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八課 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發展的班級: 姓名:學習目標知識目標 ⑴ 識記 ○ 發展的實質⑵ 理解 ○ 發展的普遍性⑶ 運用 ○ 說明唯物辯證法是關于世界普遍聯系的科學,又是關于世界永恒發展的科學情感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樹立起發展的意識和觀點,自覺抵制形而上學的靜止觀。學習重點、難點重點:發展的實質 難點:判斷新舊事物的客觀標準學法指導討論法 探究法 講授法知識鏈接富蘭克林的妙語故事有一天,避雷針的發明者、美國物理學家富蘭克林(1706—1790年)邀請人們參觀他的新發明。在這些被邀請的人當中,有一個闊太太問他:“你發明的這個避雷針有什么用呢?”富蘭克林微微一笑,反問道:“夫人,新生的嬰兒又有什么用呢?”問題:你能從中受到什么啟示呢?基礎梳理唯物辯證法既是關于世界普遍聯系的科學,也是關于世界永恒發展的科學。和 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一、發展的普遍性1、自然界是發展的自然界總是處在由 向 、由 到 的運動過程中。自然界的發展是由物質世界的相互 引起的。正是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構成了事物的變化和發展。2、人類社會是發展的縱觀歷史的進程,人類社會經歷了 、 、 、,有些國家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人類還將進入到 ,而共產主義社會仍將繼續發展。社會形態的依次更替表明, 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3、人的認識是發展的認識沒有終點,科學沒有頂峰,任何理論都在不斷發展。每個人的知識積累都會經歷著由 到 、由 到 的過程,對事物的認識也都有一個由 入 的過程。二、發展的實質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 和 ,是 的產生和 的滅亡。互動探究探究一:1、結合學過的生物學知識,談一談人類是如何一步步演化而來的。你認為未來的人類將會是什么樣的?人類演化的過程能夠說明什么?2、人類產生以后,人類社會經歷了哪些社會形態?社會形態的依次更替說明了什么?3、隨著實踐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對人類自身的認識也會越來越全面、越來越深刻。這又說明了什么?4、自然界是發展的,人類社會是發展的,人的認識是發展的。由此可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你能列舉一些你熟悉的例子證明這一觀點嗎?探究二: 有人說,“事物都是運動變化著的,但并非任何運動變化都是發展?!?br/>也有人說,“發展就是變化,變化就是發展?!蹦阗澇赡欠N觀點,為什么?探究三:唯物辯證法認為,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1、下列( )屬于發展,( )屬于運動變化?A、爬行類動物變成始祖鳥 B、始祖鳥變成現代鳥類C、恐龍滅絕 D、候鳥遷徙E、環境破壞,鳥類減少 F、退耕還林,還草,鳥類回歸2、下列屬于新事物的有( )A、1949年成立的新中國 B、經濟全球化C、法輪功 D、機器人搶險E、“大鍋飯”觀念 F、科學發展觀G、瘋牛病 H、電腦算命3、判斷新舊事物的根本標準是什么?在判斷新舊事物時,容易出現的錯誤標準是有哪些?試舉例說明。鞏固練習(A級)1.美國和丹麥科學家2009年5月28日公布研究成果稱,北極圈內的未探明天然氣約占全球未探明儲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分布在俄羅斯版圖內。此外,北極圈內的未探明石油儲量可能占全球未探明儲量的3%到4%。這表明 ( )A.自然界是發展的 B.人類社會是發展的C.人的認識是發展的 D.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B級)2.2009年5月19日,科學家在紐約舉行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考古學家在德國挖掘的一具0.47億年前類似狐猴的骨骼化石,可能是現今猿類、猴類和我們人類的共同祖先,這無疑是人類進化研究中的重大發現。上述發現能證明辯證唯物主義下列觀點是正確的 ( )①自然界是物質的 ②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③自然界是發展的 ④人的認識是不斷發展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B級)3.下列既體現唯物辯證法聯系的觀點,又體現唯物辯證法發展的觀點的是( )A.邯鄲學步 B.唇亡齒寒C.吐故納新 D.因地制宜(B級)4.從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到磁懸浮列車,動力越來越大,運力越來越強,速度越來越快。這表明 ( )A.新事物是對舊事物的徹底否定 B.新事物是舊事物演變的結果C.事物的任何變化都是根本性質的變化 D.事物的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過程(A級)5.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這一論述主要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 ( )A.物質決定意識的原理 B.意識的反作用原理C.發展觀點 D.實踐決定認識的原理(B級)6.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原有的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知識分子逐漸分化,產生了包括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于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和自由職業人員等6個方面人員在內的“新的社會階層”。上述材料反映了 ( )A.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B.人類社會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C.人類社會是變化發展的 D.整體和部分相互聯系、不可分割(C級)7.“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句古詩體現了 ( ?。?br/>A.社會變化總是循環往復的 B.人類社會是變化發展的C.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D.社會發展是有規律的(A級)8.下列說法中正確反映發展的實質的是 ( )①發展就是事物的運動和變化 ②發展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③發展具有普遍性 ④發展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C級)9.“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顯牛羊”。歷史上,我們的草原曾經是如此蔥郁茂盛,而今,草原退化成“風吹草低見沙梁”,這表明 ( )A.事物是發展的,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B.物質是運動的 ,靜止不變的事物是不存在的C.事物的運動變化是具有相對性D.客觀事物的存在與發展和人的意識無關(B級)10.事物是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的。根據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觀,下列詩句或俗語中屬于發展的是 ( )①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②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③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 ④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C級)11.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觀。