也十分獨特,需要學生有較強的思辨能力和綜合能力,組織答案并不容易。38題第三問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尊重勞動”觀點,看似簡單,其實滲透著對勞動這種處理人與自然實踐活動的理解和對實踐主體勞動者的理解,必須加以認真分析才可以找出完整的答案。三、2011年高三復習策略綜合考慮我校高三學生的整體素質狀況,在2010年復習中應繼承完善2010年的基本經驗,同時要改進不足之處,結合我校學生的學情,因人制宜,提高復習效率,我認為在今年的復習中應該做好以下工作:總體過程:一輪復習(基礎知識)-----二輪復習(知識+能力)----三輪復習(熱點知識+專題+精煉)一是梳理知識構建體系。高考題不管怎樣進行考查,都要以知識為載體,考生由于基礎知識不扎實導致丟分占到相當大的比例,基礎知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學過的知識都有哪些?彼此之間都有什么樣的內在聯系?需要考生結合《考綱》把散落在課本中的知識整理清楚,而且要形成體系,以備隨時去搜索和采集。新增的考點尤其不能忽視。如“企業的兼并破產”,要以企業的地位、作用為中心,把企業與經濟效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對外開放、關稅等知識聯系起來,形成以企業為主干的知識體系,做到準確理解、熟練記憶和快速再現。我校學生的文化素質總體不高,政治學科素養較低,針對這一情況,必須構筑堅實的知識體系,宏觀上駕馭知識的能力亟待提高。 二是整合熱點突出重點。政治高考不會遠離熱點,抓好熱點復習是政治復習的必要環節。復習熱點要注意歸納共性,如存款加息、人民幣匯率改革等熱點就可以整合為宏觀調控;要注意抓住熱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如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各個熱點專題都貫穿著這一主線,再如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調整產業結構和實現增長方式轉變的中心環節,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中心環節;要注意抓住主要內容和主要角度,突出重點,要有一定的邏輯層次。如對新農村建設的復習只要抓住三點即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是什么),建設新農村的原因、意義(為什么),如何建設新農村(怎樣辦)。另外,相關的熱點材料、典型的事例要有所了解,這實質上是微觀切入的問題,符合高考命題情景創設的特點。做到以上幾點就可使專題復習宏觀在胸、微觀在握,分析、理解問題就有深度,不至于答題就事論事,泛泛而答。 三是歸納技巧注重規范。“知識是基礎,審題是關鍵,方法、技巧是保證”是解答問題的三要素。審題不清、判斷不準確、解題不規范是很多考生的軟肋。在審題能力上,要養成仔細審題的好習慣;注意命題設問的指向性要求;要學會讀懂材料中的顯性要求和隱性要求;要能夠讀懂數據、圖表、漫畫中所包含的信息;做主觀題時,要有層次,分段寫答案;哲學題不能簡單地羅列原理,要抓住重點展開論述;多層次(是什么、為什么、怎樣辦)地去分析論述;觀點和材料結合中要注意準確運用學科術語、熱點問題中的關鍵詞。看糾錯本,檢視自己曾經出現過的失誤,找到自己知識的漏洞,思維方式的偏差,解題規范的疏漏,不讓同樣的錯誤在高考中重現。 四是作業布置“精簡高”。文綜考試中,政治題一般放在最后,時間掌控不好、前松后緊是影響成績的重要因素。最后階段,有針對性地進行限時限量的訓練(50分鐘內完成高考政治題量)是很有必要的。但考生應慎選或不再做新的模擬題,但應該選做一些近3年的高考真題,以便進一步明確高考題目的命題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檢測一下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在審題、解題的能力方面是否還有欠缺,以便最后的復習鞏固。最近幾年我大膽的對作業量進行了縮減,集中抽調精華題型,節約時間,提高對典型試題的透析能力,學生受益匪淺,能做到舉一反三,顧此顧彼,效果較好,今年我將會繼續實施這一措施,提升學生的整體追平。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