要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使人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試用唯物辯證法的相關知識,說明我國為什么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第八課第一框參考答案目標檢測 1~5. CDCDC 6~10. CBDBC 11、答:(1)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經濟社會發展同資源、環境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短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2)事物是變化發展的,要用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當代人的發展會影響和制約后代人的發展。只有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才能為后代人提供持續發展的基礎。北京時間2009年5月20日消息,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19日報道,5月19日,科學家在紐約舉行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考古發現找到了人類進化中“缺失環節”。考古學家在德國挖掘的一個0.47億年前類似狐猴的骨骼化石,可能是現今猿類、猴類和我們人類的共同祖先,這無疑是人類進化研究中的重大發現。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八課 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第二框 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班級: 姓名:學習目標知識目標 ⑴ 識記 ○ 新事物和舊事物的基本含義○ 量變和質變的基本含義⑵ 理解 ○ 事物發展的道路和方向○ 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⑶ 運用 ○ 運用相關原理,理解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說明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規律○ 分析量變和質變的辯證統一關系對于我們生活和實踐的意義能力目標 ⑴ 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正確認識事物發展的方向、發展的道路和發展的形式,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⑵ 使學生初步具有運用科學發展觀觀察、分析自然和社會現象的能力⑶ 使學生初步形成正確地對待生活中的失敗與成功、困難挫折與理想目標之間的關系的能力。發展的本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這就決定了發展的道路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在現實生活中,既應該看到事物變化發展的光明前景,又要看到事物發展過程中的艱難曲折性。使學生既具備樂觀、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又要擁有一份平和的處世心態,提高自己應對社會、承受困難和挫折的能力情感目標 ⑴ 增強學生對社會發展的信心,樹立為美好的共產主義社會而奮斗的遠大理想和崇高信念⑵ 培養學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的精神,讓學生切實認識到,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既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又要不失時機地抓住機遇,促進質變,才有可能抵達成功的彼岸⑶ 使學生認同并自覺堅持科學發展觀學習重點、難點重點:質變與量變的關系及方法論 難點: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學法指導討論法 探究法 講授法知識鏈接笑話《體會》一位哲學系師兄這樣總結自己四年的大學生活:“大一時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時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時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時知道自己知道。”---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變化發展中,人的認識也是一個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由膚淺到深刻的發展過程。這位哲學系師兄,把大一時的懵懵懂懂到大四時清醒地認識自我,用幾句幽默的話高度精確地加以概括,確有“漸入佳境”之妙。基礎梳理一、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1、 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的含義:新事物是符合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事物。(2)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的原因(選擇題)2、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的原因(選擇題)3、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相統一原理(或事物發展的總趨勢原理)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發展的__________是前進的、上升的,事物前進的道路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的,這是一切事物發展的總趨勢。4、方法論要求我們既要看到前途是_________的,對未來充滿_________,熱情支持和悉心保護新事物的成長;又要做好充分的_________________,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__________,勇敢地接受________與________,在曲折的道路上問鼎事業的輝煌。二、做好量變的準備 促進事物的質變1、量變、質變含義量變是指事物數量的 和場所的 ,是一種 的、_______________的變化。質變是指事物 的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 ,是一種 的、__________的變化。2、量變、質變辯證關系原理事物的發展總是從_________開始的,_________是_________的必要準備,_________是_________的必然結果;_________又為新的_________開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由_________到_________,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3、方法論要求(1)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積極做好__________________,為實現事物的_________創造條件;(2)在量變已經達到一定程度,只有改變事物原有的性質才能向前發展時,要果斷地抓住_________ ,促成_________,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互動探究探究一: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革命發展歷程1、結合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革命發展歷程和課本提示說明為什么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2、新中國的成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這說明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請你談一下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原因。3、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你能從中受到什么啟示?探究二:《百喻經》中講了一個寓言:有一個人餓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一個餅,覺得沒飽,又吃了一個,一連吃了六個,還是沒飽,于是拿起第七個餅吃,吃到一半,飽了。這個人非常后悔,一面用手打自己嘴巴,一面自作聰明地說:“我今天吃飽了是因為吃了這半個餅,前面吃的六個都是白白浪費。如果早知道是這樣,我應該只吃這半個餅就行了。”1、寓言中這個人真傻,傻在哪兒了?結合寓言故事,談一談什么是量變,什么是質變?2、結合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談一談這個人錯在哪兒了。3、量變與質變辯證關系原理對我們想問題辦事情有什么指導意義?探究三:談一談你對下列兩個觀點的看法1、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一切量變都能引起質變。2、沒有質變就沒有發展,質變就是發展。鞏固練習(B級)1.“從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來說,改革會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園詩,它伴隨著眼淚和痛苦”。這兩句話包含的哲學道理主要是: ( )A.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B.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C.矛盾的主要方面規定事物的性質D.矛盾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B級)2.新事物所以必然要戰勝舊事物,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新事物克服了舊事物中的消極因素,比舊事物后出現B.新事物保留了舊事物中的積極因素C.新事物增添了為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新內容D.新事物符合客觀規律,代表了事物的發展方向(A級)3.荀子認為:“始則終,終則始,若環之無端也。”這一觀點 ( )A.否定了事物的運動、變化 B.否定了事物發展的前進性C.否定了事物與運動不可分 D.否定了物質運動的普遍性(C級)4.鄭板橋有詩云:“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逼渲械脑⒁馐? ( )①新事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②發展是一帆風順的 ③舊事物不符合事物發展規律 ④新事物吸收了舊事物中的合理的、積極的因素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A級)5.漫畫《寶寶快跳》中父母的要求 ( )①急于求成,忽視了量的積累 ②是主觀主義,沒有從實際出發③看到了創新需要解放思想 ④未按客觀規律辦事⑤說明了理論對實踐有指導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往一匹健壯的駿馬身上放一根稻草,馬毫無反應;再添加一根稻草,馬還是絲毫沒有感覺;又添加一根……一直往馬身上加稻草,當最后一根輕飄飄的稻草放到了馬身上后,駿馬竟不堪重負癱倒在地。這在社會研究學里,稱為“稻草原理”。據此回答6~7題。(A級)6.“稻草原理”體現的哲理是 ( )A.物質決定意識 B.事物是變化發展的C.外因有時決定事物的變化發展 D.事物的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必然會引起質變(B級)7.有時,做事情沒有機遇是不行的,但是有的人在機遇面前卻瞻前顧后、畏縮不前,最終貽誤時機,前功盡棄。這種做法的錯誤在于不懂得 ( )A.促進事物的發展離不開人的主觀能動性 B.事物的發展最終是要通過質變實現的C.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受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影響D.事物的量變達到一定的程度必然會引起質變(B級)8.在各種體育大賽、知識競賽中,有的人雖然已經具備了“捧金”“奪銀”的實力,但在實現飛躍的關鍵時刻,卻瞻前顧后,缺乏信心,結果痛失良機。這啟示我們( )A.要積極做好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B.要果斷抓住機遇,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C.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D.事物由量變到質變再到量變,不斷往復,無限循環(A級)9.航空界有個關于飛行安全的“海恩法則”: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 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隱患?!昂6鞣▌t”啟示我們 ( )A. 規律是客觀的,我們要善于發現和利用規律 B. 矛盾是普遍的、客觀的C. 量變是質變的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D. 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聯系(B級)10.下列選項中,符合量變質變辯證關系原理的是 ( )①防微杜漸 ②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③一趾之疾,喪七尺之軀;螻蟻之穴,潰千里之堤 ④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⑤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⑥城門失火,殃及池魚A. ①③⑤ B. ①②③ C. ②④⑥ D. ④⑤⑥(C級)11.浙江義烏人從當年的小買賣,到如今依托小商品市場,創立了自己的產業,義烏人走進了世界大市場。義烏人“以商興市”富起來了,一條重要的經驗,就是“薄利多銷”。女孩子喜愛的五彩繽紛的飾帶,全國總量的70%是義烏生產的。1支吸管利潤僅有8毫錢一8.5毫錢,但每天約8噸重的產品運往世界各地,利潤當然可觀。結合材料分析義烏人的做法是如何體現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的。第八課第二框參考答案目標檢測 1~5. BDBDB 6~10. DBBCA 11、答:(1)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這就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義烏人從當年的小買賣,到如今依托小商品市場,創立了自己的產業,走進了世界大市場,體現了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的道理。(2)量變與質變是事物發展的兩種狀態,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這就要求我們要積極做好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義烏人“薄利多銷”的成功經驗體現了這一點。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中共一大 →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北伐)→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土地革命、五次反圍剿)→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 新中國的誕生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生活與哲學》第八課第一框《世界是永恒發展的》導學案.doc 《生活與哲學》第八課第二框《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導學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